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章 打开缺口

    “诸位受陛下之命,牧守一方,天灾面前,更当上下一心,救百姓于水火。”

    “这些日子诸位都辛苦一些,待灭乱贼,百姓安定之时,本王定为诸位请功。”

    杨策的话说得客气,态度却半点不客气。

    官员们面面相觑,到底没敢提出异议。

    山东郡是大郡,郡城官员人数不少,衙门中哪来那么多值房,杨策先打了个样儿,主动提出和刘宝儿同住一间。

    贵为王爷都做到这一步了,其他人自然不敢挑三拣四,几人挤一间凑合着住下。

    住的问题解决的,杨策吩咐师爷,伙食也按最低标准来。

    “百姓忍饥挨饿,你我自然当与百姓同甘共苦,每餐一菜一饭,果腹便可。”

    吃不好睡不好,干的活却不少。

    杨策将官员分做几班,带领衙役分班次全城巡逻。

    文官们首先扛不住了。

    能供养得起读书人,家境再差也有几十亩田地,吃穿是不愁的。文官们从小没吃过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家里的宝贝疙瘩。

    一天巡逻下来便磨出两脚水泡,第二天下地如踩在刀尖上,钻心的疼。

    也不是不能咬牙撑一撑,问题是不知要撑到哪天到算到头,第三天,便有一个主簿该巡逻时摞挑子不干了。

    “我是文员不是武将,凭什么让我巡城,我不去,王爷干脆杀了我算了。”

    杨策也没生气,淡淡问他。

    “你自己来说,你该做什么。”

    那名主簿也是豁出去了,梗着脖子回道。

    “清点账册、花名、调度钱粮……”

    杨策点了点头。

    “好,限你三日内,将过去五年所有赋税核算出来。”

    主簿都懵了。

    山东郡人口数百万,每年都有赋税变动,三个月都不见得能核算清楚,只给他三天时间,不是为难人吗?

    更主要的是,这里头的水深着呢,谁敢沾手就是找死。

    “我,下官……”

    主簿一时之间找不到推脱的理由,支支吾吾无助地看向师爷。

    师爷恨铁不成钢瞪他一眼,只能硬着头皮帮他开脱。

    “王爷,这赋税的账不是短时间内能核算得清的……”

    杨策不待他说完,便十分体贴地点了点头。

    “是我考虑不周,一人核算不清,便多派几个人。”

    “让文官都不必巡城了,一起核算账目吧。”

    “天气湿冷,炭火有限,把账册都搬到这里来,大家一起坐着还能暖和些。”

    这下连师爷也懵了。

    当着杨策的面核算,岂不是连动手脚的机会都没有?

    师爷终于意识到,杨策早就知道账目有猫腻,就在这等着他呢。面如死灰,汗珠一滴滴从额角滑落。

    突然在杨策面前跪了下来。

    “王爷明察,草民是受郡丞王大人胁迫,草民身不由已啊。”

    杨策笑的意味深长,靠进倚背。

    “说说吧,你是怎么身不由已的。”

    师爷为了保命,竹筒倒豆子般,将王丙勾结奸商迟海,调换、盗取官粮,中饱私囊,以及通过长随收受贿赂,泄露府试考卷的事,一口气全招了。

    “草民只是给老爷们打下手的奴才,李大人又常年抱恙,不理政事,草民只能对王大人虚与委蛇以求自保。”

    “王大人为了封草民的口,给过草民一些银钱,草民可是一文都没敢动用过,全部收在下处,还请王爷明察。”

    倒是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

    杨策需要师爷为自己所用,暂时还不想动他,看破不说破,命他起身。

    “念在你良心未泯确有苦衷的份上,本王经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将真正的帐目交给本王,本王便替你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不但不会治你的罪,说不定陛下还能赏你个小官当当。”

    师爷看似挺风光,其实连官身都没有,说白了就是老爷身边的管事,比奴才强不了多少。

    有机会当官,谁稀罕当师爷。

    师爷两眼放光,咬了咬牙,又跪了下去。

    “当不当官是小事,草民只是见不得百姓的血汗被贪官贪墨,草民愿意为王爷效力。”

    杨策脸上的笑意深了几分,屈尊起身双手扶起师父,在他肩膀上拍了两下。

    “本王最喜欢聪明人,去吧,做得隐秘些,不要被人发现了。”

    打发走师爷和主簿,杨策打了个响指,陈雪凝悄无声息地从屏风后面走到他面前。

    大军马不停蹄赶路辛苦,陈雪凝带领暗部兄弟赶在大军前面搭设浮桥,大军渡河后,再收起浮桥赶往下一站,比大军更辛苦。

    短短几天,陈雪凝瘦了一大圈,也黑了,杨策有些于心不忍,到了嘴边的话没有说出口。

    “王爷需要属下做什么,但请吩咐,属下万死不辞。”

    陈雪凝冰雪聪明,看出杨策的不忍,心生感激。

    此时正是用人之际,杨策不忍也只能狠下心,给陈雪凝派任务。

    “你亲自盯着王丙,有任何异动,随时来报。”

    陈雪凝领命而去,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消失。

    杨策端坐沉思片刻,将手中把玩的念珠摔在桌上。

    他来到山东郡这么久,天地会的人没有主动前来拜见,可见并没有把他当掌门看待。

    既然如此,就别怪他手下不留情了。

    红姐已经把身处山东郡的天地会成员名单,提前整理好交给杨策。

    其中便有两人在郡城任职。

    杨策决定从这两人开始,整顿天地会。

    这两人一个名叫方齐,正是方贺的族弟,连续三年没有通过院试,是天地会出银子帮他捐了个孝廉出身,又帮他打通吏部关节,得了个书吏的八品官职。

    另一个名叫周同,祖上做过御史,得罪了权贵被罢官,到周同这一代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他自己跑到山海楼,请求加入天地会。

    当时天地会刚建立没多久,圣女见他谈吐有致,颇有志气,便破格将他收入会中,供他读书,一直到他考取功名。

    可以说,这两人都是靠天地会才获得今日的地位。

    得知杨策要带兵来山东郡平乱,两人曾商量过,是否该以属下之礼拜见。

    商量的结果是,不能见。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