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甚至还有洞房花烛,不过画上的人也只是简单地相拥而眠。两人回门,在祠堂听教诲。
一旁写着:
【其一,在杳杳身子痊愈之前,不能圆房。
【其二,不得欺负、欺瞒、欺骗杳杳,要尊重她,对她全心全意。
【其三,不得纳妾,养外室找小三。
【……
【最后,你不能做皇帝。】
这些话,我能猜出是谁说的。
不让萧玊做皇帝,大概是担心重蹈书上的覆辙。
承平二十九年夏,女子卧床,男子哄她喝药:
「太苦了。
「我能不能不喝?」
承平二十九年冬,漫天大雪。
画里的女子倒在男子怀里,胸口插了一支箭:
「夫君,你别哭。
「我的病注定是活不长的。
「替我照顾好我爹娘。」
男子痛哭落泪,求她不要走。
同年冬,男子举着箭插向自己的心口,倒在一座坟前,碑上写着爱妻姜芜之墓。
画上的年份,到承平二十九年止。
「有人告诉我,我对这个世界很重要。或许我死了,一切还有重来的机会。」
「所以你自杀殉情了?用杀死她的那根箭?」
「是。」
「万一根本没有重来的机会呢?」
「九死,犹未悔。幸好,我又遇见你了。」
我终于明白,他和书里的萧玊并不一样,他没有利用姜家,也没有当皇帝,甚至为了挽回姜芜的性命,不惜殉情。
可我是他画里的人吗?
尽管她和我有相同的外貌、名字、身份,甚至是爹娘,但我并未和萧玊一起经历那些事。
我和她过着不一样的人生。
萧玊的执念是她,不是我。
「萧玊,可惜我不是她。」
「你就是她,她就是曾经的你。你就是我的杳杳。
「虽然我并不清楚这一次你的病为何会好,又为何没有进宫,但你是我爱的人,我不会认错的。
「眼睛会认错人,我的心不会。」
我不知该如何同他解释。
或者说,不论我如何解释,他都会坚持自己的想法。
一晌沉默后,他浑身好似被抽尽气力,抬眼看着将明未明的东方,低声道:「后宫,不是什么好地方。
「淑妃、徐氏、皇后、皇贵妃,有人为情所困,有人为权所累,有人为仇恨蒙蔽,最终都变得面目全非,失了自己。
「杳杳,我知道,你不想和她们一样,被困在宫墙内。
「我放你离开,只愿你余生顺遂无恙!」
35
登基前,太子起兵了,据说是他舅舅献的计策。
他们昭告天下,萧玊毒杀皇帝,篡改传位圣旨,名不正言不顺。
不出四日,太子的军队被辛赋疆领兵镇压下来。
这场兵变的结果是,太子自杀,太子的舅舅入狱,判了流放。
萧玊登基后,改元德昭,一连下了三道政令。
第一件事,轻徭薄赋。
第二件事,替范家沉冤昭雪。
第三件事,向天下昭告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