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6章

    听到阿姨暂时没有消费的意思,兄妹俩表情丝毫不变,依然热情洋溢的跟对方聊天,很快,边上聚集了许多附近的居民,大家热热闹闹聊着天,兄妹俩也顺利迎来了开张。

    这一忙活,又是足足两个小时才渐渐消停。

    今天少了卤味,卤肉饭的备货也相应减少了些,因此七点就把货卖得干干净净,兄妹俩又开始收拾东西。

    裴景书帮忙搬了两个装小菜的饭盆放车上,就仰头看着天上星光,喃喃自语,“也不知道爸妈他们回来了没有,事情谈得怎么样……”

    裴安和对父母回老家的结果,没有丝毫担心。

    虽然他果断放弃了最稳定的饭碗,可他在乡下待了那么多年,最清楚一个工人的岗位,对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几乎看不到未来的人来说,是多么宝贵的一个机会。

    别说代价只是欠下区区一张欠条,就算是卖身契,很多人也会眼睛眨也不眨的签名画押。

    当年他自己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万念俱灰的时候突然得到家里让他回城上班的信,那种激动的、仿佛生命重现光明的心情,他至今历历在目。

    所以,单纯的裴小囡还在担心父母这一趟可能空手而归,裴安和却是从不怀疑,这种千载难逢的机遇,表弟绝对不会犹豫哪怕一秒钟。

    不过,裴安和最喜欢妹妹这份不被社会限制、天马行空一般的思想,也很愿意帮她维护那个纯粹理想的世界,便只是笑着说,“既然担心,那还站着做什么?快点收拾早些回家,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他们之后还要去店里处理第二天的卤味,这些摆摊工具也要一起送到店里,但家是一定要先回的,因为他们不能带着几百块的巨款到处乱晃。

    他们这里民风确实淳朴,老百姓大多安居乐业,可治安却算不得好,应该说全国各地都差不多,大量知青回城,加上原先那些升不上学又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街头巷尾充斥着无业游民。

    穷则生乱,加上群众法律意识淡漠,因此偷盗抢劫,都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他们白天不去偏僻的地方,还能避开那些麻烦,晚上就只能小心谨慎了。

    裴景书被提醒,立刻觉得归心似箭,挽起袖子又搬了一趟东西,这就收拾完了。

    她一马当先跨上自行车,简直要把脚踏板蹬出火星子。

    裴安和一抬头,就看到妹妹头也不回的背影,无语凝噎。自己提醒的她,跪着也要追上去,于是街头上演了一出他追她逃的经典戏码。

    兄妹俩就这么一口气赶回了糖果厂。

    裴家已然是灯火通明,不仅裴大头苗红旗和裴平洲从老家回来了,许向华也带着三个孩子等在家里。

    另外还多了一位不速之客。

    苗红旗他们应该也是天黑之前赶到的,回来简单炒了几个菜、蒸了一锅米饭,一家人这就津津有味吃起来了。没有电话,他们又不知道裴安和两个会提前这么早收摊,自然是把两人的份单独温在锅里,他们大家先开动了。

    身为客人的苗传生,此时也捧着碗埋头苦吃。

    他家在老家日子算是比较宽裕的,大哥二哥在队里或公社有工作,算工分都是最高那一档,两个姐姐也嫁去了公社的殷食人家,他和父母出工下地同样不差,即便在乡下,一家子吃饱穿暖也不成问题。

    但队里大部分人过得紧巴巴,一日三餐的米饭里都要掺上一大半玉米或红薯,他们家也不能太出挑了,因此像大姑家这一锅纯大米饭的吃法,他已经好些天没体会了。

    乡下不仅米饭要掺粗粮,炒菜也只有过年和待客才能出现,因为没有单位给发油票,他们买不到植物油,只有在年底用自家养的猪换来固定的猪肉,瘦的用来腌腊肉,肥的练猪油。

    那一罐猪油,就是每家每户一年炒菜的食用油了,紧巴巴的,平日里便常吃煮菜蒸菜,煮一大锅全家吃一天,可以不费一滴油。

    同样的,苗传生家里能吃上油,他哥有工作偶尔换得到票,还有个能偶尔补贴他们肉票不漂油票的城里姑姑。

    可生活在队里,合群是第一要务。

    苗传生今天本来也消耗大,跑上跑下收拾行李,又赶了几个小时的路,这会儿饿得饥肠辘辘,吃着大姑简单清炒的时蔬,只觉得人间美味也不过如此,恨不得把头埋进碗里。两口下肚,碗中米饭已经少了一大半。

    裴平洲见状,体贴的给表弟碗里挟了几筷子菜,提醒他别光顾着吃米饭。

    这时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紧随其后是裴景书充满欢喜的声音,她此时人未到声先至了,“爸妈,你们回来了——咦,三表哥,你今天就过来了呀?”

    苗传生一时顾不上别的,碗筷搁桌上,就忙着起身给他俩搬东西,还不忘笑容憨厚的回答,“姑父把工作给我,问我什么时候进城交接,我说今天就行,然后下午在大队开了介绍信、收拾东西,就跟着大姑和姑父大表哥他们过来了。”

    苗红旗让侄子继续吃饭不用管他们,这才无奈转向咋咋呼呼的小闺女,“你表哥在家里住一晚,明天一早,你爸带他去厂里办手续,到时候厂里就能分宿舍,给他放行李了。”

    她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让传生来城里接他们父亲的班,不是兄妹俩一力促成的结果么,人现在过来了,这丫头怎么转头又一副大惊小怪的模样?

    裴安和紧赶慢赶,还是比妹妹慢了一步进屋,他看见表弟就淡定多了,仿佛一切尽在掌握,朝对方温和一笑,“传生初来乍到,如果不适应,在家里多住几天也没关系,你跟我一起睡,我们兄弟各自长大后,也有好些年没这么近亲过了。”说到后面是恰到好处的怀念,毕竟小时候他们兄妹几个,放假的美好记忆都是在外婆家,跟表兄弟们漫山遍野的玩耍。

    那是他们最无忧无虑的童年。

    第28章

    外婆宝女裴小囡。

    裴安和三言两语,

    就把苗传生因为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惊喜、反而越发惶恐不安的情绪安抚了下来。

    回忆表兄弟姐妹年少时抵足而眠、同吃同睡肆意打闹的时光,同时也想起了以往来姑姑家做客或是小住的情形,那些亲近之感让他卸下心头巨大的压力,

    回到了放松自然的状态,很快便在两个表哥的关照下,

    重新端起了饭碗。

    这回他不再一声不吭,一副恨不得把自己埋进碗里、不让人注意的心虚之态了。

    苗传生性格老实,也不怎么会来事,可毕竟处在二十出头的大好年纪,本质还是活跃健谈的,

    人精似的裴安和跟大哥打配合,

    不着痕迹的安抚加引导话题,便不知不觉间打开了话匣子。

    也是他一开始想得有点多,包括父母和听到消息匆忙赶回家的大哥二哥,也都是这么叮嘱他的,

    姑父的工作单单落到他头上,

    这里面一定大有故事!

    要知道,亲兄弟姐妹之间,为了一个正式工名额都能打得头破血流,而他一个外八路的亲戚,

    居然就忘能越过了姑父的一双亲生儿女,轻轻松松顶上来接班——那张数目远高于黑市上买工作的欠条,

    在城里工作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毕竟亲生的儿女接了父母的班,也要承担鞍前马后、关怀备至为老父母养老送终的重任,

    任何东西得到就势必要付出。

    总之,

    大姑父这神来一笔的操作,在苗传生全家人眼里,

    用大发善心都不足以形容他的宽仁,他们感激涕零的同时也坚信不疑,这项丰功伟绩必然只属于苗红旗。

    只有苗红旗,才会这般为他们尽心尽力、无私奉献。而她铁了心要拉拔娘家侄子,老实巴交的裴大头也拗不过去,裴景书兄妹几个更是无法忤逆父母。

    苗传生觉得,姑姑他们看似达成一致,面上都对他来接班没意见的样子,实际上,只有大姑是真心欢喜的,其他人不过是强颜欢笑。

    因此,即便没有父母的叮嘱,他自己也打算好了,进了厂里首先要攒钱,把单位发的工资都攒起来,日后表哥表妹需要他把工作还回去,他手里有钱,大可以回老家盖个房子,或是学着别人在城里做点小本买卖,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表兄妹们有更好的前程,用不着来厂里讨生活,那他就把攒下的钱还给姑父,哪怕按照欠条上的金额,他得攒上十年八年的工资,日后就算结婚生子,也要带着媳妇孩子一起缩衣节食还债,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因为这个工作从此属于他,他和他的孩子都能因此转为城里户口,拿工资、吃商品粮,老了国家还给他们发退休金,子子孙孙都有了依靠!

    这就意味着,大姑的一个举动,让他和他的子孙后代都改变了命运。

    作为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村娃,苗传生认为还钱只是本分,大姑的恩情他这辈子都还不完。

    当然了,就算还不清,也要做到自己能做的全部,往后都住在一个厂里,他一有时间就去姑姑家,他们有什么脏活累活跑腿的事他都能帮上忙,同时还要对表兄妹几个恭敬热忱,尽量打消他们的芥蒂,如此大姑也能好做点。

    然而,苗传生这样如临大敌、慎之又慎的做好计划,突然发现全是无用功,给他工作确实有大姑的功劳,但不多。

    真实原因竟然就是摆在明面上那个,姑父急着退休,表哥表妹都不接班,姑姑这才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把他拉出来了。

    这种好事居然是真实存在的!

    发现真相那刻,苗传生甚至比姑父说给他工作那会儿还更震撼。

    不过,确定他们一家依然和睦美满,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到来而产生矛盾,苗传生是真正放下心来融入他们。

    两位表哥对他一如既往的关照有加,打从心底和他亲近。漂亮的小表妹也是如此,刚刚进门那声惊呼,原来都是出于见到他的惊喜和欢迎,很快她就端上碗筷,挤开二表哥坐到他边上,一边吃饭,一边还不忘拉着他问东问西。

    表哥都比他聪明,更懂人情世故,他们的欢迎或许有客气的成分,但这个小表妹苗传生是了解的,她的喜好从来都写在脸上,明明白白,所以只看表妹还在这叽叽喳喳、全无阴霾的模样,苗传生就知道表哥他们确实毫无芥蒂。

    这回是彻底踏实了,他便也高高兴兴跟表妹聊起老家的情况,对裴小囡的问题,可以说是句句有回应。

    可惜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苗传生踏实了,裴大头的心情却开始急转直下,越是看兄妹几个只顾着围着他们表弟表哥说笑,那没心没肺的模样,他越郁闷,不免想起自己当时被赶鸭子上架的情形。

    虽然老父亲已经想通、并接受了即将退休的现实,但回头去看那晚的情形,发现好像所有人都不站他这边,搞得他孤立无援,一家之主的脸面何存?

    裴大头同志每每回想起来,都有些幽怨,于是对着罪魁祸首也阴阳怪气起来,“现在知道叫你表弟在家多住几天了,之前是谁跟火烧屁股,好像我晚一天退休,就要耽误你多少大事似的?”

    裴安和一听这话,只得放弃加入兄妹间的话题,把头转回到老父亲这边,好声好气的哄道,“爸,我知道是我任性了,这些年您和妈为我操碎了心,这次更是为了我放弃干了半辈子的事业。你为做出的牺牲我都记在心里,也请您放心,儿子找到了真正想做的事业,日后必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再不会半途而废了。”

    老裴同志突然发难,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暂停了嘴边的话题,对他们投来了关注的目光。

    看到裴大头在裴安和端茶倒水加花言巧语的双重攻势下,脸色一点点回暖,直到后来红光满面,他们才真正放心下来。

    只有裴景书从始至终头也没抬,因为她知道渣男二哥的本事,女主和白富美都能哄得服服帖帖,哄一哄他们好脾气的老父亲,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就是他的拿手专业,根本没有悬念,散了散了。

    裴小囡半点不关心老爸二哥交锋的结局,还在兴致勃勃问三表哥,“那怎么就你一个人进城了?”

    苗传生张嘴想说父母还要赚工分,反正有姑姑和姑父帮衬着,他一个人来也没什么,不想先听到小表妹明显带着失望的声音,“我以为外婆会一起来的。这个暑假我没时间回老家,他们怎么也不来看看我。”

    说好独宠她一个的呢?

    她本来还想着,外婆他们要是进城来,就带着去看她打下的江山——卤味店。

    美人外婆一定很惊喜,从此对她刮目相看,说不定一高兴,又给她做一条绝美仙女裙。

    苗传生:……

    差点忘了,小表妹是个十足的外婆宝女。别的女孩不是沉迷过家家,也是找姐姐妹妹们翻花绳,只有她从小到大都不忘初心,要做外婆最忠实的小尾巴。

    面对外婆宝女,苗传生只能捡好听的说,“爷爷奶奶也念叨过,说你今年怎么还不回老家过暑假。”

    裴景书表示满意了些,“那他们知道我这个暑假都在干什么吗?”

    “知道的。不仅我们全家,队里很多人也都知道你们发财了。”事实上,他们听说的版本始终是二表哥搞个体户,至于赚钱还是赔钱,就众说纷纭了。

    小表妹的存在感则被无视得很彻底。

    第29章

    老裴同志下岗再就业。

    说真的,

    若不是姑姑亲口承认表妹的巨大贡献,苗传生他们也是难以置信的。

    起初听说二表哥放着冶金机械厂的正式工作不要,抛头露脸去干什么个体户,

    他们惊讶、担心,但是并不怀疑。

    这位表哥是公认的聪明,

    当年若不是运气太差,他已经是家族中最有出息和本事的人了。

    可能聪明人都有股子折腾劲,扔掉铁饭碗下海的事情,放在他身上一点也不叫人意外。

    父母长辈偶尔还会被外边那些关于二表哥丢了工作、做生意还赔了一大笔钱,已经进退两难的言论搞得破防,

    从最初的不信到动摇,

    最后长吁短叹不知该信谁。

    不过像苗传生三兄弟,是从小跟裴安和一起长大的玩伴,对他就比较有信心了,一直在家安慰父母爷奶,

    表哥选择下海,

    就不会碌碌无为,他必然是找到了能赚钱的营生,不过他才开始搞这个个体户,赚多赚少就不好说了。

    今天姑姑带着姑父和大表哥匆匆回娘家,

    聊正事前低调而含蓄的告诉他们,二表哥已经从街头小贩,

    成为在菜市场拥有一间店面的小老板。

    苗传生当时便直点头,心想这才是符合常理,

    要是下海不赚钱,

    他那聪明的二表哥指定跑得比谁都快。

    后来姑姑话锋一转,说起二表哥的事业有他妹妹的一半,

    他连赚钱的点子都是妹妹提供的,苗传生和他父母才不约而同惊讶起来,嘴巴张得都能塞下鸡蛋了,仿佛听了个玄幻故事。

    记忆中那个除了吃和玩、其它啥也不关心的花瓶表妹,继中考爆冷门考上重点高中之后,居然又不声不响办了件大事,给二表哥出主意赚了大钱,这哪里是带飞哥哥,她分明是凭本事给自己搞了张长期饭票——以二表哥的能力和性格,他以后飞黄腾达、生意越做越大,还能亏待了本就疼爱又对他有恩的妹妹吗?

    苗传生都不敢相信表妹未来该有多开朗,也理解了村里一些老人为什么说她是老天爷的亲闺女。

    这已经不是老天爷把什么好东西都往她一个人身上塞,而是直接追着她喂饭的地步了。

    只是这些就不必转播了。

    苗传生憨厚是憨厚,但因为他俩勉强算是年龄相近,表妹又有两个护妹狂魔的亲哥,他打不过就只能加入,从小跟着他们一起哄小漂亮开心,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这时只捡她爱听的内容说,“大姑说你这两个月也跟二表哥早出晚归、摆摊赚钱,我们都很惊讶呢,没想到半年不见,表妹你变得这么能干,又懂事吃苦,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就连爷爷也对奶奶感慨,说还是奶奶眼光好,一早就看出你才是我们家最聪明有灵性的孩子。”

    “外婆没否认?那说明她也默认了,我确实就是家里最聪明的小孩。”裴景书果然越听越开怀,一时得意忘形,“哎呀,既然我这么优秀,外婆就没有什么奖励要带给我的?”

    其实除了高定裙子,外婆妆奁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好东西。以前她只觉得亮晶晶,单纯喜欢摆弄它们,现在她是见过世面的裴小囡,外婆那套吊坠耳坠和戒指,上面镶嵌的玉石鲜翠欲滴,分明就是传说中的帝王绿。

    除了帝王绿,外婆还有紫罗兰、玻璃种、羊脂玉,珍珠和玛瑙,小时候还曾哄她,说等长大找到让她老人家满意的对象,就给挑一套最喜欢的首饰做压箱底嫁妆——这是连老妈都没有的待遇。

    她妈和小姨结婚,外婆好像只给了金银首饰。

    而且那些沉甸甸的金项链戒指和手镯,她妈从来没让外人知道,正式场合只戴一对银耳环和银戒指,二两重的素银手镯妈妈都不肯往外拿,就怕一不小心漏了富。

    裴景书现在知道好歹了,也没那么贪心,外婆随便赏她个镯子吊坠什么的,那都是一笔天降横财,升值潜力堪比一线城市的房价,她眼看着不缺钱,不会轻易拿去变现,自己留着欣赏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哇。

    所以,外婆能不能别管那影子都没有的外孙女婿,就单纯当对她过分优秀的奖励礼物?

    不过她的美梦还没开始,就被母亲一掌拍散了。

    苗红旗这次稍微用了点力道,又是突如其来的一下子,伴随着裴小囡嗷嗷喊痛的声音,她铁面无私的教训道,“好意思惦记外婆的礼物,你现在都赚到钱了,怎么不先买点礼物孝敬他们老人家?”

    “别骂了别骂了。”裴景书当场滑跪,抱着脑袋求饶,“孝敬长辈最重要的是心意嘛,我得亲自把心意送到,不好请人代劳的。暑假实在走不开,所以我准备着等放寒假回去,到时候给外公外婆各买一身新棉衣,还有棉裤棉鞋和毛衣帽子,只要能买到,我给他们从内到外换一身新衣服都行。”

    苗红旗看她说得条条是道,应该不是为了开脱就信口胡诌,这才满意了些,“记住你自己说的,孝敬长辈要诚心,不许惦记老人家的东西。”

    裴景书弱小可怜又无辜的点头表示知道了,裴平洲裴安和也在一左一右帮她说好话,表示他们妹妹单纯只是小孩脾气、没有坏心眼云云。

    许向华看着婆婆的反应,也觉得有些小题大做,小姑子受宠惯了,多少有些娇气任性,可话又说回来,外公外婆一把年纪,能有什么好东西叫人惦记,不就是攒些舍不得的好东西、或者一毛两毛的零花钱给小姑子?

    不过帮小姑子开脱的人够多了,不缺她一个。并且,看小姑子在最志得意满的时候,惨遭社会毒打,一秒变回焉头搭脑的小可怜,一向是她最喜闻乐见的节目。

    许向华不仅饶有兴致围观,她还要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起哄,“景书,你说暑假太忙所以回不了老家,那你寒假就不做生意了吗?”

    许向华以为,祭出这个灵魂拷问,就会收获一个在放假和赚钱之间左右为难的裴小囡,可实际上,裴小囡一秒都没犹豫,斩钉截铁表示,“寒假再忙也是要过年的,这个老家我回定了。”

    老家除了有裴景书亲爱的外公外婆,还有她暗戳戳惦记着的宅基地——觉醒上辈子记忆后,她猛然发现,妈妈的老家简直是风水宝地,未来会被开发旅游,成为网上的小众宝藏古村落!

    虽然他们这里并不缺历史悠久的村镇,历史悠久、享誉盛名的江南四大名镇,他们这里就拥有了两座,另外还有许多被评为国家4A甚至是5A景点的古镇,外婆家所在的古村混在其中毫不起眼。

    但是,她也不会嫌弃的!

    小众有小众的好处,还要等许多年,地方政府有钱了,才会注意到他们那里,着手开发成旅游风景区。

    在那之前她还有时间攒钱,并好好运作一番。

    要是能以外孙女的身份批一块宅基地,建个古色古香的大宅子,裴景书简直不敢想!别人都是花钱进景区、住民宿,她回自己老家就是度假放空。

    反正这种好事,上辈子在裴景书的梦里都没出现过,如今居然能看到实现的可能,她是必不能放过的。

    有时间就要多回老家看看,问问外公外婆有没有什么办法早日实现她住旅游景区梦想,同时多在村里转转,提前寻摸一块最符合她心意的宅基地。

    裴小囡这么想着,算盘珠子都快要崩众人脸上了,然而现场却没有一个人看穿她的小心思,许向华也挑了挑眉,还挺服气,“不错,这么有孝心,外公外婆还是没白疼你的。”

    “对呀,我这么讨喜,一定有过人之处。”裴小囡不争气的尾巴又抖起来,自卖自夸的小模样,看得许向华夫妻俩忍俊不禁,笑成一片。

    他们这边欢声笑语。那边裴大头的怨念,来的快去的也快。

    第二天早上,老裴同志风风火火领着侄子去找领导办接班手续,并一事不烦二主,先把他送去员工宿舍安顿好,又将人送到车间,亲自给负责带他的师傅打过招呼。

    苗传生走接班程序进来,也要先从实习工做起,定期有实习工考试,通过就能转正加工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