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破局(2)
云贵妃寝宫之中,太子苏浩和三皇子苏定,此刻看着正在发火的母亲,面面相觑。“气死我了,气死我了,为了那个苏秦的三言两语,不过是看起来伤得很重,皇帝陛下竟然对我发脾气,这么多年来,我哪里遭受过这样的对待啊?
苏定本来说好的两个媳妇,竟然让他一句话就说吹了,这是让我的脸,哪里去放!”
“母妃,我没关系的,就算这次得不到那两个女人也没关系,母妃千万不要因为这个气坏了身体。”
苏定一边说着一边给云贵妃撒娇,只有旁边的苏浩,有些无奈地看着眼前的两人,不由自主地发声。
“这些年来,苏定为了女人不知道惹出了多少祸事,母妃,你不能再这么惯着苏定了。
再怎么说他也到了该娶妻生子的年纪,只是他的名声,现在哪个好人家愿意将女儿嫁给他?”
云贵妃听后瞪了他一眼,“你怎么能这么说你弟弟,这次要不是那苏秦捣乱,他不是马上就能娶到两位美娇娘。
不过没关系,看那苏秦的模样,似乎伤得不轻,最好是一病不起,一命呜呼,才能出了我这心头之恨。”
说着,云贵妃想起了当时的模样,眼中泛起了异样的神色。
“那个小畜生,竟然敢拿自己的命来威胁皇上,不过,想不到皇上竟然真的肯听他的话,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太子苏浩毕竟不在现场,所见所闻都是出自母妃的转述,对具体的情况,不甚了解。
不过,对此他依然是十分奇怪。
“母妃,你是说,皇帝已经答应你的请求,甚至马上就要降下旨意,但却因为苏秦的一番话,将一切作废?”
“没错,当时那个小畜生跪在地上,身上全是血,就快死了,还偏偏要搅和你弟弟的好事,你说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紧接着,云贵妃掐了掐苏定的脸。
“还有你,媳妇都被人抢了,半点反应都没有,你要是在皇帝面前哭一哭闹一闹,怎么会有这种事?”
苏定听后,眼神有些闪烁,他何尝不想,只是,当时他看见父皇的眼神,就像要杀人一样。
而苏秦的眼神,简直和父皇一模一样。
“母亲,我也没办法,当时父皇的一门心思,显然都在那苏秦身上,就连太医来了,都是先给他看病的。”
云贵妃越想越气,忍不住对苏秦咒骂起来。
“这没有娘教的孩子就是不一样,一点礼数不懂,长幼有序,当弟弟的怎么能跟哥哥争?
听说他现在还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我看,他一辈子醒不过来就好!”
云贵妃这话说得刺耳,甚至有意无意间将苏浩的心脏刺痛,他强忍着怒气,冷脸劝说道。
“母亲,这件事,说到底也是苏定有错在先,倘若他没有单独去找苏秦,那些刺客怎么会有机会出手?
你别忘记了,那侍卫都是苏定的人,而苏定是我的弟弟,倘若苏秦这次真的挺不过来,到时候,不止是苏定,就连我也会受到牵连!”
云贵妃得意的神情一瞬间破碎,紧接着,反呛一声。
“哪里有你说的那么严重,那苏秦不过是个无权无势的皇子,你的后面可是站着我大乾的丞相,他又怎么会影响到你?”
大乾九位皇子之中,就属他苏浩和八皇子苏夏的出身最是高贵。
上官家族,从大乾建国以来,就立下从龙之功,更是在之后涌现出无数的人才,辅佐一代代帝王,而今上官名作为丞相,更是权势滔天。
上官名一己之力,辅佐三代皇帝,而今年岁已高,但他的威望,在文武百官之中甚高,即使是皇帝也不敢怠慢于他。
“外公身为宰相,权势滔天,文武百官之中无人肯忤逆他的意思,那为什么当年父皇第一个想要立下的太子却不是我呢?
从那时起我就知道,在父皇眼中,我永远不是最好的人选。这么多年,就算我身为太子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从来没有得到过父皇一丁点的夸奖,而那个人,那个人…”
说道这里,苏浩的表情变得狰狞了几分。
“这么多年,我可是从来没有忘记,在大乾边境的大皇子苏醒。
人们都说他主外,我主内,我大乾足矣,可谁知道,这些年来,苏醒的名声已经越发壮大,朝堂之上每次群臣提起苏醒,都赞誉有加,而我的名字,还有谁提?”
“可是,浩儿,苏醒他再厉害,也只是一个粗鲁的武夫,可你已经是我大乾的太子,你的位置谁能动摇半分…”
“太子太子,母妃还记得我是个太子,可我这太子每天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哪一日,我的太子之位就被父皇给夺去。
这么多年,我不敢有一日出格的行为,做得最多的却是替苏定擦屁股的事。以往那些,我忍忍就过去了,但这件事,你让我怎么忍?”
苏浩此刻,已然不顾什么礼仪,指着苏定。
“弟弟他,这些年就是被你惯坏了。但这次,伤得父皇的儿子,苏秦他再如何,也是大乾的九皇子,流的是父皇的血,这件事,你以为是小事?
我不管以前怎样,你们最好祈祷苏秦不要真的出事,否则一旦牵连到我身上,就别怪我不顾什么兄弟,母子情义!”
苏定被突然发怒的哥哥吓到,满脸委屈,想要说出什么,但还是忍了下来。而云贵妃也满脸惊诧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似乎第一次认识他一样。
“浩儿,我,我不知道你这些年竟然过得如此,如此辛苦…只是,再怎么说,我们也是你的亲人,你为了一个外人这样…”
苏浩眼下发泄了一通,又慢慢恢复了满脸的冷色。
“苏秦他确实是一个外人,但眼下,他不能死,他活着能够堵住其他人的嘴,若他死了,泱泱众口,只需要一个谣言,就能毁了我这么多年的经营。
父皇当年也曾经有几个兄弟,只是,夭折的夭折,战死的战死,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继承大统,但这天底下的荣华富贵,却无法跟他人共享。
若苏秦死了,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受到影响,而现在,我的位置还不稳,一定不能节外生枝。”
“只是,就这么放过那个苏秦,白白被那个小畜生气了一顿,我什么都不能做,难道说都不能说吗?”
云贵妃生得国色天香,但眼下,她的话让外人听去,恐怕会立刻打消对她的印象。
“当然不会这么简单,但眼下不是动手的时候,更何况,母妃,苏秦他身上的麻烦,已经足够大了。”
“麻烦,你说的什么啊哥,我怎么一句听不懂?”
苏定此刻已经没了撒泼的模样,似乎被苏浩训斥了一顿后,已经不敢在他面前发脾气。
“你还记得前几天我们出门碰见他吗,当时若不是我们,苏秦一定被拦在外面,连禁军这一关都过不去。
当时我就觉得奇怪,昨天又去见过外公,才明白其中的关窍。”
苏定拍拍脑袋,记起了之前的事。
“没错没错,就是在那时候,我才看上了他身边的小娘们…”
“哼…”
苏浩冷哼一声,眼神冰冷地看向苏定,直到他畏畏缩缩,这才继续开口。
“作为全权负责北齐使团的接待之人,竟然连北齐使团的面都见不上,结合这几天朝堂之上,父皇的遮掩,北齐使团,一定出事!
要对付苏秦,根本不用我们自己动手,既然父皇在朝堂之上不做回应,那我们就将这件事传出去,越闹越大,让全京城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
北齐和大乾的战事持续多年,而今即将迎接和谈,就连不通政事的云贵妃都知晓这件事有多么重要。
“倘若苏秦撑不过这一次,等北齐使团的事情闹大了,倘若他死了,可以说他是畏罪自杀。
倘若他撑过这一次,拖着病体,我看他怎么承受,来自满朝文武的怒火…”
……
御书房之中,苏秦醒来的消息传来之后,皇帝只是应下一声,就不再理会,这模样,就连一旁伺候的刘公公,都看不出是什么意思。
明明前几天,他亲眼所见皇帝那万分焦急的模样,但眼下,生死未卜的苏秦,竟然有好消息传来,竟然没有半点表示。
只是,他作为下人,心里虽然好奇,但无论如何不敢问出口。
“皇上,太医院秦御医来了,说是有要事。”
一个小太监进门传话,皇帝抬起头,沉声道。
“让他进来。”
没过多久,秦御医被领了进来。
“参加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御医正欲下跪,就被皇帝叫住。
“虚礼就免了,苏秦他,现在怎么样了?”
皇帝的话一问出口,惹得旁边的刘公公,心里一阵悱恻,看来皇帝陛下,并不像看上去的那样冷静。
“回陛下,经过我们众多太医的治疗,九皇子他现在,已经并没有大碍了,甚至,他好得有些过头了。
以至于,老臣感觉都没怎么出力,九皇子的伤势就已经恢复。”
秦御医为医多年,各种疑难杂症都见过,各种各样的病人都有,但如同苏秦这般,好得这么快的,那真是闻所未闻。
“哦,秦御医说的话可当真,老九他不仅是醒了,还完全好了?”
在此之前通报的太监,只通报苏秦清醒一事,只是,受伤流血那么严重,哪怕只是清醒,也是个好事。
“老臣怎么敢骗人,九皇子的身体,一日比一日好,我等只为他换过几次药,他的伤势就慢慢恢复,至于损伤的血气,今后可以慢慢补回来。
不过,眼下九皇子已经可以下地,身体康健,和常人无异,陛下交给我们太医院的事情,总算是圆满完成了。”
看着秦御医的表情不似作假,皇帝的脸色也缓和了几分,看着略微有些疲倦的秦御医,自然知道,这几天日夜照顾苏秦,很是折腾。
皇帝大手一挥,金口一开。
“如此,就辛苦秦御医和众位太医了,刘公公,你去国库中取钱,赐秦御医和诸多太子赏金五百两。”
刘公公听后,脸色有些变幻,紧接着开口。
“皇上,国库之中的现钱不多,恐怕,恐怕取不出五百两金子…”
皇帝听后,脸色有些难看。
“刘公公,你所言是真是假,我大乾朝廷的国库,难道拿不出五百两金子?”
刘公公听后,急忙跪下。
“回陛下,之前边境晌银告急,别无他法,只能将国库之中的金子取出来兑换成白银,这才成功发出了士兵的晌银,现如今,现如今国库里真是取不出五百两金子。”
大乾和北齐打了几十年的仗,纵然之前国库中留有富裕,但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士兵伤亡抚恤,升官发财的奖赏,早就榨干了大乾的国库。
如今国库之中只有几百万两的现银,看起来多,但那是压箱底的银子,若非万不得已,不得动用。
秦御医万万想不到,只是来汇报一下消息,竟然又听见了不得了的秘密,见状,他只能连连开口。
“陛下,臣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身为御医,做的就是为陛下分忧之事,这些就是分内之事,还请陛下收回奖赏。”
只是,皇帝的脸色,还是不好看,他缓缓舒了一口气,紧接着开口。
“既然已经答应了奖赏,朕怎么能食言呢,既然黄金发不出,那就改成,改成一千两白银,秦御医,去随刘公公领赏。”
怀着忐忑的心情,秦御医随着刘公公离开,这赏赐,无论如何,他都得接受,如若不然,那不是说九皇子的性命,不值这一千两白银吗?
随着众人走后,皇帝的脸色变换着,最终也只能叹一口气。
他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好皇帝,但这些年,哪怕打仗,他也没有过分的提高国家税收,以至于这么多年,一直在消耗国家的底蕴。
若非实在消耗不起,他也不会同意和北齐的和谈。
只是,想起和谈,北齐使团一事,他又开始头大。
“老九啊,老九,你为何被卷入如此之事,你究竟让朕,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