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4章

    借着火折子的光,他瞧见了,惨叫的老煤并不是被人袭击,而是被一条短尾蝮缠上了。

    那短尾蝮正从老煤裤腿里钻出来,嗖的一下窜进了旁边的草丛里。

    赵振国咬紧牙关,刚想过去瞧瞧老煤的情形,忽然听见一声破空声。

    他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下意识地往后一仰,一颗子弹擦着他的鼻梁飞过,没入黑暗之中!

    艹!枪!对方有枪!

    “王大海,信号弹!”惊魂甫定的赵振国大声下了命令。

    王新军给科考队准备的物资里面,有信号枪和信号弹。

    “砰!”

    王大海开枪了。

    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声,借着信号弹的亮光,大家看到了周围的环境。

    草丛中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吓得头皮发麻。

    满地都是蛇!

    地面上几乎爬满了各式各样的毒蛇!

    短尾蝮、山烙铁头蛇、菜花原矛头蝮、原矛头蝮,还有两条白眉蝮蛇混在里头,它们都高高昂起身子,不停地吐着红信子!

    更糟糕的是,蛇群被信号弹一刺激,明显躁动起来了。

    借着信号弹的光,砰,赵振国开抢了,一条蛇应声而倒。

    他迅速重复着上弹、扣动扳机的动作。每一次枪声响起,都意味着一条蛇的生命被终结。

    王大海也浑身哆嗦着扣动了扳机,射向地上的毒蛇群。

    鲜血四溅,蛇身扭动,可没啥用,地上的蛇太多了!一杆三八大盖在他手里,还没烧火棍好使。

    血腥味和硝烟味把蛇群彻底惹毛了,一条几乎直立起来的短尾蝮猛地窜出去,一口咬在了小刘的脖子上。

    小刘惨叫一声,伸手想拽掉短尾蝮,可脚下一滑摔在地上,十几条毒蛇立马张开大嘴扑了上去。

    他在地上惨叫着、翻滚着,很快就没动静了。

    半分钟后,信号弹的光消失了,他们又陷入死一般的黑暗中。

    “王大海!信号弹!再来…”

    “再来!”

    “再来!”

    …

    赵振国不知道自己开了多少枪,直到王大海用颤抖地声音说:“哥!信号弹没了!”

    赵振国:“...”

    郭教授瘫坐在地上,脸色苍白如纸,“振国同志,你...你不是说香包能驱蛇么?怎么会这么多蛇?”

    赵振国眉头紧锁,跺脚大吼道:“艹!郭教授你还不明白么?这特么是有人驱蛇!有人故意把蛇引到我们这里来!我说让返程,你不同意,你是要害死我们么?”

    第314章

    郭教授被吓得浑身哆嗦,声音带着哭腔:“那,那现在怎么办?我们...我们会不会死在这里?我不想死啊!”

    “小孙?小郭(魁梧男)?你们还好么?”郭教授扯着喉咙喊,但无人应答。

    赵振国只能听见王大海和郭教授的声音,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呵呵,你郭教授为了自己能名垂青史,舍不得回去,现在说不想死,老子劝你回去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回去?

    艹!真麻烦,老头要是死在这里,自己和王大海回去了,才是满身是嘴都说不清楚了,这老头必须活着。

    过了一会儿,郭教授感觉到赵振国的手在黑暗中摸索过来,一股粘粘腻腻、带着点腥味的东西被抹在了他的脸上。

    如果现在有光,郭教授会发现,自己可以直接上台去演关公了,赵振国给他涂了满脸的熊血。

    他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反正都已经这样了,聊胜于无,希望熊能够对蛇有血脉压制。

    郭教授下意识地想要抬手去摸,却被赵振国一把抓住手腕,呵斥道:“别蹭!”

    郭教授结结巴巴地问:“然......然后呢?”

    “会爬树么?”

    郭教授:“…”

    问完赵振国就觉得自己肯定是打枪打傻了,问一个只剩一条腿的人这种问题。

    “走,树上待着,等天亮!”

    赵振国从包(空间)里掏出一把扔火折子,塞给王大海,“你扔,我打,背着郭教授,趁这会儿蛇少了点,赶紧走!”

    趁着微弱的火光,赵振国在蛇群里打出一条路来。

    连拖带拽,赵振国和王大海两人使出吃奶的劲儿,郭教授终于上了树。

    被动挨打不是赵振国的作风,他喜欢主动出击!

    “会叫么?”赵振国问。

    “啥?”郭教授有点不明白。

    赵振国伸手薅掉了郭教授一把头发。

    “啊!”

    郭教授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

    他可宝贵这几根坚挺的头发了,正要开口职责,却被赵振国捂住了嘴。

    然后赵振国和王大海也发出两声凄厉的惨叫声。

    要不是俩人好端端在自己身边,他差点以为他们被蛇咬了。

    “振国同志?这?”

    “嘘,别说话,钓鱼!”

    背后的那个人,如果我们都死了,你该出现了吧。

    ...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树林中再次陷入了寂静。

    大概二十分钟后,一阵悠扬的竹笛声突然在树林中响起。

    紧接着,有个人打着手电筒,从树林的深处缓缓走了过来。

    赵振国紧握着手中的三八大盖,在心里默默地计算着,三八大盖的表尺射程可以达到惊人的2400米,但在这密林之中,有效射程只有460米左右。

    这意味着,他只有一次机会,一旦错过,后果不堪设想。

    近了,越来越近了,他走进了有效射程范围内。

    赵振国扣动了扳机,那人应声倒下,手电筒也滚落在地,发出微弱的光芒。

    王大海见状,立刻想下去查看情况,但被赵振国拦住了。

    “小心有诈!”

    赵振国一直用三八大盖瞄准着那个人,保持警惕,直到东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天色开始明亮起来。

    那个人再也没有动过,蛇也没有再出现。

    赵振国长吁了一口气,活着的感觉真好!

    第315章

    赵振国小心翼翼地爬下树,王大海也想跟着下来,但赵振国却摆摆手示意他稍等。

    现在的情况还不明朗,万事小心为妙妙。

    营地里到处都是死去的蛇,五颜六色,有的蜷缩成一团,有的则伸展着长长的身躯。

    五只骡子无一幸免,全被蛇咬死了,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显得格外凄惨。

    科考队众人,除了郭教授和大婶,其他人都没了。

    被倒吊在树上的大婶居然还活着,被赵振国抓住,她反而逃过一劫,让赵振国唏嘘不已。

    活着挺好的,省得回头郭教授出去了,胡说八道。

    他找遍了整个营地,也没有发现魁梧男的尸体。

    是跑没影了,还是这个人本身就有鬼?

    联想到魁梧男前两天误食桐油疙瘩的奇怪行为,赵振国更加怀疑这个人有问题。

    意外之喜是,昨晚那个神秘人居然还有一口气在。

    走上前去,喀、喀、喀三下,赵振国干净利落地卸掉了他的下巴和两只胳膊,以防他整什么幺蛾子。

    转回树下,向郭教授汇报了目前的情况。

    郭教授听完后,一言不发。

    现在也不是征求他意见的时候,赵振国准备,他再不配合,直接打晕。

    可是,两个半死不活的人,加上单腿的郭教授,怎么下山?

    艹,真会给老子出难题。

    王大海看出了赵振国的为难,问道:“哥,你准备怎么办?”

    赵振国皱眉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然后坚定地说:“你俩现在树上等着,千万别下来。等我打猎回来再说。”

    随后便毅然决然地往深山而去。

    仰头观察着树梢上的猴子,仔细辨别它们移动的方向。

    大致推算出一个方位,然后隐匿身形,悄悄地跟了过去。

    森林中的动物都默契地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共生关系。

    鹿往往会和猴群结伴活动,利用树梢上的猴子给它们放哨,借此躲避天敌的追捕。

    他跟了好一会儿,果然听见了几声熟悉的“呦呦”声。

    翻过几棵树,在前方的一片树林间,依稀可见棕红色的皮毛,皮毛上有黄白斑点,几只梅花鹿正在那里旁若无人地啃食低矮灌木。

    赵振国迅速找了一棵大树隐匿起来,不时地观察着梅花鹿的动向。

    他拿出麻绳,把一端弯过来,打上一个活结,如此一个简易的绳套就做好了。

    不一会儿,一头毫无防备的梅花鹿来到了树下。这是一头公鹿,目测大概两百斤左右,大概能背动郭教授吧。

    赵振国心中暗自盘算着,这头鹿正是他想要的。

    见梅花鹿已经靠得足够近,赵振国一点点地把绳套放下去。

    梅花鹿只会提防四周的危险,却料不到危险会从上空逼近。

    绳套一点点靠近梅花鹿的头,赵振国小心翼翼地移动着绳套,直至把绳套悬在鹿头的正前方。这里是鹿的盲区,不出片刻,梅花鹿就把头伸了进去。

    赵振国猛地一拉绳套,察觉到危险的梅花鹿发出几声惊恐的叫唤,鹿群顿时四散而逃。

    被套住的梅花鹿拼命挣扎,跑得飞快。赵振国一边拽着绳子,一边跟着它在山里狂奔。

    因为要抓活的,他不能死命去拽,也不能放松绳结,只能用这种类似草原人套马的方式,通过奔跑和牵引力去消耗梅花鹿的体力。

    足足跑了一刻钟,梅花鹿总算慢了下来。赵振国找准机会,飞身扑去,与梅花鹿双双滚落在地。

    梅花鹿挣扎着要站起来,但赵振国比它更快一步,抓起它的四条腿用绳子紧紧捆住。这才瘫在地上,气喘吁吁地喘着粗气。

    他拧开水壶,灌上几口甘甜的水,喉咙的干涩才缓解下来。

    第316章

    休息了片刻后,赵振国把梅花鹿捆在树下。

    接着,赵振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抓梅花鹿的工作中。只有当口渴难耐时,他才会停下来,喝上几口水,润润喉咙。

    凭借着敏捷的身手,用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总共抓到了三头梅花鹿——一头公鹿,两头母鹿,而且都是成年的,不仅能骑,而且明年还能繁殖下一窝小鹿。

    赵振国把抓到的梅花鹿依次绑在一根长绳子上,然后试着牵它们走。

    经过套绳的经历,这些梅花鹿似乎有了肌肉记忆,性格也变得乖顺了许多。

    只要赵振国稍微用力一些,勒得它们的脖子有点疼,它们就会老老实实地跟着走。

    赵振国见效果不错,便牵着这一队鹿往回走。

    远远地看着赵振国牵着几只鹿回来了,王大海从树上兴奋地蹦了下来。

    两人解下骡子背上的驼筐,绑在三只梅花鹿的背上。

    赵振国将郭教授、大婶和那个神秘男都捆在三只鹿的驼筐上。

    虽然郭教授表示捆着自己没必要,但抗议无效,赵振国的理由很充分,怕他掉下来。

    一切准备就绪后,赵振国牵着梅花鹿队,王大海押队,开始下山。

    走了差不多半晌,他们终于遇到了前来接应的人。

    王新军居然亲自来了,还带着一队战士。

    ...

    赵振国、郭教授和王新军三人迅速聚在一起,开了个小会。

    赵振国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王主任,你们怎么才来?我不是让人给你送消息了么?算算你们昨天就该来了,你们要是早点来,昨天晚上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了。”

    王新军一听,大惊失色:“怎么回事?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怎么打了那么多信号弹?”

    郭教授叹了口气,将昨晚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

    赵振国狐疑地道:“难道你不是收到狗剩的消息才来的?”

    王新军一脸茫然:“狗剩是谁?我们根本没收到他的消息。我们是接到报案,说山里死人了,我怕你们出事,才带人过来看看。

    “说来也怨我,搞什么民间科考,直接让部队跟着你们多好!”王新军苦涩地说。

    死人了?不是狗剩吧?

    赵振国明白,王新军组建这支“民间”科考队,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有着深远的考虑。这么大的事情,不能没查清就贸然报上去…现在局势复杂,王家也有着不少对头,他们正等着抓王家的把柄。

    但是王新军在这件事情上确实过于谨慎,而郭教授,又过于固执了,才会导致这次伤亡这么惨重。

    王新军用力地拍着赵振国的肩膀,“受累,振国兄弟,能带着我们的战士再走一趟吗?”

    赵振国抬头看了看天色,战士们脚程快,如果现在出发,搞不好今天擦黑他就能结束任务下山。

    “行吧,王大哥。”赵振国点了点头,“我带着战士们再走一趟,一定把情况搞清楚。”

    易连长按照王新军的要求将队伍分成三个小队,一组人在山上展开拉网式搜查,务必要找到那个漏网之鱼。

    另一组人护送王新军、王大海和两个伤员下山,务必要救活这两个人,撬开他们的嘴。

    还有一组人,护送赵振国和郭教授到达目的地。

    ...

    要不说是最可爱的人呢,就是靠谱。

    当天傍晚就到达了此行的最终目的地,疑似金矿脉所在地。

    而且急行军的战士们不仅背着郭教授,还背来了科考队的大部分物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