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看着挂了水珠的手,皮肤真的好了很多,虽然在林书颜这个现代人眼里,还需要好好保养,但在村里已经算是顶了天得白。收拾完自己,林书颜又回厨房添了点柴火。
早上准备煎鸡蛋饼,四个鸡蛋打散在碗里,加灵泉水和玉米面搅拌成面糊,又撒了一把葱花。
黄澄澄的面糊,林书颜发现这几天天天不是鸡蛋汤,就是蒸蛋、煎蛋……
实在没办法,村里能弄到的就鸡蛋了,肉类什么的要集市或城里买,家里有两个孩子,营养少不了。
不然再养几只鸡,不仅下蛋过段时间还能吃肉!
林书颜一边煎鸡蛋饼,一边想着,外头贺章就回来了,他习惯早起,在部队五点就要起床,刚刚出去跑了一圈。
厨房里飘来葱花鸡蛋的香味,贺章路过看了一眼,“起来了。”
林书颜回头,刚跑完回来的男人一件白色北背心,皮肤上泛着汗意,神清气爽。
她收回目光,“嗯,把孩子们叫起来洗脸,马上就好了。”
俩孩子被她带的起床都要先洗漱,贺章走到隔壁,一掌拍了贺小树的屁股,还没睡醒的贺小树懵懵着,就被一把拎到床尾。
“洗脸去。”
贺章声音冷硬,一下就把贺小树瞌睡弄没了,他一个激灵换了衣服跑去后头。
福宝蜷成一小团,红扑扑的小脸埋在被子里,贺章站床边看着有些为难,总不能跟小子一样拎起来。
他清了清嗓子,莫名学着林书颜平时和孩子说话的模样,“我们福宝起床了。”
孩子蹬了蹬小脚,睁开眼睛,四目相对。
“……”
福宝瘪了一下小嘴,看着床边高大的贺章,一下忘了是自家舅舅,差点哭了出来。
还好林书颜刚煎好鸡蛋饼,端着过来,“呀,福宝醒啦,快起床了宝宝。”
温柔的声音很好安抚了福宝,小丫头从被窝里钻出来,委委屈屈看着林书颜。
林书颜笑笑,放下鸡蛋饼走过来,“你去洗吧,我带她。”
等到给的福宝换好衣服,洗了小脸,厨房炉子上的粥也熬好了。
小炉子是隔壁高婆婆给的,这么些日子,高婆婆还是那副不冷不热的模样,但林书颜清楚,她面冷心热。
盛好了粥,林书颜又端了个小罐子出来,是前几日腌的
萝卜,高婆婆那萝卜多,她就腌了一小罐,配着粥吃正好。
“先凑合吃吧,等后天集市开了,我去买点肉,再买两只鸡养着。”
贺章似是想起什么:“不然今天跟我去趟城里,缺什么买一些。”
“你今天要进城?”
林书颜眼睛都亮了,城里的东西再怎么也比集市的齐全。
“嗯,去看贺小雨,然后回大院取点东西。”
军属区的房子暂时封着,但也不是不能进去,让勤务兵跟着拿点东西就走。
“好啊,那我们一起去,孩子也去,我想着给他们买两身衣服。”
秋老虎过了天气马上转凉,之前没钱的时候,林书颜还想过,是不是找到小树他爸那边,拿几件以前的旧衣服回来。
但现在有钱了,不如买新的,省的孩子看见从前的东西又想起伤心事。
听到要进城,贺小树埋头扒饭,乌溜溜的眼睛沉了下来。
“行,一起去。”贺章拍板决定。
想着进城,几人连吃饭都快了不少,林书颜揣上自己的小布包,又拿了个布袋子装东西,一家四口出了门。
去城里要先到村头马路边等车,一天只有两趟。
贺章抱着福宝走在前面,林书颜在后头跟贺小树说话。
“到了城里要跟在舅妈身边,不可以乱跑呢,万一跑丢了容易遇到坏人。”
贺小树低着头没吭声,林书颜叹了口气,心道他也不是那么不懂事的孩子。
四人走到村头。
没等多久,车就来了。
车票一人一毛钱,福宝不用,林书颜数了三毛钱给售票员,几人坐到最后一排。
车上人不多,正是要秋收的时候,上工忙、地里忙,很少有人这个时间进城。
等车开出一段路,林书颜才发现自己完全低估了山路的颠簸,坑坑洼洼,车子摇晃着。
林书颜从前就晕车,这个身子的原主估计也没坐过几趟车,完全适应不了。
她皱眉靠着椅背闭上眼,好在福宝在贺章怀里乖乖坐着,不用她照顾。
挨了十几分钟,脑袋突然被人轻轻扶了过去,她靠上一个结实的手臂,不用想也知道是谁的……
贺章侧目,就看见女人闭着眼睛,小脸白着,他知道有些人会晕车,看得出是不舒服。
在他眼里,林书颜现在是他的媳妇,自然就要照顾一两分。
睫毛轻轻颤了颤,林书颜身子紧绷着,她有些不习惯,睁眼想要坐好,就听见头顶上低沉的嗓音,“靠着舒服些,到了叫你。”
都这么说了,她也不好矫情,只好别扭地靠着了。
其实贺章也不大习惯,没有女人跟他这么近过,鼻端都是她身上淡淡的幽香,家里明明没有肥皂什么,怎么她身上总是有香味……
车子颠簸着开出很远,林书颜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到了城里,还没等贺章叫她,就被外头的声音吵醒。
城里不比农村,现在接近八零年,恢复高考,思想和经济都在全面开放前期,街上很是热闹。
林书颜坐直身子,看向窗外,对什么都觉得好奇。
很快,汽车在站点停下,说是站点,就是街边的一处。
四人走在最后,随着人下了车。
*
而此时,军属区的二层小楼里。
姚玲正跟父母吵得面红耳赤。
“我不管,我要下乡。”
……
第24章
姚玲要下乡
“你疯了,下乡?你下乡干嘛去,你要读书家里让你读书,要做什么,爸妈都不拦着你,但下乡不行!”
薛红华气不打一处来,自家这宝贝女儿最近天天闹腾着要下乡。
薛红华和姚振兴就这一个女儿,夫妻俩也是吃苦过来的,但有了女儿之后家里条件好了,从没让女儿受过一点苦。
原本跟贺家攀上亲事,以为后半辈子没什么操心的了,谁知道贺家会出事,现在婚是退了,但她们又要重新操心给姚玲找对象。
“我要下乡,去知星小学当老师,那边我自己谈好了,爸妈,你们不同意也没有用。”姚玲眼神坚定,看着薛红华闹腾,没有丝毫退让。
重生回来,她说什么也不能再听父母的。
上辈子就是这时候,父亲将她嫁给那个叫孟邵启的,孟邵启现在还是个副团长,后面步步高升当了师长。
嫁给他之后,开始几年孟邵启对她还算好。
但一路高升成师长,他开始嫌弃起自己,在一次动手之后,家暴一发不可收拾,变成了无数次。
想起自己还是死在他手下,姚玲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这辈子,她绝对不会再走重复的路。
薛红华指着女儿,手不停发抖,“你,你是要气死我啊。”
姚振兴开口道:“你说说,什么原因?”
上辈子几十年,姚玲很清楚这个爹跟孟邵启是同一类人,虽然对自己这个女儿是真的好,但后来也没少利用自己。
说实话,孟邵启比不上贺章一点,但那时候的自己愚昧无知。
一面心里装着贺章,一面害怕被贺家连累。
后来嫁给孟邵启,她不止一次后悔过,更想过离婚跟贺章一起。
可贺章言辞拒绝,虽愿意借资金给她,但也是因为那些生意有贺小雨一份。
那是一笔姚玲想都不敢想的钱,贺章轻易就拿出来,可见在他手中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份。
这一次,她不会再选错。
贺章的人,她要。
贺章的心,她要。
还有贺章的钱,每一分都只能花在自己身上!
姚玲咬咬牙,“我要嫁给贺章,爸,贺家会没事的,你看贺章如今在部队里,有受到一点影响吗?还当着他的团长,被十八军区重用着。您知道十八团的特殊性质,如果有问题,他早被遣送回来了。”
姚振兴看着这个女儿,哪里还是从前不谙世事的样子。
这个女儿从小都是很乖,一切听家里安排,唯独这一次这么坚决。
贺家的事情姚振兴一直在关注,现在上面的态度很暧昧,没明确说贺家有哪些错处,旁敲侧击去问,也只说在调查中,姚玲的话不是没道理。
虽然他跟孟邵启谈过,把女儿嫁过去,但如果贺家没事,孟邵启跟贺章比起来那就什么都不是,反正孟邵启那边没说死……
“你先跟孟邵启见见,见了我就同意你下乡,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道理你应该懂,小孟这人也是有干劲的,将来不会差。”
“老姚,你也疯了,你要让女儿下乡?下乡说好听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但你还不清楚嘛,乡下那环境,我不答应,不许去。”
薛红华心疼女儿,也不知道姚振兴怎么突然就答应了。
“还有什么嫁给贺章,当初退婚是你自己答应的,现在又找他去,这不是上赶着嘛,他们家现在可不是首长了,才配不上你呢,我看小孟就挺好!”
从前因为贺家的地位,薛红华一家在别人眼里多少有些上赶着,如今贺家一落千丈,凭什么还让女儿倒贴。
姚玲没听薛红梅华的,看向自己的爹,“行,我可以去,但只是见见,然后下乡的事你们就别管我了。”
姚很清楚,现在是一九七八年,等到今年年底,知青返城的政策就会下来,明年三月初,知星小学这一波知青就会安排返城。
说起来,根本用不了一年。
上辈子,有一次贺章让贺小雨去知星小学给贺小树送东西,是自己陪贺小雨去的。
等她当了知星小学的老师,不怕跟贺章没有交集。
况且贺小树那个孩子,她也是要拉拢的。
至于孟邵启,想到这个名字,姚玲恨得牙痒,恨不得扒了他的皮。
见见又怎么样,拒绝就是了。
至于孟邵启的将来,什么师长,她不会让他得逞!!
*
城里热闹,街上人来人往,穿着的衣服颜色更为光鲜亮丽,还有穿长裙的。
林书颜在村子里看到大家的衣服,大多都是蓝色、黑色,灰扑扑的,但城里的人已经开始追求好看、鲜艳的颜色。
随处可见大红大紫,林书颜从前看那些复古画报,觉得红色衣服太扎眼,但现在有点明白为什么颜色那么大胆。
被压抑几十年的人,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不用再穿灰扑扑的颜色,当然是往鲜艳的颜色去穿。
两个孩子从前生活在城里,贺章更是不用说,林书颜发现几人之中属自己最土老帽,到处看不够。
走出一段路,贺章停了脚步。
“怎么了?”
“前面是国营百货,东西齐全,不过我要先去一下贺小雨学校。”
他过去差不多赶上午休时间,迟了估计贺小雨要上课。
“好啊,那你去,我进去买就好,”家里那么多东西要买,起码得一两个小时,买好正好等他回来拿。
她答应得干脆,贺章却有些诧异,这女人应该没来过城里,他以为她胆子小,所以先说一声。
不想倒是个胆子大的。
林书颜不解地眨眨眼睛,看他,“怎么了?”
随即想到自己只是个农村女人,没进过城的,“反正我就在百货商场里,不去别的地方,买好就到门口等你。”
“在里面等我就好,想买什么就买,这些钱拿着,”贺章从口袋里拿出一小叠大团结,递给她。
一张大团结是十元,这么一小叠起码两三百,林书颜有些诧异……
果然低估了男二的财力,能给女主当提款机的,怎么会没钱!
反正都是给家里买东西,林书颜还不知道城里的物价,心安理得地接过来了。
“好。”
把钱放进贴身的小口袋,林书颜接过了福宝,又招呼一声贺小树,“走啦,跟着舅妈。”
站着发呆的贺小树,定定看着一辆公交电车开过,低头跟了上来。
看着三人过了马路,走进国营百货,贺章才转身大步离开。
一走进国营百货,林书颜就先扫了一圈,这里分上下两层,一楼是些吃的用的,二楼好像是衣服。
她把布袋子给贺小树拿着,带着两个孩子站在角落,先把小布包掏出来数了数钱,总要心里有数才好买东西。
贺章刚刚给的那一小叠足足有三百二十块,原来的一百八用了一点,剩下一百七十二。
这样一来,她手里一共是四百九十二块钱。
林书颜有些咋舌,这时候接近八零年,京都这个地方是中心城市,生活水平算是不错,但工厂里,男人一个月工资也就五六十,女的三四十,贺章这出手真大方。
她手里布票、糖票、肉票、肥皂票、茶叶票……
种类不少,不过家里要添置的东西也确实很多,林书颜把要用的票和钱单独放在外层。
想到可以买买买,心情不错。
……
第25章
贺小树跑了
一楼柜台里的东西琳琅满目,花花绿绿的糖装在玻璃罐子里,福宝睁着大眼睛,看得移不开目光。
林书颜抱起福宝,笑道,“先去二楼,给你们俩买点衣服,再下来买这些吃的,小树,跟好啊。”
三人上了楼梯,二楼的人比一楼明显少了很多。
这个时候,农产品便宜,但国家轻工业还不发达,衣服布料算是比较大的花销。
林书颜看了看,小孩子的衣服,一件短袖或者衬衣在一两块钱左右,但外套就会贵一点,要四五块,裤子是两三块钱。
最贵的是那种胶鞋之类的,要六块钱一双,难怪村里的人基本上都是自己纳鞋底,做鞋。
林书颜可没那个本事,有些钱还是该给别人赚。
况且在她眼里,咳咳,这些价格真得很便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