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1章

    可正是因此,被?有心?之人利用,成?了淬毒的利刃。

    萧窈心?中翻涌着说不出的滋味,正踌躇间,崔循覆上她的手,拢在掌心?。

    崔循不是擅长甜言蜜语的人,也觉那些安慰的话?分量太轻,只好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醒萧窈,还?有他在。

    肌肤相贴,萧窈这才惊觉,自己的手竟凉得这般厉害。

    她回握崔循,直至与他十指相扣,温度浸染,原本悬在那里的心?仿佛也稍稍有了着落。

    崔循腕下压着暗线送回的信,萧窈方才满心?惦记着晏游,直至此时?,才发觉那仿佛是张画像。

    她怔了怔,疑惑道:“这是?”

    崔循展开画像:“是萧巍的门客,江舟,如今是在为江夏王做事。”

    画像上的男子生了张容长脸,原应是令人倍感亲和的面相,却因太过?消瘦的缘故,显出些超乎年纪的衰颓,犹带病气。

    好似灾年食不果腹的穷苦百姓。

    但他那双难掩阴鸷的眼?,却绝非常人所能有。

    萧窈眼?皮一跳,心?底浮现不祥的预感。

    崔循抚过?画像上那双眼?:“陈恕与他那位叔父截然相反,行?事低调,不常露面,叛军之中知晓他底细的人不算多。我曾在机缘巧合之下见过?他一面,还?是后来才知,那便?是陈恕。”

    只不过?那时?的陈恕要年轻许多。

    若不是这双眼?令他印象深刻,未必还?能认得出来此人。

    “魏三是陈恩心?腹,能令其为之卖命的,应当?也就?只有陈恕这个所谓的‘少主’了。”萧窈从惊诧中回过?神,“是他算计了晏游。”

    她先前?已经从崔循那里得知,陈恕绝非好相与之辈,直到眼?下。才算有了切实体?会。

    “晏游生死未卜,若当?真不测……”

    萧窈这句话?说得极为艰难,不愿做此设想,却又不得不想。她抿了抿唇,尽可能平静道:“管越溪不擅军务,副将声望不足,晏游若有不测,湘州便?无能镇得住的人,须得尽快遣人接手。”

    若不然,江夏王伙同陈恕召集的信众联手,趁虚而入,湘州兴许撑不了多久便?会溃败。

    但有能耐接手湘州的人本就?屈指可数,还?需得确保尽心?尽力,不会与江夏王勾连,暗地里倒戈。

    就?更难找了。

    “此事如何值得你这般发愁?”崔循修长的手落在她脸颊,拇指抚过?几乎被?咬出血的下唇,“我去就?是。”

    没?人比崔循更适合担此重任。

    自天师道死灰复燃,不少人也动过这份心思,想着若崔循能再领兵,荡平叛贼便?好了。

    但谁也没?敢提。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以崔氏如今的地位声望,崔循这个实质上的掌权人根本不需要如当?年那般铤而走险。

    千金之子不坐垂堂。

    纵然有重重护卫,两军对垒的前?线终究危机四伏,哪里及得上建邺安全?崔氏又岂会容长公子涉险?

    别看崔翁如今当?着甩手掌柜,不问庶务,在别院养花钓鱼。若知晓谁敢催促自家长孙上战场,只怕能抽断钓竿。

    萧窈对此心?知肚明。

    她也清楚崔翁先前?的让步是京口?军的调拨。老爷子能默许调京口?军前?往湘州协助,却并不意味会同意长孙涉险。

    故而方才盘算时?压根就?没?考虑崔循。

    眼?下听了这句轻描淡写的“我去就?是”,她下意识的反应也不是欣喜,而是摇头:“不成?。”

    “为何?”崔循若有所思。

    萧窈微怔,垂眼?道:“祖父不会允准的。”

    “若只是因这个缘由,倒算不得什么?。”崔循指尖托着萧窈下颌,哄她仰头。

    他平日诚然是个孝子贤孙,但真打定主意要做的事,纵使是崔翁也拦不下。若不然,当?初与萧窈的亲事如何能成??

    落在她唇畔的拇指轻轻摩挲着。

    烛火映在崔循幽深的眼?眸中,映出近乎隐秘的期待。

    萧窈同他对视片刻,抬手按着胸口?,迟钝地觉出自己那点私心?。

    她不愿崔循涉险。

    晏游出事的消息令她心?急如焚。

    哪怕知道崔循无论做什么?都无可挑剔,心?底最深处却还?是担忧,他会不会也因一时?不察,为人所害?

    没?什么?血色的唇才张开,又紧紧抿上。

    她在真心?实意地担忧,甚至不愿说出口?,恐一语成?谶。

    崔循眼?中却浮现笑意:“你在为我担忧。”

    萧窈在他这目光的注视之下,竟觉出几分耳热,闷声道:“我自然担忧你的安危。”

    “因你心?中有我。”

    “我心?中自然有你。”萧窈没?来得及多想,便?已脱口?而出,待到反应过?来自己说

    依誮

    了什么?后,耳后的热度已经蔓延到脸颊。

    崔循道:“方才见你为晏游失魂落魄,我便?想知道,若有朝一日我亦……”

    这话?还?没?说完,就?被?堵了嘴。

    柔软的手覆在唇上,萧窈瞪了他一眼?,凶道:“能不能想点好的?”

    虽说她从前?是有过?利用崔循的心?思,但他也不至于连这种事情都要“攀比”。

    她原本满腔愁绪,像是缺水蔫吧的草叶,如今倒是又有些活力。

    崔循拉下她的手,话?锋一转道:“你心?中应该明白才对,无论遣谁接手湘州,胜算都不会有我大。”

    这话?换作旁人来说,是不知天高地厚。但由崔循说出口?,谁也不会质疑。

    萧窈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只觉自己好不容易平稳下来的心?跳仿佛又快了不少。

    “陈恕心?机深沉,为人狡诈,不曾与他打过?交道的,难免会如晏游这般被?算计。”

    “何况荆州还?有桓大将军在观望着。”

    “他虽碍于建邺家眷,暂时?不会轻举妄动,但若萧诲占据上风,只怕也会想要分一杯羹,届时?只会更麻烦。”崔循同她条分缕析,“故而最好从一开始,便?奠定胜势。”

    道理的确如此,他说得半点没?错。

    可萧窈还?是没?法拿定主意。

    若是两人才成?亲那会儿,遇着此事,她不会如眼?下这般挣扎为难,兴许还?会想方设法,哄崔循应下才好。

    终究是有不同了。

    只是她整日被?政务牵绊着,忙得厉害,无暇细想这些,到如今方才后知后觉。

    萧窈的纠结与犹豫,落在崔循眼?中,悉数成?了笑意。

    他为人自持,无论喜怒,都会有意收敛情绪,少有这般外露的时?候。

    清隽的样貌更添三分侬丽。

    萧窈舔了舔泛干的下唇,想起?来自己这大半日还?未饮过?水,指尖才触及案上的瓷盏,就?被?崔循攥着手腕捉了回来。

    萧窈疑惑:“做什么??”

    崔循未答,不疾不徐饮了口?茶水,复又轻轻托起?她下颌,借着亲吻喂给她。

    萧窈猝不及防,咽了一半,有温热的茶水从唇齿间溢出。

    崔循却未就?此退开,吻得愈深,直至她几乎快要喘不过?气,才终于分开些:“此去湘州,不知要耗上多久才能再见。”

    耳鬓厮磨所带来的慰藉转瞬即逝。

    萧窈伏在他怀中,将自己手中能调用的人脉又过?了一遍,试图再想出旁的破局之法来。

    崔循看出她在琢磨什么?。慢条斯理抚过?萧窈的脊骨,似安抚,又似撩拨。

    “卿卿,我是你手中最为锋利的兵刃。”

    “你合该用我才对。”

    第121章

    第

    121

    章

    如崔循所言,

    管越溪的?布置没能拖延几日。

    江夏王本就耗尽耐性,有意动手?。

    陈恕又得了湘州信众的?消息,知晏游在池岭后便没露过面,

    军中事务由副将代管,

    便料想那封信上的?内容不过虚张声势。

    自此一拍即合,

    江夏王麾下兵马与天师道信众直扑湘州而去。

    消息传到建邺,是?夜,

    各家的?烛火都比以往熄得晚了许多。

    人心浮动。

    谁都知道,

    湘州一旦失守,

    再无牵制,

    大军便会直指京都。虽如今局势尚不明晰,

    但有备无患,

    多留条后路总没坏处。

    何况自立了太子后,

    萧霁临朝,

    并未如何优待士族,反而多有偏袒寒门子弟之意。加之被萧窈屡次拿捏过,

    虽碍于崔氏不好轻举妄动,但心中难免有怨言。

    如今关上门合计,心思便活络起来。

    想着若换江夏王来,兴许也不会比眼下这?等境况更差。

    于大多士族而言,那个位置由谁来坐并不打紧,

    毕竟这?些年也没少变动。

    流水的?皇帝,

    铁打的?世?家。

    次日朝会,天才蒙蒙亮,

    朝臣们已经在宫门外等候。

    私底下那点?盘算此时自不能提起,

    相熟之人聚于一处,聊起昨夜传来的?消息,

    含蓄而内敛。

    “湘州境况,潮生应当也有耳闻。”顾阶踱至谢昭身?侧,借熹微的?晨光打量他?的?神情,试图看出些端倪,“听闻晏将军此前遇刺,重伤昏迷。若当真如此,只怕湘州不妙。”

    这?是?陈恕令信众传开的?消息。

    晏游无疑是?湘州的?主心骨,如今强敌来势汹汹,他?无法站出来主持大局,难免有损士气。

    若是?副将输上两场,只怕军心也要涣散。

    谢昭淡淡道:“我不通战事。究竟如何,还是?等军情奏报,未必就坏到这?般境地。”

    顾阶“啧”了声:“你我之间,还要用这?等托词来糊弄不成?”

    两人相识多年,私交甚笃,话本不必有太多避讳。

    谢昭意味深长瞥他?一眼:“你先有意试探,反倒打一耙,怪到我身?上来了。”

    顾阶抬手?蹭过鼻尖,不大自在地咳了声,压低声音道:“同我句实话,晏游究竟是?否如传言那般,重伤难治。”

    谢昭是?太子近臣,知晓的?内情自然?更多些。

    他?未答,只不动声色反问:“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少装傻充愣,”顾阶端正?神色,“难不成,谢氏就当真不曾想过留条后路?”

    江夏的?书?信还在各家书?房隐秘处藏着,便是?谢家,当初也不曾将话死,彻底回?绝拉拢。

    他?将话挑明,谢昭也不再回?避:“族中几位叔父兴许另有打算,然?我自己,的?确不曾想要什么后路。”

    顾阶见他?神色不似作伪,不由皱眉。

    “纵使晏将军真有不测,也没到兵败如山倒的?地步,何况还有崔琢玉在。”谢昭平静道,“你如何不知他?的?手?段?”

    当年建邺城中,与崔循年龄相仿的?世?家子弟或多或少都被自家长辈念叨过,顾阶自然?也没有幸免。

    他?与崔循谈不上有何私交,但这?些年是?一路看过来的?。看着这?位从时人交口?称赞的?少年,逐渐成为一不二的?权臣,再非同龄人所能及。

    顾阶沉默片刻,缓缓道:“须知此一时彼一时。”

    昔年崔循与桓大将军联手?大败叛贼,自战乱中脱颖而出,诚然?是?因他?有能耐,却也有运势站在他?那边的?缘故。

    现下少了桓氏这?个助力,又会如何?

    到底,如今士族中崔氏独大,又与皇室绑得这?样紧密,已经到了各家忌惮的?地步。

    便有人盘算着,若江夏王能拿下湘州奠定胜势,待到兵临建邺之际,里应外合,未必不能除去崔循。

    根深蒂固的?王氏尚不能长盛不衰,崔氏如何不能被取而代之?

    直至朝会开始,萧霁露面,各怀心思的?朝臣们才陆续收回?思绪,观望太子要如何处置这?棘手?的?麻烦,又要遣谁去接受湘州这?个烂摊子。

    只是?谁也没能料到,萧霁压根不曾询问朝臣意见,甚至不曾犹豫,直截了当宣布崔循领兵赶赴湘州。

    众皆哗然?。

    震惊之余面面相觑。

    直至崔循平静上前接旨,有人这?才回?过神,自己方才竟没有听错。

    崔氏这?位金尊玉贵的?长公?子竟要离开建邺,去往湘州!

    顾阶来时还想过,今日不准能见着崔循犹豫为难的模样,猝不及防等来这?么个消息,心绪波澜起伏。

    待到朝会散去,迫不及待又寻了谢昭。

    直截了当问道:“你早知崔琢玉要领兵出征?”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