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王栓住见赵振国开了口,心里那块大石头也落了地,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周岗感激得眼泪鼻涕一起流,连连磕头谢恩,嘴里不停地喊着:“振国哥,你是我的再生父母,是我亲大哥!”
赵振国心里暗笑,这王栓住唱黑脸唱得倒是挺像那么回事,非让自己唱白脸,这老狐狸,生怕自己在村里威望不够,想方设法给自己抬轿子。
处理了周岗这事儿,王栓住又张罗着把那头山羊给分了。众人分完肉,也没急着回家,又扛着锄头回地里忙活去了...
有个婶子感慨说:“说起来,还真是多亏了振国媳妇,她读过书,就是不一样,真是厉害!”
众人的耳朵一下子竖了起来,纷纷围过来听婶子讲。
第451章
宋婉清自个儿也没想到,就只是随口出了个主意,从那以后,村里人都背地里偷偷喊她“观音娘娘”,喊赵振国“龙王爷”!
这俩,好像不是两口子吧?
说起来,这主意还是赵振国搞的那个塑料薄膜温室大棚给她的灵感。
她想这雨要是停不下,那咱就想办法让麦苗少挨点淋,总归是好的。
说来也怪,赵振国平时挺机灵的人,这次却一根筋了,压根就没往这上面想。
其实也不是赵振国没动过这心思,实在是他两辈子加起来也没下过几次地,他对那土地、对那粮食,缺了老辈子份那深到骨髓里的情分。哪怕是宋婉清,也实打实地下过一年地...
在他眼里,麦子嘛,也就一毛多一斤,又不值几个钱,减产就减产吧,有啥大不了的,到时候他自掏腰包,去黑市上买点麦子回来,往村里人手里一分,不就完事儿了?
可这亲手伺候大的麦子对村里人来说,那可是命根子,是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换来的宝贝疙瘩。
胡志强帮赵振国倒腾回来的那点塑料薄膜,哪够盖全村的麦田。
可这在村里人看来,根本不是啥事!
反正拜龙王的事儿被人搅黄了,少淋点是一点,总比干瞪眼瞅着麦子遭罪强。
于是全村上下,男女老少,只要还能动弹的,一个个都跟上了发条似的,全动起来了。
有的人抄起镰刀,咔嚓咔嚓,竹子一根接一根地倒下,那是要搭架子;有的人握紧锤子,砰砰砰地打桩子,桩子扎进地里,稳得跟山似的;有的人忙着把塑料薄膜往桩子上绑,手忙脚乱却也细心周到;更有那心细的,给麦田一块块地编上号,生怕漏了一块地,淋湿了麦子。
赵振国这时候才明白,粮食对大伙儿来说,那比啥都金贵,比自己的命还亲!
媳妇出了主意,让麦田能少淋点雨,那他也不能闲着,得做点实事儿!
他二话不说,挽起裤腿,迈进积水能养鱼的麦田里,泥水溅了一身也顾不上。
上辈子他做工程,地基冒水那点儿事,早就是家常便饭了,想解决,就是做好排水这件事。
围着麦田转了几圈,他眼睛眯成一条缝,仔细琢磨着地势高低,心里头已经有了盘算。
准备挖排水沟和水泵抽水双管齐下。
说干就干,他就开始指挥几个劳力挖排水沟,这儿挖深点儿,那儿挖宽点儿,忙得不可开交。
说到抽水,赵振国本来还打算组织村里人做几个人工水泵,手摇的那种,费点儿劲也能把水抽出去,总比拿搪瓷盆舀强。
可王大海提醒他说:“振国哥,咱队部库房里好像趴着个铁疙瘩,说是个水泵,是当初修水库的时候剩下的,那个能派上用场不?”
赵振国一听,眼睛立马亮了,有这种好东西不早说!
他一口气跑到库房,定睛一看,嘿,真是有台水泵!
不仅有水泵,还有台盖着厚厚一层尘土的手摇柴油机!
好东西!
赵振国赶紧拿起摇杆去摇那柴油机,可摇了半天,那东西就像是个死疙瘩,趴着就是不动弹!
坏了?
可这玩意儿,他赵振国可不会修啊。
他围着那铁疙瘩转了好几圈,挠挠头,拍拍自己的脑门,自嘲道:
“傻了吧,我不会修,可有人会啊!”怎么把应教授忘了呢?
第452章
赵振国二话不说,直奔牛棚,把应教授从里头拽了出来。
这一路上,有人瞧见了,但也都装作没看见,振国这么本事,做啥肯定都有道理!
应教授仔细打量那台东方红拖拉机的2105柴油机,他虽然没修过这种东西,但这东西没什么精密电路,可以试试!
他接过扳手、钳子,敲敲打打,没半个小时,那柴油发电机竟然轰隆轰隆地响了起来,像是久违的欢歌声,这下麦子有救了!
村里人分成了两拨。一波人为麦地搭起了一个个临时的“遮雨棚”。另一波人则挥起锄头,挖起排水沟来。老水泵,哼哧哼哧地抽着麦田里的积水,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
大伙儿忙得热火朝天,有些男人嫌蓑衣穿着碍事,干脆光着膀子干,身上流的,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大家还商量着,一天三班倒,护着这些麦子!
就算雨下得再大,但大家的心却是火热的!
为啥?就因为那口粮不淋着,不泡着!心里就踏实,啥都值当!
...
第二天早上,
忙活了一宿的赵振国抖了抖弄的一片狼藉的腿,一步一个泥脚印的往家里走。
宋婉清正看书,见赵振国回来立刻把人迎进来。
“快换身衣服,都湿了。”
“没事,里面没湿。”赵振国说着把湿意浓重的蓑衣脱下来,好在里面的衣服还是干的,不过鞋袜都湿透了。
宋婉清把湿了的鞋袜放在一个盆里,准备等会儿洗,眼尖地发现赵振国的双脚有点红,似乎被磨得。
“也只能先这样了,这雨下个不停。”
赵振国倒不管这些,和她说:“还不是媳妇聪明,出的主意。”
宋婉清被他逗笑:“你又逗我,对了,你的脚怎么红了?”
“约莫是下雨湿脚,就有点磨。”赵振国看了眼自己的脚,脚尖和脚跟的地方都有点发红,但不疼,就是泡水多了会累脚。
“磨脚你怎么不说,还在地里走来走去...”
“这证明了我的双脚比我想象中的更有耐力…”
赵振国把脚放在灶台边烘干,脚底被火烤着,舒服的不得了。
宋婉清气得轻捶了他一下,脚都泡囊了,这人也太不注意身体了。
“那老茧在等着你呢。”宋婉清一边说着,一边兑了一盆热水给他泡脚。
赵振国也不客气,把脚没入热水中。
劳碌一日后泡泡脚,真的很解乏。
五日后,天空放晴了。
雨过天晴的空气非常清新,天空澄澈,万里无云,呈现蔚蓝色的一片,把水库都照成了深蓝色。
一大早,赵振国饭还没吃完,赵大哥就找上门来,说想去木耳棚里搭把手,干点活儿。
今年这粮食减产是铁定的事儿了,虽说他们村在十里八村里头,减产算是少的,可他心里还是不踏实...
第453章
赵振国是不可能让大哥去木耳棚里干活的。
且不说那管事儿的是前大嫂,两人要是碰了面,那尴尬劲儿,简直能拧出水来!
再说棚里那些干活的妇女们,她们家里的爷们儿一个个都瞪着眼呢,谁愿意让大哥这么个睡了兄弟媳妇的人混进去?
可谁让这是亲大哥呢,长兄如父啊,虽说那事情他做得不地道,但平时对赵振国也是没得说。
赵振国思前想后,决定还是得拉大哥一把。
于是,他就拎着俩箩筐带大哥去了后山,打算把自己之前采摘石斛的几个地方告诉大哥,让他也有条赚钱的道儿。
他指着一窝生长在岩石缝隙中,还开着几朵黄绿色小花的石斛说:
“大哥,你瞧这玩意儿,叫石斛,可是后山里的宝贝!春天的时候,这些石斛花采下来晒干了能卖点钱。”
“到了秋天,石斛株也长成了,那更是值钱。那时候就可以来采石斛,比花还值钱...”
“不过采摘的时候可得小心,别一股脑儿全摘了。得留最下面的两节株茎,这样它来年还能接着长,你也能年年都有收成,就像养了个会下金蛋的老母鸡一样。”
赵振国叮嘱着大哥,生怕他忘了这采摘的窍门。
大哥听着赵振国的话,越听越上心。
他盯着弟弟,恨不得把他说的每个字都记下来,只可惜自己不识字,只能暗暗记在心里,不停地在嘴里念叨着怕忘了。
“老四,这...这花都快开败了,秋天还有好几个月才能到,大宝上学要不少钱...”赵大哥为难地说,眉头紧锁。
赵振国叹了口气,年前不是给了大哥两百块么?这么快就没了?他有心提醒大哥要省着点用,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算了,给都给了,现在说这些也没用。
这时节,石斛花已经开得快败了,但摘山萸肉却正是时候。
赵振国的目光停留在远处的一棵山萸肉树上,那红彤彤的山萸肉挂在树上,像是一串串小灯笼。
“大哥,你看这山萸肉,可能有人不太认得,但要是提起六味地黄丸,没几个人不知道的!这山萸肉啊,就是六味地黄丸里的主药,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效果可好了!”赵振国一边说着,一边顺手摘下一颗山萸肉,递到大哥跟前。
大哥接过山萸肉,仔仔细细地瞧了个遍,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这、这果子春天山上多得是,又酸又涩,难吃得很,没肉就一层皮,连鸡都不爱吃,这能卖钱?
他一脸狐疑地看着赵振国问:“老四,这真能换钱?”
赵振国点点头说:“能卖,而且价格还不错。你摘点去药店卖,应该能换不少钱。”
“这东西炮制起来也简单,摘下来去除泥垢以及内核,然后清洗干净,晒干就行。”
赵老大听了,将信将疑地点点头,老四说能卖那就听他的!
他手脚麻利地摘了一箩筐山萸肉,又讪讪地说:
“老四,我听人家说你打得那啥皮子,一张能卖十张大团结,你看能不能教我打猎?”
赵振国挑眉瞅了瞅大哥,想打猎挣钱的心思,村里头可不止大哥一个有。
可打猎跟打靶子不一样,猎物不会傻不拉几地站在那里等着你打!满山都是四条腿或者会飞的移动靶...
没经验的人,哪怕是给把AK扫射,都不一定能打的到狍子!只要不是致命伤,狍子能带着子弹跑…没影...
但他终究还是没忍心拒绝大哥。
掏出那把磨得发亮的土猎枪,跟大哥细细讲解起来。
男人哪儿有不爱枪的,大哥听得心痒痒,眼睛直发光,正跃跃欲试呢,恰巧远处有只兔子嗖的一下跑过。
“砰!”大哥想都没想,抬手就是一枪。
第454章
兔子应声而倒,大哥乐得合不拢嘴,心说自己枪法咋这么准呢?五十米开外一打一个准!这是有打猎的天赋啊!
“振国!老四!你快瞅瞅,我打中了!打中了!”大哥兴奋地喊着,还想往枪里塞子弹再补一枪。
“打…打挺好!以后可别再打了!”赵振国喘着粗气,脸色都变了,赶紧劝阻道。
赵大哥懵了,啥意思?
他还没反应过来呢,赵振国就三步并作两步冲了上来,一把抢过他手里的枪,给卸了。这才靠在树上大喘气...
赵大哥愣在那儿,跟个木头桩子似的,摸不着北,老四这是咋了?
赵振国心里那叫一个后怕,他万万没想到,自己重生以来,最大的危机竟然来自亲大哥。
刚才大哥那一枪,子弹贴着他天灵盖嗖的一下飞过去,差点就把他脑袋瓜子给掀开了。
他明明站在大哥左前方三步远的地方,兔子在大哥右前方,真不知道大哥这枪是怎么瞄的,差点把自己给报销了!
远处那只兔子见危机解除,一骨碌从地上蹦了起来,一蹦一跳地溜走了,感情刚才是装死呢。
赵大哥瞅着老四脑门正中那道沟壑,这才明白自己闯祸了,尴尬地直搓手,不知道该说啥好。
晃过神的赵振国叹了口气,说道:
“大哥啊,别惦记着打猎了,咱还是采点药材算了,打猎这事儿啊,真不适合你。”
赵大哥心虚地点点头,心里头那个懊悔啊,就像吃了黄连一样苦,他差点把亲弟弟送走了,这事儿闹的!
捡回一条命,但头发被霍霍成这样了,赵振国也没心思在山上呆了,他得赶紧找个剃头匠拾掇拾掇,要不然回家跟媳妇没法交代。
赵振兴也没心思再摘药材了,跟在赵振国后面,也下了山。
一路上,兄弟俩都没啥话,只是默默地走着,心里头却都在想着刚才那惊险的一幕。
赵振兴回家的路上,有人瞧见了,问他摘这酸不拉唧的果子干啥用。
他随口说:“喂鸡。”
那人挠挠头,也没再多问。
老四告诉他的发财门道,哪能随便往外说,万一真卖了大价钱,有人来抢咋办?
这边赵振国下了山就从空间里翻出顶平布帽和大口罩带着,这双驼峰发型,简直了!
他去邻村找了个剃头匠,管是寸头还是光头都行,总比大哥一枪整成的地中海发型强!
老冯今天生意不赖,好几个人等着剃头,看见来人让他在外面等着,
于是,赵振国就加入了院子外头那帮蹲在地上抽烟、闲聊的队伍。
聊到起兴,有人压低嗓门神秘兮兮地说:“你们听说了吗?赵荣那老小子没了…听说是让赵振国给干死了!”
“对对对,听说被他三铁锨敲死了、脑浆都流出来了,满地白花花的…”
“咳咳咳”,赵振国不由自主地咳了起来,难道是同名同姓的?
他压低声音问:“哪个赵振国?”
那人奇怪地看了眼这个人,五月天还捂着平布帽和大口罩,还咳成那样,肯定是个“痨病鬼”!
于是没好气地回答:“赵振国你都不知道?不就那个拳打老虎、脚踢棕熊,可本事的赵振国么?长得虎背熊腰、青面獠牙的!”
赵振国:!!
我没有,赵荣真不是我杀的!老子最近忙着挖水沟忙的要死,哪有空搭理那老王八羔子!
第455章
好不容易轮到了赵振国,他摘下帽子,口罩却还捂着,没打算摘。
可老冯哪儿有那后世讲究的服务意识,一伸手,赵振国的口罩就被扯了下来。
老冯乐了:“哟,这不振国么?糊成这样干啥?赵荣真你杀的啊?”
赵振国:“...”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是个会聊天的!
这时候,又来了个熟人,认出了赵振国,赶忙打招呼:“振国哥,您来啦?”
赵振国顶着狗啃一样的脑袋高冷地嗯了声,算是打了招呼。
那边一群聊得热火朝天的人里,有个眼尖地瞧见了这一幕,朝着正说得起劲儿的那个人努努嘴,挤挤眼。见那人没反应,还上手在他肩膀上拍了拍。
那人被打断了,一脸的不乐意,问:“咋了这是?”
另一个人小声说:“别吹了,正主来了!赵振国到了!”
那人开始还不信,撇撇嘴说:“瞎说!赵振国咋能长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