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繁霜霏霏……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萧何:“有志于天下者,
征战沙场,也不忘农事。”
张良:“经历战争后的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真是一幅平静安宁的画面68。”
吕雉:“这68就是他的理想吗?他想要守护这68样美68好的人间68。”
……
【第三篇《土不同》,写的是黄河以北的严寒和当地民68风。】
“乡土不同,
河朔隆冬。流澌浮漂,
舟船行难。……心常叹怨,
戚戚多悲。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刘恒:“曹操依旧在感叹生民68多艰!”
刘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68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刘彻:“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
【第四篇《龟虽寿》,则是以慷慨激昂的基调,抒发了诗人老当益壮的豪迈,
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
终为土灰。”
始皇:“便是神龟也有寿命终结的一天,
他倒是豁达。”,尽在晋江文学城
汉武帝:“腾云驾雾的腾蛇也会化为土灰。”我的茂陵啊,
难道真的没有必要修建吗!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李广抚摸着花白的胡须:“千里马虽老,
但68他的雄心仍在。”
“盈缩之期,
不但68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霍去病沉吟道:“人的寿命长短不是老天决定的,
只要调养好身体就能长寿。”
扶苏:“笔携风雷,古直悲凉!”
刘恒:“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卫青掐指一算,“这68一年,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依旧能上马征战,下68马治国。”
这68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年纪啊!
始皇、扶苏、刘恒、刘启、卫青、霍去病:……
评论区
“曹操的诗既有壮丽的景色,又有吞吐天下68的志向,想要认识曹操便不能不读他的诗。”
“国家68不幸诗家68幸!”
“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开创一代文68风!”
“他的政治家68、军事家68标签后面68,还有一个文68学家68、诗人!”
“我对68观沧海的理解,始于□□的《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68,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68。”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68!”
始皇:“好大的气魄!”
苏轼:“这68就是后世的词吗!”
“能生活在这68个时代是我们最大的幸运。”,尽在晋江文学城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68。”
话题很快便转向了最近发生的巴以冲突,以色列无差别68攻击加沙地区的平民68,轰炸医院和学校,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看到了以色列的野蛮与残忍。
……
天幕下68平行时空,有的人在关注后世的战争,想从68只言片语中窥探后世的战争模式。
始皇:“何为轰炸?”
汉武帝疑惑不解:“后世之人义愤填膺,是因为战争波及了平民68!”
李世民68:“居然有专门的国际组织去救援战争中受伤的平民68。”
朱元璋:“打下68一座城池,若是当地人心不服,屠城也不是不可取的,为何他们如此愤怒。”他能看出,战争双方与现代华夏没有任何关系。
……
他们无法理解现代武器的杀伤力,无法理解现代的战争模式,更无法理解为什68么有这68么多人替世界另一端的人发声。
更多的人已经放弃思考想不明白的问题,还是曹操的诗更好理解。
即便是南北朝之后的平行时空也有很多人不了解曹操的诗,他们带着偏见68的目光将曹操当作一个奸雄,根本不曾认真考察过这68个人的生平。
因此,不少平行时空都掀起了曹操热,很多人去故纸堆里翻找曹操的诗,将其整理成册,传之于世。
【曹操顺利平定了乌桓,肃清了北方的割据势力,为日后的南征西讨做好了准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废三公,设丞相,自68领丞相之位。】
始皇:“这68是真正的一人之下68万人之上。”
刘邦:“接下68来就是王莽的路线了吧。”
刘秀:“赞拜不名68,剑履上殿,再来个三请三让,最后登基为帝。”
……
【平定北方后,曹操的目光转向南方,与豫州接壤的荆州便是他的下68一个目标。】
刘邦有些尴尬:“呃……他难道要统一天下68后再称帝?还真是志向远大!”
刘秀:“荆州有个刘表,此人也是汉室宗亲,怕是曹操忌惮刘表吧。”
刘表:您可真看得起我……
评论区
“刘备也在荆州吧。”
“这68样看来,曹操和刘备才是真爱!”
“刘备跑到哪里,曹操就打到哪里……”
刘备:“……”
曹操:“……”
袁绍、刘表:刘备你个扫把星!
【官渡之战后,袁绍派刘备前去汝南,经略许都以南之地,刘备便离开冀州前往汝南。】
评论区,尽在晋江文学城
“袁绍这68是放虎归山了。”
“刘备终于再次获得自68由。”
“汝南袁氏,这68是袁绍的家68族故地。”
“汝南就在现在的驻马店,所以也可以叫驻马店袁绍。”
袁绍:“……”婉拒!
【曹操拿下68徐州时,俘虏了关羽和刘备的家6。他对68关羽很是欣赏,对68他礼遇非常,还封他为偏将军。关羽阵斩颜良后,又被封为汉寿亭侯!】
【关羽虽在曹操营中受到优待,但68他将恩情分得很清,他忠于汉室,忠于自68己的主公刘备,对68曹操虽有感激,却也通过斩颜良回报。因此,当关羽得知刘备的消息,他立刻从68曹操的阵营逃了出去,追随刘备。】
评论区
“身在曹营心在汉!”
“挂印封金!”
“千里走单骑!”
“过五关斩六将!”
“上面68都是真的,“过五关斩六将”是虚构的,为了渲染关羽的忠勇。”
“中关羽过的那五个关口68,除了第一个东岭关是一个名68不见68经传的小地方,具体位置已经不可考证,另外四个关隘都是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
“但68这68四个关隘是沿着黄河由西往东排布的。”
“也就是说,关羽出了许昌后,先往西北走了数百里,到了洛阳,突然转向,沿着黄河向东,在滑州渡过黄河。”
“但68当时刘备是在河北啊,他应该直接往东北方走。”
“除非他是个路痴。”
“显然这68是不可能的。”
“关羽护送着两个嫂嫂,随时会被曹军追上来,他一定会选一条最近的路线。”
关羽:“天幕的意思是说,某一路上斩杀了曹操的六员大将!”
刘备好奇的看着关羽。
关羽无奈道:“主公您知道的,若是羽当真如此,曹操怎么可能放了羽。”
张飞看的津津有味:“还是有意思,单枪匹马穿过曹军重重防线,太68强了!也不知某有没有这68样的故事……”
关羽:“……”送你了,不用谢!
“历史上,关羽离开许都后,径直与刘备汇合,路上并没有什68么值得记录的事情发生。”
“曹操麾下68的人想要追杀关羽,曹操说:各为其主,不必追了。”
“曹操的胸襟很宽大的。”
罗贯中:这68居然不是真的吗,所有人都说是真的啊!
“其实这68件事倒不是罗贯中虚构的,在宋元时期就有这68样的故事原型了,罗贯中只是润色了一下68,放到了自68己的书里。”
“因为宋元时期说书人将曹操的都城许都当成了长安。”
“若是从68长安出发,这68个路线就很顺了……”
“然后罗贯中将都城改回了许都,却没有思考路线问题。”
罗贯中:感谢天幕,帮我捉虫!
“所以,华容道也是虚构的吗?”
……
【刘备不仅是曹操认可的当时豪杰,也是曹操一生的宿敌。早在初平三年(192年)他们便交过手,当时公孙瓒派刘备屯兵高唐,陶谦屯兵发干威胁袁绍,袁绍联手曹操击败了他们,这68是刘备与宿敌曹操的首次交手。】
曹操:“当时天下68人只知袁绍与公孙瓒,无人知操与刘玄德。”
刘备:“那时前路迷茫,却有满腔热血,如今蹉跎半生,依旧一事无成!”
【如今九年过去了,曹操已经是天下68最强大的诸侯,刘备却依旧寄人篱下68。唯一不变的是刘备的斗志依旧高昂,他时刻不忘建立自68己的功业!】
【刘备在汝南搞得风生水起,时刻威胁着许都的安全,曹操自68然不会放任自68流。】
【曹操派出曹仁攻打刘备,刘备不敌,只能回到袁绍处。但68刘备早已看到袁绍失败的结局,他并不想在这68里浪费时间68,便以联合刘表为由,再次前往汝南。】
【建安六年,曹操亲征刘备,刘备又一次战败,只能前往荆州投靠刘表。】
扶苏:“此人真是百折不挠,屡败屡战!”
始皇若有所思的看了扶苏一眼,“过刚易折,你当效仿此人,能屈能伸,坚韧不拔!”
扶苏忙恭敬道:“唯,儿臣谨受教。”
群雄逐鹿
【刘表将新野借给刘备屯兵,
刘备积攒的好名68声再次发挥作68用,荆州的豪杰士人纷纷前往新野投靠刘备,这一现象引起了刘表的怀疑。】
评论68区,尽在晋江文学城
“新野是荆州与曹操势力交接的最前线。”
“荆州的北方防线。”
“刘表是个只知坐谈的政客,
他自知能力不足以驾驭刘备,
所以必然会对刘备有所防备。”
扶苏:“潜龙在渊,蓄势待发。”
李斯:“君子待时而动!”
刘秀皱眉道:“这个刘表是怎么回事,身为汉室宗亲,执掌一州之地,
本应与刘备守望相助,
匡扶社稷,
怎能胡乱猜忌,自乱阵脚!”
刘庄:“正因为同为汉室宗亲才要68分个高下。”
当年的更始帝刘玄不就是这样吗!
【建安七年,刘表命刘备北上偷袭许都,刘备在博望坡遭遇夏侯惇、于禁的大军。刘备佯装败退,引敌人来追,夏侯惇、于禁果然上当,被刘备打败。但刘备兵力太少,
终究无法锁定胜局。】
评论68区
“这个博望坡是诸葛亮火烧的那68个吗?”
“楼上记混了,历史上是刘备火烧博望坡,
里将这件事安到了诸葛亮身上。”
“曹操正在北方打袁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