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79章

    贤妃没有犹豫道:“妾不认识。”

    景明帝面上瞬间结冰:“不认识?贤妃,你可知什么是欺君之罪?”

    贤妃诧异望着景明帝,神色茫然:“皇上何出此言?妾真的不认识那人,那人看起来就是一名普通内侍吧?”

    “普通内侍么?”景明帝冷笑,“难道不是你曾施恩的人?”

    “施恩?”贤妃越发茫然了,鬓角额上沁出的汗让她看起来十分虚弱。

    景明帝看了潘海一眼。

    潘海会意,把贤妃与邓公公的交集点了出来。

    “贤妃,你还有何话可说?”

    贤妃突然笑了,笑得有些悲凉:“皇上仅凭这个就认定妾是主使?那宁妃妹妹还是春华宫之主,当了小邓子多年的主子,难道妾的嫌疑比宁妃还大?皇上,您这样对妾不公!”

    景明帝冷声道:“你们两个都有嫌疑,而你刚刚却撒谎了。”

    贤妃拿帕子擦拭掉汗水,平静道:“妾没有撒谎。”

    【第788章

    二妃】

    景明帝眼中怒火涌动,沉沉问:“你能否认曾施恩于小邓子?”

    贤妃神色越发平静,直视着景明帝道:“妾没有施恩小邓子,只是当年偶然撞见他欲投湖,不忍因为一盏荔枝让一个年纪轻轻的内侍丢了性命。”

    她说着,拢了拢手,光秃秃的指甲无法带来痛感,只有不熟悉的痒。

    她的心紧张到几乎停止跳动,可或许是到了绝境,面上看起来反而很镇定。

    一种孤注一掷的镇定。

    在贤妃看来,这个时候心虚慌乱就是死路一条,只有据理力争才有生机。

    小邓子居然失手了。

    光天化日之下谋害公主,看起来胆大包天,太过鲁莽,可实际上这样简单粗暴的做法往往能一击致命,比曲折委婉的算计管用多了。

    可现在十四公主死了,福清公主安然无恙,只能说运气不站在她这一边。

    更想不到的是,当年施恩小邓子,明明只有与小邓子一起的小卓子知道,后来她又封了小卓子的口,怎么偏偏让潘海的徒弟小乐子撞见了呢?

    难道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一刻,贤妃产生了一丝动摇和惊惧,但她很快把这些情绪压下去,淡淡道:“如果皇上把妾的不忍心当成施恩,那妾无话可说。”

    到处施恩,这个名声她可不能认。

    对贤妃这番话,景明帝难以挑剔,怒火却更甚,冷冷道:“好一个不忍心!既然你承认当年曾因不忍心救了小邓子,刚刚潘海带你去认尸,你为何说不认识小邓子?”

    说到这,景明帝不由扬高声音:“你当着朕的面撒谎,难道不是心虚?”

    小邓子是春华宫的人,本来在贤妃与宁妃之间宁妃的嫌疑更大,可贤妃一来就扯谎,让他只能把重点放在贤妃身上。

    这个女人扯了谎又不承认,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贤妃声音也大起来:“妾没有撒谎!”

    她看了看皇后,又看了看宁妃,视线最后落在景明帝面上,坦然道:“妾素来与人为善,怜惜宫人不易对他们从不苛责,如小邓子这样的事自妾入宫以来不知做过多少,皇上让潘海领着妾去认一个十年前有过交集的小小内侍的尸体,妾能认出来才奇怪吧?”

    景明帝一滞,竟无话可说。

    贤妃却还有话说,直视着景明帝反问:“难道妾与人为善也错了?如果把这些宫人当作蝼蚁,对他们的生死不闻不问,是不是就不会像今日这样平白惹了一身骚,任由旁人耻笑?”

    说到此处,贤妃激动起来,以帕掩口咳得撕心裂肺。

    等她咳完了,定定看一眼手帕,把帕子匆匆折好收入袖中。

    景明帝却在那一瞬间在雪白的帕子上瞥见一抹殷红。

    他当即心头一跳:贤妃的身体竟如此糟了?

    看到景明帝眼中的惊讶与不忍,贤妃心中冷笑。

    小邓子已死,死无对证,谁能说是她主使的?

    最终如何认定,不过看皇上在她与宁妃之间更相信谁。

    余光瞄一眼满脸不忿的宁妃,贤妃微勾唇角。

    一个杀气腾腾,一个气若游丝,对皇上的心软,她太了解了。

    景明帝一时难住了。

    人已经死了,现在与之有关的嫔妃查出两个,究竟是哪一个,如果没有确凿证据,又如何下定论?

    景明帝目光在贤妃与宁妃之间游移。

    难不成要宁可错杀,不可放过,把她们二人都处置了?

    而皇后紧抿唇角,已经做好了爆发的准备。

    皇上这次别想和稀泥,无论是贤妃还是宁妃,她定要主使者付出代价。

    十四是为救福清死的,她如果不能替十四讨一个公道,不能为福清解决后患,不但愧为人母,还枉为皇后。

    今日皇上敢心软,她就和他拼了。

    精神紧绷的皇后突然察觉有人轻轻碰了碰她衣袖,侧头一看,竟是姜似不知何时站在了身后。

    姜似对皇后递了个眼色。

    皇后会意,默默往后退了几步,旋即转身走了出去。

    姜似跟着退出去。

    这个时候众人注意力都放在贤妃与宁妃身上,对于皇后的离去并未在意。

    走到避人处,皇后轻声问:“有什么事?”

    “母后觉得指使小邓子的是否在二妃之间?”

    皇后冷笑:“无风不起浪,既然查到她们二人身上,不在她们之间还会是谁?”

    “那您觉得谁最有可能呢?”

    皇后紧了紧眉头:“难说。贤妃对小邓子有恩,小邓子为了报恩受她指使很有可能。而宁妃是小邓子的主子,眼下宁妃表现出把小邓子当寻常内侍的态度,可他们之间有无更深的关系,谁又知道呢?宁妃有最便利的条件把小邓子培养成心腹而不为人所知。”

    讲到这,皇后生出疑问:“怎么问这些?”

    姜似坦言道:“宫中接二连三出事,无辜之人接连死去,儿媳觉得兴风作浪之人太过可恶,不能由着那人逍遥法外继续害人。”

    “你说得不错,今日这事绝不能就这么算了!”

    “儿媳倒是有个办法试上一试。”

    皇后一愣:“什么办法?”

    “您先请二妃去看一看十四公主,稍后我再与您细说……”

    景明帝那边,宁妃已经恼了:“妾没有指使小邓子杀害公主,皇上若是不信,干脆赐我三尺白绫好了!”

    贤妃苦笑道:“妾平日连一只蚂蚁都不忍心踩死,怎么会杀人呢,何况杀害公主对妾有何好处?皇上若认定是妾所为,妾无话可说,只能任由您处置。”

    “你们——”景明帝脸色阴沉。

    两个都是跟着他几十年的妃子,作乱的当然该杀,可他如何忍心对无辜者下手。

    皇后走来:“二位妹妹这么说,不是让皇上为难么?”

    二妃同时看向皇后。

    皇后轻叹口气:“本宫实在不想怀疑两位妹妹中的任何一个,二位妹妹若是问心无愧,就去送一送十四吧。那孩子没了生母,而今连她也去了,着实可怜。”

    皇后的提议令几人一愣。

    景明帝忍不住道:“皇后——”

    皇后一个眼刀飞了过去,景明帝立时住嘴。

    

    【第789章

    活过来了】

    景明帝住嘴后,又后知后觉升起一丝不忿。

    皇后居然敢给他眼色了,这是什么时候惯出来的毛病!以为是皇后,他就怕了?

    不忿之后,又莫名松了口气。

    皇后素来稳住,这个时候站出来定是有想法,也算解了他的为难。

    罢了,看在这个份上他不与这女人计较。

    咳咳,帝王的尊严还是存在的。

    景明帝下意识挺直了脊背。

    而皇后则没功夫搭理景明帝。

    老夫老妻了,她瞪一眼怎么了,当然是正事要紧。

    皇后看着二妃,微弯唇角:“怎么,二位妹妹不想去?”

    宁妃快言快语道:“去就去,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妾有何不敢的!”

    皇后看向贤妃,语气不温不火:“贤妃妹妹呢?”

    贤妃拢了拢拳,苦笑道:“十四公主小小年纪就遭遇不幸,委实可怜,即便皇后娘娘不提,妾也想去看看的。”

    皇后突然这么提议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以为她见到十四公主尸身就会惊慌失措,露出马脚?

    皇后如果这么想,那就太天真了。

    她的心在该冷时可以冷硬如石,一具尸体可吓不住她。

    虽这么想,贤妃对皇后的提议还是很膈应,面上自是不会流露半分。

    皇后则为二妃的回应想要鼓掌。

    一个义愤填膺,一个菩萨心肠,想要把真正的主使揪出来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也不知在见到十四之后,燕王妃能用什么法子试探出来。

    刚才一番匆匆交流,顾不得说太多,出于对姜似的信任,皇后选择照做,实际上自己亦是一头雾水。

    “既然二位妹妹都愿意,那我们这就去吧。”

    贤妃与宁妃皆点头。

    景明帝先转了身,并交代春华宫的人:“现在正是太后午憩的时候,莫要惊扰她老人家。”

    说罢,大步往外走去。

    贤妃不由回头看看,眼中多种情绪一闪而逝。

    “贤妃妹妹看什么?”一道温和声音传来。

    贤妃打了个激灵,忙收敛心神对皇后笑笑:“妾听闻太后在春华宫,有些意外。”

    “不要那么多话。”景明帝头也不回,没好气警告道。

    宫中频频出事,惊扰到太后他脸上有光吗?

    这个贤妃,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贤妃咬了咬牙,垂眸不语。

    一群人离去,就连邓公公的尸体都被拖走了,春华宫瞬间冷清不少。

    主殿里,一直闭目假寐的太后睁开了眼,问身边的人:“都走了?”

    一直留在外头了解情况的宫婢脆声道:“帝后带人回了坤宁宫,说是让二妃送十四公主一程。”

    太后眼神微闪。

    让贤妃和宁妃送十四,这是要观察一下二妃谁会心虚?

    太后不由摇头。

    在后宫混了这么多年,二妃要是见到一具尸体就失态,那就太稀奇了。

    这种嫔妃一般活不过两年,哪能留到现在。

    皇后——

    想到那个多年来低调无争的女子,太后眼神凌厉起来。

    皇后还真是不能小觑。

    至于景明帝,太后压根没往脑子里过。

    不提皇上对她的孝顺,单说男人有几个关注后宅之事的,忙完外头的事回到宅子里只想和稀泥,或者不闻不问。

    后宫亦是如此。

    太后一手扶住宫婢,缓缓起身:“去坤宁宫。”

    她倒要看看皇后要做什么。

    坤宁宫中,宫人们刻意放轻了脚步,连交谈都不敢有。

    明明是明媚无边的夏日,偌大的宫殿竟显出几分阴凉。

    十四公主尚未装殓,尸身依然放在最初安置她的偏殿里。

    皇后把众人领到那里,在门口停下来:“十四就在里面了。”

    宁妃直接走过来,不等宫婢开门,直接就把房门推开了。

    门一开,一股凉气就扑面而来。

    宁妃虽不心虚,可屋中躺着的是已经逝去的公主,炎炎夏日屋中却涌出一股阴寒,由不得她不犯怵。

    宁妃控制住往后退的冲动,抬脚走了进去。

    贤妃就比宁妃紧张多了。

    扑面而来的阴寒之气令她头皮发麻,手心湿漉漉都是汗。

    贤妃用咳嗽掩饰紧张,跟着走进去。

    二妃进去后才发现屋内堆满了冰盆,寒气就是由此而来。

    景明帝崇尚节俭,宫中一般都是进了六月才开始用冰,眼下还是榴月,不到用冰之时。

    皇后把二妃表现尽收眼底,淡淡解释道:“十四死得不明不白,或许不会很快发丧,用冰可以让这可怜的孩子保持一份体面……”

    贤妃与宁妃皆是一愣。

    宫中冤死的人多了,可没有一直停在宫内不发丧的规矩。

    连景明帝都有些意外,不由看向皇后。

    皇后又一个眼刀飞过去。

    景明帝悻悻摸了摸鼻子。

    好吧,他不说话,看看皇后到底要干什么。

    皇后飞完眼刀,眼圈一红,拿帕子擦了擦眼角道:“你们看看可怜的十四吧。”

    一名宫婢猛然掀开了遮盖十四公主尸身的白布。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