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嬷嬷犹豫了一下:“好像前几日,夫人去书房找世子,回来后便神色大变,写了这封信,奴婢不识字,也不知是什么。”丫环珠儿抹着眼泪:“夫人只说,如果有一日她不在侯府了,便把这信给世子。”
傅行之的耳里一阵轰鸣,头晕目眩,原来,从那日开始,我在外书房已经听到了他和爹爹的说话,我一直都知道,然后看着他装模作样地骗着我。
我知道他喂我喝的补药是绝子汤,知道他和玉婉有了孩子,知道是玉婉推我下湖,知道为什么救我出湖时为何会衣冠不整,是因为他要我失了名节不能嫁入王府。
这一切,我都知道。
傅行之捂着胸口,为什么心里会疼呢?他当时喂我喝药时,我流泪不是因为药苦,而是因为对他死了心吧。
他红着眼睛,“玉瑶,对不起,都是我害了你。”
而我骑着马,已离开了京城百里外,我身上的荷包带走了我能换成银票的所有家私,我花银子上了一艘去江南的商船,顺江而下。
傅行之始终不相信我尸骨无存,派了好几拔人到山崖下寻找我的尸首,可是什么都没有找到,找寻的人说,许是掉到悬崖下的河里,随着河风冲走了。
他不死心,派人顺着河道往下流寻找,可是一段时日过去,完全没有一丝的我音讯,他终于绝望了。
一个月后,定远侯府开设了灵堂,京中有交情的人都开始来祭奠定远侯世子夫人。
玉婉做为世子夫人的妹妹,一身孝衣站在灵堂前,哭得梨花带雨。若要俏一身孝,一身孝衣的玉婉惹得来祭奠的世家弟子们都看直了眼睛。
因为找不到我的尸首,棺木里只放了我的衣物和心爱之物。
傅行之将我们成亲时穿的嫁衣和凤冠放了进去,然后将一对玉镯放在嫁衣上:“玉瑶,这是傅家传给儿媳妇的传家之宝,这是给你的。”
玉婉看着嫉妒地红了眼睛:“这玉镯,你给了姐姐,我怎么办?”
傅行之红着眼睛:“我对不起她,这是成亲时就该给她的东西。”
玉婉揪着手绢:“那我呢,我日后是要嫁到侯府的,你可为我想过。”
俩人正在纠缠不休,外面武安侯府的下人冲了进来,满头大汗:“二小姐,不好了,安王府的人找到了别院,抱走了公子小姐。”
“他们说,这两孩子是安王爷的子嗣,要公子小姐认祖归宗呢。”
玉婉苍白着脸:“你说什么?他们怎么会找到孩子,你们怎么能让他们把孩子抱走。”
正说着,外面安王府的人已走进来,神态恭敬:“请王妃安,我们老王爷和老王妃收到了消息,原来王妃从安王府大归时已有了身孕,离府八个月诞下一对双胞胎,只是一直不对外公布,自己养在别院。”
“老王爷说了,王妃虽然大归,但是孩子是在还未大归时有的,那就是安王爷的子嗣,一定要认祖归宗的。”
“王妃虽然舍不得孩子,偷偷生下不告诉王府,但是这是安王的子嗣,岂能流落在外,这便接进王府去了。”
在一旁边的宾客一片喧哗:
“什么,沈玉婉居然有一对孩子?”
“安王有后了,哎呀,安王战死沙场,老王爷和老王妃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下有孙儿可就好了。”
“真是上天有眼啊。”
“这沈玉婉有孩子怎么瞒着安王府啊?这不是好事吗?”
玉婉上前拉住安王府的人:“那是我的骨肉,和安王府没有关系。”
6.
安王府的管事一脸地震惊:“王妃在王爷过世后八个月生下这对孩儿,不是安王的,还能是谁的?难道,你居然背着王爷与别人私通?”
此言一出,来祭奠的客人们一片哗然。
刚安王府的人进来说沈玉婉生了一对双胞胎,大家都震惊住了,刚想为死去的安王有后而感到欣慰,现在又听玉婉说和安王府没关系。
既然王府的人说是在离开王府八个月后生下的孩子,那必然在王府时已有了身孕,那如果不是安王的,那必然是在安王不在京的时候,她与别人有了孩子。
沈玉婉红着眼睛摇着头:“你们把孩子还给我,那是我的孩子。”
安王府的管事脸色沉下来:“王妃,虽然你大归,但是因为有安王的子嗣,老王爷吩咐你还当得起一句王妃,这王爷留有子嗣,连皇上都知晓了,要亲自过问,这孩子是不可能给回你的。”
“这可是皇家的血脉,岂容流落在外。”
“老王爷和老王妃即刻就要带着公子小姐进宫去觐见皇上了,皇上高兴得不得了。”
沈玉婉如五雷轰顶,一进宫,皇家血脉岂容混淆,到时候一验血脉,知道不是安王的,孩子的小命都保不了。
沈玉婉扯住傅行之,急得泪流满面:“行之,你救救孩子,那是你的骨肉啊,如果安王府的人把他们抢走,就再也保不住了。”
傅行之脸都白了,低喝道:“你胡说什么,什么是我的孩子。”
玉婉哪里顾得这么多,只哭着说:“我从安王府出来时,身上已经有了你的骨肉,大宝小宝是你的骨肉啊,你快去把孩子要回来。”
此话一出,所有人脸色大变,惊得捂住嘴:
“安王的子嗣是定远侯世子的?”
“难说,沈玉婉和傅行之不是青梅竹马吗?难保没有私情。”
“这是给安王戴绿帽子啊,安王可是咱们的大英雄,保家卫国战死沙场,这女人居然背着他偷人?”
安王府的人早已脸色大变。
傅行之永远不会知道,在我离开的那天,我写了一封信,叫下人悄悄塞到了安王府的门房处,信中写到了沈玉婉大归那年,在沈家已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女,年岁几何,养在何处,安王府的人一看孩子的岁数,大喜。
安王死了,如果有了子嗣,安王府就后继有人了,何况信里写的地址正是武安侯府的别院,正是清清楚楚地表明,那就是沈玉婉的孩子。
安王府的人冲到别院时,两个孩子正由嬷嬷丫环带着在花园里玩耍,年岁正和信上说的一样,王府的人哪里来得及细想,直接抱了孩子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