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8章

    薛婉仪他们的工会,属于民间组织,市工会的人找他们谈过话,希望他们配合公私合营。

    工会的人觉得目前的合营条件损害了自身利益,想争取更多福利,正在和政府谈判。

    薛婉仪找许曼谈过,让她先别急着公私合营,等工会那边谈判结束了,依结果去申报也不迟。

    许曼思索过周荣的话,觉得很有道理,现在的政府可不是之前那样的好说话。

    当时就怼了回去:“你们是有枪还是有炮?国家的政策都见报了,说明是商议好的事情,下面的人只需要服从,你们拿么斯去谈判?

    粮、油、棉等原料都是组织管控,人家稍稍卡你一下,你想进货都找不到门路,我劝你们也别太固执了,免得被抓去杀鸡儆猴。

    何况我的店,该清的库存都清了,要是不现在申请合营,又要拿一大笔钱去进货,万一政府收紧政策,我就亏大了。”

    薛婉仪被怼的哑口无言,不再规劝。

    其实她年前也在清库存,只是碍于会长和其他理事的面子,及自已副会长的身份,不得不与政府耗着......

    许曼到街道办提交申请材料时,拉着周荣,向众人一顿吹捧:“你们太会培养人才了,这位小周同志的思想觉悟非常高,要不是她给我做思想工作,我那两个铺子才不会申请合营。”

    周荣:“许同志谬赞了,我只是将组织的利好政策向你说明,是你自已思想觉悟好,愿意向组织靠拢,主动申请公私合营。

    相信你的义举会带动其他私营企业主,组织的新政会很快得到落实。”

    两人在街道办事处侃侃而谈,互相夸赞,听得所有干事连连点头,直夸她们都是好同志。

    街道办的主任,正在为私营企业主不愿配合公私合营的事发愁,许曼主动提交申请材料,让他欢欣鼓舞。

    为了树标杆,主任告诉许曼,等顺利合营后,他会向上级申请表彰。

    许曼趁机提出,想让周荣做自已两个铺子的公方经理。

    周荣是预备干部,有资格做公方经理,主任很想答应,可一想到办公室里的那尊大佛,只好含糊的说要开会讨论,过两天给通知。

    许曼以为周荣做她铺子的公方经理,板上钉钉了,提交了申请资料后,开心的回家......

    第143章

    公方经理

    隔天,许曼拉着周荣在办公室品茶,悠闲的等着街道办的通知。

    街道办主任昨天与许曼说话时,眼神不停躲闪,周荣总感觉事情没那么简单,她本想打探,可人家嘴严,以工作忙为由,把她们打发走了。

    没多久,周桂敲响许曼办公室的门,说街道办来人了,要找她。

    街道办这次来了三个人,其中一人右手吊在绷带上,身着中山装,神色冷峻,浑身散发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气息。

    看的许曼有点发憷,站的远远的问:“你们有么事?是公方经理的人选定了吗?”

    一干事说:“是的,我向许同志介绍一下,这位是王城南同志,从部队转业回来的,以后就是布店和服装店的公方经理了。”

    许曼看着那个冷若冰霜的男人,不可置信的问:“他是我两个铺子的公方经理?你们不是答应了让周荣同志做公方经理吗?怎么可以食言?!”

    另一干事轻笑道:“许同志昨天和主任谈话时,我在场,主任并没有答应让小周同志做公方经理,说要开会后才能决定。

    经过我们的商讨,王城南同志更适合做两个铺子的公方经理,请许同志配合他的一切工作。”

    许曼:“我能拒绝吗?”

    干事:“组织的决定不容抗拒,请许同志积极配合。”

    许曼感觉自已被摆了一道,一口气窝在心里,不上不上,难受死了。

    她想把这些人赶出去,再去街道办找主任问清楚,周荣冲她使眼色,示意她稍安勿躁。

    许曼深呼吸几次,气哼哼的问:“你们还有什么新决定吗?一并说了。”

    干事拿出一沓文件给许曼:“这是公私合营同意书,合营条件都在里面列明了,请许同志在上面签字。

    以后王城南同志是两个铺子的经理,许同志是副经理,周荣同志是财务经理,其他职工的职务,暂时不变。

    许同志积极进取,是私营企业主的楷模,经领导们商议决定,将许同志纳入党员,请尽快提交入党申请书。

    另外,两个铺子的名字需要改,以后布店叫‘东风公私合营布店’,服装店叫‘东风公私合营服装店’,没问题的话,我们就去做招牌,然后选一个吉日,店铺重新开业。

    这期间,王城南同志会以公方经理的身份,留在铺子里,做好两个铺子重新开业前的准备工作。”

    事已至此,所有事情都不是自已能左右的,许曼心痛的说:“你们既然决定了,就这样安排吧。”

    等许曼在同意书上签字,两个干事和王城南交流了几句就离开了。

    王城南见许曼神情不好,似在生气,扫了货柜一眼,淡声说:“库房里还有货吗?铺子要重新开业,货柜空了可不行。”

    许曼气闷的说:“没货了!我这资本家穷的要死,没钱进货!

    你们不是说合营后,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使用吗?

    你作为公方经理,占主导地位,去调配物资或赊货都可以,自已搞定,别找我!”

    王城南轻叹一声,说话这么冲,这女人果然没认出自已,罢了,来日方长。

    “需要哪些物料,你们列个单子给我,我去想办法。现在先带我到铺子里四处转转,熟悉一下环境,再把账本给我看看。”

    周荣要去整理账册,许曼只好烦闷的领着王城南在铺子前后转悠。

    为了店里的职工将来都能得到优待,许曼缓解下心情后,主动向向王城南介绍铺子情况,还把职工一一引荐给他认识。

    大家做什么工作,平日表现怎么样,做了多少年,许曼都详细介绍。

    到二楼办公室时,许曼说:“这里就一间办公室,我使用习惯了,不想搬。王经理要是不介意,我把旁边的贵宾区隔出一个小间,给王经理办公。”

    王城南淡淡的说:“这样太劳民伤财了,不必那么麻烦,你这办公室挺大的,加张桌子就行,以后你就是党员了,要发挥艰苦朴素的作风。”

    许曼:“......”

    周荣将铺子的规章制度、账册,及提前整理好的进货清单,一起给到王城南。

    王城南煞有其事的翻开账册,密密麻麻的数字,还有那些从没见过的会计名词,看得他头昏脑涨。

    许曼见王城南频频蹙眉,打趣道:“王经理,这账本是我们周经理重新设计过的,所有账目一目了然,我们也没有偷税漏税,只要懂行的,都能看明白,你半天都没翻页,是看不懂?”

    王城南:“......我在战场多年,没接触过这些,确实看不懂,麻烦许同志讲解一二。”

    一听王城南是从战场上回来的,许曼多了几分敬佩,收敛起自已的小性子,耐心为他讲解每条目录代表的意思。

    王城南听罢,夸赞道:“许同志果然学识渊博,懂得多,在下受教了,以后还请许同志多多关照,配合工作。”

    许曼诧异的看了一眼王城南,似没想到他外表冷冰冰的,能说出这种客气话。

    人家尊重她,她自然不能得寸进尺,态度再次软和,轻声说:“都是同事,相互帮忙是应该的,只要你不给我们添堵,一切好说。”

    王城南:“我不懂经商,是组织将我派来的,你们只要不做违法事情,积极拥护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合法经营店铺,我不会过多干预。”

    得到承诺,许曼郁闷的心情终于好转,笑道:“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王城南伸出没受伤的左手,说:“合作愉快。”

    许曼与他握手,好奇的问:“你的右手是在战场上伤的吗?”

    王城南:“嗯,被炮弹击中,伤了筋骨,不能拿枪了,只好转业。”

    许曼安慰道:“转业也挺好的,可以陪在家人身边,免得他们担心。”

    王城南:“我没有成家,父母早忙,目前孤身一人。”

    许曼一顿:“那你就把铺子当做家吧,我们都是你的兄弟姐妹。”

    王城南:“嗯。”

    第144章

    新币

    正月22,“东风公私合营布店”、“东风公私合营服装店”,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中盛大开业。

    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都参加了开业典礼。

    主任当众给许曼颁发了一个荣誉奖状,并宣布她党员的身份,记者还采访了她。

    昨天就有街道办干事通知了许曼,今天要发言,可能还有记者采访,让她做好准备。

    担心许曼说错话,那名干事还为她写了演讲稿,让她背熟。

    许曼看着足足五页纸,类似工作汇报的演讲稿,有点头晕。

    周荣见许曼背的吃力,将演讲稿看了一遍,觉得不够接地气,帮她改了内容,并对许曼培训一番,告诉她核心要点是什么。

    采访时,许曼按照周荣教她的说辞,感谢各级领导后,说公私合营是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必要之举,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规律。

    她热爱国家,热爱人民,想为国家的工业化尽绵薄之力,也希望更多的私营企业主,积极向组织靠拢,加入到国家建设的大军中。

    党工委书记和主任听了她的慷慨之言,极为赞赏的点点头,带头鼓掌。

    围观的群众也被许曼的一番话振奋到了,掌声经久不息。

    之后的几天,许曼的采访内容,几乎占据了报纸的绝大版面。

    一些看清形势的私营企业主,不想遭殃,陆续向政府提交公私合营材料......

    55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廿九),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报道,国家将发行新币,回收旧币。

    由人民银行从3月1日(农历二月初八)起,在全国开始实行。

    新币1元等于旧币1万元,且旧币在5月10日开始,停止流通。

    新币面额,主币分为1元、2元、3元、5元、10元(10元面额实际是在57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即大黑十)5种。

    (第二套钱币)

    辅币分为1分、2分、5分、1角、2角、5角6种。

    每种券别版面均印有汉、藏、蒙、维吾尔4种文字。

    从3月1日起,新币将成为社会上一切货币收付、交易计价、契约、合同、单据、凭证、账簿记载及国际间的清算等唯一计算单位。

    期间,人民银行会把新钱币,运送到遍及全国广大城乡的分支机构。

    各地人民银行在广大城乡负责发行新币的机构,除原有的一万九千多个单位外,还委托一部分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和国营企业办理兑换。

    没有银行和代兑机构的偏僻农村,银行将派出流动兑换小组。

    这几天内,各地人民银行遵照国务院关于发行新钱币和收回现行钱币的命令,已按照新旧币一比一万的法定比价,把所有存款、储蓄、放款的旧币数目折成了新币。

    并向各公私企业、国家机关、团体或城市内使用支票的存款户,按新旧币比率折算开出了对账单......

    报道一出,很多人就在家里清算自家的钱财,核算能换多少新币,生怕工作人员给他们算错了。

    周荣下班回家后,发现周母在自已房间反复数钱,还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娘,你在干嘛呢?”

    “街坊邻居都在传,国家要印新币了,这些旧币要回收,一万元只能换一元的新币,我得好好算一算,咱家能换多少钱。”

    周荣笑道:“这有什么好算的,人家工作人员都是经过训练的,你把钱给他,他们会很快帮你核算好。”

    周母:“人少的时候,当然不会出错,但咱们整个国家,那么多人,到时一窝蜂的挤到银行,全在那嚷嚷着要换钱,再清醒的脑子也给吵迷糊了,还是在家算明白比较好,省得出错。”

    周荣:“那我帮您算。”

    周母将一堆小额币种推给周荣:“这些钱,面值小,一元五元的有不少,我数了半天,总是出错,你脑子好使,帮我算算。”

    周荣将每个面值分门别类的放在一起,不同面值的钱币数完后,在本子上登记好,然后将所有数字相加。

    周母看后,夸赞道:“还是你聪明,娘最近绣图样,都快绣傻了。”

    那幅百寿图,周母已经绣完了,宋紫兰很满意,爽快付钱,她看好周母的绣工和效率,又给了一个“锦绣山河”的任务,要求一年内绣完,工钱为新币160元,交货时付款。

    (锦绣山河图)

    周母为了尽快完工,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坐在绣架前。

    周荣不想她那么辛苦,劝解道:“久坐伤身,家里人都有工作,不缺你那点钱,那个‘锦绣山河’要不别绣了,到时身体熬坏了,多不值当啊!”

    周母:“不会的,你们不必担心,五彩那丫头盯我盯的可严了,每隔一个小时就拉着我在院子里走动,还会帮我绣几针,我一点都不累。

    我喜欢用劳动换取酬劳,感觉自已不是吃闲饭的,你知道吗,我每次把绣品卖出去,特别是卖出高价,特有成就感!”

    周荣闻言,不再劝说。

    “娘,我之前和你说的,换点牧马券在手上,你换了吗?”

    周母凑近周荣的耳边,悄声说:“换了5张,就在你床底下的那个箱子里,娘只告诉你,你别告诉别人。”

    周荣笑道:“嗯,我会守口如瓶的,也会帮娘看好箱子,不让别人动它。”

    周母:“在这个家里,你是娘最可信的人,比你爹还靠谱。”

    目前宰杀生猪,全是手工操作,用最大的铁锅烧开水,手工放血、刨毛、剖腹,取内脏、劈边等。

    周父在屠宰车间上班,为了能在天亮前将生猪宰杀出来,交到商贩及各单位手上,他每天凌晨一点就要赶往肉联厂,八点左右回来休息。

    睡了一天,周父上楼喊周母吃晚饭,刚好听到了她在说自已,忙问:“你们在说我什么?”

    周母头也不抬的说:“说你靠谱,嘴巴严。”

    周父嘿嘿一笑:“那还用说,我办事你放一百个心,家里的孩子都随我,聪明着呢!”

    周母小声嘀咕道:“要是真像你,咱家早完了,孩子们的聪明劲,明明像我。”

    周荣:“......”

    第145章

    不在意,就不会伤心了

    3月1日早上,银行及各代兑机构刚开门,大家就纷纷涌进,将出入口堵的水泄不通。

    周荣没有去“挤肉饼”,布店和服装店开了新户头,每天的营收都需要存入银行,方便组织查账及缴税。

    新币发行的报道一出来,周荣就让王城南去街道办协商,为布店和服装店单独弄个通道,兑换新币。

    街道办主任答应了,找银行经理配合,还说只要是公私合营企业,都可以优先兑换新币。

    周家华、周家富去年上交的工资,卖绣品的收入,及家里原有的存款,周母手里共有600多万的旧币。

    周荣说有便捷通道可以快速兑钱,周母便把所有钱给到她,帮自已去换新币......

    周荣忙完公事后,就和兑换钱币的工作人员套近乎,说想帮街坊邻居换点新币,她和周母的旧币,很快换好。

    除了留作升值的部分旧币及囤物资的花费,周荣换了3万元的新币。

    每个面额换了一部分,3元、5元的面额各要了上千张。

    所有钱币,周荣都请工作人员帮她换成连号的,实在没有就算了。

    第二套钱币,其实在53年就开始印制了,只是今年3月1日才开始发行。

    由于目前国内印钞生产能力不足,又缺少高档专用印钞纸,因此面额3元、5元、10元的钱币由国内设计绘样,然后委托苏联代印。

    因此“绿叁元”、“红五元”、“大黑拾”被称为苏三版。

    (绿叁元)

    其中的三元纸币,是仅有的,以后再也没有发行过三元面额的钱币。

    (红五元)

    后因中苏关系破裂,这三个面额的钱币,在64年被回收,所以它们在钱币收藏市场也是香饽饽的存在。

    周荣寻了个空档,进入空间,将换到手的新币,一一放入复制台询价。

    叁元和伍元券因是全新的,品相好,系统报价在5万元左右。

    如果是几张连号的一起放入复制台,报价会翻3倍。

    其他面额的钱币,也都在500-9000元不等,连号的,同样翻倍。

    据周荣前世所了解的信息,大黑十的价格在30万左右,且55年开始,会发行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币。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