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她成了带娃的工具,很多事情都不会允许做,更像是一个被压榨的牛。她挫败,难过,认命。
是招娣告诉她,一定要努力,人只要不死,能够向上拼搏,就一定有希望的。
她努力了,可是没有结果。
哪怕是自身条件优越,依旧被绑在家庭的漩涡中,就连亲事都是家里给挑的。
她嫁给了一个暴发户,相夫教子,就连吃饭都不能上桌,随时得接受人家的打骂。
只因为她是别人花了彩礼钱买回去的,一直躲避计划生育,最后死在了生第五个孩子时。
这个角色的妈妈在干什么呢,在帮助弟弟擦屁股,过来看了一眼,倒是也不是那么冷漠,流下了两滴眼泪。
然后含泪敲诈了她的夫家,拿着钱去给她的弟弟平事。
可是招娣劝过她很多次,家里的是别管了。
可是她始终相信,只要她做的足够多,就能够感天动地,能够让妈妈像以前一样对她好。
只要她一个笑容,不管做什么都愿意。
奉献的自己,燃烧了一辈子,只落到这样的结局。
更加讽刺的是,她的弟弟经过了磨难,反而懂事许多,因为敢拼敢闯,还有不算差的成就。
妈妈能够安享晚年,连父亲都是好烟好酒,家里受伤的,始终只有她一个。
而且,她不是亲生的……
招娣来吊唁张焕,只是叹气,“下辈子,可一定要记住了,对你不好的人永远对你不好,那是捂不热的。即便是报恩,也该是保证自己快乐的前提下。”
蒋清清看着这个角色的命运,无法克制,哭得泣不成声。
除了那些离谱的结局,其他的简直是太像了。
她甚至开始怀疑,她是妈妈亲生的吗?
其实她就是一个缩影,这个年代的女孩子大多数都是这样的,尤其是越穷的家庭,这种趋势就更加明显。
蒋清清越想越觉得,她也许不是亲生的。
要不然,不应该会有一个母亲这么偏心,她决定,等放假的时候一定要回去问问。
她想换个方式活着,这些都是要问清楚问明白的。
她不想像招娣的朋友,得到一个凄凉的下场。
不,不想等到休假了。
明天课少,她得回家。
蒋嫂子已经头发花白了,她现在已经50岁了,之前在家属院的工作,因为搬家之后已经辞了。
不过她不是在家里坐吃山空的人,又找了一份工作。
她的工作履历和学历摆在那里,找到了一份社区工作,一直都算稳定的。
这两年退休了,一直都在家里。
看到蒋清清回家,她也没冷脸,笑着问道,“怎么突然回来了?今天没课吗?”
蒋清清的眼睛依旧很肿,她沉默片刻,“妈,我听说了一些小道消息,我是不是你捡来的?”
虽然以前年纪小,但是她也知道,妈妈怀孕困难的。
如果是这种情况下,收养一个孩子是很正常的事情。
一直在压榨她,也许不是亲妈能做出来的事情。
她不想绕弯子,只想要得到一个答案。
蒋嫂子愣住了,似乎这个时候才看到了她肿胀的眼睛,也没怀疑她的说辞。
大概只有确定了之后,才会把眼睛都哭肿吧。
“是陈可秀和你说的吧?我说过多少遍了,不要和她联系,你是不是听不懂人话?”
她是真的生气!
这件事情只告诉了陈可秀,虽然说刚收养的时候有很多人知道,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辗转搬家,已经没有别人能够知道了。
陈可秀真不是东西,答应好会保密的,却在这种时候把事情都告诉了蒋清清,真是见不得她好。
她也懊恼,都怪当初太感性了,居然把陈可秀当成好朋友。
事实证明,任何秘密都不能说出去,只要说出去了,总有一天会被人变成刀子捅回来。
蒋清清眼泪落了下来,喃喃自语,“原来真是这样的。”
就因为不是亲生的,所以才不在乎她的感受,也不在乎她的未来,她就是笑话。
那她也要和《招娣》里的张焕一样吗?
第826章
蒋嫂子的想法
蒋嫂子不满她走神,眉头紧皱,呵斥道,“就算是真的又怎么样?当初你亲生父母不要你,要把你丢掉,是我把你养大的。生恩不如养恩大,难道你现在要去寻亲吗?”
眼泪流进了嘴里,蒋清清抿抿嘴,尝到了咸咸的味道,“我今年二十五岁,从弟弟出生开始,我就在帮家里干活。后来所有的钱都寄回了家里,还了十几年的恩情,是不是也够了。”
她才不要做那个傻子!
不想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生,最后还要被别人嘲讽是傻子,她要过自己的日子。
不能把自己焊死在这家里。
蒋嫂子脸色变幻,她软了语气,“我不知道陈可秀跟你说了什么,但是你要记住,我永远都是爱你的。一家人在一起过日子,不就是互相拉一把吗?没有必要把得失算得那么清楚。”
这些话,蒋清清听了无数遍。
她其实是认可的。
父母养她小,她有能力了,该回报就是要回报的。
不管付出多少,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就可以。
可是,她怕了。
怕自己是彻头彻尾的傻子。
而且也不觉得现在的付出是开心的。
她不要像张焕一样,最后都无人祭奠,活成了最可怜的人。
她深吸一口气,“妈,你一直都是我的妈妈。可是我现在长大了,我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以后我还是会管家里的,我把一半工资给家里,算是给你和爸爸的养老,其他的我不管了。”
其他的……就是指蒋爱民的教育,还有关于他的事情。
她不欠他的,没有必要一直给他擦屁,还要接受他的侮辱谩骂。
可是这点,蒋嫂子最不能接受,她希望蒋清清可以一辈子都给蒋爱民遮风避雨。
毕竟她现在老了,年轻的时候也吃过不少的苦,身体素质不算很好,家里还有一个半残疾的,实在是顾不过来。
而蒋爱民,如今才十三岁,距离他长大,有能力撑起一个家,还需要很久很久。
必须得有一个能够让他依靠的人。
“蒋清清,别说什么其他的,你不管了,你要是不认爱民这个弟弟,就是不认我这个妈。”
蒋清清紧紧抿着唇,压抑着蔓延到了嗓子里的哭声,为什么要逼她呢。
就算不是亲生的,跟一条狗相处几十年,应该也有很深的感情了吧。
小时候温和可亲的妈妈,还历历在目,渐渐的跟她这张怒目刻薄的脸,重合了。
她觉得眼晕,头脑又异常清晰。
她明白,小时候对她的那些好,是觉得只有她一个孩子,她满足了蒋嫂子当妈的想法。
可能也希望,她长大之后,回回馈家里。
而现在,她有亲生的孩子,已经不是回馈的事情了,是恨不得把她绑在家里,抽骨扒皮喝血。
蒋清清狠狠地擦了眼泪,“我不听这些,别再把他交给我管,我没有这种义务,也没有这种能力。”
“你不管谁管?我现在退休了,还要照顾你爸。爱民是你弟弟,你就应该管着他。”
蒋嫂子理所当然的说道,“是我养大了你,你就应该替我分忧。是不是亲生的都一样。”
“那你要让我养到什么时候?是十八岁?还是25岁?”
蒋清清有些崩溃的喊道。
她也该有自己的人生了,难道要一直耗在这里。
蒋嫂子没忍住,给了她一巴掌,“你冲我嚷什么?这就是你对待一个长辈的态度吗?”
她虽然压榨蒋清清,但也不是喜欢动手的性格。
从小到大,也就打了这一回。
如果不是因为这样,蒋清清也不会死心塌地的。
这一巴掌,蒋清清也没哭,只是若无其事的说道,“什么事情都该有个限度。我很感激你当初养了我,但是不能剥夺我所有的生活。”
她说完,就直接回了学校。
不管家里同意还是不同意,她都不会管蒋爱民了,再犯什么错,她也不想替他周旋,该如何就是如何。
蒋嫂子看着她跑了,也忍不住哭出了声音。
她对蒋清清也不是没有感情的,只是在她的心里,还是儿子最重要。
让她付出成了习惯,现在蒋清清的叛逆,她觉得悲凉又愤怒,又有点怕失去她。
她这些年身体不太好,蒋清清就像是家里的顶梁柱,没有了她,就没有安全感。
“别哭了,她长大了,也别太过分了。爱民的事,我们多费心就行。”
蒋营长安慰道。
他也不是不想管蒋爱民,这孩子小时候挺可爱的,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净做一些令人讨厌的事。
也许是他管教的时候,蒋嫂子一次次的维护,让他无法无天了。
他也没少管,竹条都抽断了好多根,也没能管束得了。
清清自己都是个没结婚的孩子,怎么管得了?
虽然只是养女,该放她自由,还是得放她自由。
蒋嫂子闻言,就冷了脸,“她就没认真管,一个当老师的,还能管不好孩子吗?心思都飞到外面去了,怕是想嫁人了。”
“她也不小了,处对象结婚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不正常,嫁人了她就更有理由不管家里了,你这副样子,我身体也每况愈下,爱民还这么小,她不管怎么行?”
蒋营长只觉得劝不动,也有点无力沟通。
说句实在话,虽然前些年他重伤退伍,休养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还瘸是一条腿。
可是福利待遇是完善的,蒋嫂子也退休,两人手里都领着国家给的补贴和退休金,家里比大多数的人家都要富裕。
蒋清清的那点工资,压根就没有必要补贴家里,既然当初收养了孩子,何必要闹得这么难看呢。
儿子能有个姐姐,以后也有个商量事儿,非要闹得鸡飞狗跳,对谁能好了?
蒋嫂子不管这些,她就知道一件事,儿子是老来得子,这世间的事情都没有定数。
必须得给他多留点东西。
她吃过苦,受过罪,可不想唯一的儿子也遭难。
蒋清清看起来是听话的,谁能确保她结婚以后还能向着家里?
本来就不是亲生的,当初没让她读大学的事情,还带着许多隔阂。
现在好歹能压得住她,当然是得让她自觉的照顾弟弟,以后才能放心。
而且,她都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了,指不定会有更多的想法,直接撂挑子,不是白养了一场吗?
第827章
在学校吵闹
蒋嫂子用围裙擦了擦眼泪,“这件事不能这么算了,她就得听我的,工资还得全部上交家里。”
“咱家又不缺钱,你这是干什么?别做那些丢人现眼的事,听到了吗?”
蒋营长都有些火冒三丈了,平时蒋清清听话,一家人也算是和睦相处。
虽然是用蒋清清受的委屈换来的宁静,至少表面上能过得去。
现在蒋清清不愿意了,也不能逼她。
“压根就不是钱的事。”蒋嫂子冷笑道,“要是她手里有了钱,花花心思就多了。我也不白要她的,等到以后她结婚,这些钱给她备一份丰厚的嫁妆,就是很对得起她了。”
蒋营长点点头,“你能这么想也是好的,你也说了是一家人,做事情别太绝情。她要是不想把工资交在家里,也别逼她。”
蒋清清也不是小孩子了,都长大了,对于成年人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真没必要做没脸没皮的事。
蒋嫂子冷哼了一声,就不再说话了。
家里是不怎么缺钱,至少平时的生活都是中等偏上的,也没什么经济压力。
架不住她想的多啊。
她总觉得了,蒋爱民还小,以后都不知道什么情况。
如果以后运气不好,家里的钱多一些,他的未来还能坦荡一点。
蒋清清刚回到学校,蒋爱民的班主任又告状了,他在班里当小霸王,往年轻女老师的杯子里放了毛毛虫,说他两句,还跟老师动起了手。
“蒋清清,我说句不太好听的话,蒋爱民同学,是不是挨打挨少了。”
蒋清清扯扯嘴角,可不就是挨打挨少了吗?
只要他犯错了,老妈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替他开脱,就算是老爸的竹条都打在了身上,她也得想尽办法的阻拦。
明明老妈什么都懂,也知道惯子如杀子的道理,可她就是受不了蒋爱民受一点伤害。
有她护着,蒋爱民有恃无恐,不停的去犯错,肆意妄为,只让别人替他擦屁股。
蒋清清不想管,“那你找家长来吧,毕竟我只是姐姐,很多东西都管不了。”
蒋爱民在外面闯祸,多数情况下都是她出面解决问题,老妈既然觉得是她没中心管,就让她自己来吧。
她是个及其要面子的人,如果被叫到学校批评,说不定会下狠手教育蒋爱民,这也是一件好事。
现在知道不是亲生的,也想脱离家里的漩涡,可毕竟朝夕相处几十年,怎么可能轻易的下定决心。
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即便是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她想着,还是得一丁一点的慢慢剥离。
她觉得,怕是这辈子都没有办法断绝关系了。
蒋嫂子被叫到了学校,这还是头一次的。
蒋爱民小学生的时候没有这么调皮,多数情况下,蒋清清就可以把事情解决。
都不用她出面,也从来不觉得蒋爱民做事情有多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