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窒息的感觉,难受又恐慌!这手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升官发财”,嘴再硬碰见这个也没辙。
又过了半分钟,赵振国停下。
鹰钩鼻却感觉过了半年那么久,他急促喘息着,看着眼前脸色平静的年轻人,眼中满是恐惧:我为什么要惹他!我杀谁不好!惹他干什么?这是个超级大狠人,太狠了。
“我有的是时间陪你玩儿。”
赵振国平静道:
“这才刚刚开始,你今天不说没关系,我可以把你的手脚砍断,把你藏在洞里,每天来折磨你一次。不要觉得刚刚是酷刑,喏,你看,这里有很多蚂蚁、有很多老鼠,我会在你身上抹上糖,让你看着,让它们一点一点把你吃了......”
“对了,我不会堵上你的嘴,你可以尽情的喊,不过,你喊破喉咙也没人应...”
鹰钩鼻满脸惊恐!
“不过,虽然没人应,但是这山上,有熊,有狼,你喜欢哪一个?”
赵振国那平静的眼神,刚刚随随便便就让自己生不如死的神秘手段,让鹰钩鼻相信,对方真的干得出来!
“如果你说了,我会废了你,但我不会杀你。”
“真的?”
“废了你,你还能威胁到我不成?”
“不能,不能,我现在也威胁不到你!我没有厉害的表哥,我好吃懒做,一直以来,我都是靠和那些人合作杀人越货......”
赵振国认真地盯着他的表情,听着他每一句话。
如他所说,他盯上一个人,然后和手下们一起谋财害命,是一贯的操作。
不过,谋财害命的机会,并不多。
在平时,他都是白天睡觉,晚上等待偷鸡摸狗的机会。
前天晚上,他和同伙们进村,睡了个女人,然后听那个女人说,赵振国家有钱,吃得起肉,婆娘也长得好看。
他在几十米外的屋顶用望远镜,看到了在院子里吃肉的宋婉清。
所以,就盯上了赵振国家。
“就这么简单?因为一点肉。”
“就、就,这样。”怕赵振国不信,他连忙补充道:“有一回,我看到别人在院子里吃米饭,我只能喝汤,就盯上了他......”
面对这么荒唐的答案,赵振国一时竟然无语,但他没有怀疑。
直觉告诉他,这人说的,恐怕是真的。
竟然真的是杀人越货,跟那个三只手没什么关系。
赵振国不想再聊下去,径直迈步走入树林。
被绑着手的人,一瘸一拐地跟上:“大人,就这么放过他?万一他逃出去,一定会报复您的。”
赵振国瞟他一眼:“我说我不杀他,没说我放过他。”
他确实想过,把人一杀往空间一扔,一了百了...
这要是上辈子的赵振国,搞不好真能下个黑手,反正那时候是干工地的,做成生人桩,神不知鬼不觉的,但现在的赵振国想给给媳妇、给女儿积点德。
反正这帮人都杀过人,逃不过吃花生米的节奏,何必脏了自己的手?
赵振国慢慢悠悠下了山,快走到山脚下的时候,小老虎嗷呜着出现了,还咬着一只野兔子,一副求夸奖的样子。
赵振国一巴掌拍在它脑门上,靠,还想着这东西能看家护院,结果完全无组织无纪律,上山就跑路了。
小老虎挨了一巴掌,有点懵,不知道自己怎么惹赵振国不高兴了。
慢慢悠悠走到民兵队长王大海家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
王大海那可是赵振国的忠实小弟,又是递烟又是泡茶的。
听赵振国说完,王大海一拍大腿,“哥,天都黑了,山上有狼还有老虎,要不明天吧。”
这话说的,深合赵振国心意。
所以...那帮人还是在山上待一宿吧。
第219章
第二天,王大海起来先下地干了会儿活,琢磨着时间差不多了,才带着几个民兵上了山,那九个人都没人样了,只剩一口气吊着。
看见民兵跟看见救星一样,全是两眼泪汪汪,那亲热劲儿跟见老乡了一样,说实话,哪怕是吃花生米,他们也认了,这山里,太可怕了。
偏偏罪魁祸首赵振国还无辜地摊了摊手,“我可没打他们,只是怕他们饿着,给他们一人一块糖...”
一晚上,蚂蚁、蜈蚣、山老鼠,都没消停过...
鹰钩鼻也没鹰钩了,他鼻子被老鼠给啃掉了,他也不算最惨的,这帮人里,有脚指头、手指头被啃没了。最惨的那个小兄弟,裤裆里那玩意儿被山老鼠啃了。
民兵赶着牛车把这帮人还有“同伙”李甜甜一起送到了镇上。
村里跟捅了马蜂窝一样,议论纷纷。
赵振国深藏功与名,把功劳让给了小弟王大海。
但村里也是有明白人的,明白王大海可没这本事,这事是王大海背后的大哥赵振国干的。
本以为这小子学好了,不瞎胡混了,没想到,更狠了。
得罪过赵振国的人更是噤若寒蝉,这小子下手这么狠,以后要夹着尾巴做人,要不然指不定被怎么报复呢。
当然也有人完全不以为然。
赵振国是想瞒着宋婉清的,但媳妇儿也没有他想象中那么胸大无脑。
从王大海的态度就猜出,这事情是赵振国干的。
宋婉清一阵后怕,把赵振国埋怨到不行,1对9,他怎么想的?万幸是没有出什么事情,真出了事,她跟女儿怎么办?
再三保证以后不会莽撞,宋婉清才消了气。
王大海把人送到镇上,所长刘有全乐坏了,他在这位置上干几年了,想动动,但是差点意思。
王大海这趟,真心是雪中送炭。
这九个人,都是惯犯,跨省作案十几起,杀人越货,回回都是在交通不便的山区,等到有人报了公安,人早跑没了,这次全被抓了,都是要吃花生米的。
这功劳,可小不了。
刘有全是侦察兵转业回来的,眼力非常好,跟王大海打交道也不是一两天了。
王大海虽然能干,但还真没胆子干这么大的事。
老谋深算的刘有全跟王大海一顿扯,就套出幕后人是赵振国。
他是公安体系内的人,不光知道赵振国打狼的事情,还知道他抓扒手的事,对他敬佩不已,觉得这是个真汉子。
跟领导汇报了这件事,领导当即就想坐着四轮小轿车去给赵振国开表彰大会,被他给拦住了,说他先去调查调查。
他对赵振国这个人很好奇,也动了结交的意思。
刘有全是军转干部,干事情也没那么讲究,当天下午就坐着王大海的牛车,来到了赵振国家。
寒暄过后,刘有全表达了领导想把赵振国树为典型的意思。
然后,就被赵振国拒绝了。
赵振国问:“三只手抓住了么?”
一句话把刘有全整哑火了,听说县局局长,原侦察连连长带了十几个人,把“三只手”几个窝全抄了,愣是没抓到人。他倒不怀疑老连长的手段,他怀疑是不是内部出问题了,那么多人抓不住一个。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三只手不是简单的江洋大盗,还是敌特...
明白赵振国的顾虑,刘有全也不再强求,更觉得赵振国非池中之物,看事情比较长远。
赵振国也不是真的二十多岁,嘛球不懂的小伙子。江湖么,不就是人情往来么?
第220章
人所长都放下身段主动结交了,哪有不应的道理?
“刘所长,咱们今天得好好聚聚,我这有几道拿手好菜,保证让你回味无穷!”赵振国热情地挽留刘有全。
刘有全不太想在赵家吃饭。
那三间摇摇欲坠的土坯房,让他觉得赵家条件确实不咋地,没啥好吃的。
后面的房子在正在盖,没有小别墅的雏形,让刘有全低估了赵振国的财力。
再看看赵振国自己,虽然穿着整洁,但是还有补丁,实在不忍心让他们为了自己破费。
“振国同志啊,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还是不打扰了。”刘有全摆摆手,试图婉拒这份好意。
赵振国是何等人物,早已洞察了刘有全的心思,明白这兄弟是怕自己破费。
他也不说透,只是嘿嘿一笑,不由分说地拉起了刘有全的手,径直走向了厨房。
一踏入厨房,刘有全就被镇住了。
房梁上悬挂着一块硕大的腊肉,油光闪闪,估摸着得有二十来斤重。一个猪头静静地躺在案板上。油缸里,金黄的油液满得几乎要溢出来,半米高的面缸里,居然全是白面。
最让刘有全震惊的是,赵振国这破厨房里居然还有个冰柜。
赵振国也不多说,打开冰柜的门,从里面拿出了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动物后腿,那腿肉肥硕而诱人。
“刘所长,这是我打的鹿,今天咱们就好好吃一顿,别跟我客气!”
搞半天,人家家底厚着呢,是自己白担心了。
今天这一桌,赵振国格外用心,不到一个小时,八个菜,一字排开,色香味俱全。
野猪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清蒸鹿肉,肉质细嫩,香气扑鼻;蛇羹则是汤汁浓稠,味道鲜美异常;至于那野鸭,更是被他巧手烹制成了一道令人垂涎三尺的美味。
最后一道菜完成,赵振国转身从橱柜深处(空间)摸出了一瓶鹿血酒。
那瓶酒色泽鲜红如琥珀,更带着一股独特的温热与甜腥,与满室的菜香相互交融,更添了几分野性的魅力。
今天家里有客人,还要喝酒,堂屋里被几个男人抽得乌烟瘴气的,宋婉清不想上桌,跟赵振国说自己在厨房吃。
男人请客,女人不上桌这件事情,在村里其实挺普遍的。
但赵振国可不会跟其他家一样,让媳妇儿饿着肚子,等客人走了再吃几口剩饭。
见她不想在这里吃,赵振国也不勉强,捡了几个菜,让她带着女儿去厨房吃。
“振国,你少喝点酒,别喝醉了。”宋婉清轻声叮嘱道。
赵振国回头,看着媳妇儿温柔的眼神,心中一暖。
他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委屈媳妇儿了。”
他指的是女人不上桌这件事。宋婉清是自己不想上桌的,吃得也跟客人一样,不觉得委屈。
刘有全注意到了赵振国和媳妇儿的互动,更觉得此人不简单。
至于王大海,经过打狼事件后,对赵振国已经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别说是宠媳妇,哪怕是说月亮是方的,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点头。
这顿饭,对于刘有全来说,简直是饕餮盛宴。
桌上的野味精心烹制,色香味俱全,让他大呼过瘾。尤其是那瓶赵振国亲手酿制的鹿血酒,更是让他赞不绝口。那酒的味道淳厚而独特,带着一丝丝甜腥,却又不失酒香。
刘有全岳父是市里的高官,但就是这样,家里的酒都没这么好,他感觉这酒比茅台还好。
第221章
听刘有全说鹿血酒比茅台还好,赵振国动了心思,这就是普通的地瓜烧加鹿血而已,看来空间还有这种妙用。
看客人喝得高兴,赵振国又偷偷从空间里取了两瓶鹿血酒。
酒意渐浓,三人之间的氛围也变得更加融洽。
酒过三巡之后,称呼也从“赵同志”、“刘所长”自然而然地换成了更加亲切的大哥、老弟。
赵振国尽显地主之谊,不断给刘有全和王大海夹菜、斟酒,谈笑风生间,三人仿佛成了多年未见的老友。
那鹿血酒的滋味,淳厚而独特,有种特殊的魔力,让人一喝便难以停下,三个人谈笑间喝了三斤白酒。
宋婉清见三人喝得尽兴,明白这场酒宴短时间内不会结束,便默默地收拾了厨房,然后抱着孩子去了大嫂家,说今晚上不回来了。
喝到二半夜,刘有全虽然意犹未尽,但他媳妇儿规定的有门禁,不得不结束这场狂欢。
他一个人能喝二斤,今天还没喝透,不太尽兴,要是没有门禁,他真想跟赵振国喝个通宵,畅谈人生。
刘有全坚持要走,赵振国要送,喝得最少的王大海提出是自己把刘所长接回来了,自然还由他送回去。
他喝了酒,赵振国也不放心,最后是赵振国给邻居张德柱塞了一块钱,麻烦他送刘有全回镇上的。
张德柱架着牛车,刘有全坐在后面,车上满满当当,是赵振国准备的土特产:一条鹿腿、两只野鸭,半框鸭蛋,一条腊肉,还有两瓶刘有全赞不绝口的鹿血酒。
最后也没开表彰大会,赵振国只是收了证书、奖金还有一件特别的奖品。
一晃眼几个月过去,赵振国的新房也已经建成,二层的小洋楼别致,带着院子,与贫瘠的小山村,形成了鲜明对比。
此刻他们一家三口,也搬入新房住进去一个多月了,现在正是寒冬时期。
新房里设计的壁炉正好派上了用场。
外面飘着鹅毛大雪,宽敞亮堂堂的屋内,因着有壁炉烧着,分外暖和,与外面的冰天雪地形成了鲜明对比。
看到院子里的雪,只有半揸厚。
赵振国松了口气,不顾宋婉清的劝阻,一大早出门了,这天挖草药不行,但是打猎还是可以的。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
若是等雪化了,天气真的冷下来,搞不好会有野兽来到村子找东西吃。
那时候,出门打猎才是真的危险!
下雪了,出门的人很少。
穷人们都知道,下雪少活动,因为天冷容易饿,容易被冻伤。
加上雪把地皮一盖,啥东西也别想找到,出门纯粹瞎耽误功夫。
赵振国孤零零走出大门,快步走入树林深处,今天他准备晚点回家,尽量多弄点猎物。
水潭边,一片凌乱的动物脚印,他弯下腰观察着。
地面上有着几行还算清晰两瓣半月形状的蹄印。
没有犹豫,沿着脚印一路追寻,直到一处凹地。
这里是个避风的好地方,赵振国推测,目标就躲在这儿。
他爬上树,拿出望远镜往下看。县里本来也想奖励他一辆二八大杠,但他给拒了,提出想要鹰钩鼻的那个千里镜。
其实公安局长并不想给,这东西稀罕着呢,奈何领导发话了,说振国同志这次很不错,就给他了。
凹地一片雪白,啥也没有。
“没有?这不科学!”
调转方向,他沿着脚印的痕迹,一路向下看去。
嗯?
脚印的尽头,雪地上的颜色,有一点点黄啊。
双手拉开望远镜,视野更加清晰。
一对弯弯的角,若隐若现。
“这是?羊、黄从空间里拿出准备好的白布披在身上,赵振国猫着腰靠近黄羊。
五十米、三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