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来牛马之城只有三件事,搞钱、搞钱、还是搞钱。没有时间花钱,有时间只想睡觉。林清扬的领导,在大厂工作十多年了,请合作伙伴喝杯星巴巴,都要吐槽半小时贵。所有人都是朴实无华的样子。
林清扬脸上毛孔越来越大,头发也没时间搞,化妆品都过期了。
从前在广告公司买的那些衣服,现在穿去公司的话,别人会以为林清扬要去相亲,其他人穿的都是公司发的
T
恤配人字拖。
从帝都带来的皮衣和
UGG
发霉了,高跟鞋都开胶了,躺在鞋柜里像个笑话:牛马,也配穿高跟鞋?快把蹄子修干净点,跑快点!
那两年的林清扬,粗糙、疲惫、土气,但有钱。
王建的工资,一直以来不温不火。两年内,他换了两家公司,都是小公司,没什么年终奖,没什么假期,也不加班。
每次林清扬一涨薪,就会比他工资高。王建就会去找领导和
HR
说,我老婆工资又比我高了,不给涨薪的话,我只能离职了。
靠着这种耍赖式的策略,他的工资也在慢慢增长,只是年终奖,跟林清扬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
996
大厂的收入水平。
换城市两年后的那个生日,付了所有积蓄,加上家里给的五十万、王建家给的十万,林清扬和王建,在鹏城一个不算偏的位置,买了套
75
平的小三房,又买了十五万的代步车。
大件配齐了,终于感觉这城市是家了。
那时的林清扬,很希望有机会可以一把暴富,而不是看着卡里的八千块余额,担心自己突然生了大病,被送到医院后,医生说,哈?只有八千块钱?救不了,等死吧。
搞钱,就是林清扬最重要的事。
7.
纯理性的分工合适吗
林清扬慢腾腾地吃着早午餐,回想以前的细节,之前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的决定,为什么又会后悔?
这个生日孤独,但非常棒。有时候,身边人很多,每个人都不理解你、站在你的对立面,那感觉还不如一个人待着。
一个人的时候,没办法欺骗、没办法找借口,再次问自己:我是怎么走入今天这境地的?
正想着,收到了第一条生日祝福,来自大学的好朋友曦曦。
“清扬生日快乐!祝新的一年顺利平安~”
当年她和曦曦两个人,对待结婚和生孩子的态度截然不同,现在又同当时的期待完全相反,不知道曦曦会不会也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后悔?
大学的时候,同宿舍的五个人都很亲密,林清扬和曦曦关系更密切一些,两个人吃饭口味合得来,是很好的饭搭子,都嫌弃学校的食堂,整天溜出去外面找餐厅吃。
大二的时候,曦曦就说,她爸爸妈妈年纪大了,希望她在大学里找个男朋友,毕业后过两三年就结婚。家里不光给她买好了婚房,连结婚的大红四件套都准备了好几套。
曦曦说,爸爸妈妈的感情非常好,所以她也很期待有那样的婚姻。
曦曦的爸爸是工程师,妈妈是公务员。家里做饭的主要是爸爸,如果妈妈偶尔心情好要做饭,即使做得很难吃,她和爸爸也会给足情绪价值,全部吃完后,每人再发表不少于一百字的夸奖感言,哄得妈妈整天说要笑出皱纹了。
小时候,曦曦妈妈有一次升职机会,要去援疆三年,顺利的话回来可以提拔干部。
可是曦曦已经五岁多,快要上小学了。妈妈不放心她和爸爸在家里,不想错过幼升小的关键节点,就放弃了这次机会。
一直到退休,曦曦妈再也没有提拔干部的机会。
曦曦十四岁,爸爸又获得了一次外派出国的机会,要去德意茨学习两年,回来就可以提拔成最高级的工程师,工资可以翻三倍。在德学习的两年,也有金额不低的外派补贴,相当于只要答应外派,工资立刻翻三倍。
那时,曦曦妈已经四十九岁了,正是更年期激素不稳定的时候,而曦曦又要准备中考。
爸爸左右纠结,实在不放心把更年期妈妈和青春期女儿留在家,怕爆…
林清扬慢腾腾地吃着早午餐,回想以前的细节,之前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的决定,为什么又会后悔?
这个生日孤独,但非常棒。有时候,身边人很多,每个人都不理解你、站在你的对立面,那感觉还不如一个人待着。
一个人的时候,没办法欺骗、没办法找借口,再次问自己:我是怎么走入今天这境地的?
正想着,收到了第一条生日祝福,来自大学的好朋友曦曦。
“清扬生日快乐!祝新的一年顺利平安~”
当年她和曦曦两个人,对待结婚和生孩子的态度截然不同,现在又同当时的期待完全相反,不知道曦曦会不会也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后悔?
大学的时候,同宿舍的五个人都很亲密,林清扬和曦曦关系更密切一些,两个人吃饭口味合得来,是很好的饭搭子,都嫌弃学校的食堂,整天溜出去外面找餐厅吃。
大二的时候,曦曦就说,她爸爸妈妈年纪大了,希望她在大学里找个男朋友,毕业后过两三年就结婚。家里不光给她买好了婚房,连结婚的大红四件套都准备了好几套。
曦曦说,爸爸妈妈的感情非常好,所以她也很期待有那样的婚姻。
曦曦的爸爸是工程师,妈妈是公务员。家里做饭的主要是爸爸,如果妈妈偶尔心情好要做饭,即使做得很难吃,她和爸爸也会给足情绪价值,全部吃完后,每人再发表不少于一百字的夸奖感言,哄得妈妈整天说要笑出皱纹了。
小时候,曦曦妈妈有一次升职机会,要去援疆三年,顺利的话回来可以提拔干部。
可是曦曦已经五岁多,快要上小学了。妈妈不放心她和爸爸在家里,不想错过幼升小的关键节点,就放弃了这次机会。
一直到退休,曦曦妈再也没有提拔干部的机会。
曦曦十四岁,爸爸又获得了一次外派出国的机会,要去德意茨学习两年,回来就可以提拔成最高级的工程师,工资可以翻三倍。在德学习的两年,也有金额不低的外派补贴,相当于只要答应外派,工资立刻翻三倍。
那时,曦曦妈已经四十九岁了,正是更年期激素不稳定的时候,而曦曦又要准备中考。
爸爸左右纠结,实在不放心把更年期妈妈和青春期女儿留在家,怕爆发了什么冲突,两个人都受不了。最后遗憾地放弃了。
爸爸说,钱少点没关系,够我们生活就好,家里只有三个人,谁不在家都觉得难受,看来我就是没有赚高薪的命,只有获得幸福家庭的命。
曦曦读大学以后,每天晚上都会跟家里通电话,爸爸讲几句,再跟妈妈聊好长一会。她和妈妈像最亲密的朋友,什么事都跟妈妈说。
“我是必须要结婚的,无法想象我没有家庭的话,一个人要怎么面对生活。”这样的话,林清扬听曦曦说过很多遍。
曦妈妈三十五岁才生她,是因为之前习惯性流产,在曦曦之前,已经流产六次了。
第七次怀孕,他们万分小心。她妈妈从知道怀孕起就开始保胎,整个孕期几乎床都没下过,咳嗽都忍着,不敢让肚子起伏太大。曦爸爸,每天中午从单位风风火火骑车回家,做好饭看着老婆吃完,洗了碗再冲回去上班。两个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生下这个宝贝女儿。
这也是她爸爸妈妈舍不得离开家庭的原因吧,家里的第三名成员,来得太不容易了。
“好担心我遗传我妈妈的习惯性流产,这也不知道怎么预防,只能早点结婚、早点怀孕,万一流产的话,能给身体留够恢复的时间,免得生出孩子时年龄太大了,都带不动了,身体恢复得也慢。”
曦曦很早就确定要生孩子,为此做好了心理准备。
林清扬对婚姻,就没有这种憧憬,“结婚就是把两个最终会相看两生厌的人关在一起,永远不准他们分开”,“能离婚的婚姻才是幸福的”,这就是她对婚姻的看法。
对生孩子,更是感到恐惧,“女人一旦生了孩子,这辈子就被困住了,再也挣不脱、逃不掉,剩下的只有牺牲、奉献、委曲求全,失去自我,陷入鸡零狗碎的日常泥沼中。”
那时,不理解曦曦想法的林清扬,问过她很多类似的问题:
“你为什么想生孩子啊?听说生孩子,非常痛,十根肋骨断裂的程度。”
“哎,是啊,我也怕。但是我又觉得,人必须要生孩子,不然人生是不完整的。痛就痛吧,造物主安排我们生孩子,那痛苦应该是我们可以承受的。”
“听说不光痛,还会对身体造成很多永久性的损伤,有的人终身都有后遗症,比如漏尿什么的。”
“不会的,早点生的话,身体恢复得好。而且,到时候可以让老公多带娃,我爸妈也会帮忙的,生完孩子要优先关注自己的身体。一年、两年,最长三年,肯定能恢复到没问题的。”
“那你要喂母乳吗?听说喂完母乳,胸会下垂。”
“肯定喂啊,这是妈妈的天性吧。没事的,下垂就下垂,人老了都会下垂的,那是做了妈妈的光荣印记,我不会觉得丑。”
“那养孩子也辛苦啊,为孩子付出很多,也很难期待孩子回报什么。”
“是辛苦,但也能收获很多幸福和快乐。那些养育过程中的快乐,就是最大的回报了。”
“你不怕养了孩子,影响事业发展吗?”
“没事,我不是事业型的人,我觉得家庭更重要。工作嘛,赚钱就是为了生活,不是生活为了工作。”
“万一怀孕生娃后,老公变渣男了怎么办?”
“那就离婚,我爸妈肯定会很高兴帮我一起养孩子的。”
……
就这样,对林清扬的每个疑问,曦曦都有考虑好的答案回过来,她对自己的想法非常坚定,对婚姻和家庭生活非常憧憬。
那时候,曦曦在描绘她幸福的三口之家,林清扬畅想自己在职场上大杀四方、搞钱搞到手抽筋的样子。
到现在,林清扬在费劲维护着三口之家,事业也中断了,整个人陷入低自我实现的垃圾时间。而曦曦,到目前为止没交过一个男朋友,母胎
solo,已经是一家小公司的
CEO
了,整天在全世界各地出差、演讲。
林清扬跟曦曦说,我已经帮你试过了,结婚真的是地狱,生娃也是地狱,结个不靠谱的婚又生了高需求的娃,那就是被锁进十八层地狱。
曦曦说,我也帮你试过了,一个人工作,回家冷冷清清也很地狱。不结婚也是地狱,不生娃也是地狱,就在你那十八层地狱的隔壁,是另一个主题的十八层地狱。
为什么,每个人都没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能大部分人都认为,林清扬母爱泛滥,舍不得孩子,才放弃了大好的事业前程,脑袋昏昏去当家庭主妇。
林清扬自己知道,那时候,事业已经陷入困境,很难再搞下去了。职业的小船可以说四面楚歌、风雨飘摇,再搞下去,也就是多拿一点裁员赔偿,再进入另一段垃圾的失业时间而已。
她是理性地评估了后,认为这个阶段,生孩子是更好的一条路,才选择辞职的。
进入互联网大厂五年后,市场规模已经很大,没有更多增长空间了。新出现的短视频分走了用户大部分的娱乐时间,林清扬负责的产品类型,不再受用户关注,各项产品运营数据都越来越差,越来越难出业绩。
公司不再像之前一样频繁推出新产品,现有的人全都在旧产品里服务,工作环境越来越恶化。
首先是那些业绩表现强硬的产品,只有负责那样的产品,才能继续保持收入水平。能拿到这类
S+级产品的,无不是亲信中的亲信、人精中的人精。
剩下的一堆档次低产品中,跟领导关系不好的、拍不对马屁的,抢不到任何有优点的产品了。所有工作重新划分,但凡那产品还有一些可取之处,都是一窝蜂涌上去,消息不灵通的林清扬知道的时候,分得连骨头渣都不剩了。
领导越来越难搞、事越来越多,又没钱、又要让你玩出花样。而一旦你手里没有预算,前一天还跟你勾肩搭背的产品运营,转头就去跟领导投诉你,说你争取不到资源,要求换对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