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9章

    “这是皇上的意思,还是皇后娘娘您的意思?那么吩咐二府调兵遣将的一直就不是皇上,而是皇后娘娘?”

    徐皇后皱起眉头:“李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在指责本宫?”

    “微臣不敢,”李佑道,“微臣只是在问皇后娘娘实情,一直以来我们得到的消息都是皇上病榻亲自上下令,而非经旁人之口说出。”

    徐皇后定定地看着李佑:“那本宫问李大人,这有什么不同?皇上能够开口说话,会另有安排?”

    李佑再次行礼:“微臣不知,不敢擅自揣摩圣意。”

    徐皇后目光冰冷,李佑的意思是,皇上口不能言,自然无法反驳。

    李佑接着道:“但,到底是谁下令,就算不能与所有朝臣说清楚,也该让谢相及朝中几个重臣知晓。”

    皇上的意思,还是徐皇后的意思是不同的,即便皇上也会这样吩咐,但就是不一样。

    现在不管是对是错,徐皇后都可以推到皇上身上,徐家也可以将皇上当做盾牌,为他们的作为遮风挡雨。

    徐皇后自然知晓李佑的意思,她的神情不由自主地起了变化,她心中清楚,这话不能说明白,否则一切都会不一样。

    李佑接着道:“朝中重臣,也应知晓皇上如今真实的情形。”谷

    “李佑,”徐皇后忽然扬声道,“你这样做到底存了什么心思?”

    李佑没有回答,而是继续道:“只要皇后宣谢相等人进宫,让众人见过皇上,微臣就再无二话。”

    “先皇病重时也是这般安排,即便要扶立新君,也是重臣开道。”

    如果真是这样,她这个太后又有什么用处?

    在谢相那些人的鼓动之下,新皇帝很有可能还会向徐家下手,幼主身边不能有掌权的太后。

    做大的徐家自然也要被打压。

    徐皇后决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如果说不通李佑,她就要向李佑下手。

    徐皇后看着李佑:“好,本宫这就让人传谢相,以后前朝种种就交给谢相和李大人,希望你们忠心耿耿能保住大齐江山社稷,有半点闪失,你们都万死难辞其咎。”

    说完这话,徐皇后怒气冲冲地向外走去。

    走了两步,徐皇后依旧不放心,看向杜正:“杜中官为何不在皇上身边侍奉?”

    杜正应了一声:“奴婢这就去。”

    徐皇后道:“你要明白,皇上比什么都重要,谢相和中书省官员来之前,任何人不得再进入皇上寝殿。”

    徐皇后说完继续向前,乘上步辇之后,徐皇后看向身边的女官:“召集本宫心腹,立即前去诛杀李佑,就说李佑妄图刺杀皇上。”

    女官明白过来,徐皇后假意答应李佑,是免得李佑有所防备,毕竟宫中有不少李佑的人,到时候很有可能无法一举将李佑拿下。

    徐皇后道:“李佑身上带着利器,又有人会帮忙,所以不能大张旗鼓。”

    女官应声:“奴婢这就去办。”

    徐皇后没有回到寝宫,让宫人接出祁王世子,两个人一起躲去比较偏僻的大殿中,以防有个差错,李佑带着人前来寻她。

    李佑虽然是殿前司指挥使,但殿前司的人也并非全都听李佑驱使,还有许多人早就投靠了徐家。

    李佑站在殿外等候,宫人送来一杯热茶,李佑没有心情饮茶,挥挥手示意宫人退下,宫人弯腰似是正要抬脚向外走,却在这一刻忽然抽出腰间的匕首向李佑刺去。

    李佑下意识抽出腰间长刀抵挡,宫人一击不成,反而被李佑的刀锋伤了手臂,但宫人没有就此退缩,他咬牙扑上前伸手将李佑抱住,紧接着宫墙上伸出弓弩,十几支箭矢向李佑疾驰而去。

    ……

    皇后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茶杯,等待外面传来消息。

    如果顺利的话,能立即将李佑留在宫中,这一步虽然危险,但必须要这样做,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徐皇后表面上看似镇定,手心却已经出了冷汗。

    要不是动李佑会让谢相怀疑,她早就向李佑下手,不会等到今日。

    眼见事情就要做成,李佑却在这时候冒出来,就算杀了李佑会引来麻烦,也是留他不得了。

    第四百八十七章

    来了

    箭矢飞进来的瞬间,李佑一脚踢在旁边的石桌上,石桌倾斜,李佑弯腰顺手将石桌抄在手中。

    “笃笃笃”箭矢被桌面挡住。

    李佑趁机闪躲,几步就踏到了门口。

    “不能让他出去。”

    有人叫喊一声,众人立即冲上前就要阻拦李佑,却在这时从旁边冲出去六七个人,两拨人同属殿前司。

    平日都是同僚,如今却打斗在一起。

    缠斗的功夫,李佑砍杀了两个阻拦的人,冲出了院子。。

    “想方设法出去,”李佑大喊道,“只要有人能出去,立即向谢相禀告,皇上已经不能言语,如今宫中掌权的是徐皇后。”

    殿前司本就该护卫皇帝,李佑即使提出异议,强行要面见圣上也有他的理由,这样的事闹出去,一时半刻无法辨出对错,只有请皇上定夺。

    但皇上是见不得的。

    所以无论如何,李佑的人绝不能踏出皇宫,否则事情就压不住了。

    不过李佑这次显然有所准备,带来的都是亲信,这些人护着李佑一路向宫外杀去。

    大部分宫人不知晓发生了什么事,看到宫中突然大乱,都惊慌地四处逃窜。

    宫门按照皇后娘娘的吩咐紧闭,若是换了旁人必然要死在这里,可惜李佑主掌殿前司多年,守门的禁军瞧见是李佑,立即有人拔刀反抗,有人倒地,有人受伤。

    宫门前一场械斗之后,满手鲜血的禁军硬是将宫门重新打开。

    值房的官员听到动静走出门,

    就瞧见李佑的等人脸上、官服上满是鲜血。

    官员吓了一跳,还没回过神来,

    就看到血葫芦似的人冲到他面前道:“禀告谢相,

    皇上出事了,如今徐皇后把持朝政,

    让谢相一定想法子救下皇上。”

    那人才说完话,就见更多禁军围了过来。

    李佑被追杀,来不及说太多,只是转头瞧着那些官员喊了几个字:“皇上……皇上……快……请谢相去见皇上。”

    说完李佑一行人抢过禁军手中的马匹,

    快马加鞭向京外冲去。

    马蹄声响越来越远,禁军前去追赶。

    官员们才回过神,

    鲁王、祁王谋反、京营大乱之后,

    殿前司竟然也乱了。

    李佑是皇上身边的人,

    皇上身边近卫都是李佑调拨,

    如今就连李佑都出了事,

    宫中的皇上如何?

    想到这里的人,

    不禁打了个冷颤。

    李佑仓促中说请谢相去见皇上,显然皇上有危险。

    宫中能够调动这么多人马的人,

    只有徐皇后,果然就像大家猜测的那般,

    徐皇后借着皇上的名义在宫中掌权。

    怪不得眼下兵马调动都要听枢密院的,

    因为徐国舅在枢密院任副使,

    徐皇后这是要让外戚把持朝政。

    李佑带着人一路冲出城,按他事先算计的,

    若是半个时辰之内无法出京,他们都要被困死在这里。

    幸好先生早就写信给他,

    让他将家人送回族中,否则就算遇到今日的情形,

    他也无法舍弃家人,自己脱身。

    眼下没有牵绊,带出来的人也与他一样是这样的情形。

    消息已经传出去,

    留在京城的人,必然洞悉了徐皇后的作为。

    冲出京城,李佑身边的人道:“李大人,接下来我们要去哪里?”

    “西边有鲁王,东边是祁王,宫中被徐皇后把持,”李佑道,

    “我们只能往北去。”

    此时此刻北上向宋羡求援合乎常理,虽然离开京城去给宋羡报信,

    是他早就安排好的,但稳妥起见不能让太多人知晓,即便是他的亲信。

    李佑长长地舒一口气,

    年轻时他跟着皇上东征西战,到了最后却要亲手覆灭大齐王朝?想到这里,他耳边忽然响起先生教训他的话:“愚钝尚有救,

    人心歪了就救不回来了。”

    这就是先生离开的原因。

    他在皇帝身边看的太多,明白的也太多,几乎每日都在思量,终于还是走出了这一步。

    他这一去北方,就是带着殿前司的人投靠宋羡,顺理成章扶宋羡上马。

    ……

    徐皇后听到李佑逃脱的消息,面容登时变得更加阴沉。

    “李佑往哪里去了?”

    宫人道:“应该是北上了。”

    听到这个结果,徐皇后皱起眉头,忽然觉得这一切可能是有人预先安排好的。

    否则明明是她先动手,李佑怎么能从宫中逃脱?

    从皇上寝宫到宫门口,一路出京,这一切好似都经过了缜密的算计,现在李佑抓不到了,那些听到闲言碎语的官员都会来问她。

    这个局面恐怕很难稳住了。

    皇后转身看向内室,祁王世子就在内室里,眼下唯一的机会就是握住祁王世子,只要祁王世子只信任她,那一切都好办。

    想到这里,徐皇后低声吩咐道:“李佑行刺皇上,我命禁军追捕李佑。再给国舅送信,让他早点处置了祁王。如果谢相前来,就让他到这里见本宫。”

    她只能与谢相说,二府出兵攻打祁王是皇帝清醒时下的令,这些都好遮掩过去,现在她就设法安抚祁王世子。

    徐皇后走进内室,祁王世子就紧张地坐在椅子上,不停地向外张望。

    祁王世子道:“娘娘,外面太平了吗?”

    徐皇后摇摇头:“还没有。”

    祁王世子眼睛发红,起身走到徐皇后面前:“他们想做什么?”

    徐皇后应声道:“杀皇上,杀我,还有你,我们都死了,宫中就没有了主事人,而你也是杨家可以承继皇位的子孙。”

    祁王世子道:“他们是……什么人?”

    徐皇后摇摇头:“我也在查,有人趁乱想要算计大齐江山。李佑一行人去了北方,现在看来有可能是宋羡。”

    祁王世子整个人瑟缩了一下,徐皇后悲悯地看着这个孩子,这孩子开始为自己担忧,然后害怕父亲被抓,现在发现还有其他人想要这个皇位。

    祁王世子拉住了徐皇后的衣袖:“皇后娘娘,我们要怎么办?”

    徐皇后叹口气:“我会劝说皇上,看看能不能撤回捉拿你父亲的兵马,但这件事是皇上一早吩咐二府去做的,我说……不一定有用处。”

    祁王世子点点头。

    徐皇后接着道:“你是杨家子孙,这段日子总在我身边,如同我亲生骨肉,无论到什么时候只要有我在,都会设法护你周全。”

    “我是没想到李佑会谋反,眼下不知还能相信谁,他们表面上效忠大齐,也许心中早有别的思量,你也要小心,不要随便听信别人。”

    “我只信皇后娘娘,”祁王世子道,“娘娘别丢下我。”

    徐皇后正要安慰祁王世子,宫人来禀告道:“谢相和几位尚书在宫外,他们想要见皇上。”

    徐皇后看向祁王世子:“你看,他们已经来了。”

    祁王世子面露恐惧,下意识地向徐皇后身后躲去。

    第四百八十八章

    出征

    谢长绅站在皇帝榻前半晌,皇帝紧闭着眼睛躺在那里,呼吸细微而急促,无论他怎么说话,皇帝都没有醒来的迹象。

    谢长绅入仕以来,只觉得这一刻无比的漫长。

    他在侧殿看到了徐皇后,徐皇后坐在那里,祁王世子缩在徐皇后怀中,仿佛备受欺凌的孤儿寡母。

    谢长绅向皇上、皇后行了礼,从大殿中退了出来。

    “谢相。”

    官员们一路跟随,向要问问谢长绅接下来该怎么办。

    “我年纪大了,”谢长绅道,“这些事还是大家商议吧!”

    徐皇后的意思很明确,被李佑揭穿之后,她干脆不再遮掩,就这样把持着祁王世子,不肯让他们上前说话。。

    一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模样。

    徐皇后还没有拿到皇位,却已经将自己当做了皇帝,而祁王世子,一脸的惊恐,仿佛完全没有了主意。

    徐皇后瞒着祁王世子追杀祁王,还要他们陪着演出一场大戏,从前也有挟持幼弟的太后,但至少担得起污名。

    可眼下的徐皇后……新帝还没登基,就急着将过错都丢给未驾崩的皇帝和他们这些臣子,未免太过难看了。

    徐家和徐皇后一向只看利益,这些年就没有做过一件好事,一切都是迎合皇上的心意。

    还有这个祁王世子,真的就没有半点思量?

    将来就算跟随徐皇后,也难善终不说,这样的人把持朝政,恐祸及百姓。

    “谢相慢走,”内侍忽然将谢长绅喊住,

    “皇后娘娘请您过去说话。”

    谢长绅停下了脚步。

    这宫中变动太大,宫人和内侍不少都被押起来,

    杜正显然也被束缚,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