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6章

    这时候宋老太太已经情形,摇晃着手:“不用了,老毛病了,昨日才请了脉,就算将郎中唤来也不能再开药。”

    宋老太太知晓家中出了事,一直想要将宋羡叫回来说说话,总算等到身子好一些了,没想到是如今的模样,这么一来她就不可能让宋羡跟她去园子里走动。

    稳了稳神,宋老太太觉得好了些,这才让宋羡搀扶着她起身。

    宋羡只觉得祖母又消瘦了许多。

    管事妈妈低声道:“老太太最近胃口不好,大爷您劝着点,让老太太多吃些。”

    宋老太太埋怨地看了一眼管事妈妈。

    管事妈妈垂下眼睛不敢再说话。

    宋羡吩咐道:“去布菜吧,我陪着祖母用饭。”

    宋老太太拍了拍宋羡的手:“我没事,整日里不出去,自然也吃不了多少,你可不行。”

    宋老太太说到这里叹了口气:“从前那些事该过去了。”

    宋羡当年被人在饭食里下了毒,才被带去海上,从那以后,宋羡就比从前更加警惕,身边的人都是他亲手培养的,只会听命于他,有些人虽然是宋启正给宋羡的家将,但如今也一心一意跟随宋羡。

    宋老太太知道这样很好,但心中莫名的不舒坦,她的孙儿活的好像没有人气儿似的。

    宋羡难得目光柔和:“祖母安心,这么多年,我都忘记了。”

    宋老太太道:“救你的那一家人还没找到?”

    宋羡眼前浮现出谢良辰的模样,不过他还是道:“没有。”

    “希望他们一家人平安顺遂,”宋老太太握紧了宋羡的手,“我这身体愈发不好了,只盼着还能有机会当面谢谢他们。”

    宋羡胸口一滞,他安慰宋老太太:“祖母好好将养,身体也会慢慢好转。”

    宋老太太这次只是笑着点头。

    祖孙两个一起吃了饭。

    厨房送了熬好的鸡汤,管事妈妈盛了两碗,一碗给宋老太太,一碗端到宋羡面前。

    管事妈妈知晓,大爷胃口一直不好,从来不喝汤,却在不经意间,看到大爷低头尝了一口。

    管事妈妈面上掠过一抹惊讶,宋老太太也看到了,等到孙儿抬起头才道:“怎么样?可好喝?”

    “好喝,”宋羡道,“祖母多喝些。”

    宋羡方才想起了谢良辰煮的那碗黄精炖鸡,眼前这一碗好似也放了药材,但入口有些麻、苦,没有谢良辰那碗好吃。

    用过了饭,宋老太太又问起:“彦昭怎么不来看我?”

    宋羡道:“他知道我回来陪您吃饭,最近他胃口不好,怕坏了您的兴致。”

    宋老太太总觉得孙儿心情不错,还与她这样说起了程彦昭。

    宋老太太欢喜过后又为程彦昭担忧:“我见过那么多孩子,属他胃口最好了,若是不舒坦要请郎中看看。”

    宋羡耳边回荡起程彦昭的声音,说不出的聒噪:“祖母安心,他就是吃多了。”

    撑的。

    宋老太太累了,让宋羡扶着躺在软榻上。

    眼看着孙儿要离开,宋老太太道:“那件事我听说了,是你父亲和三弟不对,你父亲说,过些日子他会去定州,也会教训宋裕和宋旻。”

    宋启正这是通过宋老太太的口,将决定告知他。

    退去定州,将镇州给他,这就是宋启正的交待。

    宋羡并不在意,前世他拿下了宋启正所有的兵马,将宋启正送去了晋城休养,他起兵之前,宋启正就病故了。所以拿下镇州,委实算不上什么。

    宋老太太叹息:“我还记得你刚出生时,你父亲很是喜爱你,从乳母手中将你接过来,直说你生得像他,你三岁时,他从一百多个家将子弟中挑选了常安、常悦,让人将他们养成你的亲随。

    常安、常悦倒是一直跟着你,你们父子却……唉……”

    宋老太太不想说太多乱了宋羡的心情,儿子她说不动,总不能让孙儿一直受委屈。

    宋羡从宋老太太院子里出来,没有停留直接出了镇国将军府。

    他是宋启正的嫡长子,但镇国将军府却不是他的家。

    宋羡一路前往衙署,刚到了门口,就看到程彦昭。

    程彦昭满脸笑容:“李佑让你接手镇州的驻防,镇州是你的了。”

    李佑来北方时,手中握着权柄,将镇州给宋启正还是宋羡,他可以做主,先让宋羡接手镇州,吏部、兵部的文书随后就会到。

    宋羡对李佑这样的决定不意外,但没想到会这么快。宋羡隐约觉得这桩事与东篱先生和那婆子有些关系。

    接手驻防将士不是件小事,宋羡无暇去陈家村,吩咐常安将那婆子的事告诉谢良辰:“不用遮掩,径直说给她听,她知道该怎么办。”

    常安应声,还是提醒宋羡:“我们要去镇州军营,要不要让常悦跟着。”

    “不用,”宋羡没有迟疑,“他办事我放心。”他不放心谢良辰才会让常悦前去盯着,眼下那老翁可能是东篱先生,就更需要常悦时时刻刻地在一旁,洞悉她所有的举动。

    常安则是另外的思量,他与常悦是大爷的亲卫,亲卫就是大爷的另一条命,虽然大爷与寻常主子不同,经常在危难时救下他们兄弟。

    但到底亲卫是旁人无法替代的,更别说常悦手下还有一干人手为他效命。

    如今大爷还没有将常悦召回的意思,这着实让常安惊诧。

    宋羡与程彦昭忙了三日,才算将镇州驻防换上自己的人手,宋羡心中牵挂宋老太太,想起祖母喜欢吃城中“泰和居”的饭菜,于是带着常安一路去了“泰和居”。

    走到门口,宋羡就看到“泰和居”外,不远处蹲着两个人影。

    一大一小。

    少女梳着两个鬏鬏怀里抱着只木匣子,右手捏着根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蹲在她旁边的阿弟则摆弄着手中的算筹。

    正是谢良辰和陈子庚。

    宋羡不知晓她在酒楼门口做什么。

    伙计上前迎着宋羡上楼,宋羡身后的常安揣摩着大爷的意思,开口道:“门口有两个孩子是做什么的?”

    伙计一时没明白常安的意思,伸头看了一眼才恍然大悟:“是卖药的,等了掌柜一整天了,您觉得碍眼,我立即就将人撵走。”

    常安心被吓漏了一拍,忙开口道:“谁让你撵人了?”这谢大小姐怎么又将药卖到酒楼里来了?

    第五十五章

    赤诚

    常安陡然变脸,旁边的伙计忙战战兢兢地赔小心,是他会错了意,就算挨顿骂也是应该。

    常安接着道:“你家掌柜要见他们?”

    伙计抿了抿嘴唇:“等掌柜忙完了,可能会见。”

    常安和伙计的话传入了宋羡的耳朵,宋羡不以为意,一路走到二楼坐下,透过窗子看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

    不远处的一家酒楼外,好像也站着几个人,相隔的略微远些,并不能看清楚他们的面容。

    宋羡目光在他们身上略微停顿了片刻,常安就心领神会:“常悦在附近,我去让人问问。”

    其实不必都此一举,常悦看到他们前来,必会过来说话,但是宋羡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依旧没有阻止常安。

    大约是仍旧不放心谢良辰。

    常安很快去而复返,跟在常安身后的正是常悦。

    常悦似往常般面无表情:“陈家村收了不少药材,但是药铺却不收他们的。”

    常安忍不住道:“为什么?”

    常悦道:“城中药铺都有固定的药商送药,现在又不是缺药的时节。陈家村的人将整个镇州的药铺都问了,只卖了些许柴胡,眼看着药材越堆越多,陈家村手中也没有多少银钱再收药。

    谢大小姐就带着人去酒楼里询问,酒楼做药膳会备些药材,虽然的远远不及药铺,但药膳用的药材大多昂贵,若能卖了,对陈家村眼下的困境也有所帮助。”

    宋羡神情平静,依旧不动声色,从前打理宋家在北方的药铺,手中还有商队的人,会不知道该什么时候收药?

    正是药材收获的季节,怎么可能不缺药材,应当是药商联手药铺,要让陈家村知难而退。

    是谁在背后鼓动?

    宋羡摩挲着手中的杯子。

    常安和常悦立在旁边不敢打断宋羡的思绪。

    换做别人大约宋羡会插手去查问,但想到谢良辰,以他对她的了解,不至于只有这点的本事。

    素来了解宋羡的常安,心中开始盘算要如何帮陈家村卖药,甚至连派谁去药铺都想好了,却没想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知道了,你去吧!”

    常安一惊,怔愣地看向宋羡,旁边的常悦已经应声退了出去。

    常悦走了之后,宋羡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喝茶。

    常安终于忍不住:“大爷,我们不管?”

    宋羡掀开眼皮,清冷的眼眸一片幽深:“是他们为我做事,还是我为他们做事?”

    常安半晌反应过来,这话似是没错,难道是他想的太多?

    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一切依旧。

    谢大小姐带着人依旧守在酒楼下。

    伙计提了食盒进门:“这几道菜做好了。”

    常安将食盒接过去,就要跟着宋羡一起离开,“泰和居”的掌柜匆匆忙忙进门向宋羡行礼。

    丁掌柜一脸歉意:“家中有些事,因此来晚了,没能亲手给老太太做菜,还请大爷见谅。”

    宋羡平日话就不多,十句有九句不应声,丁掌柜也早就习以为常,他继续道:“老太太还喜欢吃我做的几道点心,我现在就去做来。”

    宋羡看了看那食盒,想了想丁掌柜做点心需要的时间,几乎没有犹豫:“这些足够祖母吃,不用再浪费功夫,去忙你酒楼里的事。”

    不用再浪费功夫?丁掌柜下意识地在脑子里转了一圈,绷紧了精神思量,他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做?

    大爷平日来酒楼里,就算开口说话,也不过就是几个字,真可谓字字如金,这次却难得的说了一整句,如果他不能领会大爷的意思,恐怕会一直惴惴不安。

    丁掌柜待还要开口说话,宋羡却站起身大步向外走去,俨然是不想再看到丁掌柜在这里。

    丁掌柜看着宋羡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宋将军今日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宋羡来的时候,谢良辰在教阿弟筹算,等她回过神,宋羡人都到了酒楼里,也就没能上前说话。

    等到宋羡出来,碍于周围人多,谢良辰也就带着阿弟上前躬身行了礼,然后眼睛落在丁掌柜身上。

    比起见宋羡,此时此刻她最想找的还是丁掌柜。

    不等丁掌柜挪动步子,谢良辰就走上前攀谈。

    宋羡离开泰和居门前,有意地转头回看了一眼,刚好望见谢良辰和陈子庚将丁掌柜围住。

    那模样,比方才向他行礼要赤诚的多。

    也不看看是谁将丁掌柜带出酒楼的。

    ……

    谢良辰将怀中的匣子打开,递到丁掌柜面前:“掌柜的,您看看这制黄精。”

    制黄精这种药材,丁掌柜平日里都是从药铺里买来的,眼前这两个分明是农家的孩子,怎么会卖这种药?

    “丁掌柜我们是陈家村的,”谢良辰道,“我曾去纸坊里献方,眼下纸坊的杨桃藤和黄蜀葵,大部分都是我们采来、收来的。”

    谢良辰神情诚恳,脸上挂着的一抹期盼的笑容:“在镇州城,您的药膳做的最好,也最为识得这些药材,您看看这制黄精如何?”

    药材好不好,会影响药膳的口感,所以每次丁掌柜对药材都是精挑细选。

    眼前这黄精……

    至少是十年以上,通体黑亮。

    丁掌柜伸手取出一块来看,是黄精没错,炮制的方法应该是先蒸后晒,不过蒸晒的法子不同,最终得到的药材也会不同。

    丁掌柜知晓炮制药材一向是秘密,便只是问谢良辰:“你如何懂得这些?”

    谢良辰道:“与那造纸坊的滑水方子一样,家中长辈教的,这黄精是我们上山挖来的,也是我亲手炮制,您可以尝一尝味道。”

    黄精炮制的好,就没有了药材原本的麻味儿。平日选制黄精,就是要靠尝。木匣子里有切好的小块,方便人品尝。

    丁掌柜拿起一块放在嘴里,不但没有麻味儿,而且软糯而香甜。

    丁掌柜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已经暗自惊讶。

    “掌柜的,”谢良辰道,“我们村子还有纸坊的生意,绝不敢欺瞒别人,这匣子里的黄精就给您试药性,不用给银钱,您若是觉得好,就打发人来陈家村,我可以带着药材来酒楼中,现为您炮制黄精。”

    没有要银钱而是先留下药材,丁掌柜望着眼前的人,虽然他们是农户却心胸宽广。

    丁掌柜向周围看看:“附近的酒楼你都送过药了?”

    谢良辰颔首。

    丁掌柜接着问:“都不收银钱?”

    谢良辰点头:“不收,我们与他们说的也是一样,用过若是觉得好,想要买就去陈家村。”

    丁掌柜又问:“没人买的话,你们岂非要损失不小?”

    “定会有人买,”谢良辰肯定,“我相信我的药。”

    丁掌柜答应下来:“我会试试。”

    丁掌柜话音刚落,旁边的陈子庚也从怀里拿出一只匣子:“掌柜的,蛤蟆油您收吗?”

    陈子庚想起阿姐说制黄精的话,强忍着不适,从匣子里掏出一只晒干的蛤蟆:“掌柜的您看看,这是我们亲手抓的。”

    陈子庚一颗心慌跳起来,他总觉得手指下的蛤蟆干好像会动。

    第五十六章

    不怕

    陈子庚脑海中努力回想着阿姐说过的话。

    “树林里有一群小蛤蟆它们……很让人欢喜。”

    陈子庚违心地赞成,嗯,一点都不丑,大大的眼睛,鼓鼓的脸颊很好看。

    丁掌柜接过陈子庚手中的蛤蟆干,蛤蟆干晾晒的刚刚好,将蛤蟆干掰开立即看到了里面黄色的蛤蟆油。

    丁掌柜思量片刻道:“这蛤蟆你们有多少?”

    谢良辰道:“晒好的不多,但我们还能再去抓来。”

    看着丁掌柜的模样,陈子庚眼睛发亮,让人欢喜的小蛤蟆真的要变成了银钱。

    谢良辰道:“掌柜若是想要,可以去村中找我,还能看看院子里晾晒的黄精。”

    丁掌柜迟疑片刻点点头:“我想一想。”他要先用这黄精炖一只鸡,尝尝味道如何,然后再去村中看看。

    谢良辰带着陈子庚离开酒楼门口,陈子庚肚子“咕噜噜”乱响,蹲在这里委实不易,总能闻到一阵阵的香气。

    陈子庚胡乱想着,多亏他一直跟着阿姐摆弄算筹,这才能抵抗住那香气,不知道黑蛋他们怎么样,有没有口水直流。

    眼见天快黑了,陈玉儿几个也找了过来,大家分别去酒楼里兜售药材,约好了时间一起回陈家村。

    看着众人垂头丧气的模样,就知道药材没有卖出去。

    “没关系,”谢良辰安慰大家,“如果那么容易,就轮不到我们来卖了。”

    陈玉儿红着脸道:“希望酒楼掌柜试过之后,会找我们来买。”

    谢良辰很笃定:“药材好,价格好,自然会来买,就像我们收的那些药材,也能卖得出去。”

    陈玉儿本来性子腼腆,这些日子跟在谢良辰身边胆子逐渐大起来,人也开朗不少,不懂的就会直接问谢良辰:“辰阿姐,我们还要收药吗?会不会太多了?镇州附近就那么大的地方,药铺不用的话,我们的药材能卖给谁?”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