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4章

    “嗯?”

    “上回的那个草编被我阿兄弄坏了,你重新送我一个吧。”

    珑月小心翼翼的将黑锅送给郗珣,且本来就是郗珣干的坏事。

    “哦,你说草编啊?”齐镜敛状似随意,“这个简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教珑月便是,只是这个时节没有草了,不过也可以用竹条有韧劲儿的树枝代替。”

    珑月立刻道:“我知道哪儿有,就在不远处,我带你去。”

    珑月与齐镜敛两个踩踏着新下的雪,四处去搜刮能用得上的树枝,最后才发现冬日里的树枝许多都是脆的......

    没法子了,二人只能去寻些油皮纸来。

    别说油皮纸还挺好用,有齐镜敛的教导,便是材料再是差劲儿,他手巧也极容易编制。

    两人廊下一个教一个学,锦思中途跑出来寻珑月几趟,欲言又止道:“姑娘,王爷在后山等着.......”

    齐镜敛侧头看向珑月,佯装没有听见一般,“你非常聪明,教你一遍你就懂了,还有几个更复杂的教你,有些难也不知你能不能学会。”

    珑月腿上堆着新出炉的草编,满脸洋溢着被老师夸奖后的笑,闻言想也不想的冲着锦思摆手,她如此聪明,怎么能不学呢?

    “告诉阿兄,让他再稍等一会儿,我就快学会了。”

    说什么大姐姐叫她来的,她来了也没看见大姐姐,阿兄这般是在骗人,还骗了她阿娘。

    珑月说完,对齐镜敛忍不住得意洋洋,她毫不谦虚道:“我从小读书不行,记这些可快了,真的!”

    齐镜敛便开始教珑月编难度更高的,从简单的小虫编到了花草螳螂。

    两人坐在廊下就着日光,编啊编啊,珑月忽的觉得眼前一暗,什么光都没了。

    她缓缓抬眸,见到眼前那堵染着风雪的鸦青大氅。

    齐镜敛面上惊讶,起身行礼:“不知此处见到燕王,失礼失礼。”

    郗珣挥袖,掩着眼底阴暗,自两人身边另一侧坐下。

    “阿兄,齐大人在教我编草虫,”珑月有些无措的解释起来,解释起自己叫他久等的原因。

    郗珣睨着廊外日光,眸光落下小姑娘腿上的螳螂身上,他轻笑起来,“正巧今日得空,本王也想同齐大人学一学。”

    这一学,叫齐镜敛想起了自己还有政事没处理,匆忙告退了去,留下了十分迥然无辜的小姑娘。

    小姑娘仰头,天真无邪的端详起面色不善的兄长。

    见他眉眼间没有温度,眼神清冽出尘,冷着脸不说话。

    郗珣近十日没见过珑月,想着法子将人带出来见面,可眼前这个小没良心的根本不懂他的苦心。

    自己在她心里只怕还比不得这几个草虫儿。

    郗珣不是不恼怒的,恼怒的不想跟这三心二意的小孩儿说话,不想看她。

    珑月便主动上前去抱住他,钻去他的大氅里,“阿兄阿兄,你又要不理我了么?”

    小姑娘故做缠绵哀伤的曲调,只要她想,她总有几百种法子叫郗珣没了怒气。

    果不其然,不到片刻,郗珣便去拉住她温暖的小手,将她扯出氅外。

    珑月却害羞道:“不要出来,被人看见就不好了,我阿娘会生气的.......”

    两人间如今见面都要偷偷摸摸的。

    郗珣便只能随着小孩儿一般模样,偷偷摸摸的避着人去后山寻了处私院,兄妹二人好好儿的说会儿话。

    院外有暗卫护着,总不至于叫人看见。

    一路走着,总叫郗珣分外煎熬。

    大氅中的小姑娘跟一条泥鳅一般,紧紧贴着他。

    他不敢走快了,唯恐摔着她,紧贴着自己身子的小东西一会儿跑去左边,一会儿跑去右边,她只觉得里面新鲜。

    郗珣见状,一下子心里便拱起火来,那火意缠绵,烧的他安稳不得。

    他攥着她的手将她扯出来。

    “规矩些,成何体统。”

    语罢他不再去看她,只牵着她的手往后山走。

    珑月一路被他牵得有几分快了,被冻的麻木的脚不听使唤,下阶时仓促间一个踉跄,险些就摔着了。

    还好必要关头阿兄将她抱住。

    珑月鼓起腮,“阿兄都不看我,我险些被阿兄扯摔倒了。”

    郗珣也生气说她:“几日不见,可是连路都不会走了?每回与阿兄走路,你是不是都不长眼睛了?”

    “长了眼睛,”小姑娘发现阿兄好像还在为了方才的事生气,心里抱怨阿兄气大,却也暂时不敢兴风作浪,撒娇起来,“是珑月的脚冻的麻了呀,脚指头都要冻掉了。”

    郗珣低头,见她的鹿皮小靴上濡湿一片,当即蹙眉起来,心中压着的火气忍不住就窜出了头,他道:“外头下着雪,谁叫你同他四处去踏雪的?”

    珑月乖乖回答道:“没有去踏雪......”

    “当真没有?”

    珑月生气踢起了地面上的新雪:“我们是想找有韧劲儿的树枝!”

    郗珣轻笑一声,他以教导不懂事妹妹的口吻,“齐镜敛此人远非表象,他手腕狠毒,替陛下不知私底下犯了多少罪孽,日后珑月不要与他说话。”

    珑月挨骂了,又听自己老师也被骂了,她有些难过生气。只气鼓鼓地踢踏起脚面的雪,默不做声。

    郗珣唤她几次她也不理,兄长无奈,俯身将小河豚抱了起来。

    珑月在他肩头动了动身子,仿佛有几分不适,别扭起来,“我今日穿了很多衣裳,会不会很重?”

    “以往又不是没有抱过。”

    珑月微微贴着阿兄的发鬓,有些害羞的咬着唇,“可是如今不一样了呀,我就要是阿兄的新娘子了,新娘子就要瘦瘦的才好看呐。”

    郗珣静静听着小孩儿满嘴的甜言蜜语,他心里的气一点点消散。

    “如今这般模样便是最好看。”他看着她,目光静默而温柔。

    珑月贴着他耳畔不由得追问起来:“那我以前不好看么?我是说我小的时候......”

    郗珣微微一笑,认真观摩她的眉眼,柔缓笑道:“珑月小时候没有现在这般好看。”

    怀中小姑娘面若琼脂,唇似含丹,双眸潋滟,鬓若乌云。

    小时候如何能比得了如今?

    珑月本来只是客气一下,她想听阿兄夸赞她从小美到大,谁知竟听了这么一句。

    当即她不满意的鼓起了腮,小嘴都撅了起来。

    郗珣仿佛不明白她的小小固执与傲娇,边抱着她走边念:“你小时候生的圆滚滚的身子与脸,笑起来连眼睛都瞧不见,阿兄一直没看出来你的五官模样,只十分担忧日后生的丑了,嫁不出去可如何是好......”

    是以他早早替她准备好嫁妆,毕竟一个生的胖又养的万分娇气的姑娘,只怕是难寻到好郎君。

    珑月生气嚷嚷,拒不承认自己的那段过往,“才不对呢!我才没那般胖过!”

    “你骗我,我小时候又瘦又好看!”

    郗珣却就是不肯承认她小时候最好看,他将怀里气呼呼的小姑娘抱去内室。

    给她脱了靴子,果不其然一双小脚的脚趾头被冻的红彤彤一片。

    取了热帕去给珑月覆盖在脚上,暖和起她的小脚。

    内室火盆烧的旺,珑月许是被暖和过来了,双颊粉红娇艳,一双眸子亮莹莹的,实在是漂亮的不能再漂亮。

    纯洁无垢的面庞,唇瓣泽润,犹如春露沁入唇瓣之上,镀上了一层晶莹光晕。

    花窗之外,冷风呼啸拂过,窗外梅树掩映着苍檐。

    内室燃着点点火烛,炭盆发出零星声响。

    许久许久,只听内室传出小姑娘咻咻地轻哼。

    “阿兄别闹了。”

    小姑娘面上绯红,软声道:“很快哦,很快阿兄就有全天下最漂亮的娘子。”

    作者有话说:

    79

    75、避火

    开年后,

    梁帝一直因为未曾上朝。朝中奏折堆的多了,诸地藩王见机更是纷纷试探。

    梁帝几乎是前后脚跟着太后一般,病重卧床,

    连本来欲去汤山行宫温泉修养一行也只能暂歇了。

    朝廷充斥着各种言论。皆说梁帝这回是真的撑不过多久。

    如今都在催促起梁帝立太子一事,他自己上不了朝,

    那就该由着太子监国。

    .

    另一侧远在汝南赈灾的纪王,

    倒是真有几分能耐。

    纪王连年节都没过便快马加鞭跑来了汝南沛县等地巡视。

    平息民怒,安稳民生,

    治理水灾。

    不过一月有余,元熙抚平数次动乱,

    且清理了一番贪官污吏。

    汝南,

    沛县几地本来因黄河决堤失去了土地房屋,饥荒动乱都打算纷纷揭竿起义造反,

    如今倒是被这位上京来的龙子皇孙渐渐安抚下来。

    四处流民得了救灾粮,

    且纪王以身作则甚至亲自与他们一同用膳,

    食不过一碗混着枯枝烂草的白粥,穿也不过一身素袍。

    总叫这群民众感念起来。

    一来二去纪王在此地流传出了好名声,甚至众多臣民拥趸。

    元熙本想趁机在此地一番大作为,自然半句苦楚不敢喊。

    他亏便亏在一没母家帮衬,二没兵权。

    可若是叫他在汝南多发展一番,

    三年五载总能积攒许多在京城得不到的人脉与兵权。

    奈何老天爷也不帮着他,

    他在京城默默无闻数十载也没听闻他那父皇身子不行了,如今才来此一个多月,

    正打算放开手脚,

    便听上京传来消息说梁帝病重,

    朝中逼立太子。

    如此一来远在汝南赈灾的他可不是吃了大亏?

    自己不在京城,

    父皇要立太子,

    那能有自己什么事儿?

    元熙权利之巅站的久了,总不向往常还能守住本心。

    他于公于私却也不甘就此放弃此地臣民,奈何又是退无可退。

    入京,凭着他如今的势力,若想参与其中只怕是九死一生凶险至极......

    元熙正是焦躁难安之际,书房门被人推开。

    门外一女郎头戴素白面纱,身姿清瘦,行动起来弱柳扶风,身姿袅袅。

    她端着补汤缓缓迈过门槛入内室而来。

    “五郎劳累了一日,先用些汤羹吧。”她本就仪态出众,如今这般半遮面容,只露白皙的前额与一双深情的眉眼,额间花钿,黛眉描绘的精致。

    话语间眼波流转,说不尽的妩媚风情。

    元熙似乎被她容色所慑,方才焦躁的眉眼不由得柔和下来,接过她盛好端过来的汤水,慢慢饮尽。

    “妾见五郎愁眉不展,可是有心烦的事儿?不放说出来叫我听听。”女子声音婉柔温和,身带淡淡薄荷清香,极好的缓解了元熙一直以来的焦躁。

    元熙听闻,不免长叹一口气。

    他其实并不想带着她来此处的。

    本想将她安置于上京,奈何她却宁愿抛弃锦衣玉食偷偷跑来汝南只为陪着自己。

    最初她的不请自来叫自己恼火,可这一月的风餐露宿提心吊胆,也只有眼前人无怨无悔陪在自己身侧,不厌其烦的安慰自己。

    如今此地到处都知晓自己身侧有一位妃子,常年以素纱遮面,随同自己施粥赈灾,教贫民幼童识字,立下了莫大功劳。

    都道她是天仙下凡,来襄助世人的。

    如今纪王与王妃这对活菩萨却早已在两地广为流传。

    可元熙自觉有愧与她,她无名无分不求回报的陪着自己,甚至在救灾上襄助自己良多,可他连为她求一个身份也不能.......

    元熙总是没办法朝着她发火的,是以便将如今朝中事朝着她提了提。

    女郎长叹一口气,忍不住嗔道:“五郎你糊涂啊,赈灾之事又非你亲力亲为,交给谁做不得?你要做的自然是快些回朝,将此处交给你信得过的手下,我看随你来的宋长吏就十分不错。五郎乃是金麟,怎能屈居于此?你若是做了太子,才能叫这天下得救。”

    若是可以,她自是想留在此地,在此处赈灾虽苦,回报却是最多。

    可.......

    想起元熙与上京王府通的家信,女郎轻抚面容,眸中一片阴翳。

    她怎能安心放元熙一人回京?自己必须跟回去。

    .......

    上京——

    纪王府中。

    年初宫中许多琐碎之事,入宫朝见梁帝皇后,以及诸宫各位妃嫔,还需各个皇亲国戚府邸上送礼。

    孙三百忙中也没忘了给燕王府备上厚厚的新婚贺礼。

    一只三尺高通身赤红极难一见的珊瑚盆景,外加两柄纯金打造的金如意,这可是下了纪王府血本了。

    孙三与一群女眷齐聚在内室里吃茶,瞧见自己亲手准备的礼物,不由得十分满意。

    内室中珠围翠绕,花枝招展,除了孙三外,其余三位皆是入府不久的侧妃良人。

    燕王府倒是与众不同,若是纪王偏宠某一位侧妃,只怕惹得其他人心中不爽快。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