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冯兴武要是从中做手脚,结婚申请或许压根批不下来,他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冯巧兰便是他的底牌......
铺好床铺,周荣见还有时间,就去居委会找陶芬。
同样从空间里复制了十个洋鸡蛋出来。
陶芬看着布兜里的大个鸡蛋,笑眯了眼。
无事献殷勤定有求!
陶芬悄声问:“有么事需要姐帮忙?”
周荣小声说:“我幺弟一块来省城了,他才十岁,这么大的孩子要是不读书,以后没法为国家贡献自已的力量啊。
我想把他也送去前进小学,但他的户口还在乡下没转过来,我们只有村里开的一份证明文件,不知道这样行不行。”
陶芬:“没有本地户口,也能上学,就是麻烦点,需要这边的学校同意接收,给你们一个转入接收证,你们再回当地学校办理转学手续,就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入学了。
你这个程序搞反了,我也不晓得学校认不认你们村里开的那个证明。
不过呢,国家现在注重培养人才,还开展扫盲运动,上面天天催我们拉人去扫盲班上课。
区里的夜校,也在招生中,蛮多干部和工人都去上课了。
你主动送你弟弟去上学,这是好事,我想学校应该会支持。
这样吧,我还是给你开个介绍信,你去和学校领导协商一下,他们说不定会通融。”
周荣:“好,谢谢陶姐。”
等拿到介绍信,周荣又问:“姐,刚才听你说夜校在招生,能和说说条件吗?
我和我妹妹就读了三年私塾,两年高小,学识有限,我们想学习更多的知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更多的力量。”
陶芬夸赞道:“哎哟,你这同志的思想觉悟可真高!我听人说农村的女孩子几乎不上学的,你读了五年书,真不错。”
周荣:“我们村的村长和族长比较开明,允许女孩子上私塾,加上我们那解放的早,经常有干部下乡宣传先进思想,才让我们见识了更广阔的新世界。
在村里待着,我们以为自已的学识够用了,但自从来了江城,才发现自已的学识远远不够。
我想和陶姐一样优秀,不知我和我妹妹有没有机会去夜校读书?”
周彩今天在轮渡上脱口而出的那些诗词,令周荣刮目相看。
这妹子是可造之材,且才15岁,不能荒废在家里,她应该有大好前程。
其实周家三姐妹,都是读书的好苗子,周桂的才华不输周彩。
只是受外部环境影响,周母担心自已三个如花似玉的闺女到了县城,因没人庇护,遭歹人惦记,重蹈自已幼时的覆辙,或遭遇其他未知的危险,才把她们困在家里。
现在时代不同了,有机会让自已和家人变得更好,周荣不想放弃。
许曼身份特殊,给她做助理的工作,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周荣也想为以后做准备。
高学历不管在什么时候,找工作都比低学历的强......
周荣的说辞,让陶芬竖起了大拇指:“你这同志真不错!祖国的未来就需要你们这样高觉悟的人才!
前进小学就设置了夜校,每周一、周三、周五的晚上7点上课,9点下课,目前招收的是干部及各厂的先进职工。
我们居委会有几个指标,我最欣赏像你这样思想觉悟高的同志,破例给你两个名额,你们拿着介绍信,去教导处办入学手续,再交点学费就行了。”
“好,谢谢陶姐。”
陶芬告诉周荣,夜校分为扫盲班、基础班、提高班,市里还有夜大学。
扫盲班要求能识1500个汉字,考核过关后就能摘去文盲的帽子。
基础班的水平和高小差不多,提高班介于初中和高中之间,要是能拿到提高班的毕业证书,在外面可以轻松找个会计或文书类的工作。
夜大学在江城几个大学里开班,所学知识要分专业,不同的专业,毕业时间不同,要是能拿到毕业证,和大学生是一样的。
周荣又拍了一顿马屁,请陶芬帮她和周彩开了提高班的介绍信。
本想要夜大学的介绍信,陶芬说他们居委会没这个指标,且夜大学目前只对各机关单位的职工开放。
周荣心想,只要脸皮厚,世上无难事。
等她去了夜校,和里面的老师或有背景的同学混熟了,弄两个夜大学的名额,应该不难......
第73章
大姐,你要送我去上学?
从居委会出来,周荣去煤炭店买了一板车蜂窝煤,请店家帮忙送到长安里27号。
还去附近的商店买了一车柴火,一袋米,几斤挂面两斤肉一点青菜,油盐酱醋鸡蛋那些也全部配齐。
原主在杨家的这几年,被历练出了一身气力,五六十斤的米扛在肩膀上,周荣毫无压力。
见周荣肩膀上扛着米,手里还拎着个大篮子,里面装满了肉、菜、油等,在门口帮忙卸煤卸柴火的周父,忙放下手中的东西,上前帮她接过米和竹篮。
心疼的说:“扛这么多东西,怎么不喊我们去帮忙呢?”
周荣甩了甩自已有点酸胀的胳膊,笑道:“没多重,我就自已拿回来了。”
周父将东西拿到厨房放好,小声说:“这家里缺个男人不行,回头我让你娘帮你寻摸一下,或你自已找一个称心的。”
周荣:“我以前又不是没有男人,指望得上吗?你们能保证下一个男人不是和杨晋林一个德性?
一点体力活而已,与下地种田相比,轻松多了,我不用靠男人,更不想因为这个找男人。
实在不行,花点钱雇个人干,比找个男人省心多了。”
周父一噎,知道自已狡辩不过周荣,便不再开口,继续帮着搬煤搬柴火......
等把买回的东西都归置好,周荣将大家召集到客厅开小会。
“有三个事和大家说一下,一个是七广的入学介绍信拿到了,但能不能正常入学,还要看学校那边。
七广等下要和你三姐多学点东西,该背的背,该写的写,明天面对老师的考核时,才能顺利过关。”
周家广神情恹恹的说:“知道了。”
周荣:“第二个事,居委会的大姐告诉我,这里有夜校,提高班毕业后相当于高中学历。我弄了两个名额,我和五彩一人一个,明天我去报名。”
周彩惊诧的问:“大姐,你要送我去上学?”
周荣:“嗯,我们一起去,有个文凭在手,找工作容易点。”
能继续上学,周彩很开心,但她不想给周荣造成负担,犹豫了下,说:“姐,你去上学吧,我在家里照顾三牛和三妮,再帮你收拾好家里,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周荣知道周彩在担心什么,劝解道:“夜校是晚上7点上学,那时二牛和七广已经放学了,能帮着照顾三牛和三妮。
实在不行,我们就把三妮带去学校。这个机会很难得,我不想你放弃。
我的妹妹这么优秀,本应是人群里最耀眼的存在,我不希望她被困在家里,如明珠蒙尘,她应该有自已的追求,在更大的舞台里施展才华。”
周彩眼眶一热,强忍着不让自已落泪,缓解片刻后,说:“你一个人要负担这么多人的吃喝,还要供四个人上学,我不想你太辛苦。”
周荣:“我一点都不辛苦,我不是和你说过吗,我的薪水足够大家的开支,临走前,娘把从杨家搜到的钱都给我了,我手里不缺钱用。
没能让我们去县里上初中和高中,娘是有遗憾的,如果她知道我们在城里继续读书,一定很开心。
等你拿到高文凭,有了好工作,就可以好好回报爹娘的养育之恩了。”
周父接话道:“我和你娘,不用你们回报,你们把自已的日子过好就行。
以前世道混乱,我们不放心你们三姐妹独自在县城,才耽搁了你们的学业。
如果你们想继续读书,爹支持,你们娘总说读书能使人明理,尤其是女孩子,多读书,能长见识,不会被些条条框框束缚。
学费的事,五彩不用担心,开春了,我去山里多转转,打到的猎物都拿去街上卖了。
今年再多喂一头猪,只要不出现严重天灾,家里的营收,足够你们上学用了。
三牛和三妮没人管的事,也不用担心,等四桂定好婆家,到出嫁,还有段时间,我和你们娘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安排她来照看下两个孩子。”
周荣:“爹,进山危险,你别去了,我的钱真的够用,杨晋林还赔了不少呢。”
周父:“那是你的!五彩是我的闺女,在她出嫁前,我都有义务养她,学费的事你不用争了,就这么定了。
你娘给的那些钱,她和我说了,是给七广上学及二牛他们买衣服用的。
你手里的钱看紧实点,别大手大脚的花,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周彩说:“大姐,我的学费我想自已挣,你先给我记个账,等我工作了,会把所有的钱都还你。”
周荣:“那就这么安排吧。第三个事,二牛、三牛和三妮的名字,我给改了。
以后二牛叫周庆平,小名大娃;三牛叫周庆安,小名二娃;三妮叫周雪,小名妮妮,你们别喊错了。”
周父诧异的问:“你什么时候改的?杨晋林同意?”
周荣:“迁户口的时候改的,就是杨晋林出面帮着改的,不然凭我一个小老百姓,公安要的那些证明材料,一个都拿不出来。
之前没说,是不想杨开运他们来闹事,也不想被人指指点点。”
不管是杨林坡还是周家湾,几乎都是男人说了算,大男人主义根深蒂固,要是让他们知道自已把孩子的姓氏改了,一番说教是逃不掉的。
周荣不想和他们掰扯,才一直瞒着,但明天要给孩子报名了,是时候把事情和大家说清楚了。
周父说:“都已经改了,就这样吧,杨家那些大傻子,没了两个孙子,全是他们罪有应得!”
周彩:“我姐做的对,都离婚了,自已生的孩子,凭什么便宜杨家?以后大娃、二娃和妮妮就是我们周家的孩子!”
周家富举手说:“我永远支持大姐。”
周荣:“谢谢你们的支持。家富在厂里也要多看书,不管在哪,积极上进的人都会被人高看几分,如果有晋升机会,也会被优先考虑。”
周家富憨笑道:“姐,我一看见书就想睡觉。”
周荣:“那也要养成看书的习惯,哪怕一天只记住十个字,长年累月下来,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周家富知道他说不过周荣,闷闷的点头同意。
周荣:“忙了一下午,大家都辛苦了,晚上我们吃肉丝面,再每人来一个荷包蛋,就当给自已辛勤劳动的奖励。”
几个孩子一同欢呼道:“哇!太好了!”
等面做好,周家广哼哧哼哧的吃着,心想省城真好,要是这种幸福的日子不用上学就好了......
第74章
你们和人贩子有什么区别?
马上要和小儿子分别,周父有点舍不得,睡觉时把周家广抱到自已床上,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听两个姐姐的话,这是能免于挨打的秘诀。
周家广打着哈欠说:“跟着三姐背了一个多小时的书,还练习了上百个字,我都快累死了,你这么担心我,要不明天把我带回去?”
周父:“......爹也是为你好,才这样叮嘱你的,你不是两个姐姐的对手,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方可保命。
等放暑假了,爹来接你,希望那时,你是完好无损的。”
周家广快速穿好鞋子,气哼哼的说:“你救不了我,就不要说这种风凉话!
一个个的欺负我是小孩子,把我骗到省城来,还不让我回去,强行让我读书,你们和人贩子有什么区别?
我今晚不和你睡了,我要去照顾外甥,他们要是踢被子生病了,我少不了一顿打。”
和周彩待在一起“勤学苦练”几小时,不认真就要挨打,周家广算是看明白了,家里人,包括嘴上嚷嚷着最疼自已的爹娘,都是骗子,故意把他忽悠到省城来读书。
偏偏他又弱小的无法反抗,气死人了!
看着儿子气呼呼的样子,周父无奈的笑笑,这小子和他两个哥哥一样不爱读书。
但愿在两个姐姐的“关爱”下,这个小儿子能有所长进......
第二天清晨,周荣给了周彩一些零钱,要是几个孩子醒了,就去街面上买早点,她则带周父及周家富过江。
周荣提前准备了4个大缸子,用网兜装着,到了昨天吃饭的小吃街,把牛肉面、汤包、鸡冠饺、生煎包、糯米鸡等每样打包了几份。
周父看四个缸子都装满了,说:“你买多了,你娘吃不了这么多。”
周荣叹声气:“爹,你除了有媳妇外,还有孩子,你不要什么事只惦记着我娘。
这些东西,家华、翠莲、四桂他们不能吃?别整的我们像捡来的一样。”
周父尴尬的笑笑:“要不是你们娘,哪有你们?她是我们家的大功臣,又是我媳妇,我对她好有什么不对?东西给我吧,你可以回去了。
大娃他们的断亲书和杨家新签的那个合约,我路过乡政府时,顺带送过去,你不用担心。”
“爹办事我自然是放心的,都到这里了,我直接送你去火车站,看着你上车,我才安心。”
周荣说完,又对正在吃面窝的周家富说:“我要去送爹,没时间送你了,地址你都知道,自已去铁厂,可以吗?”
周家富:“怎么坐车我都记住了,我可以自已去,你去送爹吧。”
周荣:“好,在厂里要是遇到麻烦,陈爱梅那边如果不能解决,就来家里找我,我们一起想办法。
你那工作很累,如果身体吃不消,就别干了,我帮你重新找工作。”
周家富憨笑道:“我昨天路过车间时,往里瞅了几眼,那些活可比种地轻松多了,我能干好,姐不用担心。
等我发了工资,就把钱送到你那,你帮我存着。”
这是周母要求的,担心周家富受不住诱惑,乱花钱,也怕钱放在宿舍里不安全,不如存在周荣那里,大家都安心......
送别了周父,周荣返回了长安里。
周彩没有出去买早点,在家里煮了面条吃,说这样可以省钱。
周荣帮着周彩把家里收拾好,就带着周庆平和周家广去学校了。
两个孩子的入学办的都不顺利。
现在已经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周庆平没有基础,只跟着父母学了些简单的数数,学校想让他下半年来报名。
周家广的手续不合规,校方希望周荣按照他们的正规程序走。
这样不是耽误孩子上课吗?
也折腾人。
周荣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把几位老师和教导主任说的头晕脑胀。
教导主任揉着发胀的额角,为了尽快摆脱周荣,同意周庆平插班,如果孩子跟不上进度,考试成绩差,需要重读一年级。
周家广也可以按照借读生的标准入学,但要求从一年级开始读起。
周家广一听要让他上一年级,忙拉了下周荣的衣袖,示意他大姐帮帮他。
周荣用眼神暗示他稍安勿躁。
“主任,我弟弟都十岁了,你让他从一年级开始读起,多难为情啊,他上过几年私塾,有一定的基础,怎么说也得从三年级或四年级开始上吧?”
主任说:“私塾里教的东西,比我们公立学校的少多了,不能按照你们那个标准来,何况你们村里给的这个文件,我们无法核实,不能说明什么。
这样吧,我考考这位同学,如果他的水平真的到了三四年级的阶段,我就破格让他插班,要是没达到,就从一年级开始读。”
周荣将周家广拉过来,悄声说:“你别紧张,把你三姐昨天下午和晚上教你的内容,正常发挥出来,肯定没问题的。”
周家广垂着脑袋,不敢看周荣。
三姐昨天教的内容,他当时明明都记得的,但睡了一晚,好像都给忘了,怎么办?!
为了应付主任,周家广快速思索,决定主动出击,提出要背三字经。
这是他背了三年的东西,娘也反复考校过,睡着了都能背出来,只要主任不考别的,这关就过了......
主任同意了周家广的提议,让他背三字经。
周家广背的很顺畅,办公室里的几位老师还夸他聪明。
结果主任让他默写一遍,周家广傻眼了,三字经里笔画超过五笔的字,他都不会写耶。
看着满张纸的圈圈叉叉,还有很多缺胳膊少腿的字,周荣不停的调整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