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一菜两汤便做好了。等她端着饭菜放到桌上,天色已到傍晚,能看到的光线所剩不多。
她站在门口看见萧衔靠在床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腿,那双温润的眼眸不喜不悲,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妙妙虽然不知道他经历过什么,可他经常盯着那双腿看。
也能想到双腿残缺对他的打击有多大。
萧衔早就发现她站在那里,半晌不见她出声,抬眸看了过去。
不知为何,在他看过来的时候李妙妙心里一慌,赶紧把视线从他腿上移开。
清了清嗓子说道:“吃饭。”
二人吃饭谁也不说话,若是有人从外面经过不看到堂屋燃着桐油灯,定会觉得这间破屋没人住。
男人吃饭斯斯文文,举手投足间都有种优雅和矜贵。
李妙妙一边吃饭一边打量着他,心里却忍不住胡思乱想萧衔腿没瘸前的身份。
他连吃饭都这般贵气,应该读过书吧?
她放下筷子思忖了一番随后问道:“萧衔,你读过书没?”
萧衔眼帘微掀,淡然的睨着对面之人,想从她脸上看出点什么。
结果李妙妙以为他不想搭理她,厚着脸皮又重复了一遍。
“你有没有读过私塾?”
她明晃晃地看了这么久,就是问他读过书没,他倒想看看她问这话是有何用意。
言简意赅道:“读过。”
听到读过,李妙妙秀眉一扬,她打着小算盘继续问:“字写的如何?”
“难登大雅。”
李妙妙并不太相信他字写的差,不是说长得好看的人字也写的好看,他相貌俊雅字也该如此才对。
吃完饭李妙妙去洗碗,随后回了自己的房间。
这几日她去田里捞了河蚌回来,取壳烧脆碾压成粉,加上草木灰水和猪胰子熬的油做了几块肥皂,三月野菊花也开了,采了些许炒干碾磨成粉加在里面。
肥皂里带有淡淡的清香味,等晒干便能拿来洗衣裳。
其余日子也没闲着,又做了几个样式各异的多功能木盒,顺便用竹子做了些衣架。
这个时代衣裳都是搭在木施上,根本没有现代那样的衣架。
她挑了款样式好看的放到一旁,准备赶集的时候拿去王掌柜那里试试水,看看有没有人要。
剩下的衣架她拿进萧衔的房间。
萧衔坐在床上,听到脚步声抬眸看去,瞧见她手上的奇怪东西。
收起思绪,淡然问道:“你手上是何物?”
一整天没说话他声音听起来有几分嘶哑,李妙妙向他比划了几下。
“衣架,挂衣裳用的。”
衣架?
萧衔不动声色的蹙了下眉,竹子竟能做到这般灵活。
李妙妙本打算把他的衣裳挂起来,拉开衣柜一看,田字格根本没有横梁。
把衣架放在床上,摸着下巴思索一番,对男人说道:“我想把衣柜搬出去改一下,需要把柜子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来。”
第22章
玉佩碎了
她这么说是为了得到萧衔的允许,毕竟是他的衣柜。
萧衔拿起床上的衣架在手中研究着,听到她说想改衣柜,他忽然来了兴致。
想看看她能把一个烂衣柜改成什么样,应了下来。
“放到床上。”
简洁四个字李妙妙便理解他话里的笑话,也不怪她进步神速。
任何人跟萧衔接触久了,都会脑子可能比手快。
毕竟他孤僻还阴晴不定。
衣柜里面没有几身衣裳,一眼能看到头的那种。
李妙妙把上面的箱子放到矮几上,踮脚去抱萧衔的衣裳,转身时一个东西从衣裳里滑落。
她弯腰捡起,发现是一枚中间碎开的玉佩。
她不识玉,只能感觉到质地温润且细腻,光泽也很饱满。
没听到碎裂声,还有半块去哪了?
就在她疑惑间,一道冷厉的目光投过来,李妙妙不用想也知道萧衔生气了。
腿疾没复发的他,她刚不过。
赶紧把衣裳放到床上,将半块残玉放到他手里。
讪讪一笑认怂道:“我找到另外半块给你粘回去,你别生气啊。”
萧衔看着手中半块汉白玉佩,食指抚着上面精美的纹路,面色阴冷至极。
李妙妙感觉整个房间骤然冷了几个度,偷偷瞟了眼床上的男人,看到他脸色沉如墨,想来那块玉佩对他很重要吧。
这样想着,她赶紧埋头到处找。
看她像只兔子在房间到处窜,萧衔眸色一凛,五指骤然收拢,那块玉被他大力捏在掌中,恨意愈发的浓。
直到一声吃痛响起。
李妙妙坐在地上手揉着额头,嘴里委屈的嘀咕道:“好疼。”
萧衔见她鼓起腮颊长长呼了口气,跟河豚似的,敛去了眸中的阴戾转而瞧向离她半寸的桌子。
笨,这都能碰到头。
李妙妙抬头发现他在看自己,抿了下唇打算继续找。
却听到男人清冷的声音缓缓说道:“不用找了,它本来只剩一半。”
“本来就剩半块你不知道早说。”
李妙妙忍住了对他翻白眼的冲动,嘴巴有它自己的想法没憋住。
见她双手环抱噘着嘴生气。
萧衔感觉心情好了些许,他深深看了眼握紧的拳头,随后把玉佩扔到她怀里。
“虽然它只剩一半当了也还值点钱,就当赔给你的医药费。”
李妙妙拿起玉佩仔细瞧了瞧,上面雕刻着一只鸟,从断开的痕迹看另一半应该是翅膀那部分。
“你舍得?”
她可记得从地上捡起来时,他那冷若冰霜的眼神。
萧衔垂眸,嘴角扬起一抹戏谑的笑。
“残缺之物留着也没用。”
他声音里带着嘲讽,李妙妙听得出来他是在拿残玉对比他那双腿。
玉碎一半价值大打折扣。
人失去腿若走不出来,整个人生都是灰色。
她看着半块玉佩忽然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电视剧,里面有句台词现在记来也忍不住想笑。
噗呲一声浅笑在房间响起。
清脆又刺耳。
萧衔冷眼斜睨过去。
知道他又误会了,李妙妙把玉佩放进怀里,眨了眨眼,清澈的眸中染着几分笑意。
向他解释道:“我没有笑你,我是想起曾经看过一个话本子,里面有句你只是失去了一条腿,而她失去的是爱情,想起来觉得讽刺又可笑。”
李妙妙向来认为如果共情力不够,也没有与对方感同身受的劝慰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何况萧衔并不想要别人的同情。
留下那句话,她背着衣柜离开了房间。
没过一会外面就响起了敲打声,一下一下向敲进男人的骨髓中。
他拿起床上的衣架继续看,脑海不自觉冒出李妙妙方才那句话,他唇畔微微上扬,染着几分戏谑。
“她这个笑话讲的不耐。”
李妙妙把衣柜全部敲掉用推子把陈旧表面全部翻新,重组整个衣柜,去掉右边的木板往上调,在木板下面加了一根棍子。
忙了一下午才弄好。
萧衔看到她把柜子抗进来摆放在原位,当她打开柜子的时候里面跟从前大不同。
看着她走到床边拿起衣架把他叠好的衣裳展开挂在衣架上面,再一件件挂到衣柜里,整整齐齐看着也不乱。
比起之前那种叠起来,这样更好找要穿的衣裳。
而且她还做了一个抽屉,刚好能将箱子放进去,用来藏钱最好不过。
“你花样挺多。”
听到身后男人清冷的声音中带着些许赞赏,李妙妙下巴微扬有几分小傲娇。
“那是自然。”
毕竟是她的看家本领,连这碗饭都吃不好,她怎么守家业。
李妙妙不动声色地扫了眼他的腿,斟酌一番缓缓说道:“萧衔,你要不要出去走走?”
天天待在房间里,就是再开朗的人性格也会慢慢变得阴郁。
萧衔捕捉到她的眼神,他一反常态没有生气,只是漠然的陈述事实。
“我的身体即使有拐杖支撑,也走不到一里路。”
听着他自暴自弃的话,李妙妙咬着内唇,心里下了一个决定。
从这天起,她一有时间上山砍树,回来一忙就是一天。
又到了赶集日,她早早收拾好要去卖的东西装在背篓里,依旧煮了早饭放在桌上。
走到萧衔的房门口,小声朝里说道:“我去赶集了,桌上有粥记得吃。”
天色蒙蒙亮,她背着背篓出了门。
听到关门声,萧衔下床穿鞋,撑着拐杖慢慢走到门口,打开一条门缝,往那条草丛挂满露珠的小路看去。
他整个人笼罩在灰蒙的晨雾里,温润的桃花眼染着看不透的情愫。
忽然不想杀你了。
李妙妙若知他有过想杀她的想法,怕今天就要背着背篓跑了。
村口。
许多村民已经整装待发走了,李妙妙跟着往前走,一回生二回熟,进县这条路她也没了担忧。
“李妙妙。”
她正埋头往前走,忽然从身后传来了女人的声音。
回去看去发现是李三娘,她露出礼貌的微笑,向来人微微颔首。
“婶子早啊。”
李三娘男人在城里做事,她平时在家也就做点灵活,别人进城都是大包小包,她进城只挎个小包袱。
看李妙妙背着满满一背篓的东西,她哎哟一声。
心疼道:“你这个小身板背这么多东西,哪受得住呀,放下来我帮你拿一些。”
李妙妙斜睨了眼背篓,嘴畔的笑意不减。
“谢谢婶子,我背的动。”
话刚出完,一个弯酸的老妇声音从她左手边传来。
“能把我儿脸打肿,一背篓的东西能难得住她。”
第23章
结识
尖酸刻薄的声音不用转头看,就知道是白莲。
李妙妙见她挑着扁担,两个箩筐里装满了菜。
她并没因她的话气恼,反而对着李三娘笑道:“三婶子,我方才好像看见某人的大儿带着新媳妇坐着驴车走了,这可太孝顺了。”
李三娘跟林大郎一家有点小仇,她紧着李妙妙的话往下说。
“这不是么,我只见过让老母坐车自己走路的人,可从没见过儿子坐驴车让老娘挑东西赶路的。”
白莲看他们一唱一和,村中其他人经过时也用奇怪的眼神看她。
她脸上有些挂不住。
剜了李妙妙二人一眼,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气昂昂挑着东西走了。
李三娘朝她的背影翻了一个白眼,“瞧她那弯酸的样。”
听这语气跟有仇似的,李妙妙示意往前赶路。
途中她抓住机会试探道:“三婶子,听你那会的语气,你跟白莲好像不太对付?”
李三娘从小包袱里拿出走之前蒸的馒头递给她。
“来吃点馒头,我们边走边聊。”
其实出门前李妙妙吃过东西了,她转眼一想,邻里之间互相赠予小恩小惠能拉近人情世故,便接了过来。
“多谢三婶子。”
李三娘不在意地摆了手,“客气啥,都是一个村的。”
李妙妙掰了一小块馒头喂到嘴里,第一口就尝出来这馒头不仅软糯,而且里面还加了糖。
吃着软糯香甜。
李三娘吃了一口馒头,悠悠叹了口气。
“哎。”
看她脸上带着几分忧愁,李妙妙温声问道:“三婶子,你为何唉声叹气?”
“李妙妙,你有所不知道。”
李三娘这才讲缓缓与林家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