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章 皇宫忙成一锅粥

    迎亲使者,足足在盛京晃荡了一个月,眼瞅着都快把城里的酒楼吃遍了。

    赦耶国就在大盛朝东边,地界挨着,算算也就几百里的距离,还夹着一处共同守着的峡湾。

    赦耶国什么情况呢,种地?不会。通商?没啥好买卖。怎么办?穷则思变,抢呗!

    年年派小队兵马,水路突袭,打完就跑。

    边境的百姓可就苦了,日子没法过,怨声一片。

    尽管大盛朝有实力彻底平定赦耶国,但十几年前先皇的西南征战耗时十余年,虽胜却代价惨重,国力大损。

    如今的皇帝深知战争的代价,一心休养生息,不愿轻易开战。

    于是,朝廷上各位大人绞尽脑汁,最后一拍桌子:“打不如亲!送个公主,换个安宁。”

    皇帝点头,大家散会,赦耶国喜提和亲政策!

    其实原本打算选一位亲王之女嫁过去。选来选去,最后定了两位,一位娇娇弱弱的温柔小郡主,一个活泼开朗的小才女。

    结果……温柔小郡主一听要嫁到舍耶国,哭得晕了三次,最后竟跑得无影无踪。

    小才女倒是没跑,却受了惊吓,精神恍惚,整日对着梳妆镜念叨“舍耶国紫微星弱,我压不住,我压不住……”最后直接疯了。

    宫里顿时炸开了锅。

    皇帝龙颜大怒,把钦天监的监正叫来骂了整整半个时辰:“什么紫微星弱,这种鬼话你也编得出口?”

    监正倒也不慌,满脸的老神在在,“陛下,臣不敢胡言乱语。这紫微星代表帝王之命,舍耶国王后若非命格强硬,恐怕镇不住朝局,甚至会危及我国边境。

    普通亲王之女不行,唯有天生皇女才可安抚天象。”

    皇帝眉头一皱:“天生皇女……”他缓缓吐出几个字,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某位不让人省心的小祖宗。

    果不其然,钦天监监正接下来的话直接戳中要害:“唯皇长女命格独尊,舍耶国正是需要这样的人物。”

    得,这和亲的事,逃不掉长宁公主了。

    一声令下,整个皇宫上下就开始围着这桩婚事忙活起来。

    首先是人选问题,光是选送嫁的随行人员,御书房就讨论了整整一天。

    “掌事太监和嬷嬷,皇后给个名单吧,宫里得选最稳妥的才行。”皇帝头疼地捏着眉心。

    皇后倒是早有准备,递上了单子:“臣妾亲选的,这些人都是本宫身边最得力的,办事稳重可靠。”

    皇帝扫了一眼名单,又点点头:“嗯,朕放心。”

    可是送嫁将军却成了个难题。选太年轻的吧,显得咱大盛朝没诚意;选太老的吧,又怕太看得起舍耶国。

    就在大家争得面红耳赤时,岳亲王悠悠开了口:“臣倒是觉得,镇国公的世子顾寒,是个合适的人选。”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

    顾寒自幼随镇国公在西关顾家军效力,以勇猛著称。

    十二岁时,他曾深入敌营斩杀西域王子,擒获敌军军师,被封为怀化郎将。

    虽镇国公逐渐淡出朝堂,顾寒的威名却依旧响亮。

    关键是,镇国公府最近几年风头不甚强劲,若能让顾寒担任送嫁将军,也算是给足面子。

    皇帝听后略一思忖,当即拍板:“就顾寒吧,这小子倒是英姿勃发。既然送嫁就再赐个正三品的抚远将军,以示我朝重视。”

    另一边,户部、礼部忙得焦头烂额。

    皇上特别敕令户部、礼部和内侍省筹备长宁公主嫁妆,为历代公主嫁妆的数倍。

    为了备齐公主的嫁妆,整个京城的工匠都被调动了起来。

    绫罗绸缎、金银珠宝、玉器瓷器、书籍字画、家具拔步床、药材药方、土方木料、粮蔬种子、宠物灵兽每一样都得精挑细选,每个品类都要九十九样。

    工匠们甚至连日来赶制了一辆纯金打造的凤辇,据说连车轱辘都是鎏金的。

    再加上给公主挑选的随行御医、御厨、秀娘、调香师、制药师、驯兽师,木匠、铁匠、冶氏、革匠、庐人、车人、戏班子等各种能工巧匠,户部尚书和礼部尚书章大人已经连续熬了三天三夜没合眼。

    偏偏公主又追加了个新要求:“戏子不用你们安排,本宫要自己沿路挑选。要是选不中意的,就不走了!”

    皇帝揉着额头,忍了忍,最终还是咬牙答应:“准了!”

    令,各地属国献上的公主添妆都不比运来京城,公主沿途路过哪个州府,直接送上即可。

    一个月后,这场声势浩大的和亲队伍,终于从京城出发。

    队伍之长,从皇宫门口一直排到城墙外。

    凤辇被装饰得金碧辉煌,珠链环绕,百里红妆足足塞满了一百九十九辆马车,送嫁人数除了送嫁将军及部将和士兵、送嫁使团成员,还包含赏赐给公主的私属官员、卫兵、宫女、巧匠达一百九十九人。

    送嫁将军顾寒骑着一匹黑马,身姿挺拔,神色冷峻,仿佛一道山间冷风吹过,吸引了无数围观民众的目光。

    “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一位挤在人群中的小姑娘低声感叹。

    旁边的大娘戳了戳她:“那是顾寒,镇国公的世子,咱们大盛朝的俊才啊!可惜了,他跟着送嫁,这一路怕是要吃不少苦头。”

    “可惜什么?”小姑娘撇撇嘴,“我还不舍得这倾国倾城的小将军去打仗哩,送嫁总比去边关强。”

    长宁公主坐在凤辇里,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吃着荔枝冰碗。

    而此时,京城中的官眷们已经议论开了:“长宁公主嫁去舍耶,那小国王能受得了咱们公主吗?咱们赌一把,半年内肯定出事!”

    京城的百姓如是说,“这小公主到了舍耶,怕是要吃苦了,远嫁啊!听说这舍耶王野的很呐。”

    凤辇里的长宁却是心情大好。

    她透过帘子看向京城的方向,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舍耶王?遇到本宫,他是龙给我盘着,是虎给我卧着,不服来试试!”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