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张驰摇了摇头:“这么一对比,怎么好似我什么都不知晓了。”杜琢拍了拍张驰的肩膀:“这也没什么,都是些小事,过阵子你就熟悉了,现在我们还有一些毛毡,刚好分给张将军麾下的将士。”
张驰十分感动:“这可怎么是好。”
“都是一家人,”杜琢道,“不分彼此。”
吃人家的,喝人家的,还穿人家的,杜琢这话没错,不过大家都是大齐的武将,为何杜琢会说:都是一家人。
这个说法有些奇怪,不过仔细想想,大约就是杜琢表达亲近的一种说法。
又休息了一日,大军开拔前去捉拿鲁王。
果然有了援军之后,一切都顺利起来,很快就将鲁王围在山中。
鲁王就算再厉害也不能真的上天入地,天还没黑,张驰就看到了受伤的鲁王带着十几个人想要突出重围。
张驰正要带着人马前去捉拿,只见杜琢突然出现,二话不说,吩咐弓弩手射出了箭矢。
一波波箭矢毫不留情地向鲁王驰去。
片刻功夫之后,鲁王身中数箭。
第四百九十章
围困
张驰不禁惊诧,鲁王显然已经无法逃脱,为何杜琢不将人拿下,而是直接杀死?
张驰快步走到杜琢身边,正要开口询问,他带兵攻打鲁王时,皇上吩咐过,最好能活捉鲁王,将鲁王押入京中受审。
皇上要将鲁王的罪行昭告天下,让众人知晓谋反之人的下场,还有就是让鲁王认罪,那些书写的檄文都是凭空捏造。
这是皇上喜欢的处置法子,皇上也是借此羞辱鲁王,让追随鲁王的人后悔,眼睁睁地看着皇帝将鲁王踩在脚下。
可现在……
张驰眼看着鲁王倒下,口中吐出鲜血,显然是活不成了。
杜琢道:“张将军上前看看,到底是不是鲁王。”
张驰暂时收回思量,走上前去。
鲁王睁大眼睛,急促地喘息着,眼睛中是痛苦又不甘的神情,见到张驰和杜琢表情扭曲起来。。
“是他。”张驰查看鲁王身上的伤,那是他刺出来的,他可以肯定这就是鲁王的真身。
杜琢用剑尖挑开鲁王身上破损的甲胄,在他胸口找到了两颗痣。
鲁王还想说话,他盯着杜琢,突然张开嘴:“你是宋……”
杜琢手起刀落将鲁王的头颅割下来。
张驰再次惊讶,杜琢未免太过利落。
“怎么?”杜琢看向张驰,“张将军觉得我做的不对?既然是鲁王没错,我们需要的只是拿到鲁王的头颅,昭告天下,鲁王已经伏诛。”
杜琢抿了抿嘴唇:“出京的时候,皇上曾说过最好活捉鲁王。”
“上面的意思变了,
”杜琢道,
“不必这样束手束脚,眼下麻烦已经太多,
杀一个情势就会更清晰。”
杀一个?那么接下来还要杀第二个?
上面的意思变了,说的是皇上?
张驰道:“是李佑大人将消息带给你的?”
杜琢没有否认。
张驰道:“那接下来我们要直接回京?”
杜琢摇头:“祁王谋反,我们还要去攻打祁王。”
所以第二个是祁王。
张驰有些迟疑,他没有接到朝廷的文书,
就这样带兵前去攻打祁王有些不合规矩。
杜琢看向张驰:“皇上病重,
祁王谋反,朝廷带兵攻打祁王已久,这场战事不宜再拖下去,李佑大人先一步带兵前去,
要在半个月内平息战事,
张将军是准备带着人回京城,还是与我们同去?”
杜琢刚刚帮他拿下鲁王,他若是就这样回到朝廷……
张驰心中叹了口气:“那鲁王的头颅要如何处置?”
杜琢道:“我们一路前行,将鲁王头颅挂在旗杆之上,
路过州、县,
将文书送去府衙,告知大家鲁王已死。”
事急从权,张驰点点头,也只能如此。
杜琢伸手拍了拍张驰肩膀:“就算送信去京城,
也不会立即得到回应,
说到底京中之乱源于两王,不解决源头,
争斗就无法平息,
你我身为武将,理应平息战事,护住百姓,
也算不负重托。”
杜琢的话都在理,这些日子张驰送去京中的消息都是有来无回,
而且祁王谋反是事实。张驰从心底厌恶祁王,
他的岳父因为弹劾了祁王,
被祁王算计郁郁而终。
也是因为岳父针对祁王,他才得了皇上信任。
张驰又看了看李佑拿来的文书。
思量片刻,
张驰拿定主意,先跟着杜琢去看看情形,
见到李佑也好当面问清楚,
他也会让人送文书入京,
若是朝廷另有安排,他随时听旨意行事。
“走吧。”杜琢神清气爽地跨上马,利落地杀了鲁王,还拐走张驰的兵马,他来的两个目的全都达到了。
杜琢和张驰马不停蹄前去迎战祁王,虽说杜琢急着赶路,张驰却发现杜琢对这一仗很有把握。
……
祁王的日子不好过,
自从求援无果之后就陷入了苦战。
朝廷被鲁王消耗了兵力不假,但皇帝提前发现了他的谋算,
一心要将他置于死地,他与京营交手后,枢密院又派出五万精兵。
枢密院是徐国舅把持,
徐氏那个贱人是想要除掉他,也好利用他的长子掌权。
在这件事上倒是帝后同心,祁王咬着牙,
他那个哥哥就是个昏君没错,身边有徐氏这个毒妇,北方还有宋羡和广阳王后人,他这个江山早就不保,还不如早些立下诏书让他承继皇位,也就没有今日的战祸。
哪怕立鲁王,他都会死了这条心。
祁王想到这里无比憎恨皇帝。
“王爷,”祁王亲信曹玮上前,“咱们南撤的路上发现了兵马。”
祁王皱起眉头,眼前战事对他不利,他本想南撤休整,没想到有人想要断了他的退路。
祁王道:“有没有探到主将是谁?”
曹玮道:“不是徐家的人,斥候想要抓个兵卒来问问,却差点都被他们擒住。”
曹玮说到这里顿了顿:“那些人很警觉,我们的斥候稍走近些就被发现,十个人只回来了一个。”
会是谁?
真的像曹玮说的那样,他们岂非被围困了?
祁王道:“你立即带两千人前去,不管是谁,都要将他们拿下。”
曹玮得令不敢耽搁立即点兵前往。
曹玮离开之后,祁王召集将领商议战事。
那些人让祁王警惕起来,他不能再在这里停留,否则会被前后夹击。
现在祁王只希望曹玮此去顺利。
“王爷,王爷。”
祁王刚在军帐中歇息片刻,就听到焦急的呼喊声。
祁王睁开眼睛看向那副将:“出了什么事?”
“曹将军被斩杀了,随行的兵马也都被人拿下了。”
“什么?”祁王彻底清醒,曹玮是他麾下最得利的将领,带去的也是精兵,怎么可能这样就没了?
这才多久?曹玮未时走的,现在天还没黑,这一来一去还要费些功夫,除非曹玮刚到就战败。
祁王道:“现在知不知道是谁麾下的兵马?”
副将摇头:“还不知。”
损失那么多人,却还是没弄清楚。祁王脑子不停地动着,想要将一切捋清楚,大齐朝廷中还有哪个武将有这样的本事。
他还没想出个究竟,就又有斥候来禀告。
“那些兵马向这边来了。”
祁王握住佩剑,看来不用想了,马上就能见到。
第四百九十一章
无路可走
祁王整理好甲胄集结兵马时,已经看到了不远处飞扬起来的尘土。
显然那些人已经逼近。
祁王麾下的将士匆忙迎战。
这些人来的很快,马蹄声响逐渐逼近,那是一队轻骑,而且看人数不是很多,不会多于曹玮带去的人马。
可他们杀了曹玮。
曹玮一直在先锋营,与朝廷对阵时,朝廷没少因为曹玮吃亏,前阵子曹玮受了伤,他生怕自己麾下的猛将有所折损,一直让曹玮好生休养。
今日派曹玮前去,是因为曹玮伤势无碍,可曹玮却仿佛没有半点挣扎,就被对方拿下。。照这样看,这些人竟比之前朝廷派来的兵马要厉害许多?
祁王不自觉地握紧了手中的长刀,不知为何,看到两军相遇的那一刻,他异常的紧张,这是他起兵攻打京城以来,最为慌乱的一刻。
这支兵马不是突然到来的,而是早就有了安排,算好了他会暂且南退,将他堵在了这里,不等他弄清楚,就带兵前来攻打。
显然不是因为被曹玮发现了行踪才匆忙行事,而是……
祁王眯起了眼睛,这些人很有把握。
“战旗,他们战旗亮起来了。”
祁王立即向那迎风飘展的大旗上看去,上面写着一个字:宋。
祁王心中一凛,浑身的汗毛跟着竖立起来,
从头到脚一片冰凉。
所有一切都有了答案,
如果朝廷能有这样的人马早就派出来了不会等到今日。
附近他和朝廷能调动的兵马都已经在这里,那些据城不出的人,
不止是他的文书,朝廷的公文也都送不进城去,所以朝廷不可能在这种时候集结一支精锐。
只能是宋羡。
北方兵强马壮,又有宋羡在,
自然能敌得过曹玮。祁王早就想过,
若是宋羡前来,曹玮恐怕撑不过几个回合。
没想到现实远远超过他的预料,别说几个回合,曹玮连个消息都没送回来就被宋羡杀了。
祁王思量到这里,
目光落在那冲出的一人一骑身上,
泛着寒光的甲胄,兜鍪上白色的盔缨。
一杆长枪,如同摧枯拉朽般,轻易击溃迎战的两个将领,
铁枪穿过甲胄,
鲜血随着枪头“嘭”地散开,那将领立即栽下马背。
另一个将领见状挥起长刀向宋羡砍去,宋羡战马向前两步,他欺身牢牢地握住了那刀背,
将领用尽力气抢夺,
涨红了脸那长刀却纹丝不动,紧接着宋羡的长枪到了,
毫不费力地送入他的胸口。
祁王只觉得不过就是眨眼的功夫,
他损失了两名将领。
这些人都是他花了十几年功夫培植起来的,却这样就死在了宋羡手中。
宋羡手下的人,也是如此悍勇。
不过交手片刻,
就将祁王的军阵冲击的七零八落。
无人不畏死,尤其是在这样碾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