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云武帝缓缓转头看向他。“以前你为何没有提过?”
梁铭只觉得头皮发麻,“皇上,以前下官也是听那些从外地回来的士兵们说的。”
“下官之前不能太确定,加上没有出过京城,只询问过一些从商的人。”
“只不过商人的话,骗人的鬼,下官也不敢信。”
“加上后来事情太多,就忘记了……说到底,还是下官的错,没有坚持去打听消息。”
【梁护卫倒是没说错,像西北、东北、西南、广南等位置,距离京城越远的,百姓的生活越困苦。】
【整个大燕看起来很强大,可强大的主要是士兵数量,以及士兵的士气。】
【百姓的生活,其实也很难过。】
云武帝不快,“朕对士兵家属,常年有补贴,律法也森严。”
“地方上的官员,在这些方面绝对不敢吞没补贴银。”
【哪怕大燕百分之九十的百姓家庭中,都有入伍的,光一点银子,是足够活着,但不够活得很好。】
【原因很简单,产能太低,物价太高。】
云武帝叹息了一口气。
不过。
他带着一丝好奇,询问十八意见。
“那十八你觉得,村里的百姓,要怎么才能提高生活水平?”
这下。
不仅云武帝好奇云雾的答案。
就连萧桂卿跟梁铭等人都好奇。
几个皇子克制着好奇心,就在旁边低着头听着。
【这个村里么?】
【我看看这个村子里有什么八卦,判断一下这个村子附近有什么资源。】
所有人都安静着用饭,没有发出声音打断云雾。
云雾在搜索系统里正看八卦看得入迷。
根本没注意到云武帝等人的反应。
很快,云雾就感叹了起来。
【啧啧啧,没想到这古往今来的村里的八卦是真的相当炸裂啊。】
【老王家的儿子竟然是自己媳妇儿跟邻村的老杜借种生的,你敢信?】
【你们是不是都以为老王不知道这件事,不,这件事就是老王跟王母促成的。】
【因为老王根本没有生育能力,王母跟老王看了大夫后心知肚明,并把这件事告诉老王媳妇儿。】
【他们跟老王媳妇儿说,若是她一直生不出孩子,就会被人嫌弃不能生,他们王家也能名正言顺把人休了。】
【到时候老王媳妇儿被休回家后,不仅会连累娘家的名声,导致兄弟姐妹不好嫁娶。】
【她自己也会因为不孕不育保不住名声,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老王媳妇儿就答应了,并且一家人生活得很好。】
【可真是,自己给自己戴绿帽子,还这么高兴,也是相当炸裂啊。】
云武帝,“……”
梁铭,“……”
萧桂卿,“……”
“咳咳咳。”
所有人都差点把食物卡在了喉咙里。
云雾没看见,她还在看搜索系统。
【哇哦,村长家的孙女在婆家过的日子真惨啊,明明有一手很好的织布手艺,结果被婆家欺压,日日干农活,手都快断了。】
【她嫁的是一个家暴男啊。】
【那人在外面人模狗样的,结果一回家就打媳妇儿,还带着爹娘一起欺压媳妇儿。】
【真是太惨了。】
云武帝皱眉。
对这种不公的事,他实在难以心情舒畅。
等云雾把关于这件事的纸递给云武帝后。
梁铭立即站了起来,“皇上,这件事下官安排人去通知村长。”
【记得把人带回来。】
梁铭不解为什么十八公主这么说,不过等云武帝点头,他韩式听从命令出去了。
外面很快就响起了村长一家的愤怒的声音。
不过,争执声只响起了几道,很快就消失了,不一会儿梁铭就回来。
“皇上,安排好了。”
【哎呀,又吃到了一个大瓜。】
【这个村里柳树下的那户姓张的人家,家里竟然把三个女儿藏在了家中,假装失踪。】
【三个女儿被关在地下挖的地下室里生活了三年了,都在地下室里点着油灯,被关着织布,张家老翁就拿着这些布出去贩卖。】
【光靠卖这些粗布,都卖了不少银钱,张佳老翁就直接把三个女儿当成提款机。】
【所以张家的日子私下过得很好,连傻儿子都娶到媳妇儿了。】
【如今张家在外人面前,是可怜的代表,殊不知,对方隐藏得可深了。】
【只可惜,这三个女儿,已经被张家老翁洗脑了,觉得为弟弟付出是应该的。】
【如今就算我们去帮她们伸冤,只怕她们会反过来责怪我们伤害了他们的家人。】
云武帝看完这个消息。
原本准备做点什么。
这会儿都打消了想法。
想做点什么,是看在十八的面子上。
不想做什么,是觉得对方不值得,不想找麻烦,最多不过安排人通知衙门里,让衙门来解决这件事。
【不过,这三个女儿,倒是很好的人才,明明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竟然能织出不错的布,哪怕是麻布,能卖不少银子,肯定就是质量很不错。】
云武帝没把这句话放在心上。
就听见云雾又继续吐槽了。
云武帝一边吃饭,一边听着,就当下饭了。
这个说法还是跟十八学来的。
【哎呀,这个村子里的八卦还真的不少啊。】
【这胡家的小儿子竟然天生喜欢喜欢玩针线,人还娘气,结果被村里的恶霸给欺负了。】
【这胡家爹娘不仅没有找恶霸闹事,还骂自己儿子是变态,对他动辄打骂。】
【最后把人赶到了牛棚居住,如今更瘦弱得一道风都能吹走,指不定什么时候,人就没了。】
【真可怜啊,没有遇上疼爱自己的爹娘,一辈子都毁了,尤其是如今大燕的社会环境,以孝治天下。】
【这导致了多少的人悲惨的人生。】
云武帝听到这里,就有些布赞同了。
等他拿到了云雾的纸张,才开口反驳,“十八,你这话说得不对。”
“以孝治天下,是孝治思想,是用孝道来治理国家,使国家治理得以准则化、正规化、法制化。”
【父皇,孝道是没错的,法制化也没错,但以孝之名触碰律法,难道是孝道为上,法制为下?】
第184章
惨啊
【孝为道德观,法制化是让国家更有秩序,靠律法来约束一个人恶,效果才更好。】
【这跟父皇你的思想并不冲突,只不过是明白了律法跟孝道的主次关系。】
【父皇你可能不知道,就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就有不少的冤假错案,都事关孝道。】
云武帝动了动唇。
到底想听听十八到底能说出什么例子。
【就说村里的胡家隔壁的邻居,李家,他家有六个孩子,只活了三个。】
【死去的三个孩子,无一例外,都是女儿,父皇你们可想知道她们怎么死的么?】
云雾眼里闪过冷意。
哪怕吃瓜,也会被影响到情绪。
云武帝看了一眼纸张,声音严肃,“十八,你说,朕始终觉得大燕应该顺势改革,至于怎么改,就需要好好琢磨。”
“你说的这些案例,也能提供一些建议。”
萧桂卿也跟着点头,“十八公主,麻烦了。”
【行吧,看你们这么积极吃瓜的份上,我就跟你们说说吧。】
云雾整理好情绪,笑嘻嘻地说。
【其实很简单啦,就是死于难产,自杀,以及风寒。】
【之所以难产是因为被当成男人来用,在夫家被欺负,连生孩子大出血都舍不得去请大夫,就死啦。】
【自杀么,就是因为没被当人看,出嫁前从父,出嫁后从夫,偏偏两个都是人渣,这不就死翘翘了么,一辈子都没有自我,更别提学习些什么东西,为朝廷做事了。】
【至于风寒取人命,也简单啦,就是被家人放弃了,她们自己赚取的银子,都被拿走给兄长娶妻生子用了。】
【父皇你们是男性,恐怕无法共情女性。】
【不过么,李家也很奇葩,人家疼长子,不疼幺子。】
【幺子媳妇儿被兄长强迫了,自杀后,李家的长辈跟李家老大还觉得是幺子媳妇儿的错,甚至说是幺子的错。】
【明明他杀了人,可因为孝道,李小幺被迫不敢告官,甚至连村长都不敢告之。】
【哎呀,这李老大明明就是违反了律法,怎么一点处罚都没有呢,还不是因为孝道超越了律法。】
【所以,除非事情闹大,衙门里几乎没什么命案。】
【啧啧啧,这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什么区别。】
【始终在委屈状态下成长出来的孩子,能成为国家栋梁?】
【我觉得他们不报复社会都算好的。】
云武帝有些不快。
“朕要求的孝道可不是这种愚孝。”
“皇上,其实……朝臣们就是这么要求自己家人的,时间一长,自然会影响到百姓。”
“导致整个大燕出现这种情况。”萧桂卿叹息一声说。
他反省后,发现自家不是这样,才导致儿子在交友时,被不少人孤立,变得不快乐。
可他错了吗?
他儿子错了吗?
不,他们没有错。
云武帝摸了摸下巴,“孝……律法……仁政……”
【哎呀,其实也能理解父皇,毕竟这种传统思想统治了整个华夏几千年,也就当皇朝完全消失,出现了新的共和国家,才彻底改变了这种治国理念。】
【谁的统治想法对,我没资格评判。】
【可未来能够有十四亿人,世界强国,制度上问题应该跟古代的皇朝比起来,也不能说弱。】
【何况未来几乎都脱贫,人人随便吃肉,反而为了保持身材,不吃荤腥。】
【出行的交通工具是天上飞的飞机。】
【吃喝玩乐的方式很多,有网络,有旅游,这些都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权贵更别说了。】
【但纵观古代,没有哪个王朝,能够达到这种强大的程度。】
云武帝沉默了。
没有一个皇帝不想让自己的帝国最强大。
得到更大的天下。
他要的不就是百姓平安喜乐么?
朝臣跟普通百姓,都是他的臣民,他不应该偏向朝臣,而是统一面对所有的臣民。
“梁铭。”
云武帝慎重开口,“去把最近的县令找来。”
“你去搜集证据。”
“是!”梁铭掷地有声地回答。
萧桂卿张了张嘴,很想说,需不需要再商议一下。
可,一想到云武帝果断的性格。
加上跟皇上最大的目的不谋而合。
萧桂卿到底没有站出来说得罪人的话。
【父皇,我想起来了,这附近很适合种棉花嘛,这些会织布的人都是人才啊。】
【可以招收起来,再教导其他员工。】
【百姓种植棉花,然后再多了一批织布的百姓,这织布厂、成衣厂不就形成了么。】
【说工厂你们不懂,就是作坊。】
【工人干活得工钱,老板把成品销售卖往全国。】
【然后银子就流动起来了,自然经济就起来了,百姓能用赚到的银子去买鸡鸭鱼肉,卖鸡鸭鱼肉的商户能赚银子,再去买百姓养殖的鸡鸭鱼鹅。】
【看似交换,可百姓的生活却好了。】
【还有棉衣,卖到寒冷的州府,当地百姓能避免冬日冻死。】
【我看八卦上面,北边的百姓不是买不起棉袄,而是根本就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