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他顿了顿,好像下了莫大的决心。他说:「走吧,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不做公主,不做太子妃,就只是悯之。」
我怔愣,有些难以置信。
「谢谢。」我说。
这是我留给宴炀的最后一句话。
唯一一句,衷心的谢谢。
15
我离开了京城,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齐国,在乡下盖了间房子,种了几块地,养了些牲畜。
只有我一个人。
能吃饱,穿暖,最重要的是,我作为我自己,自由地活着。
我很知足了。
我走后的第二年,听闻景国皇帝去世,太子宴炀登基,与邻邦齐国永修友好,互通有无。
他登基后,励精图治,以德治国,人人都称其为难得的明君。
唯一被人诟病的,便是他后宫空置,任群臣如何劝诫,自始至终,那偌大的后宫都只留了当年死去太子妃的遗物。
他说:「朕在神灵面前起过誓,要与她一生一世一双人,如有违誓,不得善终。」
宴炀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开始求仙问道,请方士炼丹药。
旁人求仙,图的是长生不老,但他不图长生,只求轮回。
他希望能回到若干年前,回到一切都没发生的时候。
但这怎么可能呢?
时光流逝,匪石不移。
没人能长生,也没人能回到过去。
无论求问多少仙家,结果也还是一样。
终于,在宴炀四十五岁时,因思成疾,药石无医,郁郁而终。
一代明君英年早逝,无人不扼腕叹惋。
因没有子嗣,遂传位于宁王遗腹子,何韵和宁王的孩子——宴偌,由丞相顾长沥辅佐登基。
而先帝宴炀,则与先太子妃衣物合葬于帝陵。
传言中,宴炀死之前,身边无外物,只是紧紧握着一把生了锈的匕首。
那是死去太子妃给他留下唯一的东西。
他这一生所求的,最终也没有得到。
于是余生都活在后悔中。
「阿之,来世,可一定要让我早早遇上你。」
「我永远走在你身后,再也不丢下你了。」
番外·顾长沥
顾长沥是个命很不好的人。
算命先生说,他这一生遇不到什么贵人相助,想得到什么就只能靠自己。
幼时家道中落,投奔亲友无门,只能与母亲搬往乡下。
在乡下读了几年书后,跟着的先生大都没什么真才实学,所以他一路科考至贡元,全凭自己的悟性和努力。
到了京城,同他一起参加殿试的考生,非富即贵,多有权贵引荐,像他这样的寒门子弟寥寥无几。
可他偏偏又心高气傲,不愿像他人那般趋炎附势。
他的孤高,惹怒了郡守之子,那人说要给他点教训。
当他被推搡着出了门,脑袋将要磕到门槛上时,被一位神情冷淡的姑娘救了。
顾长沥当时惊魂未定,连一句好听的话都说不出来,半晌才憋出一句:「姑娘神力。」
后来在群臣宫宴上,他才知道那位姑娘就是齐国嫁来的太子妃。
也是很久之后,他才知道,若非太子妃出手相救,也不会引得皇帝关注他,他也不会有机会入皇帝的眼。
太子妃是他此生唯一遇见的贵人。
唯一能渡他的贵人。
太子妃和他见过的所有姑娘都不一样,生得明媚动人,却总是少言寡语,对万事万物都一副兴致缺缺的模样。
他做了侍郎后,好不容易才找到机会同她道谢。
而太子妃也只是淡淡点点头,说了声:「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