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参照物
李牧等了许久,房间整理完毕,甚至他连大理寺行为准则都看完了,邹文海还没有回来。暗骂了一声后,他只好亲自前往案牍库。
来到案牍库门口,发现值守台前坐着苏正。
他瞬间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李牧走进案牍库,苏正并没有阻拦。
一开始,他还觉得奇怪。
苏正居然不阻拦自己?不应该啊?
直到他翻遍了整个库房,也没找到任何与连环杀人案有关的卷宗。
这时,苏正开口了:“我看李世子在这里忙半天了,是要找些什么?苏某可以代劳。”
“我要连环杀人案的卷宗。”
“对不起,卷宗在我这儿,这个案子目前是苏某负责。”
“批条呢?”李牧问道。
这个规定是他刚刚在大理寺行为准则上看到的。
大理寺左右少卿各自负责其所辖范围内的案件。
但,必须要大理寺卿的批条!
这是为了分工明确,也方便论功行赏。
没有批条,那就是一起办案。
正常来说,都是有批条的。
但原主旷工两年多,所有案件都是苏正经手办理。
为了省事,批条自然不存在。
现在李牧回来了,按理说,没有批条,那就属于共同办理!
苏正之前已经想好了十多种怼人方式。
但万万没想到,这年头,竟然有员工看公司章程小册子的?
“你一个书生,看不懂这些卷宗,还是回去背你的书吧。”
“我该怎么做,不需要你操心,我现在是大理寺少卿,要办案。”
“那就回你的值房,看其他案子去!”
“可我就要查这个案子。”
李牧之所以执着,一是因为他觉得这种刺杀案符合自己的职业。
二是他隐约觉得,这个案子,和昨晚两个女子的对话有关联。
“行,那我这就去找李大人。”
说罢,苏正转身离开。
他走到门口时,李牧慢悠悠走到桌子旁,突然说道:“在这之前,你要先把卷宗交出来。”
“你说什么?”
“根据规定,将卷宗调离案牍库,需要签字备案,不过这两年来只有你一位少卿,所以我猜……。”
李牧翻了翻桌上的案牍库调阅记录,随后露出了笑容。
“果然啊,上面只有连环杀人案的入库记录,没有出库记录。”
“我记得你之前说过,卷宗在你那里,所以,你把卷宗交出来,大家同僚一场,我就当你违规的事没发生过。”
“李牧!”
苏正忽然提高了嗓门。
周围的官员听到似乎有大瓜,纷纷围了过来。
“你为什么来查这个案子,大家心知肚明!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如果我非要喝这罚酒呢?”李牧猛拍桌子,同样不示弱。
“你特么……。”苏正说着,就要拔出腰间佩刀。
周围众人两忙上前制止。
拔了刀,性质可就不同了。
“都吵吵什么呢?不用工作了?”
这时,一道宏伟的身影从人群后走出。
众人连忙行礼。
“李大人!”
李景龙来到苏正面前:“苏正啊,这事确实是你的不对,把卷宗还回案牍库吧。”
“可是……!”
“嗯?”
苏正还想再说些什么,被李景龙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他也只好离开了案牍库。
“多谢大人为下官主持公道。”
“呵呵。”李景龙看了一眼李牧:“李世子请便吧。”
随后便返回了正殿。
没过多久,苏正怒气冲冲地走了进来。
“大人,您能不能别让李牧插手这个案子?这家伙肯定会阻挠调查破坏证据的。”
李景龙道:“大理寺所判案卷,会交由刑部复核,你以为你扣了案卷他就不能查案了?你以为你不让他查案,他就不能破坏证据了?”
“蠢!”
“这件案子虽然没证据,但大家心知肚明幕后之人是谁!姜家为什么和李家联姻?”
“不管我们大理寺查出什么,只要刑部驳回,案子就永远没有结果!”
“我反复告诉你,这个案子只有站队,没有真凶!”
“这李牧是真查案也好,是破坏证据也罢,你就让他折腾去,你跟他一个书呆子叫什么劲?他就是查出点什么,最终定罪权在我这儿!”
……
李牧将卷宗拿回值房后,细细查看了很久。
从三个月前的第一桩刺杀案开始,到现在共计有18名官员死亡。
死亡原因都是特殊暗器穿喉,非常精准。
死亡地点不尽相同,有的在自己房间里,有的在大街上,有的在青楼。
死亡时间都是在深夜子时左右。
验尸证明,死者没有中毒、挣扎或者搏斗痕迹。
可以认定为是同一凶手所为。
卷宗上写着,18名被害者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他们都曾经反对皇后垂帘听政。
大理寺调查发现,现场什么都没留下,死者也没少任何物件,令人无从下手调查。
身为特工出身的李牧,一眼就发现了盲点。
白天刺杀过于明显,选择在晚上刺杀是能理解的。
他执行刺杀任务的时候,也基本都是晚上。
那么问题来了。
是,选择夜晚没错,这很正常。
但在这个时代,夜晚可没有多余的照明!
也不会有夜视仪之类的辅助道具。
杀手在黑夜之中,是怎么做到精准刺杀的?
例如那名被刺杀的宰相,由于其位高权重,门口是有侍卫的。
凶器是从窗户打入,直接洞穿了熟睡中的宰相咽喉,然后还能远程收回。
难道有透?
不只是他,另一名被刺杀的官员,是在青楼里的床上,被从窗外射入的暗器击杀,其身边的陪睡妓女可以作证。
李牧知道,调查的重点不在于现场多了或少了什么。
而是参照物!
那么,在咽喉附近的参照物有什么?
脖子上的吊坠?
不。
在这个时代,男子也会佩戴某样东西。
那就是簪子!
死者头上的簪子,一定被替换成了带荧光效果的簪子!
一个训练有素的杀手,只要白天见过目标,知道其簪子距离咽喉处的距离,是能够做到精准封喉的。
这就是现场什么都没多,什么都没少的原因。
通常尸体都会在白天被发现,然后白天就验尸了。
大理寺的仵作,还没敬业到大晚上去停尸房验尸。
能调换簪子的途径有两个。
一,身边的亲人。
二,青楼!
李牧翻了翻案卷。
果然,大理寺确实发现了死者的另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去过青楼。
但在这个时代,有钱官员去青楼太正常了。
大理寺也只是询问那些陪过死者的青楼女子,问他们知不知道死者有什么仇人。
因此在记录时,直接把这个共同点给忽略了。
李牧一阵无语,连忙前往停尸房查看。
由于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保存技术,大理寺停尸房的尸体撑死不超过半个月。
李牧前往查看时,只留下了一具连环杀人案的尸体,其它的都被处理了。
因其是三天前被杀,所以还没有被处理掉。
李牧拿下其头上的簪子,寻得一个地方,用好几层被子蒙头。
果然,看到了簪子发出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