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0章

    段静元对他说这些话的时候,他有一瞬间想,佛祖真的会指点迷津么?

    然后他便意识到,他居然在这漫长的斗争中起了屈服的念头,差点拜倒在他曾摒弃的神佛之前。只因为他这没有前章不知后文的爱慕已悬笔太久,不愿写下此文终,亦不能再遣词造句,落笔成章。

    他不知谁懂,或许神明会懂。

    段胥站在原地想了好一会儿,以他对佛祖微薄的认知喃喃道:“没听说佛祖或者和尚有妻子,想来他们也是不懂的。”

    说罢他便笑起来,转身上马,打马而去。

    今日原本就阴云密布,像是要下雨的样子,酝酿了许久终于在午时倾泻而下,细密雨丝仿佛是要把天地相连。这么大的雨便是有伞也要淋湿,段静元攥着一大把栀子花,带着丫鬟匆匆躲进了佛寺一处偏殿的屋檐下。

    丫鬟一边帮她打落身上的水珠,一边道:“真是到夏天了,最近这些日子常常下雨,小姐你要是为了采花淋湿伤风了就不值当了。”

    段静元瞪起眼睛道:“呸呸呸,你能不能说点儿好听的?”

    话音刚落,就见一个蓝衣身影进入视线中,是个清瘦的文质彬彬的年轻男子带着仆人也来屋檐下躲雨。

    段静元打量着这个男人,他穿着华贵,白玉发冠金边发带,墨蓝色的衣衫上绣着鹿纹,显然是官宦人家,眉眼生得深邃精致,看起来和她三哥竟有些相似。不过他们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一动一静,这个男子身上便是一种全然安静沉稳的气质,就像远山中的雾霭。

    她心生几分好感,便大大方方地率先发问:“敢问这位公子是哪家的少爷?”

    男人转过头来看她,他似乎认识她,行礼道:“段小姐好,在下出身寒门,并非哪家的少爷。姓方名汲,字先野。”

    段静元的眼皮跳了跳,惊道:“方先野?”

    这就是那个总和她爹和三哥对着干的方先野?

    此前总有女眷同她提起,或偷偷地指方先野让她看,由于这个人害得她三哥太惨,她心中膈应根本不想给半分眼色,以至于今日居然没有第一时间认出来。

    段静元心里刚刚那一点儿好感立刻灰飞烟灭。

    仿佛是察觉到段静元的情绪变化,方先野直起身来,探究地看了她一眼。段静元敷衍道:“原来是方大人,听说您是南都第一才子,当世锦绣文章半数出自您手,久仰久仰。”

    方先野笑起来,谦逊地摇摇头:“段小姐过誉了。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

    段静元愣了愣。

    在遥远的记忆深处,多年前她回岱州老家探望祖母的夏日,她说三哥写的文章是天下最好的文章。那时三哥披着一身日光,样貌已经记不分明了,只是将她手里的文章拿回来,身上有苍兰的香气,他笑着淡淡说——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

    她顿时有点生气,脱口而出道:“你怎么学我三哥说话?”

    清秀沉稳的男子被她这无端的控诉弄得一愣,才缓缓明白她的意思,轻笑一声低声道:“记性真好。”

    “你说什么?”段静元没听清楚。

    “没什么。段将军是名门之后,我自然是比不上的。”

    方先野表现得十足谦虚,倒让段静元觉得自己方才有些过分,她心底道了一句这方大人真是虚伪,便转过头去不看他。她看着屋檐外的大雨,有些烦躁地想雨势怎么还不减小,非让她和这个家伙待在一起。

    身边的男子似乎轻笑了一声,然后就听见他唤他的仆人:“何知,我们走罢。”

    那十四五岁的仆人惊讶道:“大人,这么大的雨走出去有伞也要淋湿了,更何况咱们都没带伞呢。”

    “你还知道啊,这么阴沉的天出门居然忘记带伞。”方先野不轻不重地训斥道,就要往雨里走。

    段静元心想他不会是察觉了她的嫌弃才主动要走的罢,虽说和他在一个屋檐下她十分不自在,但是真要让他在这么大的雨里行走,也太不像话了。

    她立刻抓住他,道:“方大人,你也不必……”

    方先野的步子顿了顿,目光落在她抓住他袖子的手上,段静元的目光也落下去。她心想这确实有些唐突,正欲收回手却发现他手背上有一条长长纤细的疤,一直深入到袖子里看不见的地方去。

    她一时间把唐突抛在了脑后,惊奇道:“你手上怎么有这么深的一道疤?”

    方先野沉默了一会儿,轻描淡写地说道:“赴京赶考的路上遇到了劫匪,差点丢了性命,幸得裴国公搭救收留。这道疤是那时留下的,伤了经脉故而这只手无力,幸而是左手不用执笔写字。”

    “这样啊……前些年南都周遭不安生,我三哥也遇到过劫匪……”段静元这样说着,心里想他帮裴国公做事是报恩,大约也情有可原,终究还是那裴国公太不是东西。

    方先野指指自己的袖子:“段小姐要一直这样拉着我吗?”

    段静元回过神来,忙不迭地松了他的袖子,她清了清嗓子上下打量着方先野,有些犹豫地说道:“我听说你和我家有仇……是真的吗?”

    会不会是有什么误会。

    方先野似乎十分惊讶,他的眼睛睁大了,又很快恢复如常,浅淡地笑着说道:“我一介布衣,登科前都没有见过段大人,哪里来的仇?”

    段静元思考了片刻,觉得确实如此,这个人很难与他们家产生什么交集,不然在这消息流通奇快的南都她早该听说点什么了。

    她于是说道:“你有急事要办么?”

    “没有。”

    “那就在这屋檐下继续躲雨罢。”

    “在下……”

    “你要是走,那就是说明你讨厌我,不愿和我待在一处。”

    方先野沉默半晌,接到仆人何知赞同的眼神,便没有再往雨中去。雨声密集,段静元仰头看着从屋檐上落下的水珠,心想这个方先野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讨厌。

    第56章

    朝敌

    回南都参加的第一次早朝,在朝会开始前的待漏院内,段胥便和方先野狭路相逢。

    原本正和段胥有说有笑的大臣们一见方先野来了,便观察着两人之间的氛围,将笑意收敛了一些。

    这二人均着朱色官服,方先野衣上绘着文官的云雁纹,腰间配银鱼袋,而段胥衣上绘着武官的虎纹,他们在一群身着朱色官服的中年人之间年轻得扎眼。

    这是同年登科的状元和榜眼,朝中最炙手可热的青年才俊,只可惜分属不同党派,斗得你死我活。若是他们俩能冰释前嫌,当是大梁未来的双璧。

    方才还在跟段胥攀谈的刑部陆大人暗自感叹,这两党争了多少年了,俨然是不死不休的势头,看来是看不到和解的那天喽。

    只见段胥客客气气地行礼,笑道:“方大人,许久不见,听说您青云直上已然是从四品户部侍郎,恭喜恭喜。”

    方先野谦虚地回礼,道:“段将军客气,这一战您力挽狂澜,率军率先越过关河,我在南都亦有所听闻。圣上钦点您归来述职,必然有封赏之意,方某在此提前恭喜了。”

    两人和气生财地互相吹捧了一番然后落座,奉行“眼不见心不烦”的六字真言,一个坐在最左边,一个坐在最右边。左边本来坐的文臣以杜相一派居多,夹了一个方先野进去;而右边坐的武将以裴国公一派为主,却坐着一个段胥。

    一时间待漏院的气氛十分微妙,传信的鸿胪寺主簿看这架势都暗自捏了把汗。

    早朝时皇上果然先将从关河以北归来的将军们大加赞赏一番,赏赐金银财宝绫罗绸缎数不胜数,各个加官晋爵,秦焕达加封卫国公,段胥也加封忠武将军。接着皇上又赞扬了户部筹措钱粮有功,也给了赏赐,一碗水端得四平八稳。一场早朝下来,杜相和裴国公两边的面子都照应了。

    现如今边境稍定,听皇上的意思近几年并不打算再派秦焕达和段胥去驻守。段胥想这大约便是段成章和杜相的安排,让他留在南都这个权力中心,凭着这段经历今后或许能进枢密院掌军政。

    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坦途,在段胥这里却只有一声叹息。离开南都这大半年让他对朝中形势有所生疏,于是段胥下了早朝便直奔玉藻楼而去。

    玉藻楼是南都七十二楼中最为繁华风雅的酒肆,以美酒、美食、美人为三绝,招徕南都的达官显贵来此消遣,连皇上也曾驾临玩乐。南都的贵族子弟都是玉藻楼的常客,段胥在离开南都前也不例外。

    他一进玉藻楼便被小厮盛情相迎,他摆摆手道:“洛羡姑娘呢?”

    洛羡姑娘论姿色虽不是玉藻楼的花魁,但却是名动南都的才女,诗词歌赋不输男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卖艺不卖身。段胥走前与她相交甚笃,曾一掷千金买下她一整个月的时间。

    小厮赔着笑还没说话,便听见有人道:“这不是段三公子?可真是好久不见了,你离开这么些日子,佳人早被那状元郎横刀夺爱啦!”

    段胥转眼看去,正是那户部尚书王大人的四儿子,恰好在玉藻楼喝花酒,他长得倒是一表人才,只可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南都有名的纨绔公子。从前段胥与这些公子们也有些表面上的交情,他于是笑道:“王公子,你是在说方先野?”

    王公子不学无术,故而对这些登科及第的士人极尽嘲讽之事,每次叫方先野都是酸溜溜地喊状元郎,段胥高中榜眼之后他看段胥也不顺眼起来,仿佛是在想当初一起吃喝享乐,怎么偏你没落下功课?

    但是段胥怎么说也同他一样是贵族出身,和那寒门的方先野大不相同,王公子轻蔑地哼了一声道:“状元郎委实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好不容易有了点身份钱财,看见洛羡姑娘眼睛都直了,日日缠着洛羡。可惜花再多银子都洗刷不掉身上的穷酸气,我看洛羡姑娘有口难言,就等你回来呢!我方才看见状元郎进来,怕是又去找洛羡了!”

    段胥闻言配合着怒道:“平日里朝堂上与我作对也就罢了,还要同我抢洛羡姑娘,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一挥衣袖,唤着洛羡的名字就往楼上走,王公子一脸看好戏的表情,小厮则急得拦也拦不住。

    段胥走到楼上,径直推开了洛羡的房门,便见纱幔珠帘间,方先野果然坐在房内。二人惊讶地看着这唐突的不速之客,小厮在一边赔笑道:“段少爷!您看这次是方大人先来的……咱们玉藻楼有玉藻楼的规矩……”

    段胥径直扔了一锭金子给他:“玉藻楼的规矩不就是钱么,我今日还就要在此刻见洛羡姑娘了,方大人不介意罢?”

    方先野面上惊讶的神色褪去,他高深莫测地轻轻一笑:“段将军刚刚加封,便这般盛气凌人?”

    “若不是方大人,恐怕我还没有这盛气。”

    两人对峙之间,洛羡在珠帘后发话,她是个温婉的气质美人,柔声劝道:“两位公子何必置气,雅乐共赏亦是乐事,洛羡愿为二位公子弹曲唱词。”

    两人谁都不肯相让,便索性都坐下来听曲。小厮捧着金子又是开心又是担忧,害怕两人闹起来,对洛羡一番叮嘱,洛羡笑着应下关上房门。

    她在房门口站了片刻,确认小厮走远了,便眼观鼻,鼻观心,安静地回到珠帘后,拿起琵琶开始演奏起疾风骤雨般的曲子。

    乐曲响亮而急促,能够掩盖大部分的声音。户部侍郎方大人脊背挺得笔直如苍松,他托着茶盏,杯盖轻扣几下后转过头看向段胥,说道:“段舜息。”

    “方大人。”

    两个人对视片刻,耳边琵琶声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响着,方先野皱着眉开口道:“你如此任性妄为居然还能活着回来,可真是奇迹。”

    他话里多有不满,段胥却明朗地笑笑着,说道:“不至于罢,我这命数就是逢凶化吉,不逢凶怎么化吉呢?”

    “你早晚有一天要折在里头,若是想送死,也不必劳烦我来送你去。”

    人人都道倒霉催的段家三公子,好好地当着给事中结果被调去武职,新位置还没坐热就被一本参去了边营,统领踏白军后被扔到关河北岸做饵,一路坎坷至极。

    但是只有段胥和他对面的方先野知道,除了丹支突袭这件事外,其他坎坷都是他自己安排的。

    中秋宴会上论对兵法,调为武职;为护夏庆生的妹妹,当街与兵部尚书之子相斗,被方先野弹劾派遣至边营。

    不过一场从头到尾排演完美的好戏。

    当段胥驻守凉州,给方先野写密信,让他想办法把他派去进攻北岸并附上作战计划的时候,方先野回信只有三个字——你疯了。没过多久,段胥便收到了秦帅让他攻击丹支领土,在北岸切断增兵线路的军令。

    方先野骂归骂,却极少拒绝他的要求,不管这要求有多么离谱。

    再后来他成功解围,方先野在南都借他人之手捅出马政贪腐案,他掐好时机一纸奏折送上来,这一番配合便使得皇帝转念攻击云洛二州。

    “秦焕达同国公说,你先前有意遮掩锋芒,但这次在军中行事狡诈专兵,骁勇且善于笼络人心,今后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朝中,必成大患。”方先野说道。

    “我从秦帅那里可从没得到过一句表扬,原来他背地里是这么夸我的。夸人得当面夸啊,这背着人夸怎么能知道呢?”

    方先野至今仍不能习惯段胥这般嬉笑的说话风格,便冷声道:“你认真点。”

    段胥收敛了原本玩笑的神色,他说道:“户部尚书大人最近交给你的赋税账目里埋了陷阱,有几处对不上的地方。你若没看到他便会抓住你的失职,你若追查下去便牵扯到裴国公儿子家侵吞田地的事情。你多加小心。”

    “我前段时间查出几笔数额不小的亏空,以此威胁于他,他对我自然怀恨在心。”

    “你还威胁他?”

    方先野抬起眼睛瞥了一眼段胥,似乎无言以对,他指向军营的方向:“你可知道这一场仗烧了多少钱粮?户部在杜相手里,早扯着嗓子喊国库空虚无钱无粮。若不是我抓住户部尚书的把柄,逼得他让他庇护的那些江南富商们捐米捐粮,你就在北边喝西北风罢。”

    这个一向清傲温和,坏话也会说得像夸赞似的的方先野,每次一见段胥便好似换了个人,一贯是冷言冷语。段胥时常怀疑方先野在朝堂上与他作对的那些精彩言论,到底是演戏还是发自肺腑。

    段胥与他碰碰茶碗,道:“你在户部多有不易,辛苦了。”

    “你少给我写点信,兴许我还能少辛苦些。”方先野不吃这一套。

    段胥要做的事桩桩剑走偏锋,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命丧黄泉。即便是装作针锋相对,也不需要做得如此逼真,方先野几乎肯定段胥就是喜欢刀口舔血的感觉。

    段胥果然笑起来,他说道:“我打起仗来就是这种玩法,能赢不就行?你习惯了便好。”

    他这番并不打算改过的表现让方先野无话可说。

    二人交换了军中及朝堂上的诸多情况,一番排布下来,段胥也不知怎的想起贺思慕,突然有一瞬间的恍惚,仿佛抽离而出以局外人的视角来看他们。

    从贺思慕这样千百年寿命的神仙鬼怪来看他们,不过几十年生命的凡人步步为营筹谋策划,或许非常可笑,便如他们看罐子里腾挪跳跃的蛐蛐儿一般。

    他并不觉得这一生筹谋有何错处,但他也不能阻止贺思慕觉得,他这样的一生并无意义。

    段胥这番出神立刻被方先野所捕捉,他叩叩桌子道:“你在走神?”

    “我在想……前几天你是不是和静元见面了?”

    “嗯,在金安寺躲雨时偶遇。”

    “你喜欢她吗?”

    方先野热茶呛了喉咙,止不住地咳嗽起来。

    第57章

    重逢

    段胥仿佛并不觉得自己这话有什么问题,他靠在椅背上懒懒地说:“我刚回南都那几年,静元一天到晚三哥长三哥短这也好那也好,夸起来都不带重样的——夸的还都不是我。嫂嫂说她过于恋兄,但我看她是恋的不是兄而是你。”

    方先野抬手指着段胥,警告道:“段舜息,你又想干什么?”

    多年以来他真切地认识到段胥的天马行空,段胥疯起来别说自揭身份,就是造反他都相信他干得出来。

    段胥笑意盈盈地把方先野的手指按下去,说道:“你若也喜欢我妹妹,我觉得也未尝不可成就一段良缘。”

    方先野立刻驳斥道:“你在说什么胡话。你是杜相一派的段家,我是裴国公的门客,在世人眼里我们便是死敌,这也是我们行事所需。若我娶了你的妹妹,这算什么?再者说若你不把岱州那七年的事情告诉她,她决不可能接受我,以她的脾气知道了这些事,怎么可能藏得住?你要害死她?”

    段胥凝视方先野片刻,轻笑了一声:“说了这么多理由,竟然没有一句是不喜欢她。”

    方先野一时哑然,他咬咬牙,转过头去喝水消火。

    段胥难得没有乘胜追击,他低眸沉默着,洛羡姑娘随着清脆的琵琶声唱起了曲子,缠绵悱恻地哼着“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柔美的嗓音百转千回,绕梁不绝。

    他终于开口,轻声说道:“方汲,我喜欢上一个姑娘。”

    方先野的茶杯盖碰到茶碗,“叮”的一声轻响。他有些了然地望向段胥,观察了一阵而后道:“看来她不喜欢你?”

    段胥摇摇头,也不知是想说“不喜欢”还是“不知道”。

    “她没和你一起回南都?”

    “没有,她回家了。”

    这不像段胥,方先野有些诧异地想。

    以段胥的行事作风向来是最擅长出奇制胜、软磨硬泡,最不缺的就是手段,最不会的就是善解人意,三分的把握也要做成十分的事情。

    只听段胥长叹一声道:“她家境很好又是独女,要在一起的话我得入赘才行。”

    方先野又被热茶呛得咳嗽起来。

    段胥转过头来看着他,眼里含着一些似有似无的笑意,他宽慰方先野道:“你放心,我被她拒绝了。在她眼里莫说南都段家,大梁或者整个天下也什么都不是。”

    顿了顿,段胥说道:“先野,你也觉得这世上没有谁离了谁过不下去,也没有谁非谁不可,是么?”

    方先野眸光动了动,他轻叹一声,将茶碗放在桌上。

    “是。”他这样回答。

    段胥沉默了片刻,再抬头的时候又恢复了盈盈笑意,说道:“或许是罢。”

    方先野皱皱眉。

    他一直觉得段胥的精神有些不同寻常,也不至于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段胥似乎不会像普通人那样表达自己的情绪,仿佛内里有两个割裂的自己互相为敌。

    “你这是怎么了?”

    “放心,朝堂上的事情,绝不会拖你的后腿。”

    段胥话说得很轻松。

    他确实也很轻松地与方先野表演了一番争强斗气,不欢而散的戏码,由洛羡美人添油加醋地宣扬出去,整个南都便更知道他们两个势同水火,恰似他们身后的党派之争。

    王公子虽与这件事并无多少关系,顶多算个煽风点火的,竟无端地觉得与有荣焉,又与段胥称兄道弟起来。他听说了他爹与段胥父亲有意让段胥娶他妹妹,便热心地替二人牵线。这天段胥走进玉藻楼时便在二楼栏杆边的位置看见了拼命朝他招手的王公子,和一个以团扇遮面的粉衣女子。

    段胥极轻微地皱皱眉,继而笑逐颜开,走过去在王公子面前坐下,说道:“你带令妹来此处,是要拆我的台么?”

    “寻欢作乐是男子常事,小妹这般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怎么会介意你这些红颜知己?”王公子满脸毫不在意的笑容,他虽然长相不错,但是终年沉溺酒色,目光已然浑浊淫邪。

    段胥的目光移到他身边的女子身上,那姑娘放下手中的团扇,露出一张秀气温婉的面孔,柳眉杏目,有些好奇地打量着他。

    段胥行礼道:“在下段胥,见过姑娘。”

    女子回礼,说道:“小女素艺,见过公子。”

    王公子别的不行,在风月之事上却很有些眼力。话没说两句便去与他的美人们厮混去,把段胥和他的小妹留在酒桌旁,嘱咐段胥替他送王素艺回府。

    王素艺有些紧张地握紧了团扇的扇柄,眼神时不时瞥向段胥。段胥便明快地笑起来,他靠着窗户望着她,说道:“你是不是不愿来此处见我的?”

    “没有……”

    “你其实很介意男子喝花酒罢?”

    王素艺怔了怔,不明白自己坐在这里才片刻怎么就被面前这个同龄人看透了。所幸段胥轻飘飘地把话题牵到了别的地方,温和又不痛不痒地与她聊着,多是南都的风物和世家们的趣事。话题不至于无聊,王素艺却觉得这个人似乎并没那么想要了解她。

    突然从空中传来一声响亮的惊雷,王素艺被惊得差点掀翻了酒杯,酒杯却在倾斜的瞬间被段胥扶好,她十分惊讶——她都没有注意到段胥是什么时候动作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