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他说,此事有鬼,他一定要彻查。可查来查去,查到了赵端华的身上。
他一下子哑火了。
赵端华哭着说自己毫不知情,她根本就不知道点心里有荔枝,更不知道太子吃了荔枝会起红疹。
这是独属于李承泽的秘密,阖宫上下只有母后和李承泽知道,连李承恩都不知。
李承泽能如何,只好原谅她。
后来,我与赵端华在迎接二皇子归来的洗尘宴上见面。
她含笑在我耳边轻语:「姐姐,太子哥哥知道是你背后搞鬼,他送了一份大礼给你,还请你笑纳。」
不多时,母后便指着男宾席上一位郎君道:「宋将军的三郎瞧着不俗,样貌喜人,可曾婚配否?」
宋将军大喜,忙跪地回话。
我的心提了起来。
宋将军是武将世家,大概是听了不知哪里来的江湖术士的话,害怕代代领兵被皇帝忌惮,所以宋家子弟分了两拨。
一拨跟着宋将军战场杀敌,争夺军功;另一拨则走文官的路子,科举入仕。
宋三郎自幼武功不行,只能走读书路。
可惜,他读书也不行,反倒将纨绔子弟的样子学了个十足。
母后曾叹过,宋家祸乱之始恐怕就在宋三郎身上,如今她竟然夸宋三郎样貌喜人?
说假话,她不怕天打雷劈吗?
然而更天打雷劈的话还在后面。
母后笑道:「本宫的南平也未曾婚配,宋将军可有意否?」
我浑身冰冷,起身想要回绝。
赵端华却嘤的一声,扑进我怀里,我下意识伸手一接。
她抱住我,虚弱地笑:「多谢姐姐,我刚才头晕了一下。」
众人忙乱地围过来,让我起不得身。
经她一搅和,此事已板上钉钉。
宋将军跪地谢恩,母后含笑点头起身离席。
我目光冰冷地盯着赵端华,手一松,将她摔在地上,杯盘碟盏一扫而落,统统砸在她身上。
她蒙了,狼狈得忘了哭。
罗宸、李承泽大步走来。
罗宸毫不犹豫地脱下外袍,将浑身汁水淋漓的赵端华罩起来抱住,对我怒目而视。
赵端华泪流满面,哭得不能自已。
李承泽则摆出储君的架势,对我教训道:「南平,向端华道歉。」
这是我和李承泽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当面闹出矛盾,从前,我们在宫里如何打打闹闹,对外是一致的,正如母后所说,兄妹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可自从上次门上贴【太子与狗,不得入内】的纸张之后,所有人都知道我与太子不和了。
众人看着我。
我感受着其中的恶意,善意。
我冰冷道:「你别以为如此就能得逞,我即便是死,也不会如你所愿。」
「身为嫡长公主,动辄生生死死,成何体统?嫁到宋府难道委屈了你?」李承泽表情失望,如同我真的是他的至亲。
何其讽刺。
「太子殿下,你为我安排这一桩婚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以你为耻!」
我愤然离去。
去了后宫,照例在宫门口被拦住。
那一刻,我满腔找母后质问的冲动也散了。
我朝着坤宁宫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
一叩生育之恩。
二叩养育之恩。
三叩绝义之恩,让我可以心安理得恩断义绝。
我站起身,对门口守卫冷声道:「替本宫转告母后,就说恭喜母后称心如意,从今以后只有赵端华一个女儿了。」
我踉跄离去,却莫名解脱。
14
宫门口,我遇到了宋家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