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谁知道那些外国人都是王八蛋啊,说反悔就反悔,还不赔违约金。”鹿小安拍了拍老板的肩膀,她不是很擅长安慰人,全买了就算对他最大的帮助吧?
“那你进货的材料还能生产多少双?”
老板抹了眼泪说:“大概还能再生产四万双。”
看样子真是被人忽悠买了不少材料呢。
鹿小安想也不想直接答应:“行,那就生产吧,九万双我全都要了,其中三万双做成能在北方冬天穿的棉鞋。”
对她来说,无非就是每人发两双还是三双的区别,换着穿去呗。
老板要给她磕头,被鹿小安硬拉住了,眼泪都顾不上擦,他赶紧说:“这种鞋成本高,一双要70块钱。”
“我不多要您的,您给我80就行,棉的那种加羊毛,一双再加10块……”
鹿小安一口气把九万双鞋钱全付了,总共给了一千四百万,一双差不多一百五了。
这质量,真的好划算,关键是,她心疼那两个孩子。
“我不需要包装盒,给你再省点钱。”
“以后做生意还是要留个心眼,别动不动就扩大经营,市场毕竟不稳定。”
司机办事很效率,买了两箱牛奶两箱酸奶,送过来之后,老板都不知道要怎么感谢鹿小安了。
“您按时完工就行。”
鹿小安上车之后咳嗽了几声,整个呼吸道都火辣辣的疼。
这感觉不好,可能是最近太累了,千万别是病加速恶化了。
回家后,鹿小安坚持着胡乱洗了个澡就栽在床上了。
晚上边边一直在院子里叫,平日里它不这样的,鹿小安连起身去训它的力气都没了。
再次睁开眼,已经是第二天早上十点。
微信里n多未读消息,还有好多未接电话。
鹿小安跳起来直奔仓库去了,将土们的早餐还没送。
快餐老板人留言说回去监督生产中餐了,她的特别加餐在桌子上,中午饭一会儿就来。
中午菜谱:黑椒牛柳炒面,蒜香油炸小羊排,水煮西蓝花,咸鸭蛋,豆皮对夹以及一份冰糖枸杞银耳汤。
因为有羊脂玉带来的入账,其实现在每天都给将土们供应快餐也不是不可能了。
鹿小安告诉快餐老板,再加单一个月,为了不再出现今天这种付款延迟的情况,她直接预付了半个月的。
老板一连发了十个“谢谢老板”的表情。
鹿小安突然发现,接地气的生活能带来的并不是烦恼,而是脚踏实地的充实感。
唯一可惜的是,她已时日无多。
盆盆今日送东西比平日要快速得多,鹿小安说完一转眼,东西就已经全不见了。
换了平时,盆盆至少需要五分钟左右才能完成。
鹿小安看向盆盆,觉得它不对劲。
第24章
盆盆升级了
盆盆原本是绿白相间的翡翠,此时白色部分多出了很多紫色。
翡翠确实有紫色的,春带彩,可没听说过自已乱长的,还是一夜之间?
鹿小安把盆盆抱过来,它虽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地上,却连点浮灰儿都没有。
不光干净,好像还是被人盘了很久,散发着淡淡的珠宝光泽。
鹿小安摸着盆盆边上的小兽耳,摸了一会儿突然反应过来,这两个小耳朵……是什么时候长上去的?!
“盆盆,你怎么变样子了?”鹿小安更仔细一看,盆盆原本的祥云纹之间,多了一圈饕餮纹。
就像……她昨天买的那个盆!
鹿小安二话不说去后备箱找盆,想对照看看,结果发现那个盆不见了!
鹿小安猛看向盆盆说:“盆盆,你别告诉我,你把那个盆未经我允许传走了!”
不太可能,盆盆是有些小智能,但从来不传她没有吩咐过的东西。
可十万块钱的盆,怎么能说没就没了?
“我本来买它回来是给你做个伴儿的,这下好了,你没有朋友了。”
鹿小安坐下来看着盆盆,它突然亮了,上方凭空出现了一个亮晶晶的“0”。
然后缓缓变成了一个亮晶晶的“1”。
“什么意思?”
“你该不会是把那个盆盆吃了,升级了?”
鹿小安有时候也很佩服自已的脑洞。
没想到的是,盆盆闪了闪,就好像在回答她。
“你变态啊!成精也就算了!还吃别的盆!”
“谁家好盆一吃就吃十万块钱的盆啊!
鹿小安是真的很想把盆盆摁在地上摩擦,但它现在是个有耳朵的盆盆了,摁不好再给摁坏了。
“长了耳朵有什么用,能听懂人话么?”
发光,上方显示1。可以。
“那能说人话么?”
灭光,上方显示0。不能。
还特么是个二进制的盆。
鹿小安捏了捏太阳穴,心想吃了就吃了吧,盆盆最近也是劳苦功高的,反正都成精了,就不怕它变得更妖孽一些了。
不过……鹿小安眼睛一亮。
“你这么神,能把我身上的癌细胞传走么?”
闪,闪,闪,就像是犹豫了很久,之后,盆盆上方出现个0。
果然,成精也不是无所不能的。
鹿小安无奈得笑笑:“我和你开玩笑的,传递速度快了好啊,那我就放心大胆的让他们继续送货了。”
霍曲炳仓库里的布料已经运到,鹿小安打算晚上就全部送走,因为这批布料占地面积实在是太大了。
除了这些布,鹿小安还买了很多能做成衣的绵绸、亚麻布以及几十吨棉花。
快冬天了,不知道居月关那边有多少妇人和孩子,直接给布料和棉花也能让她们自已选择如何制作。
除此以外,鹿小安还买了三万多条被子芯儿。
楠通生产的,厂家是直接按着大宗件儿发货的,压缩过还装了二十多辆重卡。
以上这些,都已经到货了。
三千多平那个大仓库如今堆满了东西,一千平的那个仓库主要接收快餐盒饭。
还有一个三千平的大仓库里全都是医疗器械,药品没多少了,很多大型器械她送给叶凌霄也没用。
毕竟那边没有电。
不过,轮椅拐杖还有不少成品假肢占了很大一部分,主要出口中.东的。
想到假肢,鹿小安脑子里又闪过一道光,叶凌霄那边的将土必然也有需求吧?
还有什么事能让一个失去腿的人重新站起来更有意义的事呢?
既然被叫神明,主打的就是一个细心,体贴!
鹿小安给叶凌霄打印了张清单,并且附送了一本十分详细的假肢安装说明。
……
过了八月十五,居月关接下来最重要的节日就是寒衣节了。
居月关位处边关,又常年打仗,阵亡将土的家属也就多。
到了寒衣节,长辈们不光要给家里的小孩子们增添冬天的衣裳,也会给已经逝去的亲人们烧一份纸衣。
只不过,因为之前饥荒太过严重,很多纸张都被撕碎泡水吃掉了。
将土的家属们想了妙招,将存下来的那些快餐盒子全部收集起来,裁成了各种各样的衣服,裤子和元宝的样子,还用毛笔画了花纹。
毕竟鞑子随时有可能来骚扰,妇人们不能出城,只能把烧寒衣的事全部委托给叶将军安排的土兵。
因为东西太多,所以不得不去十里外的空地烧,第一批出城的“寒纸衣”足足装了十马车,堆了好几人高。
将土们默祝之后,烧了一封叶将军亲笔写的“祭信”,点火。
这个季节,温暖的南方气流和寒冷的北方空气互相对决,居月关大部分时间都吹东南风。
土兵们也没想这白色滑溜溜的小盒子片这么容易点着,而且一下子就起了好几丈高的黑烟,伴着非常刺鼻的味道。
关键是,闻多了就头晕目眩的。
叶凌霄站在城墙之上,也看到了这滚滚浓烟,足足有几十丈高。
就算是用来传递消息的狼烟都没有这烟这么浓黑,直冲天际。
一直到天黑,烟都没有消散,倒是在前方探哨的斥候被抬回来了两个。
再后来,去烧寒衣的土兵们也回来了,晕乎乎,说是被那烟熏得不对劲了。
军医检查一下之后认为,这些人都中毒了。
难道这黑烟有毒?
李仲一听说快餐盒子有毒,手里的饭顿时都不香了。
可吃了这些天了,他睡得好,精神好,没有什么中毒症状啊!
“李仲,把你的饭盒子烧了看看。”叶凌霄命令。
李仲舍不得中饭,辣椒炒肉和木耳鸡蛋他已经吃完了,就剩块鱼。
“容我把这块红烧鱼吃完!”
他一大口吞了,接着就不偏不倚的被鱼刺卡了。
李仲抻着脖子,被扎的面红耳赤,对着军医啊了半天,军医也没看见刺到底在哪儿。
情急之中,谢成给神明写了一张字条,说了现在的情况,还问了一下那黑烟的问题。
霍曲炳亲自送第一批作战服来了,鹿小安正忙着接收时,盆盆里蹦出来一个字条。
幸亏霍曲炳没看到。
第25章
黑烟起,鞑子散
看了谢成问的那些问题,鹿小安给张阿姨打了电话,得知大量吸入塑料燃烧的气体,有可能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但只要不是在室内长时间吸入,就不会很麻烦,吸氧或者通风就能解决。
至于被鱼刺卡了,保险起见是去医院照喉镜弄出来。
鹿小安强迫自已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之后,丢了一套牙医看牙的套装过去,里面的小镜子和镊子应该能帮忙。
如果鱼刺扎的太深,那就只能祈求那位将领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了。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黑烟,鹿小安百度了一份资料打印出来,折好之后随着牙医套装一起丢进了盆盆。
……
叶凌霄找了一只外卖盒子烧了,确实有黑色的烟,而且味道很刺鼻。
鹿小安的说明也已经到了,谢成仔细看了关于黑烟的说明。
虽然里面什么co,hcl之类的他看不懂,但理解了用作饭盒时没毒,但一旦烧了,就会释放有毒气体。
与此同时,军医也用那套牙医套装帮李仲把舌根位置的鱼刺扒出来了。
“这东西堪称神物!”军医拿着那小镜子和镊子,激动得不得了,一溜烟回去给别人做检查去了。
李仲被军医掏喉咙掏的一直干呕,又不想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只能用双手捂着嘴,眼泪汪汪的蹲在一边。
叶凌霄知道神明马上要送大量物资过来,便和谢成一起带着炭盆去了城中,原本堆放军需物资的一处仓库。
大量的布料从炭盆里出来,那颜色,就是京城里最时兴的料子都没有这种好看。
军中都是大男人,看不懂料子,就请了谢夫人来。
“从未见过这样的料子,这花纹不是织出来的,却又这般鲜活好看。”
谢夫人瞪大了眼睛,拿着一匹蓝底大百合花的料子连连惊叹。
“就好像是丹青画出来的,就是不知道遇水会不会掉色。”
谢成裁了一小块泡进水里,颜色依旧美丽鲜艳。
谢夫人将那料子比在身上,好看归好看,但做衣服好像又不太合适,花太大了。
叶凌霄仔细看着鹿小安的清单,每一种物品之后,神明一般都会说几句材料和用途。
“神明说,这些布料是棉麻布,可以用来做被褥,一共八千匹,一匹三十米,宽两米五,能做双人五条被套,单人八条左右。”
“三十米是多少?”谢成听的一头雾水。
“是十丈。”叶凌霄将那清单给谢成,三十米后面写了十丈。
神明真是好啊,还怕他们不理解,专门标注了。
十丈布一卷,神明弄来了八千卷,难怪堆了两三人高,还左右望不到头。
“用这么好的料子做被褥?谁能舍得呢?”谢夫人惊呆了。
但很快,谢夫人就被别的料子惊得更呆了。
这一次来的料子,比刚才那些柔软的多,摸起来特别舒服。
白底小碎花,有些上面是小猫小狗,有些上面画着不知道是什么的图案,但都很可爱。
“这应该是给小孩子做衣服用的。”谢夫人说,“但我在京城生活这么多年也没见过这么柔软的料子。”
“确实,神明说这些是A类纯棉布,是给小孩子做春夏衣裳的。”
跟着,来了珊瑚绒,也是这样可可爱爱的花样。
“这些是珊瑚绒,是给小孩子秋冬做衣服的。”
然后,来了大包的棉花。
谢夫人一边忍不住擦眼泪一边说:“没想到神明还考虑到了女人和孩子们,这……”
她如今身上的衣裳都穿了好几年了,有些地方磨损了,就转一转把不破的一面朝外穿。
孩子的衣服更是大人的改给大孩子,大孩子的再改给小孩子,也都是补丁摞补丁的。
两个孩子从居月关出生,就不知道奢华富贵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