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刘森完全没想到,她的脾气性格这么硬。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居然能够面不改色,一句又一句的抨击他。
说句难听的,他在家吃闲饭这么久,就是他老婆也不敢这么跟他说话。
“月亮是吧,你不用说这些有的没的,每个人的人生理想不一样。既然是搞文学创作的,就该有一些理想,弘扬伟大的精神。”
“只是扯这些有什么意义?我有没有孝顺父母教养孩子,你跑到我家看了?你能知道什么?不过是道听途说的片面之语。”
刘森都有些气死败坏了,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只能用这种无理取闹的办法,想让陈可秀闭嘴。
论吵架这一块,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只要是陈可秀想,就不带输的。
“你可真会双标,您在那儿拿着一根笔杆子蘸点墨水,写下那些带着你主观意愿的谴责时,怎么没想过这些事情跟你没关系?”
“现在好了,我也只不过是指点指点你,怎么就没关系了呢。孝顺父母,抚养孩子,这是传统美德,你为什么不做呢?”
陈可秀轻蔑一笑,“这些事情只要轮到你做,就可以不做?毫无顾忌的去绑在别人,这就是您的观点吗?你可真是驰名双标啊。”
她的语速快,但是字正腔圆,没有一个字是含糊的,能够让大家听得清清楚楚。
大家都不免咂舌,这战斗力也太强悍了吧。
身为作家,尤其是畅销榜的作家,怎么也能算得上一号人物,在这种公众环境下,甚至还有记者在,居然能够这么牙尖嘴利。
这些话说的不好听,不过是一味的去抨击别人的私事,也不怕明天起来之后看到骂声一片?
有的人觉得这种行为还是挺勇敢的,而有的人觉得她咄咄逼人,现在又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都是文人的交流会,三句话不离现实,一点文学范畴都没讨论,这不脱离了今天的主题吗?
本来好生生的一个交流会,却因为她的这番言论,好像变得低级了,如同菜市场。
也有和刘森一样的人,只不过没有他那么不要脸,现在觉得不爽,就趁机“仗义执言。”
“好了,这些没有什么可说,这些争执,还是私底下去说,今天不是来骂街的。”
陈可秀看向说话的中年男人,她并不认识。
不过这人说话带有偏向性。
刘森大放厥词的时候,用那些所谓的美德抨击别人时,他一声不吭。
而现在刘森被说的哑口无言,他只轻飘飘的用骂街两个字,就像把她变成泼妇。
其实也没有关系,泼妇也好,还是知性也罢,都不影响什么。
不过她不想吃这个亏,觉得她是好捏的软柿子,现在有人下场抱团,那她就一起骂。
反正今天就是来骂人的,也不是过来树立什么高雅人设的,况且也没什么好树立的。
她刚想说话,华兰低声提醒她。“这位算是老熟人了,只是你没有见过面。这就是之前杂志社接手的那位总监,姓杜。”
陈可秀蹙眉,声音听起来一点都不耳熟,好歹电话沟通了好多次了。
看来现在的电子产品失真很严重啊。
她点点头,明知故问:“您又是哪位啊?今天的主题是什么呢?是来谴责我的吗?”
杜总监自然也不敢说这种话,陈可秀的战斗力他是见识过了,他也不是作者圈子的,要不然骂就骂了。
身为编辑圈子的,且还是总监的位置上,永远都自觉高人一等,怎么可能亲自和陈可秀吵架?
见她冲他来了,就立刻说道,“没这个意思,咱们只是探讨一下作品。这不是刘先生刚好提到您的作品吗?事无不可对人言,你应该也不怕别人讨论吧。”
陈可秀点点头,“你说的也是,既然放到了公众平台,大家都能够看到的东西,言论自由的时代,我也不怕别人谈论。”
“但是——”
她话锋一转,“都是有的人不太像是人,我的东西,不需要的这样的人来讨论。因为在他的嘴里,会觉得所有人都像他一样,是拎不清的货色。”
刘森又被骂了,本来连写了演讲稿的,都能用很多语气助词的人,口条自然没有那么好。
现在都没法去措辞了。
他也跳脚骂了起来,“你在说什么,你不觉得你现在就像是一个疯婆娘?就你这样的人也被称为作家吗?简直是作家圈子里的奇耻大辱,有辱斯文。”
陈可秀哪里会被这种话打倒,甚至笑了笑,给自己重新定义,“我从来不以作家的身份自居,我只不过是一个故事的搬运工。你们可以称呼我为文字工人。”
第858章
活动好福利
她坦然的接受,并且自我调侃,也表达了她不在乎所谓作家的身份,旁人都五味杂陈。
谁不是为名为利,又或者是热爱?
如此轻易的抛弃这个令人羡慕的身份,倒也算洒脱。
虽然说话难听了些,却也有几分真性情的影子。
刘森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本来以为,以作家的身份自居,这是一个令人骄傲的事情,没想到陈可秀可以直接抛弃,这是他做不到的。
那还能说什么呢。
对此他只有一句话,“既然这样,这个交流会你就不该参加。而且,我希望你能把你那本三观不正的下架。”
“怎么三观不正了。”陈可秀冷冷地说道,“我那本三观比你脸都正,你要不要照照镜子,知道,反正以后再说这些话。”
“其次,如果你有这个本事,那就通知全面下架。你不会是嫉妒我进了畅销榜,而你依旧籍籍无名白?”
陈可秀的每一句话,都踩在他的痛点上。
刘森气的脸都黑了,却说不出什么来,只能冷冷的说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泼妇一个,我不稀罕跟你说话。”
“你得养啊,你现在还靠女子养着呢,我要是你就找一块豆腐撞死,省得丢人现眼。”
陈可秀故意歪曲了他话里的意思,一字一句都骂得他难堪。
刘森没话讲了,如果他的嘴巴能够利索一些,又或者是能够放下面子,说一些遵从本心的难听话,也不会说的这么难看。
典型的既要又要,善于用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掩盖自己的不堪。
在这种众人围观的情况下,即便心中有一万句骂人的话,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能憋得脸色铁青。
看着大家投过来的目光,他缓了口气,“这位女同志,咱们能不能好好说话。就事论事的去讨论,心平气和的谈一谈,而不是这么夹敲带棒,带着侮辱性的话语去攻击别人?”
他觉得,他至少能够站在道德的职高点上。
毕竟,他现在已经好好说话了,只是要求陈可秀好好说话,在别人看来,肯定算是有理智的代表人物了,大家都会站在他这一边。
如果陈可秀不依不饶,大家肯定也不会喜欢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要不是陈可秀真的心平气和的下来谈,他有一万种理由借口,从她的书里把她贬低的一无是处,骂的她体无完肤。
陈可秀见他怂了,倒是也没想过不依不饶,只是淡淡的说道,“我的书不是为了你而写,没必要跟你一字一句的解释,至于是非对错,自然会有别人说。就不劳烦你了。”
她说完这句话,也就不再继续说了,只是丢给刘森一个眼神。
这个眼神好像在说——如果有功夫的话,你还不如把自己管好。
杀伤力实在太强,刘森忍了又忍,才把这口气咽下去,冷着脸站在原地。
妈的,这个女人真是疯子,一点都不像个女人,半分柔和乖顺都看不到。
他只能安慰自己,不屑于跟这种泼妇说话,免得降低了自己的格调。
陈可秀可不管他怎么想,能够骂得他闭嘴,这一次就不算白跑一趟。
这事情告一段落,本来还想请别人发表看法的环节,基本上就省略了。
虽然主持人还是按照顺序叫了几个比较有名的作家,说一说创作的经历或者是心历路程,或者说分享一下在其中的趣事。
实际上也没什么人愿意听。
毕竟来到会场的不是粉丝,基本上都是作者,要么就是从业的编辑。
有少数是文学创作的。
所以没有人愿意听这些。
也就是刘森说的那些,有热闹可以看,这才听得认真一些,基本上兴致缺缺的。
台上的人说的干巴巴的,其他人要么自己吃东西,要么窃窃私语,只能潦草收场。
接下来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今天会有一些参加选题创作的。
对于这个大家比较感兴趣,能够坚持创作的,要么就是能靠这个谋生,要么就是有很强的倾诉欲。
谁不想在这种场合拔得头筹?
对于提高知名度有很大的作用。
主持人说道,“今天的选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创作故事,一类是创作散文诗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报名,也设置了奖项,虽然主奖金不多,但重在参与,这是主办方最大的诚意。”
“当然,不是正规比赛,也不是什么文学大赛,就是咱们内部搞的一些活跃气氛的小活动。不管是任何身份都可以选择参加,也可以选择不参加。”
“不过这次的内部小活动,是联合银河出版社、怪伦出版社、星河出版社、以及茶话杂志联合出品。获得一等奖的作家,可以获得几家出版社的一期杂志封面。”
这是大家没有想到的,来参加的作家,只是想参加一个交流会。
包括一些小的作家,接受到邀请千里迢迢赴会,哪怕是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也要来,也是想见识见识。
至少以后说出去,也能告诉别人自己参加了这样的交流会,也能是一种谈资。
如果能认识几个朋友,也能算是不虚此行。
谁也没想过,主办方会玩得这么大。
在此之前,主办方并没有说过会有这样的福利。
现在告诉大家,这么多家出版社联合创办的活动,还会出一期杂志,气氛瞬间热烈起来。
这几家出版社都是目前炙手可热的,不只是出版,旗下都有杂志月刊。
如果有幸拔得头筹,四家出版社的杂志封面都是简介,基本上就可以在界起飞了。
书迷朋友们其实不懂那么多,只是觉得作家牛逼,可以看一看,就会慕名而来。
总会累积出自己的人气,以后的成就绝不会低的。
纷纷摩拳擦掌,想要现场创作出一个好的故事,眼神都开始暗暗较劲了。
这些大多数都是作家,而文学作家却表达了不情愿。
“我们创作诗集,都是有感而发,限定题材去写什么东西,犹如固步自封,我不参加。”
“我也不参加,可以接受大家的品鉴,但不接受这种赛事一样的强行写作。”
对于这样的言论,也没人有想法,大家默认文学高于,主办方设没有任何意见。
本身今天的活动并不是作协那边发起的,作协本身就是挂名的,就为了吸引有些地位的文字爱好者。
其实活动就是主打的出版社联合举办的。
星河出版社毋庸置疑是有名的,虽然只创办了两年左右,但是因为有着晓黎明这个男生畅销榜第一的签约作家,风头一时无两。
第859章
活动与她无关
其实现在看的比例而言,男性是要高于女性的。
先不说买书需要花钱的事情,关于这个,现在很多女性依旧没有支配零花钱的权利,又或者说舍不得,更勤俭持家一些。
这些就都先不说了。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在这个年代,能够去看或者是一些闲暇杂志的人,至少也得有20来岁了。
这个年代出生的女性,很多都没有读过书,就算是读过书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娱乐方式的第一倾向绝对不会是看文字类的,大多数还是打.打牌,聊聊天。
就这么说吧,是有人做过调研的,往乡下走一圈,的受众者大多数都是男性。
能够购买借阅的也都是男性,而女性依旧承担了家庭里大多数的事物,没有钱也没有空。
所以就导致现在的市场其实是以男频为主的。
这就是,水莲那么火,但是却没能上畅销榜的原因。
实在是基数不够大,不足以撑起这个台面。
所以女生榜连畅销榜都没有单独开辟出来。
而陈可秀的《招娣》,也是女生,却有人暗戳戳的统计,销售的数额达到了文学的榜尾,就有人给上了这个榜。
所以惹得大家眼红啊。
在圈子里的人看来,女生就不是小众,不应该有畅销榜,偏偏还上了畅销榜,上的莫名其妙的。
怎么能不嫉妒呢。
再加上里头的很多内容对男人来说很不友好,就各种花式抨击,才能引来很多人的共鸣。
从这个角度出发,能够有男频一家独大的出版社,必然就是特别火的。
星河出版社只此一家,哪怕资历再浅,在圈子里也有一席之地。
这才是华兰飘的原因,因为有成就了,和老东家说话,都能挺直的腰杆。
当初算是被扫地出门的,现在也算扬眉吐气。
不过因为他之前的经营,老东家的青年杂志社,现在就叫做怪伦出版社。
现在也参加了这个活动。
哪怕两家闹得很不愉快,私底下小动作不断,表面上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起联合举办活佛。
怪伦出版社也不差,虽说没能有畅销版第一的男频作家,不过第二梯队的基本上都是他们家的。
这点还是得感激华兰,当出她改革的快,冒着风险,提前做出改变,改换了经营模式,积累了大批的作者。
同时这些作者也有一些忠实的书迷,形同给怪伦出版社站台,让怪伦出版社的地位一直是老牌出版社。
只要别人谈论起来,就知道这是一个很强势的出版社,背靠大树好乘凉,因此也有源源不断的作家涌入。
这种良性循环,怪伦出版社只要不作死,基本就不会死的。
就算是星河杂志社,一时风头无两,不过因为底蕴的差距,按照出版社的排名来说,怪伦出版社,依旧是第一。
而银河出版社,也有六七年的时间了,之前一直籍籍无名,不过这两年也起来了。
男频畅销榜的第二第三都是他们家的,也能够在这个圈子里有一席之地。
至于这个茶话杂志社,其实不怎么出版,不过身后有总公司,和怪伦出版社,其实是同一家公司旗下的。
这个真的只是杂志,平时开灯的就是一些有趣的时事新闻,却又不是那种严肃的新闻,算是奔赴在吃瓜第一线的。
而刊登刘森骂战的杂志社,就是他们家的,类似于这个圈子里的传声筒吧。
总体来讲,这次的活动实力很强劲,奖金什么的都是其次,四家出杂志的封面,这个太劲爆了。
只要是在场的作家,无一例外都想要拔得头筹。
陈可秀倒是不太想参加,人怕出名猪怕壮,才刚刚出了一点名,就被人骂过来骂过去。
主要是,就算参加了,估计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的。
她没说话,只想着晚点就不报名就行了。
华兰询问她,“你好像无动于衷啊,不想参加吗?”
她其实对陈可秀有信心的,只要她参加了,写故事这种东西,是她擅长的领域。
如果评判的人稍微不公平一点,以她的性格会闹起来,她还给陈可秀准备了大礼包呢,目的就是要把她推向风口浪尖,逼得她没法待下去。
看陈可秀的神色淡淡的,她还真怕陈可秀不参加,提前离场,那她安排得余婷,可就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