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章

    于是笑着起身,亲自送她出来。慕扶兰请齐王妃留步,带着侍女,回往自己歇息的地方。

    今天随刘后来礼佛的命妇人数不少,寺里虽有一片专门供香客休息的普通云房,但也容不下那么多人,另外腾了片空的禅房出来。

    慕扶兰歇息的所在,与齐王妃那里隔了一道横墙,要穿过一扇洞门。

    她沿着通道而行,正要穿门而过,忽然远远看见横墙的尽头,一道拐角处,曹金站在那里,脸上带笑,正躬身和谢长庚在说话。

    两人身后各自带着几个随从,应是方才偶遇于此,有事停下说话。

    慕扶兰心中一动,叫侍女等在后头,自己悄悄拐到那扇洞门之后,借着一丛种在墙边的竹丛的遮掩,盯着那两个人。

    之前几次入宫,她常碰见曹金,但却没机会见到这两人碰头。

    距离不算很近,她听不清楚两人在说什么——自然了,即便真有事,以谢长庚的谨慎,也不可能会在这种场合传递消息。她也没想听这两人在说什么。

    她想观察两人说话之时的眼神和表情。

    虽然谢长庚背对着这边,但太监曹金却朝着自己。他的脸,她能看得清清楚楚。

    倘若自己猜测是真,对着一个有不可告人关系的人,曹金的表情或眼神,说不定会有蛛丝马迹表露。

    慕扶兰屏住呼吸,睁大眼睛,正仔细地盯着曹金那张带着笑的脸,身后冷不防传来一道声音:“翁主!”

    慕扶兰一惊,倏然回头,看见身后站了一个华服青年,十八九岁,容貌周正,惜面无血色,看起来一副长久病弱的模样。

    虽然已是多年不见,但慕扶兰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眼前的这人,便是齐王世子赵羲泰。

    她一时顿住了。

    赵羲泰却显得很是欢喜,叫跟着的两个仆从停步,自己朝她疾步走来,口中说道:“是我,赵熙泰!我母亲求了太后的许可,今日也带我来了,请大师替我祈福消灾。早上在山门外,我就看见你了,当时便一眼认出了你!我们从前在宫里经常见面,翁主你可还记得我……”

    他的视线落在了慕扶兰的脸上,双眸一眨不眨,目光微微闪亮。

    大约是情绪有些激动,他原本不见血色的面颊之上,忽然浮上一层红晕,大声咳了起来。

    慕扶兰心知不妙,回过头,便见谢长庚倏然转头,两道目光,朝着这边射了过来,急忙离开原来的位置,朝着赵熙泰走去,假装自己路过,方和赵羲泰偶遇于此。

    第19章

    第

    19

    章

    赵羲泰咳个不停,面庞涨得通红。

    跟着他的随从见状,慌忙上前,取出了随身携带的一只药瓶,拔掉塞子,送到他的面前。

    赵羲泰就着药瓶,呼吸了几口气,终于止住咳喘,恢复了过来。

    他的目光里露出一缕羞惭之色,低低地道:“我真是没用,一见面,就叫你笑话了……”

    “我平日并非一直如此!方才只是没想到会在此遇到你,想起了小时候的事,一时激动,不小心岔住了一口气。”

    他又急忙解释了起来。

    慕扶兰笑了笑。

    “世子是要去见王妃的吧?”

    “方才我就从王妃那里出来的。你快去吧!”

    她故意提高了音量,说完,向赵羲泰点了点头,唤来侍女,迈步继续朝前而去。

    赵羲泰的视线落在了她的身上,随着她慢慢地转过脸,目送着她的背影,忽然追了上来,再次叫住了她。

    “翁主!”

    慕扶兰转头。

    他望着这张和自己小时的记忆仿佛有所重合,却又变得叫他乍眼几乎不敢相认的绝色丽容,面庞之上,又浮出了一层犹如方才咳嗽未曾退去的淡淡红晕。

    “早上看到你的时候,有件事,我就想向你解释了。从前你离开上京,不是我故意不去送你的。我知道你要走,我想去送,只是……”

    只是那时候,他的母妃不准他去送昔日的宫中玩伴,那个笑起来双眸弯若月牙儿的小女孩儿。

    因为身体不好,母妃对他看管极严。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许动。从小他就没有伴。所有的人对他毕恭毕敬,但却没有人和他玩,看见他过去,还要躲开些,唯恐万一他又哪里不好,就要连累到了他们。

    只有她不躲他,和他玩。

    他喜欢和她在一起,无论她做什么。她安静地习字,或者在御花园里荡秋千,他都可以躲在一旁偷偷地看上好久,从来不会感到厌烦。

    赵羲泰顿了一下。

    “……当时正好我又病了。后来等我病好,你人已经走了。”

    “你不会怪我吧?”他小心地问。

    那么久远前的小时候的事,小到根本不值一提,倘若不是他提及,她早没了印象。

    她可以不去怨恨从前与自己一样,被卷入了残酷的权力争夺战而丧了命的齐王之子,甚至,现在倘若他开口求医,她也可以将他带至药翁面前。但确实无意和他叙这些没有任何意义的陈年旧事。

    “多年前的小事,我早忘记,世子更不必挂怀。”她淡淡地道。

    赵羲泰凝视着她。

    “翁主,这些年你都过得怎样?几年前,我听说你的父王,将你许给了那个姓谢的巨寇……”

    近旁忽然传来一声微咳。

    “是赵世子啊?方才在那边遇到了谢节度使,听到这边有动静,怕惊扰了太后,就过来瞧瞧。原来是世子在这里。听说您前几日方到的京,真巧,今日居然在此遇到!”

    “曹金见过世子了!”

    那个曹太监脸上带笑,走了过来,给赵羲泰行礼,随后又转向慕扶兰,恭声唤她“翁主”。

    慕扶兰装作刚看到他的样子,瞥了眼曹太监的身后。

    谢长庚没过来,依旧站在那里。

    赵羲泰忽然听到谢长庚也在,一怔,抬起视线望了一眼,脸上不禁露出微微尬色。

    但很快,他的神色便转为鄙夷,双眼冷冷地盯着谢长庚,没有挪开视线。

    谢长庚迈步,走了过来,并未入门,停在那扇门洞之外。

    他的两道视线,落到了对面赵羲泰的脸上。

    “赵世子来此何事?我知齐王妃在太后跟前求过,允世子今日随同入寺。但倘若没记错,行动只限佛堂而已。世子也非稚儿,当知后禅院非你能久留之地。若无要紧之事,还是速去为好。”

    他的神色如常,语气也很平静,但却隐隐透着一种执掌生杀般的命令口吻。

    赵羲泰脸色变得有点难看,道:“我来见我母妃,你也阻拦?”

    谢长庚一笑。

    “不敢。世子既是去见王妃,我叫人送你吧。太后歇在此处不远,万一世子误闯,叫太后受了惊扰,便是我的失职了。”

    他转向曹金。

    “劳烦曹公公,引世子去见齐王妃。”

    曹金应了一声,笑吟吟地上来。

    “赵世子,这边随我来吧。”

    赵羲泰苍白的面庞,又迅速浮出一缕羞愤的红晕。

    他定了片刻,咬着牙,转头向着慕扶兰柔声道:“翁主,我先去我母亲那里了。”说完转头,恨恨地盯了一眼谢长庚,疾步而去。

    他的两个随从急忙跟上。曹金也去了。

    人一下就走了,只剩慕扶兰和谢长庚两人,一个站在墙门里,一个站在墙门外。【】

    气氛忽然变得有些诡异。

    谢长庚的目光有点阴沉,对着站在一旁显得有点不知所措的侍女说:“送翁主去歇息。”

    他说完,转身便要离开,脚步却又顿了一下,临走前,回过视线,扫了慕扶兰一眼,冷冷地道:“这里不是自家,无事不要乱走!”

    慕扶兰目送他带着随从离去的背影,料他应该没有觉察刚才自己曾偷窥他和曹金的举动,慢慢地舒了一口气。

    ……

    晌午歇息过后,刘后诵完了下半本经,近申时,今日礼佛终于完毕,再略略休息一阵,便预备动身归城。

    护国寺里撞响晚钟。伞盖、仪仗、御林军各就各位,从山门直到山脚,分列在山阶两侧,僧人也在住持方丈的带领下,恭送刘后下山。

    折腾了一天,人人疲倦,队列里的命妇们都巴不得早些下山坐上马车归城,无人发声,山阶之上,只有富贵衣料随了行动摩擦发出的轻微的?o?o?@?

    从山脚到山门,台阶筑有一百零八级,寓凡尘一百零八法门。步一级台阶,便如跨一个法门,解脱一种业障。【】

    慕扶兰随众,沿着山门外的石阶,一级一级下往山脚,走完最后一级山阶,踩在了平地之上。

    管事过来接她,慕扶兰行到自己乘坐的那辆马车旁,正要上去,突然,心底深处,又涌出了一种类同于今早刚到之时的那种玄妙之感。

    冥冥之中,仿佛有什么力量,在吸引着她回头。

    她转过了头,望向那座已被撇在自己身后的山门。

    夕阳西下,层林尽染,远处,一百零八山阶尽头的那座山门,如镀一层红金。

    一群日暮归巢的山鸟,被晚钟之声惊动,正振翅在山门的正脊上方来回盘旋。

    就在回头的那一刹那,慕扶兰的视线凝住了。

    夕阳光中,她看到那扇大开着的山门之后,多了一个小小的身影。

    那是一名男童,三两岁的样子,仿佛被山门外的动静给吸引了出来,安静地站在门槛后的一个角落里。

    就在那个小小身影映入眼帘的一刹那,慕扶兰的心,仿佛被什么给狠狠地撞了一下,猛地爆裂了开来。

    她竟然仿佛看到了她的熙儿!那个小时候陪伴她在谢县那座阴冷的老宅里,渡过了一个又一个晨昏的熙儿!

    一定是她看花了眼!

    她极力睁大眼睛,想看得再清楚一点。

    一个僧人却出来,牵住了男童的手,带着他往里去。

    那孩子便被带了进去,但却仿佛感应到了什么似的,转身的时候,回头,张望了一眼慕扶兰的方向。

    很快,那个小小的身影,便消失在了山门之后,看不见了。

    慕扶兰的瞳睛放大到了极致,整个人无法动弹,就连呼吸,也停住了。

    她有一种感觉。

    【】

    山脚之下,那么多的人,那个酷似熙儿的男童,他临走前的回眸张望,是在寻望自己。

    他在寻望自己!

    这一瞬间,她忘记了周遭的一切,猛地转过身,在周围之人惊讶不解的目光注视之中奔了回去,迈步便上山阶,追向山门的方向。

    刘后已上宫车,在御林军和太监们的护卫之下,宫车当先,缓缓离去。

    谢长庚从随从手里接过马缰,正要上马,回头又瞥了眼身后,不期竟见她撇下众人回去,独自疾步登上山阶,转眼便上了十数级,背影匆忙,仿佛上头有什么紧急之事在等着她。

    他眺了眼夕照中的山门,除了一些还在执礼的和尚,没有什么异常。

    他皱了皱眉,立刻翻身下马,疾步追了上去,大步登上山阶,从后伸手,一把抓住她的手腕。

    “人都走了,你又上去做什么?”

    他压低声,用只有自己和她能听的到的音量,叱问于她。

    慕扶兰气息紊乱,喘息不停,回过头,对上了身后那个男子投向自己的两道满是不悦的严厉目光,突然清醒了过来。

    她极力抑住此刻胸口之下那血液激荡的心跳,闭目,定住心神,慢慢睁开眼。

    “……好似丢了只簪子,想是落在中午歇息的地方了,一时情急,想回去找……”

    谢长庚的视线扫了她乌黑的发鬓,慢慢地松开了抓着她腕的手,说:“我叫人回去替你找便是了。”

    “多谢。”

    慕扶兰没看他,低低地道了一句,垂眸转身,一步步地下了台阶,登上马车,放下暖帘,坐了下去。

    谢长庚这晚回来,隔着帐帘,对人已在床上的慕扶兰说了一句:“叫人找遍了你去过的地方,说寻不到簪子。”

    “你还是再好好想想,不是丢了,是到了什么人的手里吧。”

    他又说了一句,语气听起来克制而平淡,但不善之意,却呼之欲出。

    “晚上回来,才知我记错了。早上出门并没戴,簪子就在首饰匣里。劳烦你了。”帐中传出一道低低的回应之声。

    谢长庚一顿。

    床帐低垂,她人在里头,却始终不露脸。

    他耷眉冷脸,转身去了。

    慕扶兰不敢让他看到自己。

    她怕自己的眼神或是表情,会泄露她此刻紊乱不堪的心绪。

    她的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浮现着傍晚在山门前看到的那个小小的身影。

    她告诉自己,那是幻念。

    是她太过思念熙儿,才会将别的孩童看成她熙儿的模样,将那孩童的回首,也执意当成是在寻望自己。

    但在她的心底深处,另一念头却又如火,令她辗转不宁,恨不得这夜快些过去。

    她要再去一趟护国寺,去找那个她傍晚时分在山门外匆匆一眼遇见了的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

    上章赵羲泰名字打错了变成赵熙泰,是因为换了个输入法,纯属巧合,当时没留意,不是故意改了名字的哈。

    第20章

    第

    20

    章

    次日早,谢长庚离去后,慕扶兰穿了身寻常人家的衣裳,坐马车出城去往护国慕妈妈还以为她是昨日有所感触,今天才特意单独再去礼佛,和侍女准备了香篮等物,便随她一道出了门。

    马车行至护国寺的山门之下,慕扶兰叫车夫等在此处,自己登阶而上。

    和昨日山门之外香车宝马熙熙盛盛的景象不同,今日这里一片清幽。那条笔直通往山门的石阶上,不见半个人影。日光照着林头,藤萝薜荔,空山深处,传来阵阵清脆的鸟鸣之声。

    慕扶兰到了山门,知客僧出来。因昨日来的人实在太多,加上她今天穿着普通,自己也未表明身份,便如寻常上山的女香客那样,被引到了观音堂去。

    她跪在蒲团之上,虔诚叩拜祝祷过后,留下慕妈妈和侍女,自己出了观音堂,向知客僧打听昨天看见的那个孩子。

    “……那孩子的个头到这里,穿僧袍,却又没有剃度……”

    她极尽详细地向僧人描述自己那一眼的所见。

    “他是长老跟前的俗家子。”

    “长老很早以前便吩咐我,倘若有人寻来问此稚子,叫我引人至他面前。”

    “女施主请随我来。”

    僧人说。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