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9章

    ......

    平康坊内,常宅——

    自皇朝建立,定都上京,常宅便修建在此处。

    来来往往两百个年头中几度修缮扩建,一路飞檐翘角,门柱丹镬。

    府中景致得宜,如今的时节,前院栽种着几丛墨荷、玉壶春与十丈垂帘。

    常老夫人的院子名唤松鹤院,取有长寿康健之意。

    内堂穿着绿甲桃衫的丫鬟掀了帘子,跑进去给满堂的女眷们报喜,朝着上首宝榻上坐着的老夫人道:“老夫人,六姑娘入府了。”

    常老夫人头发花白,听闻不由的喜道:“快些将人迎进来。”

    语罢,常老夫人同身边的女眷们感慨起来,语气哀恸:“要说这六丫头,老身还真是没瞧见过一回,说来也真是缘分了,谁料想在城阳丢了,竟兜兜转转的在上京相遇......”

    二夫人闻言也是止不住迎合,“可不是?如何敢想到,我听大嫂说起她去大相国寺许愿时便亲自见到了六姑娘,要说可不是菩萨显灵了?大嫂在上头许着愿,一睁眼就见门外走进来一个姑娘,你们怕是不知那姑娘生的的有多好……大丫头是见过的,可是?”

    常令容按捺不住看好戏的模样,偷偷看向这个素来高傲无尘的长姐。

    常令婉今日穿的仍是素雅,一身月青软绸绣梨花白的珍珠扣绣衣,杏色花裙。

    一群人这般热闹言辞,未免忽视了令婉,她笑容却是半分不变,频频朝着门廊处张望,倒是一副着急欢喜见着六妹妹的模样。

    她听闻二夫人这般问自己,当即温婉笑着应和:“曾在猎场与宫宴中有幸见过六妹妹,那时孙女与六妹妹离得远,瞧的不甚清楚,不过......”

    常令婉顿了顿,唇瓣微微扬起,亲昵的笑言:“早听闻上京人皆是传安乐郡主仙姿佚貌,国色天香,自不会有假。祖母放心,日后啊您必定多了一个仙女般承欢膝下的孙女儿。”

    府上女眷闻言,皆是笑意微顿,想必是经此才想起,这位归府的六姑娘身上不知如何还有一个安乐郡主的爵位。

    府上女眷中爵位最高的,乃是常岱之妻李氏,封的是二品的杨国郡夫人,都还略低了这郡主爵位一头,连老夫人这大把年纪,也不过在丈夫死后,朝廷追封她了一个郡君封号。

    如此小年纪的女郎就有如此高的爵位,一非皇家女眷,二非嫁夫以夫功勋爵位获予,而是这般稀里糊涂的,也不知日后皇帝会不会怪罪......

    常老夫人不免的笑意微顿。

    内堂内众人正静着,廊外便有许多丫鬟脆声行礼道:“给大老爷大夫人,大少爷六姑娘请安。”

    常祯撩了门帘,便领着珑月走进来。

    他一入门便朗声道:“都是一家人,妹妹别怕,随意行礼便是。”

    珑月今日仔细收拾过一遍,梳着未婚娘子惯梳双股瑶台髻,乌鸦鸦的秀发上只簪着两颗珊瑚细珠簪。

    发髻髻尾下垂樱红蹙金元宝纹发带,发带以纱绢制,垂至裙间,莲步轻移间,随之聘聘袅袅,与那茜红的叠纱粉霞带洋皱裙相得益彰。

    这本是一副巧妙又不失小娘子可爱的装扮,奈何珑月生的太过明艳无双,朱唇玉面乌发如云,格外精丽出彩的五官眸子一衬着,偏偏显得无端的靡丽璀璨来。

    仿若浮光跃金,踏水临光,神女踏日而来。

    叫一群等候多时的女眷只觉得恍了眼。

    珑月牵着李氏的手,李氏朝她溺爱笑道:“好孩子,先去与你祖母请安,请完安我们一起去后院用膳,你喜欢的菜娘都记着呢,叮嘱了厨房日后顿顿做。”

    珑月一副羞赧的模样,微微垂头朝着老夫人请安,嗓音还有几分软糯的奶声奶气:“孙女给祖母请安......”

    许是天真无邪的模样,珑月总格外得老人们的欢喜,连那宫中太后都喜欢她喜欢的丝毫不作假,老夫人又怎能免俗?

    先前有再多的思虑,待到见到这般仙女般模样的小孙女,老夫人也不由得心生慈爱起来,欢欢喜喜又难过,亲自起身搀扶起她来,爱怜地摩挲着她粉嫩嫩的脸颊。

    “好孩子,好孩子,可是回来了......”

    珑月也不认生,与老夫人一副熟稔的模样亲昵的说话,“祖母,您与我想的一般模样,我可是你想出来的模样?”

    老夫人牵着她的手,亲亲热热的道:“一般模样,真是一般模样,我见你阿兄的模样就能猜出的你模样,八九不离十!只是不曾想你比你阿兄阿姊都要好看了这么些!好孩子这些年真是叫祖母空空流了多少眼泪......”

    珑月十分感动,她着急道:“那如今我回来了,您可千万别再哭了,哭多了对您身子不好。”

    这副活泼的模样,便是叫一群女眷都不由得真心欢喜起来。

    常令婉恰逢此时也莲步轻移上前来,眼中泛着泪,“六妹妹可算是回来了,可还记得我?我是你大姐姐,你小时候最喜欢我的了......”

    珑月看了常令婉,她对这个大姐姐是非常陌生的,许是常祯与她眉眼间的相似以及常祯言行举止间自然而然透出的亲切,珑月对着常祯并没有对常令婉的这等疏离感。

    且珑月知晓,自她走丢后这位大姐姐便被阿娘亲自养着。

    对她非常非常的疼爱。

    珑月总是小孩儿心性,见到常令婉,难免为自己母亲如此疼爱另一个姑娘感到难过。

    珑月强忍着难过,闷闷道:“不记得了。”

    常令婉笑容微僵,旋即委屈的拿着帕子擦泪,却又十分有长姐气度的笑道:“是姐姐惹人笑了,你那时才多大?能记得什么?不记得了也不打紧,姐姐还记得六妹妹呢,你小时候的模样,姐姐总还记着......”

    见大孙女被新认回来的六丫头直白话惹得伤怀,老太太不自觉地就松开了珑月的手,转头去安慰起令婉来,“你这孩子,记性倒是好,那时你才几岁啊?能记得?”

    “孙女那时六岁,倒是不小了,我早早就记事了,自然是记得的。”

    常老太太言语中含着赞缪:“你这个孩子我素来知晓,自幼就聪明的很。”

    还是二夫人与李鸾出来说着场面话。

    二夫人生的容貌中上,一张稍有几分圆润的脸,身型倒是适中。穿着一身绛紫琵琶襟的曲裾长衫,梳十字髻簪金花钗,通身打扮颇为低调正派。

    二夫人看了眼已经坐在椅子上喝茶的常岱,止不住与李氏笑起来。

    “瞧瞧大伯往日多肃正的人,平常府上有事寻他他也总说不得空不得空,如今几趟大伯都亲自去跑!日后啊该叫这仙女似的闺女在你二人膝下多养几年,将以前不在的时候都补回来便是!”

    常老夫人闻言嗔她一眼,“瞧你说这胡话!那该留到什么时候?!老身可是不准的!”

    李鸾掩唇打趣,接着:“总该留到二十六七岁,再好好给六姑娘找个上门的郎君来才是!”

    作者有话说:

    79

    53、父爱

    依着常岱秉性,

    接回珑月一事,该一切从简,只在府内小摆家宴便是了。

    如今朝中局势莫测,

    幼女离奇经历与那般出色的容貌,过于惹眼必不是好事。

    幼女被燕王府收养多年,

    他们常府纵然不想,

    接回幼女也是避无可避的同燕王府扯上了关系。

    自燕王入京,朝廷之上势力几翻暗潮涌动。

    几位朝廷重臣先后遭到清算,

    后五皇子平白无故入了棋局。

    若是这身后没有燕王推波助澜,怎么可能......

    常岱从未打算搏一个从龙之功,

    可若什么都不做,

    日后新帝登基,必不会任由他这等油盐不进事不关己的重臣存在。

    常氏该下场,

    只不过他要能看到赢面最大的希望才回下场。

    而不是如此刻一般,

    朝廷之上三名皇子,

    一个比一个上不得台面。

    齐后一派支持的皇二子,宽厚有余,魄力不足,便是登基为帝,也不过是齐氏、定国侯府的傀儡罢了。

    陆氏支持的皇三子,

    在诸多皇子中能力倒是尚佳,

    文采骑射也出众,他日登基为帝守成勉强,

    再不济也不至于拖了如今这腐败朝廷的后腿。

    可要想挽救如今时局,

    本事只怕还差的远。

    且皇三子年纪轻轻,

    纵情享乐,

    后宅鸡犬不宁,

    他日只怕也是个贪图享乐的君主,与当今一般模样。

    大梁再经不起一个梁帝折腾。

    至于皇五子——

    常岱为官几十载,自然有一套识人之数,皇五子瞧着有刻作平庸的举态,实际却也不是什么天纵之才。

    且纵是他扮猪吃老虎,这扮猪的时间未免太长,只叫他看出战战兢兢优柔寡断的模样。

    只怕是扮猪扮久了,早失了老虎的血性。

    常岱思及此处便深深蹙起眉头来,思虑起要如何为常氏谋取一条不叫梁帝猜忌,与燕王府划分界限的道路。

    常岱将一切想的彻底,奈何李氏做法却与他本意背道而驰。

    李氏茹素多年,成日喜好穿戴的衣裳首饰不过也就那几件,若是才情与这对喜好,李氏与令婉才更像是一对母女。

    可如今的李氏却是大变模样。

    幼女才一回府,她便迫不及待叫来了那些金银楼、翡翠阁的绣娘师傅,上府来亲自给珑月量身段,裁衣裳打造首饰。

    燕王府更是声势浩大,那位白面斯文的大总管有时一日间都能往常府跑两趟。

    什么吃的用的,日日都要送来。

    一次两次,二府的关系便是想瞒着也瞒不住。

    常岱不由得心下微怒,奈何他女儿是被燕王府养大,如今闭门谢客,只怕叫人觉得薄情寡义。

    如此一来二往,上京没有不透风的墙。

    倏地,整个上京贵胄门第间,两日功夫便穿的风风火火。

    传遍了常家寻回早年丢失的姑娘之事。

    常尚书家早年走丢了流落民间本以为受尽磋磨的女儿,竟被燕王府捡了回去?

    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怎么还变成了王府的郡主?

    此事一经传播,连续半年间都成了众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甚至连许多茶楼说书的都编排上了各出戏本。

    什么真假千金,戏说龙凤,各种剧本都被编排了出来,整个上京如今谁还不会谈上一嘴常府的家事?

    甚至连梁帝闲暇时都来过问常岱此事。

    常岱哪敢有什么隐瞒,挑着些不重要的便说了。

    “臣女三岁走丢,臣本以为是夭折了去,谁料后来竟有这一桩事......臣半分不敢欺瞒陛下,望陛下恕罪。”

    恕什么罪?自然是饶恕自己女儿冒充了燕王府郡主多年的罪过。

    岂料梁帝却随意笑言:“爱卿这说何话?你重新寻回女儿本是一桩喜事何错之有?多年前朕漱封燕王府二位郡主之时,燕王便言明过此事。”

    当时燕王便说过,他的幼妹为老王爷养女。

    养女也是女,这些女眷爵位看着高其实不过是虚封,可没有封地汤邑,不过是每年朝中发放些俸禄罢了。

    且凭着燕王的赫赫战功,不过是一个郡主的爵位罢了,便是他要给府上婢女姬妾寻个公主的爵位,梁帝还敢不给?

    宫内几位皇子公主听闻,也皆是震惊不已,他们都亲眼所见,燕王那般爱若珍宝的王妹,竟是他捡来的??

    ......

    盛夏的一片密幄翠茵,辗转至入秋,便起了萧瑟苍黄。

    珑月的新院落离李氏的主院有些路程,李氏舍不得珑月住的远,便将自己院里的西厢房收拾整理出来给珑月住下。

    府上主母的正院,单单一个西厢房也足足有三敞开间,且后面甬道通着的一个内院两间的偏阁也被李氏划给了珑月用来做丫鬟们歇息的地方。

    虽不甚宽敞,却也够用。

    这里清晨间,令婉与李鸾来了李氏院里请安。

    二人入内时正见李氏喂一只老大的胖鹦鹉,皆是不由得笑了起来。

    令婉坐去李氏手边陪着她说话。

    “这六妹妹的鹦鹉唤何名?”

    李氏抚了抚胖鸟圆润润的头,“菡萏说叫糖果儿。”

    糖果儿听见李氏唤它,当即一双黑亮亮的眸子溜溜转,它十分有本事,早早哄得李氏舍不得关着它,把它放了出来。

    如今满屋子的溜达。

    “糖果儿!糖果儿!”

    常令婉李鸾听闻皆是欣喜不已,约莫小娘子都喜好这等好玩的小东西,两人连忙学着李氏拿着杏仁去逗弄它。

    李鸾道:“糖果儿竟是聪明的紧,听懂自己名字?”

    糖果儿十分亲人,对着李氏几个来者不拒,如今常令婉喂它吃果仁,它也小心翼翼的拿着大嘴巴叼了去,兴奋的满屋子飞。

    “嘎嘎嘎嘎!”胖鸟煽动翅膀。

    李氏见状对着一群婢女笑起:“别的鸟都有坏脾气,就糖果儿没,对谁都乖巧。”

    李鸾与令婉笑着逗弄了会胖鸟,李鸾没见到珑月,便问起来:“如何不见六妹妹?”

    “那孩子啊爱睡的很,如今正是好眠的时候,便叫她睡罢了。”

    这便是亲娘,是不舍得叫醒孩子的。

    李鸾与李氏是嫡亲姑侄,生的却不像。

    李鸾身量瘦高,一张温婉带笑的鹅蛋脸,却有一对细长英挺的眉,性子温婉宽和,却是难得的清正有主意能辨是非,倒是一副宗妇的模样。

    李鸾对着李氏自来亲近,便也无所顾忌的笑着打趣:“常祯半夜与我念叨,说晚上回来给六妹妹带糖葫芦吃,您说这叫什么事儿把我半夜给吵醒了!”

    李氏闻言不禁笑起来,她正欲说什么,却瞥见一旁的长女比往日泛白尖锐的下巴,往日乌亮夺目的双眸也泛着暗淡,对她还没了以往的亲热劲儿。

    心思柔软的李氏忽的意识到近段时日自己一门心思顾着菡萏,倒是对元娘疏忽许久。

    她未免生了几分愧疚来。

    李氏慌忙补救,与令婉道:“下午叫了万宝楼的人来送些头面,正想差人寻你与你嫂子过来,你们三个姑娘想必喜好那些,与你妹妹一道挑选挑选。”

    常令婉只说是不用,她体贴的给李氏送了盏茶,“母亲让六妹妹与嫂子选便是,我那儿还有的,您以往也不知送了我多少好东西,我怎么好事事都要占了去。”

    李氏见状心下更生愧疚,便道:“母亲给你的便是你的,怎么能叫占呢?且过几日是中秋,府上姑娘也是时候重新置办一套头面衣裳了,你妹妹嫂子有的你这个做姐姐的还能缺了不成?”

    常令婉见此也不推脱,便含笑应下。

    李氏敛着袖将长女招至身边说着贴心话:“你妹妹离了我们身边多年,如今才回来,母亲怕她认生,人前难免多看顾她几分。元娘你是母亲亲自养大的,待你二人心里其实都是一般看重的......”

    常令婉不等李氏说完便急道:“母亲瞧你这说的叫什么话?女儿多大的人了怎会吃妹妹的醋?!上回您是不知女儿房里的春鸳做的蠢事,若是知晓必然是要骂女儿的,她呀依着我的喜好将妹妹那院子布置的乱糟糟的,还好王府的人重新布置了......”

    此事底下人才报给李氏时,她确实心中膈应,但如今听长女这般主动说起,心中不愈自然消散了去,母女见还能有什么猜忌不成?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