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章

    以前赶客户的定制家具经常忙到废寝忘食。

    一旦饿过了头便不会有饥饿感,所以她连厨房都没进,直接打水洗脸洗脚。

    萧衔房间的门在堂屋里左侧,进屋都要先经过堂屋。

    她打算睡觉了,走进堂屋发现桐油灯还燃着,借着微弱的光看见旁边摆着一个碗。

    走近一瞧。

    是一碗粥。

    李妙妙眨了眨眼,心里泛了疑惑。

    “他什么时候煮的饭?”

    走到房门口往里一看,月光透过窗棂照到房里,几缕清辉落在床上。

    隐隐能看到男子的容颜。

    生的一副温柔翩翩公子的相貌,却有一张毒舌的嘴。

    抿了下唇转身走到饭桌前坐下,拿起筷子一个人喝着白粥。

    她刚喝了一口,手一顿,回头往房门看去。

    “他在碗里加了...猪油。”

    加了猪油的白粥有股特有香味,比白粥好吃多了。

    李妙妙回头盯着碗里的粥,脑海赫然冒出男子说过的话。

    “你知道我的双腿如何断的?”

    “你除了知道萧衔二个字,其他对我一无所知。”

    李妙妙握紧手中的筷子,眉头微拧。

    除了他的名字,她确实对他一无所知...

    卯时一刻,李妙妙就起来煮饭,顺便收拾要进城的东西。

    他们赶集去的县叫五河县,离上李家村有一个多时辰的路,所以每次村里的人都是卯时四刻也就是早上六点出门。

    她把十文钱揣上,再把萧衔的早饭放在桌上。

    本想背起背篓直接走,垂眸想了想转身走到他的房门前,清脆的声音带着几分柔和。

    “我去赶集了,饭在桌上,你睡醒后记得吃。”

    听着开关大门的声音,萧衔缓缓睁开眼,漆黑双眸盯着蚊帐,眸底染着一抹复杂。

    最好别再回来。

    李妙妙到村口的时候,已经有村民陆陆续续出村。

    她只要跟着他们走就可以了。

    胖婶和刘婶子一家今天也去赶集,因为前两日的事她们对李妙妙有些发怵。

    “李妙妙,你也去赶集啊。”

    以前赶集原主从来不去,李妙妙淡淡应了一声,就退到队伍后面跟着。

    刘婶子看出她不想搭理自己,也不再说话。

    村里去赶集基本上都是走路,只有极少数人家有驴车,驴车都是用来拉货的,该走路还是得走路。

    第8章

    进城

    一路走走停停,他们进五河县的时候天已亮。

    周边村基本上都是初一和十五赶集,每月这两天县里热闹至极。

    因地处边境,也有一些邻国的人过来做生意。

    李妙妙进城就跟村里的人分开,她边走边观察商贩们的摊位。

    包子馒头羊肉猪肉都有卖,客栈各种铺子也不缺。

    她走进糟坊,里面除了卖油盐酱醋也卖各种调味品,甘草、扶留藤、食茱萸、茴香、丁香、桂皮、姜与花椒都有。

    没有辣椒,食茱萸虽然有辛味,比起辣椒还是差远了。

    见人多了起来,她双手提了提背篓走了,找了好一会才在一家酒楼旁边看到一间鲁班铺。

    里面人还挺多,她走进去也跟着逛了一圈。

    铺里的凳桌柜都样式普通,实用性比较强。

    等店掌柜稍微不忙的时候,她才走过去,礼貌颔首。

    “掌柜的,请问你这收木器吗?”

    掌柜喝了口水,上下打量着她,见她身上衣裳还带着补丁,随口说道:

    “收啊,不过得看样式,方圆百里的人都会光顾我这家店,我可不是什么都收的。”

    李妙妙没在意他略带势利的口气,做生意什么样的人都会遇到。

    她把背篓放在地上,把上面一层布拿开,将背篓里的如花瓣形状的木盒放到柜台上。

    “掌柜的,这是我自己做的多功能盒,你看一下。”

    她把藏在里端格子一层层平推出来,随着旋转,四个格子展开后就像一朵四瓣花,最上面一层紧靠中间的木轴撑不住。

    所以她加了一根立柱,为了可观性,她把那在立柱周边刻画了花纹。

    店掌柜见过很多桌案也见过很多木盒,从来没见过这么奇怪的盒子。

    “可否让我观瞻一番?”

    李妙妙伸手做了请,“你随意。”

    店掌柜把木盒转到面前,才发现每个格子里的凹槽形状都不一样。

    一层最简单是圆的,但边上雕刻了花藤。

    花藤从底下延展到最顶上一层,看来起来像一根围着木盘生长的藤蔓。

    二层逐渐复杂起来,格上的凹槽变成了两个,形状像两个大小不均的叶子,弧度很流畅。

    三层的的凹槽形似贝壳,中间有三道弧棱,可以放四样东西。

    四层的形状有点怪,但是很好看。

    “姑娘,这是何种形状?”

    “四朵分开的花瓣。”

    其实是爱心,李妙妙怕他联想到心脏,换了种说法。

    店掌柜扣了扣脑门,好奇的紧,“还有这么奇怪的花瓣子。”

    店里又进来了一批人,看到柜台上摆着一个甚是好看的盘子,他们都忍不住围上去看。

    “这个盘子好奇特,是装啥用的?”

    “越看越好看,掌柜的,这盒子是拿来干啥用的?”

    店掌柜方才没把面前这其貌不扬的姑娘当一回事,所以只听到了什么盒。

    “是我旁边这位姑娘带来的,让她跟大家讲解吧。”

    这是个好的推销机会,李妙妙自然不会放过,她向店掌柜微微颔首,随即露出一抹清甜又不失礼貌的笑容。

    随即缓缓向众人讲解:“它叫多功能盒,主要功能是用于放置糕点瓜果茶杯等。”

    “像我们平日想吃好几样不同的吃食需要端上来四到五个盘子,不仅要来回几趟收拾也比较麻烦,有了多功能盒,一个便能解决问题。”

    为了给他们更直观地展示用途,李妙妙向店掌柜借几样东西。

    店掌柜发现这姑娘口才不错,正好看看能否将这个卖出去,家里有些瓜果,他让伙计一起带过来。

    其实李妙妙只想借用一些花椒、食茱萸、茴香等调料做展示,结果店掌柜还拿出一些干核桃和芝麻。

    她向店掌柜道谢,随后把这些物品放进形状不一的凹槽里。

    在形状的限制下,那些花椒像叶子、像花瓣。

    跟美食的色香味俱全使人胃口大开一样,赏心悦目也容易增加购买欲。

    被她这样一摆弄,人群中发出了惊叹。

    “这样一摆,我看那些芝麻粒都栩栩如生了。”

    她给木盒的定位客户便是那些不缺钱的人家,只有富贵人家才有心思摆弄这些物件。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更注重实用性。

    多功能盒实用性有,但不多。

    所以一些看完热闹的百姓转身走了。

    一个穿着华贵相貌有几些魁梧的男子带着小厮走近,他方才在后面听到李妙妙说的话,他先是看了看柜台上木盒,抬头看向李妙妙。

    “我可否上手?”

    “自然可以。”

    李妙妙往旁边站了一步,把位置让出来给他。

    “多谢。”

    向她道谢后,男子便将木盒一层层收起来再展开。

    他旁边的小厮乐呵呵的说道:“少爷,这个有意思啊。”

    “是挺有意思的。”

    男子一次次收起一次次展开,面上笑意大开。

    店掌柜都怕这何府的大少爷把木盒玩坏了,他想给李妙妙提个醒,结果一看她脸上笑意不减还有点无所谓。

    李妙妙不是无所谓,她是根据之前做生意的经验看出这位少爷会买。

    下一刻,何少爷把木盒再次折好,他手搭在上面。

    豪爽问道:“姑娘,这多功能盒怎么卖?”

    他直接越过店掌柜问李妙妙,如果只做一次性买卖她到可以报价拿钱走人。

    上李家村里离五河县太远,她不可能每次赶集都背一个来卖,得跟人长期做生意才行。

    “这位公子,我是第一次来县城,还是请店掌柜帮忙出个价吧。”

    她的笑容落落大方,既没有独揽也没有表现愕喜,稳重的举止让何文对她有几分另眼相看。

    “王掌柜,你说个价。”

    都是生意人,王掌柜怎会不知道李妙妙这样做的用意。

    “何少爷稍等,待我估个价。”

    鲁班铺旁边的酒楼。

    二楼雅间,一名手持折扇身着青色衣裳的男子,看见楼下何文和小厮从鲁班铺出来,小厮手上还抱着一个奇怪的盒子。

    他兴致盎然的道:“林兄,你瞧那何文,读书不行只会败家。”

    “你家世在你们村里够看,要拿出来比莫说都城,就是在这里五河县也是不够看,不如好好想想为兄的提议。”

    说话之人叫郭策,是知县的儿子,有个嫡姐在宫中当婕妤。

    林大郎这几天日日往县里跑,就是为了谋得一个好前程,怎料读书十载连秀才都没考上,如今只能走买官和推举这条路。

    没想到郭策给他出的筹钱办法是监督一个残废之人。

    在他思索间隔壁鲁班铺又走出一人,看见那人,他顿时露出嫌恶之色。

    “她怎么会在这?”

    第9章

    夫妻共同财产,你花呗

    郭策随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女子背着一个背篓,衣裳上也有好几个补丁,一看便是村妇。

    他收回眼神瞧上林大郎,“林兄认识?”

    谁想认识一个蛇蝎心肠的恶毒之人,林大郎喝了口茶一脸嫌弃回道。

    “村里的人,见过一两次。”

    见过一两次嫌弃成这样?郭策不信。

    李妙妙感觉有人在看她,回头往后看去街上全是形形色色的人,她把钱袋收好,回头继续往铁铺走。

    木盒被何家少爷用一两银子买走。

    她和王掌柜达成了合作,每月初一和十五她带着做好木器来店里,像木盒这样的中小型物件按一两银子收,其他的按款式来定。

    本来卖给何少爷那款能更贵一点,可惜用材普通。

    加上还没晒干,只能便宜了卖。

    看到店里有出售鲁班尺,她原是打算买,王掌柜看在合作的份上直接送了她一把。

    她现在很穷,推辞那一套是不存在的。

    找到铁铺后把锯、刨、钻、凿、锤、铲需要用的刀刃在纸上画下来。

    铁匠拿过图纸,其他的都可以做也比较简单,唯独有一个难住他了,他扣了扣后脑勺。

    “姑娘,你这个像牙齿一样的刃我从来没做过,造价高哦。”

    “你说哪一个?”

    铁匠黝黑的手指着最前面长似刀刃的东西。

    “这个。”

    李妙妙凑近一看是锯刃,没有锯子比较麻烦,问道:“师傅,打造一把锯刃多少银子?”

    “起码得一两。”

    铁匠真没诓她,那些齿状不好弄啊。

    李妙妙秀眉一挑,她唯独赚了一两,一把锯子就要花出去了,她现在很穷还是下次再打造吧。

    “师傅,这把锯刃就先不打了,其他刃再买一把斧头,你看需要多少?”

    那些刃小花不了什么铁,看她这么穷,便宜卖她吧。

    “一共给一百文吧。”

    李妙妙从钱袋里面拿出一百文交给他,“师傅,我什么时候可以来取?”

    “未时二刻过来罢。”

    离开铁铺,她去肉铺买了五斤肉,给钱的时候看到木桶里放着大肠,古代的猪肉膻味重,猪下水更是宁愿饿死都不吃。

    主要是那玩意打理麻烦,而且去腥味的关键就是盐和面粉,光盐的价格就贵到不行。

    吃都不够,谁又愿意拿去洗秽物。

    虽然现在朝廷稳定,他们地处西北盐也要四十文一斤。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