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1章

    还有留几块给许先生。

    陈老太太想着又多留了两块,那是给外孙女的。

    辰丫头说在宋家吃过了,她是不信,到镇国将军府上做客能吃饱?辰丫头比从谢家出来时瘦了一大圈,到现在也没能补上去,要不是照应陈家村,哪里会这样?

    陈老太太心中盘算好,就向谢良辰招了招手。

    “辰丫头啊!”

    陈老太太刚张开嘴,眼前一花,紧接着嘴里尝到了软软糯糯的东西,她没敢咬,就惊讶地望着谢良辰。

    “祖母吃啊,”谢良辰向左右看了看,“来人了!快合上嘴,您的口水都淌下来了。”

    陈老太太少了几颗牙,叼不住那方糕,真怕自己淌出口水,忙用嘴唇抿了进去。

    谢良辰笑弯了眼睛:“好吃吗?”

    陈老太太说不出话来,眼睛中有惊吓,但更多的是感动,一块方糕吃下肚,陈老太太只觉得满嘴香甜。

    谢良辰道:“等咱赚了银钱,我做给外祖母吃,我在上面多加点果脯,我还要做栗糕、糍糕……明年重阳节时,就做重阳糕。”

    陈老太太心听得突突乱跳,这些都做一遍,那得多少银钱?

    谢良辰端碗喝了一口热水:“我将这些给许先生送去,就去织房了,看看能做出多少毛织物,还要尽快分发下去。”

    她还要商议与二舅舅一起在地窖里催芽育苗,等到开春的时候方便栽种药材。

    陈老太太看着忙碌的外孙女,走出屋子又瞧见一个个小心翼翼捧着点心的孩子们,这些孩子拿到点心没有直接送入嘴里,都向家中跑去。

    因为这些点心,到处都是欢喜的声音。

    谢良辰走进织房,村中几个舅母天天守在这里,织机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从早到晚不停歇,院子里放着晾晒的羊毛。

    谢良辰走进去看情形:“这些羊毛够不够一家一床被子?”

    黑蛋娘高氏道:“织薄些该是够用。”

    “不行,不能薄。”谢良辰摇头,她记得今年冬天特别冷,雪下得特别厚,冻死不少人,开春的疫症也与此有关。

    要从现在就防疫疾,她还要试着与许先生做成药,如果前世的事还会发生,或许他们的药就能救人。

    宋羡在年前做好了成药局,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这件事才对。

    今晚宋羡来找她,除了教她拳脚功夫,是不是就要与她提及这些?

    谢良辰脑子一边不停地动着,一边开始捋手中的账目,仔细筹算要买多少羊毛才够用,还要做些毛织的衣衫,二舅舅他们还要出去巡视,再说冬日里也要四处走动,光靠几件粗布衣真要将人冻死。

    北方冬天时间太长,许多人都窝在家中等着天暖起来,谢良辰却没准备就此歇息。

    在织房忙起来,天就黑透了。

    谢良辰这才想起,她早该回家了,不知宋羡有没有来?

    这位债主好不容易心情舒畅,若是被晾在一边,肯定会恼怒……

    第一百一十三章

    距离

    谢良辰收拾好东西从织房里出来,一眼就瞧见了带着人赶过来的田卉珍。

    田卉珍笑着道:“我听陈阿叔说,你们要买羊毛,刚好我家认识一个商队,他们从霸州收了一些毛皮,羊毛没有王家的好,但是价钱不贵,就让人带过来一些给你瞧瞧。”

    田卉珍说着让家中的伙计将羊毛搬进织房。

    田卉珍是个心思细腻的人,知晓陈家村现在需要什么样的羊毛,不用太好的,只要能保暖即可。

    谢良辰看过羊毛,向那商队买了五十斤。

    田卉珍瞧着谢良辰手中的账目,从前她以为父亲养着一支商队就很是不易,可跟谢良辰要支撑整个陈家村来说,委实算不上什么,这样一想,就连平日里打点家中事务也不觉得累了。

    她也向良辰学会了未雨绸缪,也为商队中的伙计买了些羊毛和布帛,又买了羊皮准备给父亲做软甲,剩下的皮料刚好给陈子庚做双靴子,当然这些田卉珍不会事先与良辰说,就当她送给庚哥儿的年礼。

    “田大伯什么时候回来?”

    谢良辰与田卉珍边说边向村口走去,往常时候她会留下田卉珍多说说话,可天色已晚,田卉珍还要赶回田家,她也就不做挽留。

    田卉珍道:“昨天我收到了父亲的家书,要下个月初才能回到镇州。”

    谢良辰颔首:“让田大伯不要再晚了,今年冬天冷,不知什么时候就会下大雪。”

    田卉珍应声又想起来:“你最近还在练拳脚和射箭吧?过两天我来找你,看看你又长进了多少。”

    田卉珍上次侥幸赢了谢良辰,不过她可不敢松懈,每天都向商队中的叔伯请教,那些叔伯曾做过镖局的趟子手,手下很是有一番功夫。

    她跟叔伯多学些,不求能够一直赢过良辰,在切磋时或许能够给良辰启发,再不济她们两个总是打着玩闹,将来良辰愈发厉害,她不能差得太多。

    田卉珍道:“早知道我应该留下,至少见见宋将军。”

    谢良辰不禁心中一惊,田卉珍这话乍听过去,还以为她知晓今晚宋羡回来,不过亏她很快想了明白,田卉珍指的是宋家来陈家村用饭那日。

    田卉珍压低声音问谢良辰:“宋将军有外面传言的那么骇人吗?”

    谢良辰摇了摇头:“没有,宋将军还教我阿弟和村中的孩子们射箭。”晚上还要指点她拳脚。

    田卉珍为谢良辰担忧:“从前我父亲向宋家军中送货时,听镇国将军手下的将领说,宋将军喜怒无常,经常无端杀人,现在看来倒不像是那般,宋将军为镇州做了不少好事。

    不过你还是要小心,究竟是民不与官斗,这次陈家村差点被当做私通辽人的奸细,可将我吓坏了,幸好李佑大人明察秋毫,陈家村才安然无恙。

    我知道你待人好,宋将军帮过陈家村,你心中惦念着,总想要回报……可还是要为自己多做打算,不要搅进争斗之中,真的出了差错,就会有危险。”

    田卉珍拉着谢良辰的手紧了紧,陈家村这次出事真的将她吓坏了,这次过来就是要给谢良辰提个醒。

    “我也知道你这样聪明比我想的周全,”田卉珍道,“但怕你当局者迷……不管你爱不爱听我都要说。”

    “知道了。”谢良辰忍不住笑出声,她知道田卉珍是一心为她好,但是她与债主的关系却不能与田卉珍说清楚。

    送走了田卉珍,谢良辰才回到陈老太太的院子里。

    陈老太太坐在桌边纳鞋底,瞧见了谢良辰这才倒了一碗水放到外孙女旁边:“不要太辛苦,手里的活计不是一日半日就能做完的。”

    谢良辰点头看向坐在旁边算账目的陈子庚:“刚买了五十斤羊毛,一斤一贯十文,要好好记上。”

    陈老太太瞪圆了眼睛,伸出手在谢良辰眼前挥了挥,外孙女不是在说梦话吧?人在家中坐,怎么就能买五十斤羊毛?做梦还惦记着花钱呐?

    ……

    宋羡来到陈家村时,就瞧见一个人影在灶房里晃动,他皱眉正要去看清楚,那人影侧过脸。

    月光照在她绰约的身影上,虽然看不清她的面容,但是宋羡认出来那是谢良辰。

    偷偷摸摸在自家灶房中翻找什么?

    宋羡站在墙角的阴暗里,看着谢良辰在灶房晃悠。

    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她鬼鬼祟祟的模样,委实乏味的很,不过宋羡站在那里良久,直到谢良辰走出灶房。

    “在灶房藏了厨娘?”

    一道声音传来,谢良辰打了个冷颤,她转头看去,瞧见了宋羡向这边走来,他那高大的身影仿佛能将头顶那抹月光遮住。

    谢良辰就要上前行礼。

    宋羡道:“做毛织物要假手别人,每次做饭食是不是也要带个厨娘偷偷帮忙?”

    谢良辰一眨不眨地望着宋羡,所以她与宋老太太说的话他都听见了?既然这话都听到了,那么后来……

    宋羡接着道:“如果不去给我祖母做饭食,我就将你绑着关起来?”

    谢良辰就知道今晚不简单,没料到宋将军心眼这般小。

    谢良辰道:“将军没这样说过,我是哄老太太欢喜的。”宋羡是没要挟关她,却说过要杀了她。

    “想得美,”宋羡声音冷淡,“让你白吃粮食?那是谁欠谁的债?”

    宋将军这冷冰冰的话……不知为何让谢良辰想笑,但她竭力忍住了,她板着脸郑重地道:“大爷说的是,下次我不会乱说了。”

    宋羡乜着她,话说的柔顺,不乱说,就是不哄祖母了?她不会想不到,这是故意在堵他的嘴。

    “准备好了?”宋羡看了看院子里空旷的一角。

    让他看看她拳脚功夫有没有嘴皮子长进的快。

    谢良辰整理好衣裙,快步走了过去。

    依旧是宋羡让她双手、双脚,只站在原地躲避。

    不过这次她也没有轻易就被闪得摔跤,持续的时间比第一次长了不少。

    宋羡颇有些意外,上次吃过的亏,她倒是都记得清清楚楚,不再轻易攻他下盘,而是认认真真地向他出拳,仿佛将他当成了一根木桩。

    从未做过人棍的宋羡,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一拳从他的脸颊擦过,因为剧烈活动,她的气息略微急促,月光下微风吹过她垂下的发丝,从她的脸颊上掠过。

    仿佛一滴水落入他的心湖中,微微泛起了波澜,只不过并非什么美好的情景,而是……

    宋羡下意识地感觉到鼻子一酸,仿佛那拳头已经结结实实地打在了他的鼻子上。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用害怕

    宋羡只觉得那痛觉是如此清晰。

    鼻子一酸,直冲向眼睛。

    在战场上受过许多伤,但没有哪次会突然让他如此清楚的去回想。

    仿佛这伤并不只是在身上,而是在心里。

    让他觉得讶异,有些羞耻,像是猝不及防地丢了颜面。

    宋羡回过神之前,身体又一次习惯地做出了反击。

    他不会在这样的时候让人打到他,特别是结结实实地打在他的脸上。

    宋羡伸手握住了袭来的拳头,若是换做旁人大约会手臂一沉直接扭过去,但触手那拳头柔软而小巧,他猛然惊觉,随即将扭改成了拉扯,然后松开手。

    “嘭”地一声,谢良辰摔进了不远处的药材堆中。

    宋羡站在那里,失神地看着谢良辰的背影,这次他是真的想要指点谢良辰拳脚功夫,没想会再将她摔出去。

    他这个感觉到危险就做出反击的习惯是早就养成的,因为经常身处险境,不能有一刻放松警惕,程彦昭包括他身边的常安、常悦等人都知晓,不会突然离他过近。

    上次他会摔谢良辰是因为她偷袭,这次是他走了神。

    宋羡看先那药堆,趴在上面的人没有立即起身,他不由地向前走了两步,完全忘记了上次她的“兵不厌诈”。

    “我不是有意的。”

    话说出来,宋羡一怔,他居然开口解释?

    不知是气氛突然尴尬,还是他意识到自己的失常,宋羡顿时皱起眉头。

    突然的安静,让人急于扭转局势。

    宋羡道:“你委实有些长进,我躲闪不及,不得不出手。”话说出来,他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些。

    否则如何解释说好了让她双腿双手,却突然伸出手臂阻挡?

    药堆里的人依旧没有动静。

    宋羡接着道:“用不用我拉你起来?”

    “不用麻烦大爷。”谢良辰慢慢地爬起。

    她其实挥出那一拳时,就知道不太好,身体摔出去的瞬间,她怀疑宋羡想起来了。

    但既然做了,她也不害怕,就想要起身面对,突然听到宋羡那句话,于是怔愣在那里。

    不过就是摔了一下,宋羡要指点她拳脚时,她就有所准备,而且这次摔的力道比上次要轻了许多。

    没料想宋羡还会做一番解释,一时半刻没有回过神来,干脆听宋羡将话说完。

    宋羡眼看着谢良辰起身,看起来没有什么异样,然后她伸手从药材堆里拖拽出一个破布袋子。

    谢良辰递到宋羡面前:“今天我瞧见外祖母与舅母偷偷摸摸的说话,知晓她们肯定又藏了糠皮和瓷土,我在灶房里没找见,摔倒的时候恰好摸到了。”

    宋羡气结,所以她没有立即起身,只是在摸那布袋子,说不上是什么心情,幸好谢良辰看起来没有什么异样。

    明明松了口气却心中隐隐又有些不快。

    不过转瞬之间,宋羡恢复常态:“瓷土?陈家村不是不缺米粮了?为何还要藏糠皮、瓷土?”

    “习惯了,”谢良辰道,“饿了好多年,总怕突然有一天闹灾荒,有再多粮食也不够用,又怕冬日里有大雪,到时候就会有流民和贼匪,这些糠皮我也不会丢掉,就是先藏起来。

    毕竟糠皮还是能果腹的,但不能交到外祖母手里,免得外祖母早早就开始做打算。”

    宋羡听着这话,想起前世时北方的疫症:“再过半个月,天就彻底冷了,城中会开设粥厂,衙署也会分发些粗粮。”

    谢良辰笑道:“大爷戍守镇州果然不一样。”前世宋羡去西北戍边,镇州在宋启正手中不是这般模样。

    明知她在故意说好话,宋羡皱起的眉毛却舒展了些,想到今天祖母的欢喜,他道:“祖母有你陪着说话,心中难得舒畅。”

    谢良辰道:“老太太送给我不少点心,陈家村的孩子们都尝了,一个个都让我替他们感谢老太太。”

    宋羡道:“前世……我祖母不久就过世了,如今希望她能身子康健。”

    谢良辰道:“这次大人是不是请了有名的郎中去给老太太看脉?”今天去宋家时,她也仔细看了看宋老太太,虽然她不擅长切脉,但总觉得老太太的病症不在身上,而是在心里。

    宋羡颔首:“许先生医术了得,改日我来请许先生上门为祖母诊脉。”

    谢良辰再次应声。

    说完这些,突然就不知晓再说些什么,谢良辰正想着要不要提及防范疫症之事,可是做成药之事她还没来得及向许先生提及。不知能不能做出来,现在告诉宋羡未免太早了些。

    迟疑间,就这样断了话题。

    静谧了许久,谢良辰以为宋羡该走了,却没想到宋羡突然道:“觉得苦吗?”

    谢良辰抬眼向宋羡看去:“大爷说的是在陈家村?”

    宋羡点头:“前世你虽然嫁去了苏家,但衣食住行总比在这里要好得多,至少不用去藏糠皮。”

    谢良辰没有迟疑:“能在这里与外祖母和阿弟在一起,比什么都好,就算前世在苏家一生锦衣玉食,也不及在这里一日。

    说到这个,还要多谢大爷,如果没有大爷,我可能不会回到这里,我不是在解释……那桩事委实说不清楚,不论如何,我记得当年自己说过的话,会报答大爷。”

    到现在谢良辰也不知道,重活一世到底是因为她还是宋羡,不过为了避免宋羡以为她想要为自己开脱,先要说清楚。

    不知是因为哪句话,宋羡不但没有怪罪,反而有些愉悦。

    宋羡与谢良辰四目相对:“你也不用如此小心翼翼,只要你不会做有害我之事,我就不会取你性命,更不会牵累你身边人。”

    少女清亮的眼眸中映着皎皎月光。

    “怎么?”宋羡道,“不信我说的话?”

    “信,”谢良辰向宋羡行礼,“多谢大爷。”

    宋羡挪开视线:“陈家村若是有什么难事,也可以让常悦来寻我,这些日子我会在镇州和祁州。”

    风略微有些凉。

    宋羡道:“回去吧!”说完他转身向外走去。

    看着宋羡离去的方向,谢良辰也是许久才想明白,或许是宋老太太在宋羡面前为她说了话,所以宋羡愿意对她多些信任?

    债主从凶神恶煞变成和颜悦色,自然对她是件好事。

    宋羡一路走出陈家村,常安忙牵马过来。

    不知为何宋羡不想骑马,吩咐道:“走几步。”

    常安迎着北风,刚张嘴就被灌了一肚子,这样的天气,委实不适合“走走”。

    第一百一十五章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