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至于赵玉兰被吓唬得回来,他也没什么意见。因为他也不知道这种事情会不会坐牢。
要是真的坐牢,有个坐牢的妈,还不知道会被怎么嘲笑,以后也不可能吃得上商品粮了。
现在被赵家堵了,心里也有点后悔,早知道就不撺掇赵玉兰去要房子了。
陈可秀从来都不是善茬,怎么就一时想不开呢?
他紧绷着脸,站在原地不说话了。
邵梨子就在一旁看着,白眼几乎都翻上了天。
这就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本来生活的好好的,家里也省吃俭用了,靠着手里的那点钱,等到大家都毕业了,日子也能好过起来。
非得看到别人住大房子心里不舒服,想方设法都要去闹一通。
现在舒服了吧。
什么目的都没达到,让自家家里被人堵住,日子都过不好。
她多少有点幸灾乐祸。
老妈到现在还没看明白呢,继续被二哥当枪使,找大嫂的麻烦,只会变得不幸。
至于赵家这些人,关她什么事呢?
反正也不会对她怎么样。
想要耗着就耗着呗。
给陈可秀通风报信,她也说不清道不明,或许也是想着,老妈再继续作下去,又听二哥的话,万一不让自己读书了,多少找个靠山。
至于这些末微的人情有没有用,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就算是没有用,她也不会后悔的。
另一方面,确实也是不希望邵建国得逞,要不然以后更加变本加厉。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原因,她在心底承认,她能长大,生活还算优渥,是托了邵卫国的福,不太想让赵玉兰一直打扰陈可秀。
对于她来说,维持现状不变,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邵梨子没管这些阵仗,自顾自的去厨房,收拾了一下灶台,就准备做饭。
至于现在这些亲戚,谁招来的祸事就自己解决呗。
饭还是要吃的。
邵梨子做饭,赵家人也没无动于衷。
赵大舅妈和赵二舅妈对视一眼,直接跟进了厨房,指挥邵梨子,让她多做点饭。
邵梨子不同意,压根就不搭理。
这两个娘家舅妈也不气恼,骂都懒得骂,索性自己下手做饭。
看到一袋子白面粉,别提有多高兴了。
家里都吃的苞米饭,面粉这种金贵的东西,一大家子又没有分家,哪里舍得吃。
现在是不敢直接搬走,就怕帽儿山大队长又找人把他们捆起来,不过在这里吃顿饭还是敢的。
直接倒了半袋子,开始和面。
邵梨子觉得可悲又可笑,只能出来,隔着门和赵玉兰说,“妈,舅妈她们把家里的面粉都要倒光了,你还是想想办法吧。”
再这样下去,怕是以后吃饭都不得安宁。
要是农忙的时候,他们肯定就回家了。
可现在是冬月,正好是不忙的时候,要是不想个辙,怕是能住到开春去。
这么多人可劲的吃饭,也得不少钱。
再说,这件事情总是要解决的,又当不了一辈子的缩头乌龟。
关乎粮食,赵玉兰就撑不住了,骂骂咧咧的用力打开门,冲邵梨子撒气,“你是饿死鬼吗?这种时候做什么饭,败家的东西。”
要不是梨子去做饭,娘家人肯定想不到粮食就在厨房的。
现在好了,拦也拦不住。
败家的东西。
邵梨子抿抿嘴,好脾气地说道,“妈,你不能怪我呀,折腾一天了,我也是担心你饿。就算我这一顿饭不去做,总是要吃饭的。”
这道门能挡一天,难道还能挡一辈子吗?
现在是冬月了,脚底都是冰冰凉凉的,白天有点太阳,热乎气儿还行,到了晚上肯定得进屋。
还能真一辈子不打开门不成?
早晚都得解决这个事情,还不如早点解决了。
哪怕来往不多,她也知道,这两个舅妈的性子。
每次来家里,都不会愿意空手走的,就算是鸡蛋不多,都得软磨硬泡拿一个在手里才会离开。
何况今天是老妈请人过来的,没一个说法,人家肯定是不会走了。
请神容易送神难,让她再听二哥的馊主意,想一出是一出的。
现在又想龟缩起来,门儿都没有。
邵梨子现在对赵玉兰的感情很复杂,又觉得她挺可怜的,一手拉拔大的儿女都各怀鬼胎。
毕竟她现在也不是全心全意的喜欢这个亲妈了。
对她的感情,有些依赖,也有亲情,但是对她的做事态度,又难免带几分鄙夷和不屑。
有时候甚至有点记恨。
大有一种,她不高兴,自己就比较高兴的感觉。
甚至不惜让家里多花费一些钱,让她知道,听邵建国的话是错的。
想到她会后悔,就生出一种爽快的感觉。
而花费的这些钱呢,又不免心疼。
总之,邵梨子都想不明白,现在对这个家,该抱有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赵玉兰其实也知道,暂时藏在家里不开门,也不是长久之计,事情总还是要解决的。
本来想的是,也许等到了晚上,娘家人都会走的。
看这样,估计够悬。
赵玉兰匆匆忙忙的走到厨房,看到满满一盆面粉,只觉得头晕眼花,气得想打人。
第655章
穷横穷横的
这些面粉,加点菜叶子,足够邵家母子三人吃一个星期的。
在没有收入的这些日子,赵玉兰都是这么当家的。
现在,这么多粮食,被两个嫂嫂倒出来,怕是一顿就给吃掉了。
再看看娘家人,不是成年人,就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年纪,真要放任在家里吃一个星期……哪怕是只吃苞米饭,也扛不住啊。
掰着手指算,要是让这些人敞开了肚皮吃,距离开春干活,至少还得两个月的时间。
这伙食费……哪怕什么都不买,也得100来块钱。
毕竟,这些人在家里吃的少,那是因为猫冬,不干活的情况下,就把命吊着,不死就行。
现在吃她的喝她的,娘家人肯定不心疼,一定会往死里了吃,可不得花那么多钱吗?
要是不买粮食不开火,又不现实,总不能她和儿女都不吃饭吧。
有心把人赶出去,可……娘家人不走也没有任何办法。
这哪里是娘家人,分明就是一群赖子。
赵玉兰有些蔫头耷脑的,早知道就别听建国的馊主意,把这些人叫过来,正事没干好,还落了个仗势欺人的名声。
关键是,打架还吃亏了。
虽然打了陈可秀一巴掌,可自己身上也都是伤,腿窝被踹的那些伤,隐隐作痛的。
还有小腿腿骨头,现在都还感觉疼。
哪哪都不舒服,还得应付这群糟心的玩意。
娘家人都是吸血鬼。
早知道那么些年,就不给他们拿钱拿东西了。
喂出来白眼狼,一点都指望不上,还净添乱。
她冷着脸,看着两个哥哥:“大哥二哥,你们真的想清楚了?只是让你们做点事情,事儿还没办成,就要这么为难我?”
赵大舅没说话,倒是话比较少的赵二舅开了口,“玉兰,不是二哥说你,你天天回娘家哭穷,要不是来这一趟都不知道你过的什么日子,跟神仙也差不多了。有好事的时候没想着我们,三瓜两枣的就把我们打发了。现在有事了,知道叫我们来帮忙。”
“你说来,我们马上就来了。把家里的劳动力都给带来,你看你几个侄儿被打成这个样子。答应的好处一分不给,饭也不请吃一顿,甚至都不陪我们在那里等,你这个妹子也太狠心了。”
“现在问你要钱,你也别怪我们狠心,是你先对不住我们的。既然你说没钱,二哥也勉强相信你。就拿二百块钱吧,一家100块钱,也算是辛苦费。”
赵大舅听了这话,立刻瞪大的眼睛,这也有点少了吧。
自家的孩子,被打掉了一颗牙呢。
他想要开口,被赵二舅摆手制止了。
赵二舅继续说道,“另外呢,玉兰你再拿50块钱,三十块钱给老六治伤。另外的二十块钱呢,就给你另外的三个侄子,抓几副药。毕竟都被摁在地上打了,难免有病有痛的。”
要三百块钱,赵玉兰死活都不肯张口。
现在给她打折,只要二百五十块钱,这总没话说了吧?
至于大哥家多拿一点,这是应该的,毕竟老六那嘴里的血还没流干净呢。
觉得他还算会说话,赵大舅没有意见了。
一百五十块钱,也将就吧。
毕竟赵玉兰这么多年给家里的钱,加起来也就这么点。
总之这一趟也算不白跑。
伤也没白受。
想明白了,兄弟俩就一致对外。
赵大舅冷笑起来,语气含着威胁,“玉兰,就按你二哥说的做。要不然,我们这个冬天就在你家住下了。”
赵玉兰脸色阴沉,比这个黑沉沉的天还要沉几分。
这不是耍无赖吗?
这么多年了,从来不知道两个哥哥是这副嘴脸,今天居然都显露出来了。
想想也是,当初让她嫁过来,就是换了一袋粮食,连个脸盆的陪嫁都没有。
能是什么好东西?
真的是这些年对家里好,看起来和娘家人亲亲热热的,就把这些事情忘记了。
都不是好东西。
她气呼呼的,扯着嗓子指责,“就知道吸我的血,我没有钱,你们要是愿意住就住着吧。”
说完,又呜呜咽咽的哭诉起来,“我的命可真苦啊,生个大儿子跟死了一样,嫁的男人又是个短命鬼。娘家人也没有一个好的,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啊。”
她这番哭诉的话,谁都没有往心里去。
邵建国就不用说了,继承了她的自私,只要自己过得好,压根就不会管别人的死活。
至于邵梨子,也没多少怜悯之心。
还不都是她作的,要不是非要搞七搞八的,现在不是一家子过得好好的吗?
远的就不说了,就今天这个事情,要不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哪能招来豺狼虎豹。
还好意思说自己命苦。
就在这村里面,比她命苦的人多了去了。
老爸还活着的时候,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她做主,在这年头,有几家能这样的。
老爸没了,大哥又赚钱来给她花,每天好吃好喝的,什么事情都不用干。
即便是现在,靠着那些存款,也还能过得比大多数人家都强,就是贪心。
造成这种结果,能怪得了谁?
就这还要哭命苦,真命苦的那些人是不是得上吊。
至于赵家人,更是懒得搭理赵玉兰的哭诉了,抽烟的抽烟,挤眉弄眼看笑话的看笑话。
两个舅妈做饭,其他人就等着吃饭,谁会听这种哭诉?
村民们对这种热闹都懒得看了,就算听到了,都懒得驻足。
就连很喜欢掺和事儿的邵大伯,都没来驱赶赵家人,选择视而不见。
赵玉兰的名声可算是臭了。
没有人会怜悯她,大家更懒得帮她说话,省得她说这是她娘家人,和别人无关。
就在院里这么僵持,等到赵大舅妈,还有赵二舅妈把饭做好,就招呼大家吃饭。
不是在家里,用什么都不心疼,炒个豆皮到了半锅油,看着油汪汪的。
端上桌,赵家人就像老鼠进了粮仓,吃了个满嘴喷香。
赵二舅妈笑眯眯的招呼邵梨子和邵建国,“一起吃吧,也尝尝舅妈的手艺。”
第656章
无赖到底
赵玉兰闻言,气得几乎要吐血了。
还没有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
明明是在别人家,好像是在她家里一样的。
有什么资格招呼人吃饭?
可是她也管不住,打不过吵不赢,赵家这些人,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她,还没有地方可以搬救兵。
有种无能为力的痛苦在心里蔓延。
只能拿了两个烙饼,气愤的咬着,折腾了一天,早上是从赵家来的,压根就没吃饭。
一天到晚,就这一顿饭。
只能尽量多吃点,免得让这群土匪吃完了。
虽然吃饭,她的眼睛还是盯着赵家人的嘴巴,看着这几个侄子跟饿死鬼一样,不停的往嘴里塞,心疼得她心脏病都要犯了,眼前一阵一阵的发晕。
这都是粮食啊,花了真金白银买的。
虽然没用粮票,在村里换来的粮食,价格比镇上粮食公司卖的,还要贵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