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71章

    “主子,您不如回去歇着吧,等王爷来了,婢子立刻飞奔去通知您。”阿蛮瞄一眼姜似的大肚子,劝道。

    “总是要散步的,顺便等王爷罢了。”

    阿蛮还待再劝,被阿巧拉了一下。

    “拉我干嘛,没看主子挺着那么大的肚子多吃力。”阿蛮小声埋怨道。

    阿巧扑哧一笑:“主子都顺便等王爷了,你还劝,不是让主子为难嘛。”

    阿蛮恍然:“哦,主子想王爷了。嘻嘻,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两个丫鬟声音虽低,姜似却听得清清楚楚,狠狠瞪了二人一眼,目光又望向远方。

    “王爷回来了——”远远一声喊传来。

    郁谨快步往二门处走来,一脸风尘仆仆。

    待见到等在二门处的姜似,他的步子就更快了。

    比他更快的是二牛。

    二牛挤开郁谨,颠颠跑到姜似面前,冲女主人猛摇尾巴。

    想吃酱肘子,想吃卤牛肉,想吃蒸肉……

    二牛流着口水用一只前爪连连拍了三下地面。

    姜似瞬间明白了二牛的意思,笑道:“放心,酱肘子、卤牛肉还有蒸肉都准备着呢。”

    二牛欢喜叫起来。

    这时候郁谨才来到姜似面前,黑脸把二牛踹到了一边去。

    本来他速度能更快点的,可二牛这狗东西居然突然加速。

    他总不能与一只狗赛跑吧?

    想想那画面,成熟稳住的郁某人强行忍住了这个冲动。

    站在姜似面前,郁谨抿了抿唇,伸手把她揽入怀中:“阿似,我回来了。”

    姜似的大肚子隔在二人中间,让二人相拥的姿势有些古怪。

    对于两个主子时不时没羞没臊的亲热,阿巧都开始见怪不怪了,阿蛮就更不觉什么了,捂嘴笑起来。

    姜似轻轻推了推他:“进屋说吧。”

    郁谨盯着姜似看个不停,好一阵子才点头:“嗯,你先进屋歇着,我冲个凉就来。一直赶路,身上脏。”

    姜似进屋没等多久,郁谨就挑开珠帘走了进来。

    他换上一件半新不旧的竹青色直裰,还滴着水的头发随意用一支竹簪固定,显得人清如玉。

    阿巧给郁谨奉上一杯新茶,拉着阿蛮退了下去。

    屋内只剩下小别的夫妇二人。

    二人对视,异口同声问道:“你还好么?”

    问完,二人一起笑了。

    姜似靠着郁谨,笑道:“我没什么不好,整日总不过吃了睡,睡了吃,早晚在园子中溜达一阵,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说起来如流水的日子,少了两情相悦的那个人,似乎就没滋没味起来。

    度日如年有些夸张,难熬是真的,特别是到了晚上怎么躺都不得劲,更是频频起夜。

    这时候姜似就觉得还算运气,孕后期天已经热起来,若是换了大冬天频繁起夜,那才真是煎熬。

    养儿方知父母恩,姜似这些日子除了思念郁谨,常常会想到毫无印象的先母苏氏。

    前世今生,苏氏在姜似心中更多是一个母亲的称呼,虽然怀念,可连怀念都是空泛的。

    毕竟苏氏过世时她才一岁多。

    可是现在,感受着腹中那个小生命的点点滴滴,为它喜为它忧,为它吃了不少苦头,母亲在她心中的形象才丰满起来。

    “想什么呢?”郁谨刮了姜似鼻子一下。

    姜似收回思绪,道:“我在想,当娘可真不容易。”

    郁谨笑道:“是啊,等这小家伙出来,若是不疼你,看我给它一顿好揍。”

    姜似睨了郁谨一眼,表情古怪。

    “怎么了?”

    “阿谨,你是不是为当爹提前练手呢?”

    “哪有——”

    “你人还没到,先送了两个娃娃回来,一个男童一个女童,还挺齐全。”

    郁谨见到姜似,早就把带回来的两个幼童给忘到了一边去,听她这么一提,道:“都没了爹娘,又恰好被我碰上,就带回来了,反正王府不缺几口饭吃,等咱们孩子出生了,还能有几个伴当。”

    “阿谨,讲讲你在钱河县那边的事吧。”

    “好,那就先从这两个孩子讲起吧。”郁谨一手揽着姜似,另一只手顺便替她揉捏着有些肿胀的小腿肚。

    “男童是钱河县城人,父母为了送他出城,父亲当场被守城门兵士的长矛刺死了,母亲把孩子交给我,返回疫区去照料发热的女儿,后来我再没见过她……女童是锦鲤镇人,在荒郊野外生病了,父母执意要带她回镇子上住,后来地动发生,父母都死在了地动中,女童被我们发现时,她的父母搭起一座人桥把她护在身下……”

    郁谨语气平静,并没用上多少情绪,只是把两个孩子的遭遇娓娓道来。

    姜似默默听着,已是泪流满面。

    郁谨停下来,低头在她光洁的额头落下轻轻一吻,柔声道:“阿似,锦鲤镇一千多人,只有六十余人死于那场地动中。阿似,那一千多人,都是你救的……”

    他抬手替怀中妻子擦了擦眼泪,认真道:“阿似,无论那些人知不知道,他们都是你救的。”

    姜似笑了:“我又没有当救命恩人的爱好,你就莫要说了。再者说,我只是给了你提示,真正努力去救他们的是你。”

    “有了你的提示,我才会去救。”郁谨伸手,轻轻落在姜似高高隆起的腹部。

    孩子快要出生了,可他越发担心,都说生孩子对女人来说是过鬼门关……

    “阿似。”

    “嗯?”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救了一千多人,功德无量,定会让你事事顺遂。”

    捕捉到男人眼底深深的担忧,姜似笑着握住他的手:“不要担心,良医正说了,我胎位很正,会顺顺当当生产的。”

    郁谨点头,这才有了继续往下说的兴致:“对了,阿似,我把预知地动的事推到了二牛身上,估计着二牛要升官了……”

    翌日早朝,景明帝果然提到了要给正五品啸天将军二牛升迁的事。

    立刻有刺头站出来反对:“皇上,一只狗被封为正五品将军已是前所未闻,怎可再往上升?”

    

    【第567章

    万民伞】

    众臣暗暗点头。

    对啊,正五品也就算了,居然还要升官!

    此例一开,万一以后这狗再升迁怎么办?升来升去成了他们的上官,岂不笑掉大牙?

    不行,必须阻止皇上的胡闹!

    “皇上,给一只狗加官进爵确实不妥,望皇上三思啊!”

    “望皇上三思——”

    景明帝垂着眼皮听一群臣子要死要活反对,心中冷笑。

    哼,今日他还就铁了心给二牛升官了。

    见景明帝听着众臣劝谏没有任何表示,一名言官站了出来:“皇上,微臣听闻二牛将军在锦鲤镇地动中发现了一名女童。二牛将军救下一人,确实有功劳,但若说功劳大到加官进爵的份上,实在过了……您若执意如此,又把多日辛苦的赵侍郎等人置于何地呢?”

    言官此言立刻引来声声附和。

    景明帝居高临下看着众臣,突然一笑:“若说功劳,相信赵侍郎等人无人反对,当属二牛功劳最大。”

    众臣立刻看向赵侍郎。

    赵侍郎微微有些惊讶。

    皇上这么说,莫非要把二牛真正的功劳说出来?

    “赵大人,你可说话啊——”离得近的大臣小声道。

    “说什么?”赵侍郎回神。

    大臣嘴角抽了抽,提醒道:“皇上说二牛将军的功劳比你们都大……”

    赵侍郎点点头:“皇上说得对啊。”

    大臣一口气险些没上来,用震惊且鄙夷的眼神看着赵侍郎。

    真没想到赵侍郎是这种人!

    景明帝懒得再听群臣闹腾下去,淡淡道:“诸位爱卿有所不知,锦鲤镇百姓能提前撤离,避过地动,并不是因为神人入梦给燕王示警,而是因为二牛提前预知到了地动!”

    他说着,目光扫向郁谨。

    郁谨先是有些惊讶,而后扬唇笑了。

    这笑有一半真心,另一半是做给景明帝看的。

    在郁谨看来,有着神人入梦示警的光环是个麻烦事。

    他没有图谋那个位子的心思,先前揽过此事是因为太子不肯干,为了那一千多人只能自己上。

    谁想到地动真的发生了,落在有心争那个位子的人心里,就是天大的错处。

    他不怕树敌,但不能是毫无意义的树敌,关起门来与阿似舒舒服服过自由自在的小日子才是他想要的。

    景明帝主动解开了这件事,对郁谨来说是少了一个负担,他自然觉得高兴。但这高兴其实不用表露出来,喜形于色是为了让皇帝老子放心罢了。

    郁谨倒不觉得烦,只是有些感慨:坐在那个位子上可真累……

    见到郁谨解脱般的笑,景明帝确实放了心,放心之余有些感动。

    他不准备让老七神迹加身,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太子的储君之位不能受到任何威胁,二则是为了老七着想。

    有朝一日太子坐上他的位子,对于一位神迹加身的兄弟的容忍度恐怕不会很高……

    无论怎么想,景明帝都觉得这是一个隐患,还是早早解决为上。

    而郁谨的反应无疑令他很欣慰。

    他还担心老七图虚名,觉得他偏心……咳咳,偏心当然是有点偏心的,这个他承认,谁让太子是他唯一的嫡子呢。

    但他也希望老七将来能安稳富贵。

    景明帝的话令众臣震惊不已。

    “诸位爱卿若是不信,大可问问赵侍郎等人。”

    “赵大人,究竟怎么回事啊?”众臣围着赵侍郎纷纷问。

    赵侍郎站出来,详详细细把当日的事讲了一番,详细到连二牛示警的动作都描述出来了,让众臣实在无法再怀疑。

    景明帝颇满意赵侍郎的解说,扫视着众臣缓缓道:“此次锦鲤镇地动,赵侍郎等人确实功劳不小,但首功当属二牛。朕不止一次说过,有功当奖,有过当罚。二牛救了锦鲤镇百姓一千有余,诸位爱卿说该不该给二牛加官进爵?”

    众臣无话可说,只得老老实实道:“应当——”

    赵侍郎默默看向郁谨。

    与几位王爷站在一起的燕王还是那么显眼,出类拔萃。

    皇上端的是好心思,用给二牛加官进爵的由头自然而然就把燕王给摘了出来。

    这样看来,皇上对燕王其实爱护有加呐。

    赵侍郎收回目光,心道:他要是有燕王这么出色的儿子,他也爱护有加。

    太子?

    咳咳,太子那种儿子不存在的,生下来一看不像样子就直接溺死了……

    最终,二牛保持啸天将军的封号不变,从正五品一跃升到了正四品。

    众臣一阵唏嘘。

    多少人熬了大半辈子还在四品之下打晃,他们的子侄中若是出一个正四品,整个家族就算后继有人,结果一只狗竟然成了正四品的将军了。

    想想还真是让人绝望啊。

    接下来景明帝又嘉奖了赵侍郎等人,暂时没有升赵侍郎的职,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只等户部尚书致仕,赵侍郎估计就要改称赵尚书了。

    户部左侍郎勉强笑着,只恨钱河县地动后他恰好身体不适,错过了去立功的机会。

    其实他心中明白赵侍郎运气占了大半。

    循着惯例赈灾算不得什么大功劳,谁让锦鲤镇地动了呢。

    锦鲤镇地动也不算什么,可偏偏一千多人的锦鲤镇只伤亡了几十人,这样一来就成了天大的功劳,甚至会在史册上记上一笔。

    真真是运气啊!

    户部左侍郎看了赵侍郎一眼,又看郁谨一眼,心中深深叹了口气。

    景明帝嘉奖完外人,当着群臣的面称赞郁谨几句,又勉强提了一下太子,这才散朝。

    齐王回到齐王府,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老七还真是好运,有一条如此有灵性的狗。

    父皇虽然讲明了老七神人入梦示警是无稽之谈,可老七的名声已经传扬出去了,还能对那些无知百姓一一解释不成?

    这样的民间声望是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结果老七却轻而易举得到了。

    齐王嫉妒得牙痒,谁知没过几日,钱河县那边竟送来了两把万民伞,一把是给赵侍郎,另一把则是给燕王。

    有德行的官员得到百姓万民伞相赠不算稀奇,皇室子弟得到万民伞就太稀奇了。

    一时间郁谨成了朝廷上下最瞩目的人物。

    

    【第568章

    发作】

    景明帝把郁谨叫进宫来,叮嘱道:“戒骄戒躁,切勿因为在民间有个好名声就张狂起来。”

    郁谨规规矩矩道:“儿子知道了。”

    潘海默默望天。

    瞧皇上这话说的,活像燕王以前不张狂似的。

    打群架、打太子……默默数了数郁谨的“劣迹”,潘海惊奇发现还真不少。

    更惊奇的是,明明燕王有这么多惊人之举,给他留下的印象居然很不错。

    等郁谨离去,景明帝乐了:“潘海啊,你说那些宗室子弟,还没有人得到过万民伞吧?”

    “都是皇上仁德睿智,才养出燕王这般优秀的皇子。”潘海恭维话张口就来。

    景明帝听得舒心。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