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推荐 第337章
量子流体凝结的晶簇。那些晶体边缘锋利如手术刀,在她指尖割出细小的伤口。
血珠涌出的瞬间,晶簇突然软化,如同嗜血的寄生虫般钻入伤口。
剧烈的灼烧感沿着臂丛神经蔓延,她的左手小指开始透明化,能清晰看见骨骼上浮现的1704荧光编码。
栀子花香变得浓稠如实体。
随着防护滤芯失效,苏怀霜的鼻腔涌入混合着腐肉与臭氧的诡异气息。
这气味激活了她大脑深处的恐惧记忆——三年前实验室爆炸时,姐姐的白大褂就是浸在这种味道的烟雾里。
此刻她突然意识到,所谓栀子花香实则是时空锚定剂挥发的特征气味,甜腻中带着放射性物质的金属腥气。
渗入面罩的量子流体带有海洋的气息。
当第一滴液体掉入嘴角时,苏怀霜的舌苔感知到成千上万的纳米机械人在齿间游走。
那些微型机器释放出脉冲电流,迫使她的味蕾解析出隐藏信息——那是用神经电信号编码的摩尔斯电码,重复传递着"镜渊坐标34.0522°N,118.2437°W"。
在五感过载的临界点,苏怀霜的突触开始交叉放电。
她"看见"警报声化作猩红的尖刺,"品尝"到量子流体的温度变化如同钢琴键的升降音阶。
最致命的是触觉与痛觉的剥离——当她试图扯下被晶簇寄生的左手时,神经信号却被调试成超越阈值的感官峰值脉冲,这种悖逆生理常理的感官错乱几乎摧毁她的意识防线。
警铃在走廊尽头炸响的瞬间,苏怀霜的紫外线灯正扫过死者青灰色的指甲。
在490纳米波长的冷紫光下,甲缝里残存的皮屑突然迸发出量子编码的荧光,那些光斑如同夏夜萤火虫,在解剖台表面拼出旋转的克莱因瓶拓扑结构。
这是"渡者"特有的生物标记——姐姐失踪前的研究日志里,曾用红笔圈出过类似的量子生物反应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