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慕扶兰摇头。“你想错了。我并没有那么恨你。这一辈子,从我嫁你开始,这几年间,你的所为,也没有什么大错,能叫我恨你至此地步。相反,我对你还有几分感激,为你的大度,给了熙儿一个父亲般的对待。但是长庚,你那夜也听到了我与慕妈妈的话。当时我对你下的每一个论断,也都是我对你的认定。倘若把心给了你,把我自己托给你,我就要做好不知何时出于某种缘故要被你舍弃的准备。你顾得太多了。这个世上,除了皇位和你的母亲,大约没有什么别的,能叫你尽心尽力。而我,绝不会把此生再交托给这样一个男子,你明白了吗,这就是我避而远之,千方百计,哪怕自毁清白,亦要与你各行其道的原因。”
“你凭什么对我下如此的论断?”他说,“就算是我偏执不肯罢手,但你自己都说了,我并没有大错。你凭了自己的臆想,对我下如此的论断也就罢了,竟罪及将来,这于我,公理何在?”
“那么我问你,我和这个皇位之间,你只能选一。你如何选?”
他仿佛吃了一惊,顿了一顿。“你怎会有如此荒唐之念?”
“我要你为我,舍了皇位,你做得到吗?”她追问。
“君山有神明,你对着神明发誓,日后,倘若我与你的皇业大计,二者只能从中择一,你必择我而弃皇业,我便追随于你,无怨无悔。”
他张了张嘴,却没有什么声音。
慕扶兰笑了。
“你瞧,你不愿发誓。”她说。
“并不是我故意为难你,而是如果反过来,为了皇位,你需舍弃我的话,你一定会这么做的。”
他望着她,神情晦涩无比。
“要你如此选择,如你所言,确实荒唐。一个女子和江山,如何相提并论?何况人人都有难处。但你记得从前在姑臧时,我对你说过的吗,我的良人,倘他陷入困境,需要我时,我愿为他舍命。若我有难,我知他亦会尽心尽力,同等对我。我当日并非是在敷衍你,我是在说真的。说到底,你我不是同道中人罢了,你何必作茧自缚,自寻烦恼?”
西边的落日,驾着洞庭的浪,沉没在了水面之下。
暮色骤然浓重了,崖头之上,昏鸦围着树顶,一阵聒噪。
“伤好之后,你走吧。这里不宜你久留。”
她要将他的手,从自己的身上挪开。他的指却僵硬地曲着,仿佛被冰雪冻僵,她无法扳动半分。
她慢慢地抬起视线,望着对面这男子的眼眸。
“长庚,我当日钟情的,是那个为我在此救了小鸟的人。你自己知道的,你从来都不是他。”
她说完,安静地等待着。
一阵狂风,从远处的湖面涌来,卷上了崖头,吹得她衣裙狂舞。
那双手,指节慢慢地松开,力量仿佛一丝丝地流失而去。终于,彻底地放开,从她的身上,无力地滑落。
黯淡的暮光里,谢长庚面容青白得犹如一只天黑而出的山魈。
他就这样僵硬地立在那株沉默了千年的老柏之下,一动不动。片刻之后,他慢慢地转头,看着她沿着山道而下,背影犹如乘风。
“兰儿……”
就在那背影快要消失在山道的尽头时,他的耳畔传来了一道艰涩无比的嘶哑的呼唤之声。起初他以为是幻听,很快意识到,这是自己喉下所发的声音。
前方那道倩影,并没有停留,继续朝前而去,加快了脚步。
他下意识地迈步,朝前追去,才追了几步,又颓然地停了下来。最后他闭上了嘴,紧紧地抿着唇角,石桩一般地立在树下,直到天暗了下去,这座山头,被彻底地笼罩在了昏暗的夜色之中。
……
慕扶兰被随从告知,谢长庚于深夜时分,独自驾舟而去。
第二天的清早,洞庭水的东边,连接起了拂晓的银河,慕扶兰乘舟归城。
这是她之后的三年当中,最后一次君山之行。后来她再也没有踏上君山一步。在她离开后没过多久,伴着次年初春的惊雷,天上劈下了一道闪电,将崖头的那株千年老柏给劈倒了,连根拔起,老树亦被雷火烧毁,成了一段枯木。
被民众视为神木的君山老柏,竟被天雷焚毁,这个消息,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日里,令民众很是惊慌,唯恐长沙国要遭什么灾祸了。好在外头虽然乱哄哄的,城头变换大王旗,但长沙国却平平安安,摄政翁主虽是女子,却宽严相济,奖惩分明,将长沙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丝毫不逊慕氏先王,民众的心,终于渐渐安定了下来。
王兄三周年祭。按照慕氏王族百年传统,于宗庙拜祭过后,还要到君山大帝殿去祭祀大帝,以求赐福。
这一日,是那夜之后,时隔三年,慕扶兰再一次地上了君山。她带着长沙国的大臣和随从,从大帝殿下来的时候,主管祭祀的大臣告知慕扶兰,三年前那株被天雷烧焦的神木,竟抽出了新枝,欣欣向荣。
同行的长沙国群臣闻言,无不欣喜,认为这是一个吉兆,宜广布民间,好叫民众同乐。
慕扶兰停下脚步,转头,眺望着远处那片崖头的方向,出神了片刻,说了一个“好”字,随即掉头下山。
她回了王宫,第一件事便问阿茹。
王兄走了之后,阿嫂陆氏忧思过度,一年之后,便也病去了。相继失了父母的阿茹,在慕扶兰的眼里,便成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每年到了兄嫂忌日的这段时日,阿茹情绪便很低落,前两日,侍女告诉慕扶兰,小翁主背着人,在偷偷掉泪。慕扶兰不放心她,故外头一回来,就问她的情况,得知熙儿伴着阿茹,正在王宫的马场里,于是寻了过去。
王宫之后圈出了一片地方,用作马场。慕扶兰过去的时候,看见阿茹坐在小龙马的背上,熙儿正帮她牵着马缰,教她怎么掌握骑马要领。
一晃眼,熙儿回到她的身边,竟有五年了。
他还不到十岁,个头却已经很高,过了慕扶兰的肩,长成了一个半大的英俊少年。
小龙马也五岁了,早不是当初熙儿刚遇见它时的瘦弱模样。它是一匹正当年轻的骏马,毛发油亮,雄健而神骏。
“阿茹姐姐,你不要害怕,小龙马是我从前在河西的时候遇到的。它才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跟了我,它非常听我的话。它知道我扶你上了它的背,就不会摔下你。你摸它的耳朵试试看,它要是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就是表示它喜欢你。”
阿茹伸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小龙马的耳朵,低头靠过去些,仔细地听着。
小龙马甩了甩脑袋,喉咙里发出一阵轻轻的咕噜声。
“我真的听见了!它真的咕噜咕噜地叫!”阿茹惊喜地直起身,脸上终于露出了多日以来的第一缕笑容。
“小龙马喜欢阿茹姐姐。姐姐你多笑笑,就更好了。”
“阿弟,你教我骑马吧,侍卫说你可厉害了。不但能一边骑马,一边射箭,还射得极准!”
“好,阿茹姐姐,你听我的口令。”
……
慕扶兰望着前方那个伴着他的小姐姐,专心哄她忘记悲伤的半大少年的身影,心中感到欣慰无比,不欲打扰,悄悄折回,被告知,陆琳有事寻她商议,正在等她。
第77章
第
77
章
[vip]
陆琳和几个长沙国的老臣同来,
行礼后,说自己方送了东朝廷的特使去了驿馆歇息,
特意回来复命。
慕扶兰看了眼他和同行的那几名老臣,知还另有话。微笑道:“辛苦你了。”
陆琳连连摆手,
道是自己应尽的本分,
说:“赵羲泰如今又稳住了局面,不但占据淮扬,还有长江天堑可凭,
说不定便能反攻。他借这祭祀之机,遣使来我长沙国,诚心商议联合对抗之事,
翁主何妨慎重考虑?那谢长庚出身巨寇,
狡诈多变,不能相信。他若灭了东朝廷,
接下来,必会对我长沙国斩草除根。为日后长远之计,我们须得联合东朝廷,合力对抗,
如此,
至少还能维持当下局面,
以保我长沙国不失。”
慕扶兰道:“我会仔细考虑。”
几人对望了一眼。陆琳顿了一顿,再次上前。
“还有一事。今日祭礼回来,
不少官员又催问先前议过的有关储位空虚一事,不知翁主可有考虑了?”
另一官员接着道:“国不可一日无主。这几年,
幸得翁主摄政,知人善任,国泰民安,我长沙国上下无人不敬,但为长久之计,我等以为,应及早立王,如此方能安定民心。王储自当从慕氏宗族子弟中择选麟才,倘若选中之人年幼,恳请翁主继续辅政,我等亦?哿π?命,如此,待日后新王主政之时,翁主对我长沙国之功,万民敬仰,可媲日月!”
陆琳望着慕扶兰那张平静的面容,又小心翼翼地道:“原本有小公子在,他天资聪慧,是做我长沙王的最佳王储,可惜因了血统之故,倘若立他为储,怕是名不正,言不顺,不能服众……”
剩下几人,纷纷附和。
慕扶兰淡淡地道:“你们的意思,我已知悉。这几日事多,你们也都辛劳了,先就这样吧。”
众人口中诺诺,告退离开,袁汉鼎走了进来。
“翁主不必理会。长沙国才安稳了没几天,这些人仗着资历,无事生非!翁主若是准许,我明日便领大臣上书,拥戴翁主为王。他们资历再深,又能如何,十万将士,只听翁主一人之命!”
他说完,见慕扶兰没有做声,想了下,又道:“翁主若是自己无意为王,想立小公子为储,也是易如反掌,只要翁主发话便是!”
慕扶兰沉吟了片刻,说:“此事日后再说吧。东朝廷如今派使者,说联合对抗上京一事,你如何看?”
一年之前,面对来自谢长庚兵压,东朝廷岌岌可危之际,赵羲泰接替了他的父亲执掌主位,显露出不凡的魄力和才干。他知东都已经无力回天,遂自断一臂,弃了东都,带着财富和人口主动撤离,以长江下游为凭,迅速地在淮扬重新立下了脚跟。
一度就要垮塌的东朝廷起死回生。而谢长庚至此,则完全把持了上京朝廷,占据了除长沙国和长江下游淮扬之地外的全部国土。
不久之前,他刚灭了此前因东都之乱脱离了东朝廷的赵王。传言,如今他正在做着发兵淮扬最后大战的准备。
袁汉鼎说:“赵羲泰算是颇有眼光的人了。早几年,齐王还在东都与谢长庚对峙时,他应便料到长平关难守,东都亦非长久可踞之地,请命去往淮扬经营。果然被他料中了。他在淮扬时,延揽俊才,训练水军,还疏浚河道,为当地百姓解决苦了多年的水灾之患,颇得人心,还有长江天堑可凭,谢长庚想一举攻下淮扬,也非易事。如今局面之下,我长沙国到底是联合东朝廷,还是保持中立,就看谢长庚了。”
他注视着慕扶兰:“翁主,陆琳那些人,谨小慎微,一向过于惧怕谢长庚,但在这件事上,我的看法,倒与他们一致。恕我直言,东朝廷一旦不复存在,谢长庚怎会容我长沙国继续占据洞庭腹地?他的最后一个目标,必是我长沙国。与其到时独力应对,不如现在就和赵羲泰结盟,胜算更大。”
“自然,一切皆以翁主之意为上,无论翁主如何决断,我必唯命是从!”
这一夜,慕扶兰再次无眠了。
她如今依然住在自己从前出嫁前的那间王宫寝室里。这间屋里,承载了她多少的从少女至今的回。烛影摇曳,照出她徘徊反复的身影。她停在了窗前,思绪起伏,向着夜空的那轮明月,望了良久,转身打开一只放在屋角的许久未曾碰过的储物箱,取出了一信封。
这是那一年,那个人在获悉长沙国或与齐王同谋之后,着人送来的那封和离书。
当时她从天山取药回来,路上,为避蒲城兵祸,取道水路。这信送到的时候,她人还未回长沙国。
“两心相异,不能同归,特此修书,各还本道。”
她就着烛火,看着这封字体汪洋恣肆潦草难辨,仿佛随手落笔而就的信,陷入冥思之际,听到门被人轻轻推开,抬起眼。
熙儿来了。
她匆忙收了书信,朝他走了过去,微笑道:“这么晚了,怎的还不睡?”
熙儿身上还穿着睡觉的衣裳。“我方才读了几页书,想去睡觉了,见娘亲屋里的灯还亮着,就来看看。娘亲,你好歇息了,不要太累。”
慕扶兰望着面前这个眼眸明亮容颜俊美的小小少年,想起了那一年在护国寺里遇到他的情景。一晃眼,当日的那个小小稚儿,已经长这么大了。
她的心中涌出无限的怜爱之情。
她走了过去,牵了儿子的手,柔声道:“娘亲送你回屋。等你睡了,娘亲也去睡。”
熙儿摇头:“我送娘亲你去睡觉。等娘亲你睡了,我就去睡。”他走了过来。
慕扶兰任这小小少年牵住自己的手,跟着他往里去。
“娘亲,你歇息吧。”
熙儿要走的时候,慕扶兰叫住了他。
“熙儿,你虽然是娘亲的儿子,倘若娘亲没有打算让你做长沙国的王,你会不会怪娘亲?”她迟疑了下,轻声地问。
熙儿摇了摇头:“娘亲,你不要担心,我从来没有想过做长沙国的王。娘亲照着自己所想安排就好。我只希望将来我能有用,可以保护娘亲。”
慕扶兰笑了。这时,外屋传来一阵叩门声。
侍女来通报,说东朝廷的使者来讯,赵羲泰微服来此,今夜方抵达,有重要之事,要见翁主。
慕扶兰沉吟了下,看向望着自己的熙儿说:“娘亲还有事,先去一下。你去睡觉吧。”
……
慕扶兰走进了宣政堂。里面立着一道披着夜行披风的身影。那人听到脚步之声,转过脸,正是赵羲泰。
三年未见,他看起来变化很大。这种变化,并非容貌,而是给人的感觉。
他的脸上虽然带着夜行赶路的一缕疲倦,但双目有神,虽一身常服,却气度不凡,和多年之前刚来长沙国求医时的那个病恹恹的齐王世子相比,判若两人。
他看见慕扶兰现身,脸上露出笑容,朝她疾步迎来,为自己的冒昧造访向她致歉。
“连夜惊动翁主,多谢翁主肯见我于此。三年未见,翁主风华,更胜往昔。”
他注视着面前的慕扶兰,语气真挚。在他的目光里,更是看不到半分阴暗或是戒备,只有那种犹如老友经年不见再度重逢的欣喜。
他仿佛彻底忘记了当初他是如何离开长沙国的。
慕扶兰微笑:“三年未见,陛下亦是神采焕然。陛下身份金贵,不同往昔,怎的微服至此?知道得仓促,招待不周,还望担待。”
赵羲泰笑着,摆了摆手。
“翁主不必与我如此见外,我还是从前的赵羲泰。翁主想必也是知道,我来此,是为结盟一事。”
他的神色变得严肃了。
“翁主应当已经收到我先前让使者转呈的信了。我为表诚心,三年之后再次来此面见翁主,共商大事。如今之局面,无需我再多说,翁主自己必有判断。”
“谢长庚就要迎娶刘后侄女了,与你长沙国早断净关系。这几年,他虽未曾发难你们,但那是无暇顾及。他刚灭了赵王,倘若我赵羲泰也没了,下一个轮到的,必是你长沙国。”
“我早就知道东都不能久踞,早早便在经营扬淮,不敢说牢不可破,但一有精兵良将,二有天堑可凭,他若发兵来打,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他顿了一顿,走到了慕扶兰的面前,放低了声音。
“翁主,我不妨再告诉你一件事。他手下有一重要将领,中了我的美人计,暗中已是投向了我。只要他发兵来打,我必断他后路粮草。”
他深深地凝望着慕扶兰:“翁主,如今天下局势,还有你长沙国的局面,都和三年前不同了。我相信你,对你毫不隐瞒,料你也会做出明智之选。只要你肯助我,到时你我联手,我必如虎添翼,只要谢寇打来,让他发迹于水,亦覆亡于水!”
……
慕扶兰回到寝室,看见熙儿还端端正正地坐在椅上,并未回房睡觉,仿佛在等着自己,便走了过去,正要开口,却见他从椅上下来,站在自己的面前,问道:“娘亲,那位赵羲泰过来,是要劝你和他联合打谢大人吗?”
慕扶兰一愣。
“熙儿,这是关系我长沙国的大事,你还小,和你也无关,你去睡觉吧,娘亲自会决断。”
她说完,见这孩子不动,继续道:“娘亲,我不小了,我听说了些事。不但丞相他们想和赵羲泰联军,就连师傅,他也如此做想。我知道他们都是为了长沙国考虑。但是娘亲,你还记得吗,三年前,谢大人过来的时候,曾在西城门外亲口答应过我,他往后再不会与娘亲你为敌。他还发过誓的。他不与娘亲为敌,就一定不会发兵来攻打我们长沙国。娘亲你不要和那个东朝廷联军,不要和谢大人打仗,好不好?”
慕扶兰沉默了片刻,说:“熙儿,人是会变的,至于说过的话,更不可能都会永远记得,即便记得,也未必能做得到。等你长大了,你就会明白的。你去睡觉吧!”
“娘亲!”
熙儿面露焦急之色,一下跪在了她的面前。
“娘亲,我相信谢大人!他那天对我说过的话,他一定记得,也一定会作数!娘亲你要是不放心,我就写一封信,你帮我传给谢大人!我叫他亲口再给你保证,这样,娘亲你就能放心了吧?”
慕扶兰说:“熙儿,听话,去睡觉!”
她说话的时候,唇边依旧带着微笑,但却变成了不容辩驳的命令口吻。
熙儿怔怔地望了她片刻,慢慢地从地上爬了起来,低头而去。
次日清早,前头有事,慕扶兰离开时,未过问熙儿。没想到,到了中午,慕妈妈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寻她,说小公子不见了人。
慕妈妈抹着眼泪:“平日小公子都是早早起身练武读书,今早不见他开门出来,我以为他难得睡个懒觉,就没去叫他。到了晌午还不见他起身,我觉着不对,就去敲门,没听他回应,门里头反闩着,我叫人破开门,屋里已经不见了人,想必是破窗走了,只留了这么一张纸条……”
慕扶兰一把夺过字条,看了一眼,脸色微变,急忙赶去了北城门,被告知今日一早,天还没亮,小公子就骑马出城。
因他平日也常独自骑马出城,故门卒也没多问什么,见他来了,当时就开门,放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前头阿嫂怀孕的描述删除了,原本就不是必要的内容,当时是出于不忍,想替王兄留个儿子,后来想想没必要,所以删除了。没有及时说明,造成困惑,抱歉。特此公告。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