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双膝还没等接触地面,就被秋嬷嬷给扶了起来。华阳长公主看着她,似笑非笑道:“永安,你该谢的人可不是本宫。”
听懂她话里有话,宋言汐面色不改,朝着庄诗涵行了个平礼以示感谢。
“你!”庄诗涵眼泪掉的更厉害,捂着胸口一副梨花带泪我见犹怜的模样。
林庭风心头一紧,也顾不上长公主有没有叫他平身,赶紧过去安慰。
“风哥……”庄诗涵眼泪汪汪,直接靠在了他怀中,搂着他的腰哭得那叫一个伤心。
言卿等人纷纷移开眼,感叹世风日下。
别说这还没成婚呢,便是成了婚的小夫妻,也不可能光天化日的做出如此亲昵的举动。
宋言汐不动声色地看了眼华阳长公主,见她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心情不错的模样,心下顿时有了计量。
随着长公主离开,一众夫人也纷纷开口告辞。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故意,众人告辞的对象并非是宋言汐母女,而是林庭风和庄诗涵。
庄诗涵就算再迟钝,也明白众人是在取笑她,在第三位夫人向她告辞时,跺了跺脚哭着跑了。
“一副小家子气样,,也不知道林大将军,不对,也不知道那林庭风如何就瞎了眼看上她了。”
邱夫人正往外走,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开口。
再看看身边表现大方得体的宋言汐,她更生气了,“像言汐丫头这般好的姑娘,他不懂得珍惜,多的是人珍惜。”
她说着,看向言卿话锋一转,笑道:“妹妹,我这人就这个性子,有什么说什么,没吓到你吧?”
言卿轻笑着摇头,“邱夫人说的这是哪里话,你性格爽朗,敢爱敢恨,让人心生羡慕。”
邱夫人不好意思地笑笑,谦虚了两句,便要往自已儿子的身上引。
不等她说完,徐夫人和徐二姑娘一左一右拉住她,赶紧扶着人走了。
注意到言卿担忧的眼神,宋言汐攥紧了手中册子,压低声音道:“母亲,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随我回去再说。”
第97章
长公主为何相帮
将军府门外,长公主府的马车上。
秋嬷嬷打了帘子进来,低声道:“殿下,锦王殿下已经回府了。”
华阳长公主掀了掀眼皮,叹了口气,“这孩子,难得出来一趟,也不说出去透透气。”
秋嬷嬷笑,“锦王殿下的脾气,您又不是不知道,他同您一样,素来不爱凑这些热闹。”
“锦川这孩子哪儿都好,就是心思沉了些,本宫如今愈发看不懂他了,还不如孩童时好,一口一个姑姑的招人疼。”
似是想到什么,长公主不由得轻笑,“本宫现在都还记得,他掉第一颗牙时的慌张模样。”
秋嬷嬷递了杯茶水给她,轻声道:“人总是要长大的,殿下当年不也是这么过来的。”
“本宫同他,可不一样。”
长公主敛了笑,冷声吩咐道:“让人查清楚,永安郡主同锦王私底下有没有什么来往。”
“殿下是怀疑?”秋嬷嬷想到了庄诗涵今日脱口而出的一句话。
她试探道:“殿下,诗涵郡主当时或许是情急说错了话也说不准。”
华阳长公主喝了口茶,意味深长道:“阿秋,你知道的,事关锦川,本宫容不得一丝差错。”
“是,殿下。”
*
“汐儿,你这是?”言卿原以为到了郡主府,结果掀开帘子看到了户部大门。
联想到女儿此前捐款之举,她忽然明白了什么。
宋言汐并未解释,将手中的三本册子交到竹枝手中,严肃道:“务必亲手交到白大人手中,告诉他,这是长公主殿下做主让将军府赔给我的。”
竹枝虽然不解,但还是问道:“姑娘,需要告诉白大人这是诗涵郡主的嫁妆吗?”
“自然要说。”
母女俩异口同声。
四目相对,宋言汐脸上总算多了笑容,挽住言卿的胳膊在她肩上蹭了蹭,“还是母亲懂我。”
感受女儿同自已的亲昵,言卿一时间是既欣慰又心疼。
她推开宋言汐,冷着脸问:“上次的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宋言汐本来也没打算瞒她,将那日事情的始末和盘托出。
“好个黑心肝的何氏!”言卿气红了眼,身体因为愤怒微微颤抖。
与此同时,外头传来“砰!”的一声闷响,似是谁家的马车撞了上来。
言卿眉头微蹙,刚要询问发生了何事,就听一旁的女儿呵斥道:“宋旭柏,你给我站住!”
“旭柏?”言卿赶紧掀开一侧的帘子,果然看到本该坐在前面马车中的儿子,这会儿就像个石雕一般站在她们的马车后面。
看那紧攥的拳头,气势汹汹的模样,分明是要回将军府去找那何氏算账。
言卿轻抚胸口,一脸的心有余悸。
真要是让他去了,还不知要闹出多大的乱子来。
没听到马车外的脚步声,宋言汐冷着脸道:“回来。”
只听两声跺脚的声音,片刻后,宋旭柏掀开帘子钻进了马车。
看他气得眼眶都隐隐泛红,宋言汐一时哭笑不得,问他:“你家阿姐可有吃亏?”
宋旭柏脱口道:“怎会没有!”
可宋言汐真让他仔细说,他又说不出来了。
这两年补贴将军府的银钱,她尽数要了回来,且还多了两万两。
虽然这笔钱捐了出去,却也为她博得了好名声,甚至让她一跃成了皇上眼前的红人。
至于今天的寿宴,就更跟吃亏沾不上边了。
只是有一点,宋旭柏想不明白。
宋言汐问:“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么快就将这一半嫁妆捐出去,有可能会得罪华阳长公主?”
宋旭柏点头,坦言道:“咱们言家与华阳长公主并无交集,听外祖母说,她当年还与家中一位远嫁的姨母曾有过龉龃,今日出手相帮或有所图。
阿姐如此做,会不会让长公主觉得是驳了她的颜面?”
不光是他,言卿对此也多有担忧。
华阳长公主虽多年不理外头的事,当年却也是跟着宣德帝打天下的人,无论心胸谋略都远超男子,如今虽早已不问正事,仍在朝堂之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若非今日事发突然,说什么,她也不想让女儿同这样的人有牵扯。
宋言汐不答反问:“母亲与旭柏觉得,长公主今日为何出手相帮?”
母子二人对视一眼,一时却答不上来。
因为光凭宋言汐今日所展露的医术,根本不足以让长公主生出拉拢之心。
至于别的……
宣德帝虽划了渝州给她做封地,却只享有食邑并没有实权,不过是有点钱外加名誉上好听一些。
旁的人想要拉拢宋言汐,看重的是皇上对她的态度,以及百姓间的好名誉,想着总有利用之时。
可这些,身为皇帝亲妹的华阳长公主都有。
言卿越深想,越觉得自已猜不透。
宋旭柏想不明白,干脆直接问:“阿姐就别兜圈子了,直接告诉我们吧。”
宋言汐点点头,却是问言卿,“我方才给母亲看过册子,母亲可记得册子上都有什么?”
“八十万两银票,一万两黄金,十万两白银……”言卿的声音越来越小。
宋旭柏大吃一惊,脱口道:“一半的嫁妆都有如此多的现银,她这是掏空了整个国公府给她做陪嫁不成?”
想到什么,言卿试探问:“汐儿,值钱的东西是不是都在这三本册子里?”
方才她只粗略看了一眼,都是些金银玉器的,并没有田地铺子那些。
宋言汐但笑不语。
“可长公主如何知道,这三本册子里的东西最值钱?”宋旭柏问。
言卿看了他一眼,道:“你还记不记得前些年舅舅同你玩猜大小的游戏。”
“自然记得。”说起这个,宋旭柏还有些难为情。
当时他年纪小,一心只想着猜出大小赢了舅舅,完全没注意到往碗里放东西的人就是舅舅。
所以无论猜多少次,舅舅总是赢的那一个。
忽然,宋旭柏眼前灵光一闪,“秋嬷嬷!”
宋言汐给了他一个算你聪明的眼神,解释道:“秋嬷嬷伺候长公主殿下多年,最是了解她的脾气,相反的,长公主也最是了解她的习惯。”
“可长公主为何这么大费周章帮阿姐?”宋旭柏问。
宋言汐抬手敲了敲他的脑袋,笑了,“傻弟弟,谁告诉你长公主是在帮我?”
第98章
决不允许其他人惦记
闻言,宋旭柏的脸色不免难看。
他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言卿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你这臭小子,在你阿姐面前还敢遮遮掩掩,讨打不成?”
宋旭柏赶紧捂住了脑袋,讨饶道:“母亲手下留情,儿知错了。”
看他这副耍宝模样,言卿哪里下得去手,只说:“都是你外祖将你惯坏了,你阿姐像你这个年纪时,可比你如今稳重多了。”
宋旭柏想反驳,可余光捕捉到宋言汐的笑脸,忙改口道:“我如何能与阿姐比?”
言卿笑他“不知羞”,都快到娶妻生子的年纪了,在她们面前竟还跟个孩子一样长不大。
听到娶妻生子,宋旭柏好看的眉头皱起,咕哝了一句。
“我才不娶妻呢,有母亲和阿姐陪着就够了。”
声音虽小,却瞒不过母女二人的耳朵。
几乎是同时,两人一左一右拧住他两边耳朵,异口同声道:“把刚刚的话重说一遍。”
母女俩眉眼含笑,手上力道却一点也不含糊。
宋旭柏疼得连连求饶,表示自已一定不会再胡说八道。
可不说归不说,怎么做,还是他说了算。
看着眼前鲜活的娘亲和弟弟,感受着手下温热的触感,宋言汐难免鼻酸。
幸好,上天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一切都还来得及。
“阿姐?”耳朵被拧得发热,宋旭柏忍不住喊了一声。
宋言汐回神,赶紧松开了手指,顺势摸了摸他的脑袋,随口夸赞道:“还是我家阿柏的耳朵好捏,别人的耳朵总是差一些。”
宋旭柏嘴角的弧度刚扬起一半,瞬间垮了下来,像是只委屈的大狗狗一般看着她。
仿佛在问:“阿姐还捏过几个人的耳朵?”
想到锦王府那个粉雕玉砌的小奶团子,宋言汐心虚的笑笑,岔开话题道:“母亲这两日若是得空,代我去探望一下外祖父外祖母,让他们莫要为了我的事情忧心,万万保重身体。”
言卿点点头,看向她的眼底满含心疼。
她在心中挣扎再三,还是忍不住开口道:“汐儿,你若是想做什么尽管放手去做,不用顾虑为娘跟你弟弟。
柏儿好歹也是永川侯府的世子,又有你外祖父在,除非你爹自已找死生了谋逆之心,否则这京中不会有人能动的了我们。”
当着一双儿女的面,她不好将话说得太难听。
就宋沐恩那只知道安逸享乐,连家族前途都不顾的废物,你就算是借他几个胆子他也不敢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
宋言汐顺着言卿的意思点头答应,心头却是一阵苦涩。
渣爹确实没那个胆量,可前世被扣上谋反罪名的,是外祖一家。
历朝历代,家中所犯之事只要出嫁女的夫家不曾参与其中,便不会牵连,可偏偏他宋沐恩胆小怕事,第一时间不想着便是将他们母子赶出街头撇清干系。
这种人,不配为人夫君更不配做人父亲。
宋言汐正想着,冰凉的手却被一双温热的掌心包裹,耳边响起言卿心疼的声音。
“手怎得这般凉,那几个丫头出门的时候也不说为你带件披风,当真马虎。”
“母亲可莫要错怪她们,我在半路救了一早产的夫人,披风便留给她和孩子挡风了。”
“竟有此事?”言卿拧眉,不由感叹道:“都快临产了,夫家的人还真是放心她在外走动,也是粗心之人。”
他们自然放心,因为光是跟随的亲卫丫鬟都是二三十人,还有两个颇有资历的太医随从。
宋言汐救的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盛宠一时的丽妃,右相嫡女。
宣德帝已过知命之年,丽妃入宫不到三年,生下一女被他视若掌上明珠,如今又再度宠爱,风头一时无两。
此次出宫,皆因她这几次接连梦见神仙托梦,说是她腹中龙胎乃神仙下凡,必须在出生之前亲自前往寺庙求高僧做法方能顺利产下。
这种神鬼比说,宣德帝本不信,却拗不过丽妃一哭二闹三上吊只能允了,派了心腹的羽林卫护送。
前世,在丽妃的马惊导致她受惊吓难产时,前往将军府参加寿宴的庄诗涵正好经过,靠着一手银针为她正了胎位保全了母子二人。
宣德帝龙心大悦,赏赐如雪花一般洒向国公府,就连林庭风也得了几句嘉奖。
宋言汐之所以记得这件事,是因为林庭风得了封赏后非但不高兴,反而埋怨庄诗涵不该出这个风头,牵扯进皇家夺位的争斗中。
庄诗涵当时说的那句话,她到现在仍记忆犹新。
“不过是个刚出生的奶娃娃,能对皇位有什么威胁,那个人也太心狠手辣了吧,这种心态还争什么皇位?”
林庭风当时就发了很大的脾气,说了句让她当心隔墙有耳,就走了。
皇家争斗一事,宋言汐虽没亲眼见过,却也看过不少野史,深知丽妃肚子里龙胎对于其他几位适龄的王爷意味着什么。
她无意让言家站队,可一个宠妃和刚出生皇子的救命之恩,对她的诱惑太大。
虽说有风险,却是利大于弊。
左相这么多年一直属于中立一派,临了却送了自已的爱女入宫,总不能真是如众人所说忠心一片。
言家与其一心避着皇权争斗,最终因树大招风而惨遭诬陷灭门,倒不如选一个年纪虽小,母家势力不可撼动的皇子。
丽妃母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左相想要为女儿铺路,自然不会放过言家这个钱罐子,也决不允许其他人惦记。
如今皇子尚小,短几年内,都不会有用到言家的地方。
几年的时间,足够宋言汐挖出幕后之人,报仇雪恨。
*
长公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