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3章

    却听平安语调轻缓,说:“都说,好吃的。”

    蓦地,裴诠捏着盒子的手指一紧:“都?”

    他缓缓抬眸,眼底倏地变幻,却如渊底沉浸的黑色石块,愈发沉冷,“你还给了别人?”

    平安不觉有异,只点了点头。

    裴诠面无表情地将盒子合起来,递给平安:“不好吃。”

    平安:“诶……”

    刘公公倒觉得寻常,殿下从前可中过好几次毒,他对平安摇摇头,又连忙随裴诠朝殿内迈去。

    …

    吏部主事徐砚从远处走来,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红墙之前,少女无意间,就闯入了人的视野里,她一身银红妆花留仙裙,肤若梅间一点雪,眼似山中一缕春,有种不似人间的仙逸之姿。

    便看她双手捧着盒子,微微歪着脑袋看门内,似乎在疑惑什么。

    如此美人,唯恐唐突,徐砚不由自主地放轻呼吸,他走上前,道:“姑娘是……”

    平安转过头看他。

    门内,裴诠也回过头看他。

    徐砚这才留意到,裴诠就在门口,他顿时对眼前姑娘的身份,有了几分揣测,暂且放下旁的情绪,他对裴诠行礼:“王爷,下官徐砚,奉命为王爷厘清人员事务。”

    裴诠不置可否。

    说到徐,平安突然想起徐敏儿,徐敏儿说,她不喜欢吃甜的,她突的问徐砚:“你喜欢,吃甜吗?”

    徐砚愣了愣,道:“倒还可以。”

    平安打开盒子,手一伸,递到他面前。

    徐砚看着蜜饯,有些莫名,却在平安清澈的目光下,忍不住伸手接过。

    总觉得不接,就有些罪大恶极。

    平安松口气,她一天吃一个,已经吃够了的,剩下的一个,不能浪费,每一粒粮食都是汗水换来的,很珍贵,还好还有人要。

    她一抬眼,突的望进王爷黑沉沉的眸中,不知道他看了多久,眼底若起了浓雾,又稠又重,吞噬掉了所有情绪。

    裴诠浅淡的薄唇,却轻轻一勾,似笑非笑,意味不甚分明。

    徐砚捧着盒子,正和平安道:“那,多谢姑娘了。”

    平安看着裴诠浅怔,她眨眨眼,轻轻地“嗯”了声。

    第17章

    第十七章

    请上三楼。

    薛府。

    彩芝招呼青莲:“快一起找找端午要穿戴的衣裳,就那套软烟罗缎子的……”

    青莲应声,一边翻了下妆奁,突的看到那条许久不见的红色发带,那是二姑娘自皖南回来,就带着的。

    有一阵不见了,青莲还暗自奇怪呢,结果,它又回来了。

    平安刚从怡德院那边回来,她迈进门,就看青莲手里拿着那条红色发带。

    那天它被一个镶金的玉带钩缠住,由豫王身边的刘公公,拿来给她的,刘公公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而平安才记起,她特地带去的诗经,还没给他。

    到现在,平安都记得裴诠的眼神,那么幽深而凉薄,像树叶上的霜,手指一碰,那股冷意,从指头沁到了心里。

    他好像,又什么都不缺了。

    …

    青莲正问呢:“姑娘,明日要不要用这发带?正好和那身衣裳般配。”

    平安回过神,点头,就扎这个,很久没有用了。

    彩芝手里抱着套衣裳,有些唏嘘。

    姑娘还留着从皖南带来的发带,依冯夫人如今疼爱姑娘的劲,若姑娘要回皖南看看,也不知道冯夫人准不准。

    不想这个事了,彩芝对平安说:“明日端午,咱府里给龙舟赛捐了一千两纹银呢,夫人说了,明日姑娘们一起去看。”

    提到龙舟,平安眼前一亮。

    以前端午,张德福和张大壮都会带着她,去州府看龙舟赛。

    平安道:“和张大哥,一起。”自从进宫读书,和张大壮都没见过了。

    彩芝和青莲对视,事关张家,两人犹豫,隔间外冯夫人正好听到了,她走进来,一边笑道:“可以,让你二哥,和张家大哥一起带着你。”

    平安有些高兴。

    冯夫人揉揉她的发顶,心内叹口气,到底是薛家缺失了十年。

    再者,如今京中全知道了豫王参政,将来平安是否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也未可知,不如趁现在还松泛,尽量满足她所愿。

    …

    隔日,公府内各处熏艾,大厨房里,热腾腾的粽子一笼笼出锅,送到各房各处,也有丫鬟小厮的份例。

    快到巳时,薛静安和薛常安还没来,反而是春蘅院这儿得了闲。

    彩芝知晓,她们的姨娘定要她们做绣活,给老太太、大太太尽孝,得下午,才肯让她们出来呢。

    彩芝便对平安说:“咱们先去临江仙找二爷。”

    盛京赛龙舟就在浩江,临江仙沿浩江而建,往日就很热闹,今日更是因龙舟赛事,车辆往来繁多。

    临江仙二楼的廊道,薛镐去问掌柜了,平安见到张大壮,她眨巴眨巴眼,说:“胖了。”

    张大壮:“……”

    他在京城这段时日,自然是吃吃喝喝,闲得没事干,肉就养起来了,他搓脸嘿嘿一笑:“回皖南就瘦回去了。”

    又问:“你在宫里读书怎么样?没有被为难吧?”

    平安摇头,又示意张大壮低头,她压低声音,说:“皇后娘娘,不是凤凰。”

    张大壮:“哈哈,原来是这样!”

    帝后是龙凤那一套,总是村里老人们喜欢讲给小孩听的故事,平安听久了,又从没见过,自然当真。

    这么一想,张大壮是有点想皖南,可是把平安独自一人留在这,他又做不到,张德福和周氏知道了,也得把他抽死。

    趁着薛镐去问掌柜的,张大壮又问:“上回你也看到了那个……人了吧?”

    平安点点头。

    张大壮紧张:“你觉得他怎么样?可不可以跟他成婚?你放心,你要是不喜欢他,大哥可以带你回皖南,爹娘养得起你。”

    张大壮的话有点长,平安慢慢听着,好一会儿,才轻声说:“他好看。”

    她从没见t?过,那么好看的男子。

    张大壮听着平安肯定的语气,倒是放心,嘟哝:“好看总比难看好,他要是不好看,更别想配你!”

    正说着,薛镐回来了,张大壮赶紧闭嘴。

    薛镐怒气冲冲的,掌柜的跟在薛镐身后,讨好地说:“薛二爷,这次真是个意外……”

    张大壮:“怎么了?”

    掌柜的擦擦汗:“二楼的房间,一直以薛二爷的名义留着,但薛二爷上个月没交钱,我以为是不要了,加之五月的赛龙舟,多得是人要包间,就、就先给别的人家……”

    分明是薛镐自己没交钱,张大壮立刻帮理了:“那是我们的不对。”

    听了张大壮的话,薛镐更怄,他的钱都拿去请张大壮吃喝玩乐,自然忘了预留钱在临江仙了!

    但这临江仙也不该如此,依他的身份,就不配赊一个月吗?

    薛镐骂了声掌柜的:“你不想做我这门生意便早说,省得我们还要白跑一趟!”

    张大壮这才反应过来,跟着嚷嚷:“也是啊,我们都来了,现在各家都没位置了,能去哪看龙舟呢!!!”

    平安捂了捂耳朵。

    …

    临江仙三楼。

    不同于一楼二楼往来沸腾之声,这地儿依然清幽雅致,垂落的纱幔都挂了起来,让夏风拂过,带来江面的凉爽之风。

    楼下突的一声震喊,裴诠落下的画笔一顿,一幅夏荷图画坏了。

    见状,刘公公皱眉,他打发人下去看看。

    不一会儿,侍卫上来,道:“是永国公府的公子和姑娘,因为临江仙没有安排他们的包间,正不满着。”

    刘公公看了眼裴诠,裴诠眉目淡然,不动声色,他好似什么都没听到,只挽起袖子,重新铺开一张画纸。

    刘公公问:“是哪位公子姑娘?”

    侍卫:“是二公子,和二姑娘。方才,属下瞧着宁国公府的公子正与他们搭话,应当是请他们到包厢,一同观看龙舟赛。”

    这回,裴诠眉梢微微一抬。

    …

    二楼。

    许是张大壮嗓音太大,又一包间的门打开,却看徐敏儿和一个男子走了出来。

    徐敏儿见到平安一愣,笑了笑:“平安妹妹。”

    那男子正是徐敏儿的长兄,宁国公府世子徐砚。

    薛镐看到徐砚,更觉脸上无光,恨不得拽着张大壮和平安,这就遁地而走,偏偏徐敏儿已经招呼了平安。

    徐砚也看到了平安,他那日回去后,就同妹妹问清楚了,知道给蜜饯的姑娘,是永国公府的二姑娘。

    从来只听说这乡下回来的二姑娘,另有气度,可真见到了,他才明白是什么意思。

    当下,他依守规矩,不把目光往平安那儿,只对薛镐和张大壮一拱手,道:“两位公子,我们房中尚有位置,若不嫌拥挤,请往这儿来。”

    张大壮哪被人叫过“公子”,不知道怎么回了,薛镐却一脸尴尬,徐砚包间的位置大不大,他能不清楚吗?就是徐砚占了他包间!

    也难怪这临江仙不给他留位置,都是公府子弟,徐砚已入仕,比他在工部捐的官,大多了。

    薛镐心里有气,说:“不用了,我们去一楼看吧。”

    张大壮不明所以:“一楼能看到什么,不如去三楼呢?”

    三楼?他这一声落,几人都是一愣。

    徐敏儿先笑了出来,道:“公子是不知道么,三楼可不是常人能去的地儿。”

    张大壮理直气壮:“我当然知道,但我妹妹身份也不一般,怎么去不了?”

    薛镐听了,脸上一烧,没错,平安是和豫王有婚约,但豫王的表示太少了,上回他在豫王那就没有什么好脸,这回又要丢大脸了!

    他死死咬着牙,真恨不得给张大壮一拳。

    徐敏儿却看向平安。

    那天在宫里,豫王是叫了平安,可之后好几天,再没有那样的事,豫王见着她们伴读几人,一样视而不见,十分冷淡。

    她看在眼里,便问平安:“平安妹妹,你怎么想?”

    徐砚这才顺着妹妹的话,看向平安。

    平安今日扎着双环髻,红色的发带,配上粉色的簪花,一身轻红,愈发渲染出她眉眼的好颜色,与那日在宫中初见相比,自有一番娇憨可爱。

    而平安看向不远处三楼的楼梯口,她想了一下,道:“我想去。”

    徐敏儿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像是笑平安天真烂漫,可细究起来,又哪儿没有一点嘲笑她不自量力的意思呢?

    就是张大壮这样的糙汉,都皱了皱眉,心道我妹子说想去,你笑个屁。

    下一瞬,三楼楼梯口那儿,一人小步走了过来,却是跟在豫王身边的刘公公。

    刘公公躬身,朝平安道:“诸位,请上三楼。”

    徐砚愣了愣,徐敏儿的笑意,也僵在唇角。

    薛镐则突的张大嘴巴,难以置信,张大壮倒是心气顺了点,这妹夫么,还算上道。

    只平安如常地点点头,她对薛镐、张大壮道:“走呀。”

    薛镐迈开步伐的时候,还有点不真实的感觉——他,他也可以去么?

    徐敏儿心里一紧,跟着往前走了一步,刘公公抬手拦了下:“姑娘留步,王爷只请了平安姑娘一行人。”

    第18章

    第十八章

    龙舟。

    沿着一道木质楼梯,把守的侍卫一一让开,三人继续往上登。

    薛镐拿着袖子擦擦汗,张大壮见了,鄙夷:“安心吧,豫王不是什么坏人。”

    真要是坏人,平安肯定不会说他好看。

    刘公公回头瞅张大壮,薛镐瞪大眼睛,真恨不得跟张大壮割席,这小子,一把嗓门还喜欢瞎嚷嚷!

    不过,他瞥见平安,心跳渐渐缓和,二妹妹和豫王在桃花林见过,都没惹王爷不喜,他可不能拖后腿。

    几步路,三人都到了临江仙三楼。

    与平安上次来不一样,纱幔都扎了起来,暖和的日光,直直地洒到楼阁之中,空气中细小的微尘跳动,多了一张红木云母屏风,雕着嫦娥奔月,意境清幽。

    刘公公引三人往栏杆处,这儿已经设了雅座,漆金提梁壶里装了清酒,又备上小炉,放着一盅茶。

    茶酒都有了,却是不见主人身影。

    知道三人在想什么,刘公公又说:“殿下传话,几位皆可以在此地观赏玩耍。”

    看来主人家不在,却招待周全,薛镐彻底放心,张大壮觉出几分松快。

    这时,浩江上传来一阵锣鼓喧嚣,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十二条龙舟一一排开,儿郎们着各色衣裳,底下沸反盈天,好不热闹。

    张大壮说:“这位置,当真好!可比二楼能看的多得多了!”

    薛镐小声:“那是,你也不想想这是谁的地盘。”

    两人嘀嘀咕咕,倒有些臭味相投。

    平安被锣鼓声吸引,看了会儿龙舟后,她想起什么,抬起头,环顾四周。

    龙舟开赛,张大壮拍着栏杆嚎着,薛镐说他:“快别给红队助威了,我们国公府捐钱的那条船是青色的!”

    他们激动起来,便没怎么留意到,平安走到云母屏风处。

    屏风一角,镂空的花纹里,一道人影,影影绰绰。

    屏风后,裴诠丢下画笔,重新起草的画,连一朵花都画不出来,应是屏风那边太吵了。

    他垂眸看向江面,过了会儿,眼睑轻轻一动,眼珠子朝左边挪去。

    她到屏风这儿,就不走了,也不说话。

    裴诠一手握住画笔,他悬臂,笔端墨汁往下坠,一滴浓黑在纸上晕开一团,似是勾出了他眼底沉重的颜色。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