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3章

    几个人在陈老太太屋子里碰面。

    陈玉儿为大家倒了热茶,就坐在旁边与陈老太太一起做针线。

    孙江和孙方对视一眼,作为里正的孙江开口道:“我们村子拢了拢银钱,也买了两处山地,明日就去衙署做文书。”

    谢良辰目光落在孙江和孙方单薄的衣衫上:“拿出这么多银钱,还要越冬呢。”

    “够用,够用,”孙江道,“每年吃不饱也要过冬天,今年买了不少的粗粮,我们村子里的人剩下的不多,我们商量了一下,也不分户了,大家挤在好一点的房子里,熬到明年春天就好了。

    但是这山地是一定要买的,宁愿苦着眼前,将来能好就成。”

    说完这话孙江停顿片刻,颇为不好意思地看着谢良辰:“就是得麻烦谢大小姐教我们种药材。”

    谢良辰既然将准备种药材的事告诉了大家,就没准备要藏私,大齐的土地广阔,别说一个镇州,就算北方山中到处种了药材也照样能卖得出去。

    到那时候药材的价钱就会便宜不少,穷苦的人才能看得起病,吃得上药,而村中百姓也能多赚一笔银钱。

    镇州开了官药局,再在山中种植药材,先打开局面,说不得这里会变成北方药材聚集之地。

    总之对大家有益无害。

    谢良辰向孙江道:“大家都是相互帮衬,光靠陈家村也不能成事,等村子里将山地买好了,我与二舅舅过去看看药材要种在哪里,趁着播种之前需要准备好种子,有些药材还要提前育苗。”

    孙江连连应承。

    孙江、孙方走之前,陈咏胜还叮嘱:“村里还有银钱的话,买些东西保暖,今年冬天比去年难熬。”

    孙江将陈咏胜的话听了进去,回到村中就准备做些打算。

    送走了孙家人,谢良辰带着黑蛋几个一起去了山中,她还要去山中仔细查看几次,在自己画的舆图中简单做些标记,回来的路上还得去集市上买些蜜,许先生和她一起试着做成药,其中一步需要炼蜜。

    几个人头上都带着毛织的帽子,身上也穿了暖和的衣衫,一路走一路说话。

    下山的时候天色不早了,谢良辰不由地加快了脚步,想要早些入城,免得市集店铺关了门。

    正往前行,身边传来一阵马蹄声响,她下意识地侧头看过去,没有看马上的人,而是瞄一眼黑蛋几个孩子,生怕他们打闹的时候没注意,被马踏伤。

    陈子庚去东篱先生那里没回来,她就要多留几分精神看护黑蛋他们,

    黑蛋却先一步拉扯着她向路边靠去,一副要紧紧护住她的模样。

    谢良辰伸手揉了揉黑蛋的头顶,正要说话,就听一个清朗的声音:“谢大小姐?”

    谢良辰抬起头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之前过去的两骑不知什么时候折返,其中一人正在看她。

    那张温润如玉的面容让谢良辰先是一怔,然后就被熟悉感笼罩,不止是因为他救过她,而且在前世很长一段日子里,她经常会在苏家的书房中,抬起头看着他的画像出神,当然不是在打量他的人,想他的事,而是一种习惯,在思量事情时,下意识的习惯。

    等到那人从马背上跃下,谢良辰也行礼道:“苏大爷。”

    第一百一十八章

    相约

    苏怀清从沧州一路到了镇州,准备过几日再去祁州见苏大太太,一路上除了赶路就在思量宋旻通敌的案子,本来没有注意到路边走动的几个身影。

    直到几个孩子的声音断断续续传入他的耳朵。

    他们在议论药材。

    “阿姐第二次指给我们……看的那是地黄。”

    “鲜地黄要去芦头、须根,鲜地黄……性寒微苦,清热生津,炮制可以熏蒸或酒炖至乌黑色,熟地黄性微温,味甘,滋阴……补血。”

    苏怀清听到这里微微放缓了速度,转头看过去,那是几个穿着粗布衣衫的人影,几个孩子围着一个少女。

    匆匆一瞥看不清楚那少女的面容。

    然后他又听有人道:“我手里这个叫青菀也叫返魂草,性温、微苦,可蜜炙……阿姐手里的是大青,母亲……咽痛,阿姐采来给母亲用的……”

    随着他们靠近,少女转头向他们这边看来,似是伸手想要护住身边的孩子们,却有一个孩子先一步拦在那少女身前。

    紧接着少女一晃而过的面容就映入他的眼帘,而后很快在他脑海中形成一个熟悉的面孔。

    那是谢大小姐。

    苏怀清立即调转了马头。

    苏怀清听说了陈家村,知晓谢大小姐带着陈家村在收药,最近又炮制出几十味药材,而且是官药局认定的甲等。

    听说毕竟不如亲眼所见,这一刻苏怀清脑海中那模模糊糊的谢大小姐才逐渐清晰起来。

    苏怀清翻身下马,身边的小厮也急忙跟着苏怀清的脚步向谢良辰等人靠近。

    谢良辰对苏怀清心存感激,不管是前世今生,苏怀清都搭救了她,而且前世在苏家多年,从苏老太爷嘴里听说了苏怀清的过往,她在苏家看过的许多医书都是苏怀清亲手抄写的。

    虽说她与苏怀清这个人真正相处的时间不多,却因为一段姻缘与他关联在一起,以他未亡人的身份生活了多年。

    因为有这样的关系在,此时再相见,便少了些疏离,不过也仅此而已。

    苏怀清道:“没想到这么巧,还没到镇州城就遇到了谢大小姐。”

    谢良辰应声:“我与阿弟们也是要进城去。”

    苏怀清目光落在谢良辰和身边人背着的竹筐上:“你们是去山中辨别药材了?”冬季不是挖药的好时机,但熟知药材的人,可以去寻找药材的踪迹,到了明年春天便能知晓要去哪里采挖药材。

    谢良辰点头,苏怀清猜的没错,但更多的内情她也不会与他提及。

    苏怀清道:“我与祖父知晓你回到了陈家村,因为诸事缠身我没有立即来镇州,这趟就是要去陈家村探望老太太。”

    苏怀清没有提及婚约,而是说探望外祖母,这样让她回应起来也会觉得轻松不少。

    谢良辰也不会拒绝:“大爷费心了。”苏老太爷和苏怀清大约还想要弄清楚婚约之事,既然这样见一面也是应当。

    谢良辰说完话,苏怀清没有急着离开,而是道:“你们背着东西,可需要我帮忙?”

    谢良辰道:“多谢大爷了,都是些干枯的药材,并不沉,我们自己可以背回村子。”

    “那好,”苏怀清道,“改日我去陈家村时再叙。”

    谢良辰再次行礼。

    说完这话,苏怀清不再耽搁,再次翻身上马向城中而去。

    眼看着苏怀清的身影一路向前,谢良辰也没有耽搁,招呼黑蛋等人继续赶路,谢良辰扬起手中的药材:“这是什么?”

    围拢着她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道:“银柴胡……性微寒……”

    苏怀清还没有走远,隐约又听到背后有声音传来,只不过声音模糊愈发听不清楚,直到完全消失。

    苏怀清脸上是温润的神情,其实不用去陈家村,他也大约知晓了谢大小姐对这门亲事的态度。

    祖父和他大约并没有完全料中,虽然只是说了两句话,却能看出谢大小姐是个心思聪敏之人,她不会任由母亲和谢家长辈摆布,回到陈家村大约是她主动的选择。

    对于他和苏家,她也并不在意,方才一举一动中没有半点的局促,神情坦然丝毫不遮掩心中所想。

    苏家和婚事对她来说,早就无关紧要了。

    陈家村。

    苏怀清略微回想,他刚刚没有注意到谢良辰身上的穿着,只是瞧见了他们头上的毛织帽子,就算陈家村没有传闻的那般厉害,也必然也很是不同了。

    苏怀清进城之后准备先去自家药铺百济堂,然后他与秦茂行想去见宋羡一面,以他的身份和颜面宋羡自然不会理睬,但秦茂行有官职在身,为了眼下这桩案子,或许宋羡会答应。

    苏怀清到了百济堂门口,他转身吩咐小厮:“拿着我的名帖去陈家村,明日我上门给陈老太太请安。”

    既然遇到了谢大小姐,他也不准备耽搁,话说了出去,若是迟迟不上门不免失礼。

    小厮应声。

    苏怀清踏入百济堂,管事见到大爷来了先是一怔,没料到大爷会到的这么快。

    苏怀清走进后院,没有耽搁就吩咐道:“将账目拿过来。”

    管事心中一颤,嘴唇蠕动着半晌才道:“账目大太太要过目,送去祁州了。”

    苏怀清点点头:“将采买药材的数目和银钱告知我,我自己核对。”

    管事还以为苏怀清听说账目在大太太手中就不会追问,没想到却要当场盘点,他平稳心情才道:“这数目不少,恐怕不太方便,不如……”

    苏怀清打断管事的话,面容虽然依旧温润,但眼睛中带了几分不容置疑的肃穆:“你说,我能记得住,也能算得清。”

    管事的冷汗簌簌而下。

    苏怀清道:“不要让人知会母亲,否则苏家出了事,你担待不起。”

    ……

    谢良辰接到了陈子庚,又去集市上采买了蜜、酒、醋等物,将一行人背上的竹筐全都装满了这才回到陈家村。

    路上谢良辰告诉陈子庚:“我遇到了苏家大爷。”

    陈子庚顿时敛起笑容,脸上满是警惕和对阿姐的维护:“苏家又要做什么?他可为难阿姐了?”

    “没有,”谢良辰表情轻松,“苏家大爷会来拜会外祖母,之后就应该没什么事了。”

    谢良辰之所以想要见苏怀清,也想问问苏怀清救她的细情,或许能从中探知收养她那户人家的一些消息。

    自从在王家那些人嘴里找到了木齿,谢良辰就略微不安,弄不清楚过去发生过什么事,她始终不踏实,就像有什么预料之外的事随时都会发生一样。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多事

    谢良辰回到陈家村就去熟药所寻许先生。

    黑蛋几个卸下竹筐便去村头找陈咏胜。

    自从陈家村经历了宋旻陷害之后,陈咏胜和陈咏义抓紧时间带着村中半大小子们练拳脚,恐怕再有这样的事发生,这次得了李大人相助,若是下次没有人帮忙呢?他们不会害人却要能自保。

    黑蛋几个孩子年纪还小,却有了时间也跟着去练,练好了才能保住村中人,保护父母、长辈还有辰阿姐。

    苏家来人时,陈老太太正在院子里翻晒羊毛。

    苏怀清身边的随从将拜帖送到陈老太太手上:“我们家大爷明日来给老太太请安。”

    陈老太太颔首:“我知道了,明日我在村中等着苏家大爷。”苏怀清要来村子的消息辰丫头回来就告诉她了。

    随从行了礼离开。

    陈老太太将拜帖随手放在了院子里的石桌上,继续忙碌着晒羊毛。

    高氏看着陈老太太:“就是那个苏家大爷?”

    陈老太太自然知晓高氏的意思,她却不愿意多说:“哪个?”

    高氏伸手将粘在脸上的羊毛拂掉:“与良辰退婚的苏大爷?”

    陈老太太不做声,虽说这婚约是辰丫头不要的,但苏家也是这个意思,多亏辰丫头有主意,否则还不得任由苏家和谢二欺负。

    高氏看出陈老太太的不快,忙上前两步:“大娘,我没有别的意思,我是说娶不到良辰是他们没有福气,明日若是他赶带人来村中闹事,我第一个饶不了他,从前良辰在谢家,我们帮不上忙。

    现在不同了,陈家村这么多人在,谁也别想再让良辰受委屈,明天我带着人在院子外候着,院子里有动静我就带着人冲进来,管他苏家有多大的本事,我们一准儿让他得不了好。”

    陈老太太被说忍不住一笑:“好了,好了,人家可是有功名在身的,你们敢动手不成?”

    高氏听到这话却不退缩,伸手叉起腰:“有什么不敢,是他来的陈家村,又不是我们打上门的,他都不要脸面,我一个村妇怕什么?

    再说了,别看苏家又几间药铺,官药局买的却是陈家村的熟药,我们陈家村可比苏家强咧,我们良辰岂能嫁去苏家?不行,不般配。”

    被高氏这样一说,陈老太太彻底开怀了。

    房后的常悦听到这话,盘算着要不要禀告给大爷,跟在谢大小姐身边这么久,常悦虽然没有常安聪明,却也看明白了,大爷说是盯着谢大小姐,实则就是暗中保护,大爷每次来看谢大小姐,他都看在眼里。

    上次晚上大爷来陈家村,不小心将谢大小姐摔进了药材堆中,他就看到大爷紧张地走到谢大小姐身边赔不是。

    “我不是有意的。”

    这话说得……软绵绵,又满是懊悔。

    从来没听过大爷这样说话的常悦,感觉已经自毁双耳。

    现在苏家大爷要来陈家村,他得让人禀告大爷一声,免得出了什么差错,他可担待不起。

    常悦打发人回去禀告,自己则继续暗中护着陈家村。

    在熟药所的谢良辰自然一无所知,她正与许汀真仔细商议中成药,前朝已经有丸剂、散剂、酒剂、洗剂……

    但这丸剂不好做,药材用量也要刚好合适,而且熟药所的工具太过简陋,碾磨药材不够精细。

    要想将这做好,还得去铁匠铺打新的家什。

    许汀真看向谢良辰:“刚刚才做了熟药,为何那么着急动手试做丸剂?可以慢慢来。”

    眼下的情形看起来不用着急,可谢良辰怕那场瘟疫会像前世一样到来。

    ……

    宋羡与李佑一起审问了犯人,王俭一直喊冤,即便有木齿做证据依旧不肯招认。

    王家那些人也一样,虽然全都用了大刑,却没有吐露一个字。

    “萧兴宗在新城。”宋羡道。

    李佑皱眉,大齐抓到的辽人眼线和奸细多数都与萧兴宗有关。

    “早知道,当年就该杀了他,”李佑道,“赵兴宗的父亲也曾是皇上手下得力将领,没想到却生出这样的儿子,赵兴宗被辽人绑走的时候,我本有机会射杀了他,一时心软没能下手,以为能够通过使臣将他要回来,哪知他就背叛了大齐。”

    李佑想到赵老将军难免心里不舒坦,赵老将军在的时候,他们还觉得赵兴宗文武双全,将来定能接替他父亲成为栋梁之臣。

    赵老将军战死沙场的时候,皇上为了劝慰赵兴宗,不但封他为归德郎将,还赏赐、战马、甲胄和佩剑,赵兴宗一时风光。

    赵兴宗到了北方之后,打过几次胜仗,官职又升为宁远将军,虽然不及宋启正,在军中也有了些名望。

    九年前皇上御驾亲征,让辽人节节败退,正要一鼓作气将辽人赶出拒马河,却发现中了辽人的圈套。

    李佑和宋启正拼死护着圣驾逃出重围,赵兴宗和宋启正的两个孩子却都被辽人捉走了。

    之后宋裕和宋旻被派去的人救了回来,萧兴宗则投靠了辽人,北疆之所以乱了九年,离不开萧兴宗为虎作伥。

    李佑看向宋羡:“那时候你年纪还小吧?你在哪里?”

    宋羡道:“军中,不过没有跟随圣驾前去拒马河,而是留在定州跟随家将筹办军备。”

    李佑点点头:“这桩事以后就要靠你了。”

    宋羡应声。

    从衙署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常安走上前道:“常悦那边送来消息了。”

    宋羡颔首却没有让常安继续说下去,而是带着人离开衙署门口,才示意常安继续说清楚。

    常安道:“苏家大爷来了镇州,还去陈家村送了名帖,明日就要去探望陈老太太。”

    说着这话,常安觉得自己屁股下面都是火器,一不小心就要将他炸了。

    宋羡催马继续向前走,眉目舒展不辨喜怒,半晌才道:“说完了?”

    常安应声道:“您若是不想让苏大爷见谢大小姐,我们就去阻拦,我想好了,可以寻个理由将谢大小姐唤出来。

    就说大爷您……不舒坦?”

    常安话音刚落,就听宋羡冷哼一声:“你主意倒是不少。”

    常安没看懂大爷的意思:“那我就去这样做了?”

    宋羡冷冷地道:“你可以留在陈家村不用回来了。”

    常安整个人一僵。

    宋羡接着道:“我让常悦守着,是有重要的事禀告,苏家人去陈家村与我有何干系?陈家老太太和谢良辰见不见,那是她们的事,用得着你给出主意?

    多事。”

    第一百二十章

    怀疑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