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姐姐,大哥哥何时来接我们?他会来接我们吗?」小女孩满眼希冀,我丝毫不怀疑若我张口说章钰不来了,她铁定会立马哇哇大哭起来。「你们的大哥哥肯定会来接你们的,他嘱咐我好生照顾你们,等你们吃得又白又胖的时候,他就回来了。」
「那爹爹和娘亲呢,他们会死吗?」
语塞了,我有些发愁,这孩子问题太多了。
「有大哥哥呢,他那么厉害,一定会救出你们的爹娘,到时候一起过来跟你和弟弟团聚。」
小姑娘这才放下心来,伸开双臂柔柔地扑进我怀里,稚儿不懂怎么一回事,看到姐姐在笑,他也咧着嘴笑。
我的心柔软得一塌糊涂,又心疼得不得了,玉一样的两个宝贝,家中却横遭变故。
往后就要随我在这山间过粗布麻衣的日子了。
7
日子就这样过也无不可,只是入了冬以后,世道更乱了,国内大皇子为首的奸佞之臣当道,苛捐杂税愈演愈烈,为了从老百姓口袋里搜刮民财,理由千奇百怪。
民怨沸腾的同时,集市上卖儿卖女的穷苦人家与日俱增,我下山采买时也更多了几分小心,钱财花销上,怎么低调怎么来。
我之心愿,唯盼章钰早日凯旋,照顾他这一双弟妹的责任我也可以早日卸下。
小公子改名张知勉,小小姐改名张锦书,案子未平反之前,世上再无太傅章家。
这都什么世道!唉……
我一边胡思乱想,一边加快了上山的脚步,心里想着买的新的纸笔墨砚,两个孩子见到了定然高兴。
脚下却绊了一下,一个踉跄差点摔了,枯草堆里赫然是一只脚,冷不丁地吓了我一跳。
「姑娘,可否给一口吃的?就一口,便能救我一命。」苍老的声音满是虚弱。
世上苦难之人太多,我本不欲多管闲事,节外生枝,可老人已经是这般境地了,行囊中也背着书籍,此刻散落在地上的却是一本《抗战纪实》。
这是师父教我识字以来的成果,些许的字我已经可以认出来一点了。
只是书的字迹跟以往见到的有些不同。
「我用一个馒头换你这本书,如何?」
老人艰难地坐起身,上下打量着我,摩挲着书面,很是不舍。
「罢了,罢了,若死了,要这些书又有何用?姑娘若能多给几个馒头,我这些书籍随你再多挑两本便是,识货的话,便知道我这些可都是你们这个时代没有的孤本。」
老人说话我有些听不懂,穿衣打扮也不是我平日所见过的。
我随便又挑拣了两本最厚的,既然要拿那就拿我觉得最值的吧。
「姑娘真是好眼力,《论持久战》和《绿营兵志》在我们朝代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他说的什么我不知,但肯定是在夸我,我又给了他四个馒头,就转身离开了此地。
「想我李冀堂堂二十一世纪军事家,莫名其妙到了这古代,竟然会为了几个馒头把价值连城的军典给换了出去,可笑可悲可叹可耻……」
我走出去十几步远,回头看到老者一边哭一边啃馒头,甚是心痛凄苦。
「你若真不舍得这几本书,我还给你便是了,我虽是女子,倒也真不愿趁火打劫。」说着,我便准备把书重新还回去。
「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们这个世道,这几个白馒头值这个价,我也不是出尔反尔的人,只是心中困苦,发一发牢骚,姑娘无须跟我计较。」老者起身拍拍屁股,就要离开。
天色不早,我也离去。
回到山上师父一番责备,怕我路上出什么事,我把路上的奇遇讲了出来,师父翻看着我带回来的书,越看越激动,因为兴奋脸上都泛起一抹红。
「快快快……去把这位先生请到山上来,天降奇才啊,如此人物,若为大公子和三皇子所用,何愁那尊上之位不到手?天下百姓有救了,有救了……」
师父再说什么我已听不懂,我只知道这可能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我得给他寻回来,他能帮到章钰。
我急匆匆往山下奔去,在山涧处看到了正在喝水的老人。
「走,跟我走,我带你吃香的喝辣的去。」我扯着他就走,生怕他跑了。
他不明就里,只听到我那句「吃香的喝辣的」就喜滋滋地跟我上了山。
一天一夜关门畅谈,师父敬佩之情无以言表,当即下跪求老者去边疆助章钰一臂之力。
「能见识到真正的古战场,唯愿足矣。」老者欣然同意,表情甚至还很激动和期待。
这一去,路途遥远又凶险,老者一人上路千难万难。
师父收拾行装一道上路,亲自带他引荐给章钰心里也安心些,这样的人物若不为我所用,必将是心腹大患。
穷家富路,我拿了六十两银子给他们当盘缠,孙大用连夜烙了干饼给他们路上带着吃。
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坐起来拿出纸笔,歪歪扭扭写了一封信,不会写的字就画圈代替。
于是乎,一封信写下来,只有六个字勉强能认,其他密密麻麻全是圈。
我捂着脸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这信真要捎去,恐怕为难死章钰,他也读不出来我是个什么意思。
把信扔在一边,我连夜赶制出来一身里衣,时间有限,仓促得很,边疆苦寒,希望这身加了兔毛的里衣可以让章钰少受一些风霜。
第二日送走了师父他们,山上更冷清了,只是我夜里写的满是圈圈的信却不见了,我也没当回事。
却不想,辗转到最后,这封信还是到了章钰手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