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能再收回就行。李世民点了点头,感觉这儿子还能要,至少能给他带来一个厉害的儿媳。
李渊乐呵呵地纠正:“那应当是新帝年幼,太后垂帘听政,不能说是归降我孙媳。”
青霓默默压下自己怜悯的眼神。
那是你没见过,孙媳也可以踹了你曾孙子,登基称帝。
还有传说中的六位帝皇丸,一家子都当过皇帝这个爆炸性新闻,一定要告诉李世民,让他好好“开心开心”!
一股不好的预感席卷而来,李世民瞟了一眼巍峨的大殿,阶下英武的守卫……
应该不是有刺客。
李世民便默默盯着山鬼看。
山鬼:“嗯?”
李世民:“足下可还有解析?都说出来吧,我承受得住!”
山鬼像是才醒悟过来的样子,“险些忘了与你说。”
李世民做足了心理准备。
山鬼:“东突厥再次反叛,是因着你儿子将投降的新可汗伏念杀死,使突厥高层心有不安。”
武将那边,因着青霓透露出来的话语,安静不下来了。
杀降?!
武将们纷纷哗然。
众所周知,杀降一向是兵家大忌,你只需要杀一次,往后再没有人敢投降。而且,在之后的战役中,敌对方反抗会更激烈,毕竟,不能投降,那就唯有打赢一条路可以走。
大多数将领为了不让自己接下来的战役变艰难,导致阴沟翻船,都会选择善待俘虏。
李世民大为震撼:“这小子杀降还不算,最后还是靠自己皇后把场子找回来的?”
你有本事杀降,有本事像白起那样,坑了赵国四十五万大军还能打到赵国都城邯郸啊!杀降不是黑点,杀降后没办法控制局势,那才是令人诟病的地方。
山鬼“沉重”地点了点头。
“……”李世民无言。这一瞬间,他深刻领悟到了秦始皇为什么想求长生的心态。
家里小兔崽子不争气,他不努力活得久一点,还能怎么办!
本来还想回去偷偷摸摸喝两口小酒的,现在……
不敢浪了,再也不敢浪了。李世民有点委屈地想:他遵循医嘱还不行吗?
五十五年,不就是八十四岁?他努力努力,说不定能活到那个岁数……吧?
又注意到山鬼口中的“再次反叛”,李世民顿了一下,问:“之前东突厥还反叛了一次吗?”
山鬼哼笑一声,“因为羁縻州。”
突厥人一直在竖着耳朵听,听到羁縻州时,互相交换了眼神。
羁縻州是什么?
我不知道羁縻州,你们听说过吗?
难道是唐国某个州的名称?
唐人究竟要怎么对待我们?该不会是想要杀降,特意在这场合说出来,当场宰了他们助兴吧?
这眼神对得一头雾水。
每一个突厥人都觉得对方可以完美的接收到自己眼神里的含义,然而,所有突厥人都只能看到同伴青蛙一样瞪凸了的双眼。
“……”
良久,突厥人放弃了眼神交流这么一个高端的方式。
而上首,李世民皱起眉头,“羁縻州……”
从东突厥被灭国到现在,差不多一个月了,无论大朝堂还是小朝堂早已吵出了一个如何对待突厥降民的办法,便是羁縻州
将突厥人安置去边境,允许他们继续放牧为生,沿用风俗习俗,保全突厥的部落组织,以突厥人管突厥人,使他们成为唐朝北方的藩篱。而为了防止叛乱,突厥贵族则被留在长安,充当皇宫侍卫。
这道指令还没有颁发出去,皆是在朝堂上讨论,山鬼竟然知道的一清二楚?笔下文学
而且,突厥还是叛乱了……难道羁縻州政策不行?
“难道朕还是该像晋朝那般,化胡为汉,将突厥人内迁大唐境内,转化为唐人?然而,晋朝八
王之乱的前车之鉴还在,朕实在不想大唐重蹈覆辙。”
宴席结束后,李世民把自己一帮心腹拎去平时他们开小朝会的宫殿里,直言不讳地问:“辅机,克明,玄龄……你们都说说,朕应当怎么做?”
作者有话要说:小九还是能要的!没有不让他被生出来的意思!!!
公元六九五元年丙午,以王孝杰为朔方道行军总管,击突厥。冬,十月,突厥默啜遣使请降,太后喜,册授左卫大将军、归国公。
资治通鉴
虽然用的是太后,但是五年前,也就是690年,武皇就登基了
顺便,其实突厥不是第一次反叛,文里用七百人那次,主要是这个比较能震撼二凤。
不过,除了第一次反叛,第二次和第三次确实是在小九治国那个时候啦。
第一次639年,贞观十三年,结社率带来大批投降唐朝的突厥人,在唐太宗出巡之际突袭行宫,企图杀死唐太宗后逃回草原复国。结社率之乱被迅速平定,乱党全部被杀。
第二次679年,单于大都护府下属突厥酋长阿史德温傅、奉职率所辖二部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二十四州突厥酋长响应他们,部众共达数十万人。
681年,突厥被打到归顺,唐高宗杀死投降的可汗伏念颉利可汗族侄,突厥新一任可汗
唐高宗对降者不予宽容,反加杀害,为突厥上层人物的再次叛唐,埋下祸根。这话不是作者说的
第三次682年,颉利可汗族人阿史那骨咄禄又叛。
小九还是很厉害的,以后会写他的功绩,就像青霓说安史之乱,也会说一下李三郎的盛世一样
白起是不是真的坑杀了四十五万赵军,因着长平之战的遗址被挖出,现在有两个观点
1真坑杀了。不然不会两千年都一直有尸骨被冲刷出来。
②没坑杀。是把赵军的尸体扔到附近沟壑里,随便填了点土。
反正不管是哪个,文里二凤他们又没挖出遗址,会认为确有其事很正常。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寒塘渡鹤影、西娅、书书书、秋秋最可爱、……、roseni、夏河桥逆流的鱼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lili188瓶;月亮上的猫尾草62瓶;别离59瓶;沐攸柠50瓶;mercurio49瓶;me40瓶;星辰不知晚34瓶;愫、人类见习生、古陌荒阡30瓶;惜九梦29瓶;淡定路人25瓶;小披风、长笛一声、滴答度、老汉的迷妹、陌上花开、中也先生的帽子、浔祢、子墨、皮皮禛、瓶;幽落ξ16瓶;xixi15瓶;linsu、夏虫、串烧虾、子书、飞、馒头、月小簪、小笼包、颜玉凡、南妃、绵绵思远道、抱紧女神大腿、南柯一夢、春风入罗帷、羊哪吒、聆心、榴莲、付小怂不怂、秋秋最可爱、萌宝宝、追更助手10瓶;念念吖、易安大人9瓶;空空7瓶;风6瓶;沐沐、白玥酱、依昙、天欲醉酒、benasch、烟雨、学习使我快乐、雅苑卿萱yu、花臣、鱼鱼鱼、陌染5瓶;源千万不能圆4瓶;嘤嘤嘤、桂桂、连枷枷、郝帅3瓶;月明、瓶;丹妮、玉无双、莫三岁萌萌的、杨过、阿沧、木木、予锦、迟到的钟、麻衣如雪、御子、毛毛糙糙、向空白表白、瓶;笔下文学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在今天宴会之前,朝堂商议之时,臣子们就已经给出了三种办法。
其一:化胡为汉。突厥人是迫于武力才不得已归顺大唐,倘若大唐国力衰退,他们必然会反叛,所以,应当将突厥人分散安置在内地各州县,强制他们以唐人的生活习性生存,改其风俗,弃牧务农,使他们渐渐与唐人无异。
其二:便是李世民现今准备采用的羁縻州政策,把突厥人安排在北方边境,成为对外的屏障。
其三,胡汉分离。还是让突厥人回到北方故地,但是要分而治之,部落首领由大唐任命,各部落划好边界,禁止相互吞并,同时,以严格的规章制度监管他们。
已经被点名了,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几人对视一眼,也只能站出来。
长孙无忌斟酌着说:“陛下,山鬼提到突厥反叛是因为羁縻州,臣认为,这是必然会发生的。”.scjld.
李世民眼眸微动,“何意?”
长孙无忌道:“陛下设立羁縻州,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大唐子民的伤损,让突厥人去守卫边境。”
李世民微微颔首,“不错。”
长孙无忌叹息:“陛下,十年二十年尚可行,整整五十五年……陛下又是锐意进取之辈,说不准皇子也是随了父,这个中消耗,恐怕突厥人早有怨言。”
房玄龄也叹道:“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
杜如晦冷声道:“突厥人不去作为屏障,那用血肉填上去的,就是大唐的士卒了。”
来小朝会的,还有不少武将,此刻有一个算一个都在点头。
突厥人属于外族,是让他们顶在前面,使唐人活下来,还是让唐军守卫边境,有所伤亡。这群大唐武将闭着眼睛都知道该怎么选。
房玄龄道:“克明,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如此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国力强时,突厥人自然只能忍着不满意,可当国力弱小后,他们便会反咬一口。彼时本就内忧外患了,再加上一个反叛的突厥,便是雪上加霜。若能避免,总是幸事。”
李世民也道:“朕与玄龄所想相似。”
所以,他们陛下是既想要让突厥人守卫边疆,又想让突厥人不叛变?
臣子就是要给君王分忧的,在场的朝臣便开始勉力动起了脑筋。
满殿寂静,暂时无人应答。
李世民也在垂眸思索,有时拧眉,有时拿笔杆轻轻敲击桌子,又有时似乎听到他轻轻叹了一声,拿起笔似乎想要写什么,停顿良久,笔尖在白纸上晕出大大的墨点,却没有写出哪怕一个大字。
忽然,有人动了一下。全场人都看了过去。
李世民不由出声,对那人道:“君集,可是有甚妙计?”
被他呼唤的人名为侯君集,是一名武将。
他点了点头,“臣是有个想法。”
李世民立刻追问:“是什么?”
侯君集道:“不若去问问山鬼,兴许后世已经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李世民流露了些许失望之色。
房玄龄忙道:“不可!”
侯君集:“为什么不可以,是怕祂不告知吗?不去问一问怎么知道祂一定不会说?”
房玄龄:“并非如此。侯将军,我们能从山鬼那处得知东突厥未来还会反叛,已是幸事,怎能再去烦扰?何况,有什么难题都去求助山鬼,倘使哪一日山鬼离开大唐,再有困境,我等又该如何是好?”
李世民对心腹素来爱重,此刻也没有对侯
君集指责什么,生怕他难堪,便仅是轻轻点头,同意房玄龄的想法。
侯君集说了一句:“是我失言了。”尴尬地垂下眼眸,没多看旁人一眼。
“我想到了!”程知节抬高了声音,得意地环视一圈,美得他像一只准备展示尾羽的孔雀。
李世民道:“义贞快说!”
程知节挺了挺胸膛:“你们都是聪明人,我老程,武夫一个!但是武夫也有武夫的办法!”
长孙无忌不由讶异地看向他,“武夫的办法?你想到了什么办法?”
程知节嘿嘿笑:“我会找人,对着他抄。”
“人?什么人?”
程知节眼中有着嘚瑟,一字一顿,认真道:“冠军侯,霍去病。”
嚯!这可是个大名人!
在场人没有不认识霍去病的,可……
“冠军侯和我们头疼的难题有什么关联?”
“他能让匈奴服他啊!”程知节说,“陛下不是希望可以驱使异族,还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吗?冠军侯麾下便有不少匈奴人,什么高不识、复陆支、伊即靬……都是匈奴的王!都跟着他建功立业,心甘情愿为他带路,为他打匈奴,最后还在大汉封侯了!”
换了一口气,程知节继续往下说:“生活在草原上的异族都非常慕强,就像狼群,只有强壮的头狼才能带领他们一次次捕猎成功,逃脱强敌,匈奴是这样,突厥人也是这人。”
“陛下,我等可以仿照汉朝,由统帅带领唐人与突厥人征战四方,有功的突厥人如实按照军功赏赐。既有头狼的威慑,又有肥肉的引诱,还怕他们不忠?”
也就是……用人格魅力征服,用高官厚禄引诱。
倒不失为一个办法。
杜如晦道:“若是如此,那些突厥人,是忠于将领,还是忠于陛下?”
程知节默然。
就像那些匈奴,他们是臣服于冠军侯霍去病,还是汉武帝刘彻,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幸好,他提出这个办法之前,就想到了杜如晦的问题。
程知节望向李世民。
会不会介意此事,还得看他们陛下的想法。
其他人也看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笑了起来,“难道朕还怕这个?”
其他人也笑了。
是啊,他们陛下自己就能上马打仗,谁敢谋反,哪怕朝廷无将可用,他们陛下自己点了兵就能冲阵,怕什么。
杜如晦还是忧心忡忡:“此计只能用一代人,下一代,如何能保证可以出现能够令突厥人心服口服的将领?何况,陛下是马上皇帝,下一位……可没有陛下的本事。”
这次不是程知节回复了,而是长孙无忌,他笑道:“克明一叶障目了。先稳住这一代,下一代可以从小教导他们忠君爱国的思想,再加上他们父辈为护佑大唐南征北战,耳熏目染下,便可使其化胡为汉。”
杜如晦听懂了长孙无忌话里的意思,“你还是支持将突厥人迁进境内?”
要化胡为汉,让他们生活在草原上,一直记得自己和唐人的不同可不行。
长孙无忌点头,道:“突厥投降了四十万人,大唐共有一千五百一十一个县,约莫每个县分两百六十五人,不到三百人,起不来风浪。”
他想了想,又道:“主要是,三个法子都没办法保证大唐国力衰退后,突厥人不会反叛,而化胡为汉,使他们从心底认同自己是唐人,是相对而言,比较安全的办法。”
杜如晦道:“那漠南谁来
占领?便舍弃不要?我们如今人口才二百三十一万户,哪里迁得动人去住漠南?”
“我……”李世民发出感慨,用的是“我”而非“朕”,便不是以皇帝的身份和心腹们说话,“我真羡慕隋炀帝啊。”
其他人:???
怎么突然说到隋炀帝杨广了?
李世民语气充满了羡慕:“他阿耶真好,给他留下了八百七十万户的人口,还有一个丰盈的国库。”
虽然都被败光了,人口也败到只有两百多万户了,但是,杨广曾经拥有过啊!
他都没试过拥有底气那么足的国库和人口,是什么滋味。
想、要!
作者有话要说:二凤:想要!
蝼蚁尚且贪生
荐福碑元
我感觉这句话是有一定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就在文里让它提前了
关于东突厥人口:
突厥默啜还漠北,拥兵四十万
资治通鉴
这是武则天那时候了
诏议安边之术。朝士多言突厥恃强,扰乱中国,为日久矣。今天实丧之,穷来归我,本非慕义之心。因其归命,分其种落,俘之河南兗、豫之地,散居州县,各使耕织,百万胡虏可得化为百姓,则中国有加户之利,塞北可常空矣。
旧唐书
这是太宗刚灭国突厥的时候
百万胡虏这个……看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