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55章 被革除刘氏宗谱

    董璜在刚开始听到曹操被封为吴国公时,就知道,曹操这是开始动手了。

    原本历史上,曹操就是从封国公,再到封魏王,然后曹家一步步这样登顶的。

    当然,最后称帝的是曹操的儿子曹丕。

    其实也是一样的。

    曹操将前面的路全部铺好了。

    他最终没有称帝,并不是说曹操他忠于汉室,不想称帝,而是在那个时候,上天留给曹操的时间不多了。

    曹操称王之后,原本就已经着手为称帝做准备了,只是当时各地还有叛乱,刘备军也还在进攻着,可谓内外都不安宁。

    即便是如此,曹操依旧拿出孙权写的劝他称帝的信。

    如果曹操不想称帝何必拿这信出来说?

    当然,最后曹操是没等到时机成熟就病逝了。

    如今这一世,董璜穿越而来,一切都已经改变了。

    董璜不知道曹操最终会在什么时候死,至少,曹操该走的进程目前就在走着。

    曹操称国公,下一步肯定就是称王。

    这是所有大汉的文人朝臣都明白的。

    自古以来历史上的先例也都是这么走的。

    所以董璜这边,郭嘉和贾诩等都已经劝说他也称国公。

    对此,董璜并没有马上答应,他需要好好考虑考虑。

    自己称国公以至于称王,那是一定的。

    只是,是不是现在?

    又或者说,等待时机将刘备曹操全都弄死之后再称王?

    董璜确实有些犹豫。

    他担心的是,现在称王,会不会分担了曹操违背大汉祖制的大因果。

    所以董璜觉得不急,可以再等等。

    是日,当董璜看到郯城朝廷递过来的公文,说要在洛阳太庙举办修改祖制的仪式时,他才真的高兴了。

    “呵呵,主公当时决定缓一缓,看来是正确的,现在好了,顺理成章了!”

    郭嘉笑着道。

    贾诩也是点点头,道:“这次修改祖制之后,诩以为,咱们可以将宗正什么的,直接留在洛阳,就说宗正府本就该是在太庙旁……还有太常,掌管宗庙礼仪、祭祀,也该留在洛阳才是……”

    “咦?你这想法不错!倒是个好办法!”

    董璜一听,立时受到了启发。

    说实话,在这之前,他根本就没有去想过什么太庙。

    在他看来,太庙不就是皇帝家的祠堂嘛,在洛阳有什么用?

    这皇帝都不知道跑去哪了,留一个太庙在这里毫无用处。

    现在才知道,原来这玩意这么有用!

    这时候郭嘉也是受到了启发,笑着道:“文和这说法,那咱们不如趁这次机会再完善完善,看看还有哪些朝廷职位咱们可以拿过来的……比如大鸿胪,就应该在我们洛阳嘛!曹操他们那里,哪有什么对外事务?”

    “好!好!把握机会!把咱们这边能设的全都设立起来,反正陈群他们原本就在做着这些事务,如今正好,全都给予他们相应的官职,这样才能良性发展!”

    按照汉制,宗正和太常一般都是由汉室宗亲来担任的,原本在郯城朝廷就没有这两个官职,如今刚好,董璜这边直接就在洛阳找了两位闲散刘氏宗亲来担任。

    他们的宗亲资质可是明确记载,就是和汉献帝上下辈分的,和刘备那种从西汉开始计算的完全不同。

    曹操自从知道为了消除违背祖制的因果,需要白送一个国公给董璜之后,就已经不想再去过问这糟心事了。

    在他看来,自己吃亏的事都是不想去关注的。

    难受啊!

    程昱也不关心修改祖制的流程,他对于这一趟太庙之行倒是有了新想法,他将这想法跟曹操一说,把曹操高兴得立马就忘记了之前的不快!

    就这样,赵温和杨彪等朝臣全都过来了洛阳,他们带来了汉献帝的玉玺,还有相应的圣旨等等,也就是说,除了汉献帝本人没到,其他的流程礼节全到了。

    就连曹节的皇后印玺都带过来了,诸位老大人务求程序符合规制。

    董璜根本就没有回去洛阳。

    对于这种大汉的因果大事,他哪里会过去凑热闹?

    太庙。

    当刘氏宗亲宗正和太常进入,开始点香上告列祖列宗时,这祭香竟然一连点了三次都点不着。

    可是把两位宗亲给吓的。

    后来还是跟在后面的祠部尚书直接拿来火把,将祭香给烧着了,这下没办法了,不说点燃,是直接烧起来了。

    宗正和太常也没办法呵斥对方,只能三人一起将祭香上面的火光吹灭。

    这位祠部尚书,是赵温他们从徐州带过来的,都是刘氏宗亲,也是临时找的。

    这上表读完,再焚烧。

    焚烧时,火光乱窜,差点将太庙给点着了。

    就这样,慌乱之下,总算将整个流程走完了。

    修改祖制的流程走完,太常和宗正正准备转身回去,就听得祠部尚书道:“两位大人且慢,这里还有一份关于我大汉宗族的事务,需要两位大人书写签名,然后在太庙宣读……”

    两位大人一听,以为曹操又要搞什么幺蛾子,本能地就想要拒绝。

    开玩笑!

    他们可是属于董璜董太尉的人,并不依靠曹操,凭什么听他的?

    祠部尚书一见,立即解释道:“还请两位大人看了之后再做决定……”

    两人疑惑之下,凑过来看了看这份文书。

    这一看,两人都乐了!

    不过为了慎重起见,还是派人询问了洛阳的主事者陈群。

    陈群听了之后,一笑而过,道:“郯城朝廷的意见要尊重。”

    这话的意思两位宗亲都听明白了。

    于是,祠部尚书提议的这份文书,大汉朝宗正和太常全都签上了名字,并且就在太庙予以宣读。

    “刘备刘玄德,自称汉室宗亲,由于年代久远,并未予以证实。如今竟然利用汉室宗亲身份大肆占据郡地,并且无故出兵攻击汉室宗亲益州牧刘璋,将刘璋禁锢取而代之,今宗正府上禀太庙列祖列宗,革除刘备刘氏族亲身份,逐出刘氏宗庙,不得再以刘氏汉室宗亲身份招摇撞骗!”

    “凡刘备一脉,禁止出现在汉朝刘氏宗谱,革除刘氏身份!”

    “轰隆隆……”

    随着宗正大人的高声宣读,太庙上空响起了轰隆隆的雷鸣声,久久不息。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