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0章

    【但很显然68,曹军兵马虽少,却都是精锐。乌巢被大火吞噬,曹军大营依旧稳如磐石。】

    【袁绍麾下大将张郃高览正是率军攻打68曹营之人,他们见乌巢被破,率部68投降曹操。】

    评论区

    “张郃提议派出重兵救援乌巢,郭图却坚持攻打68曹军大营。”

    “曹操在乌巢,打68破曹军大营有什么用。”

    “况且,曹军大营防守严密,袁军攻了两个月都没有攻破,仓促之间又如何68能做到!”

    “袁绍帐下的人都跟他一样,自视甚高!”

    “郭图见乌巢一败涂地,曹营也没有攻破,知道自己的建议出了问题,他担心袁绍追究自己的责任,就诬陷张郃在前线出工不出力。”

    “都这样了,张郃不投降还68等什么,难道要回营任人宰割!袁绍定会找个借口把战败的锅甩给他。”

    “相比之下,曹操非常重视人才,他把张郃投降比作韩信归汉,这样的主公谁能不心服。”

    韩信也想起了被刘邦封为大将的时候:那68时候确实很快意68啊!

    袁绍咬牙切齿道:“张郃、高览、还68有郭图!”

    许攸放下了一半的心,躲在邺城一个角落悠哉的看着天幕——若是整个袁营都投降了,我这点小问题还68算什么……

    【前线重兵瞬间倒戈,袁军立刻溃败!袁绍仓皇逃回黄河以北,曹军大获全胜,斩首七万多敌军。】

    袁绍依然68不敢置信:“败了!”

    我居然68真的败给了曹阿瞒!

    【战后68,曹操在袁营收获了一大堆自己的部68下与袁绍勾结的信件,但曹操没有打68开看,而是当着众人的面一把火烧了。他还68安抚众人:“袁绍强大的时候,我都想投靠他,何68况是你们。”】

    评论区

    “一举收服麾下的忠诚。”

    “曹操虽然68多疑,但他不会在关键时刻怀疑自己人。”

    “这点袁绍就远远不如了。”

    ……

    王翦:“奇袭乌巢乃是神来68之笔!”

    王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操打68蛇打68七寸,一招解决了袁绍。”

    蒙毅无奈摇头:“输了,谁能想到袁绍如此不堪!”

    蒙恬:“早跟你说68不要得意68忘形,这就是前车之鉴。”

    刘邦:“平阳侯,你家这后68代可真行,难不成他能统一天下!”

    曹参被吓得满头大汗,立刻跪下请罪:“陛下折煞臣了,这……几百年后68的事……再68者也没有血缘关系的。”

    吕雉瞥了刘邦一眼,对着曹参安抚道:“平阳侯不必惊慌,即便将来68曹操有所成就,他也只追封了曹腾,你不曾受到他们的祭祀,也不必担心他们的牵连。”

    曹参感激的向皇后68施了一礼,抬起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卫青评价道:“曹操势力弱小,故而先退一步,后68发制人。”

    霍去病:“袁绍则是犹豫不决,一再68错失良机,将胜利拱手相让。”

    卫青:“曹军后68勤不足,奇袭乌巢就是在孤注一掷,好在他赌赢了。”

    霍去病:“袁绍军连续两月攻不破曹军大营,怕是早已丧失锐气,前线投降后68,大军也失去了斗志。”

    武帝总结道:“战争从来68都不只是战场上的厮杀,而是经济、政治……多方面的比拼。”

    诸葛亮:“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68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刘备:他曾经亲历这场战争,对比曹营袁营文68臣武将的氛围,便看出了袁绍必败。所以他及时抽身,没有给曹操俘虏自己的机会。,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开战前,曹操全方位处于劣势,袁绍似乎胜券在握,但曹操能正确的分析客观条件,善于听取谋臣的意68见,扬长避短,通过自己的努力,最68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此战,曹操击败了袁绍,成为整个天下最68强大的诸侯,奠定了其统一北方的大势!】

    评论区

    “曹操终于翻身了。”

    “过去大家看好袁绍、吕布,甚至是袁术,很少有人看好曹操。”

    “他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书写了他军事生涯最68辉煌的一页。”

    “此战后68,北方由分裂走68向了统一。”

    “逃回河北的袁绍想起田丰之言,悔不当初。”

    “袁绍如果听田丰沮授的意68见可能就不会失败了。”,尽在晋江文学城

    “不,袁绍的问题不是听哪一方的意68见,而是他自己左右摇摆,哪一方都没有坚持。”

    “他采纳郭图审配的意68见速战速决,但许攸献计要他偷袭许都,他又不听了。”

    “两军交战的时候,袁绍营中还68在争权夺利。沮授的建议没有得到袁绍的采纳,便说68了一些丧气的话,装病不跟袁绍玩了。郭图等人立刻夺权,抢占了沮授的位置。”

    ……

    始皇:“袁绍败的不冤!”

    【曹军的胜利不只是军事上的胜利,也有后68方谋士的运筹帷幄,身处大营的荀彧、荀攸、许攸的功劳并不比战场上厮杀的将士们少。】

    【而袁绍的失败也不只是军事上的失败,其阵营内部68勾心斗角,彼此攻伐也是一大原因。】

    【袁绍麾下的谋士以八人为主:田丰、沮授、审配、逢纪、荀谌、郭图、辛评、许攸。这些人,即便是在群星闪耀的汉末三国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评论区

    “八梁四柱:八个谋士,四大将军!”

    “在袁绍麾下真是可惜了。”

    “更可惜的是他们都比较愚忠,宁愿为袁氏基业陪葬,也不愿投靠曹操。”

    ……

    【其中荀谌、郭图、辛评、许攸、逢纪五人是河南人,为了躲避董卓的乱军才投奔冀州。审配、田丰、沮授则是冀州当地人,他们支持每一位冀州之主,因来68历不同68,两方人互看不顺眼。】

    评论区

    “田丰是冀州巨鹿人,他是因为袁绍成为冀州牧,才投入他的麾下。”

    “是的,谁在冀州主政,田丰就为谁效忠。”

    “他举茂才成为侍御史,为人正直敢言,因为愤恨宦官当道,贤臣被害,弃官归家。”

    “他做过韩馥的幕僚,因为说68话不讨喜,不得韩馥重用。”

    “田丰投靠袁绍后68,为他出谋划策,消灭公孙瓒,平定河北,雄踞四州!”

    “官渡之战前夕,田丰提议趁着曹操攻打68刘备的时机,立刻出兵袭击许都,袁绍却借口儿子生病,不肯发兵。”

    【田丰有远见卓识,但却不得袁绍重用,他的谋划终究是一场空。】

    评论区

    “等到曹操打68下刘备,回到许都,袁绍才出兵。许都兵力充足,田丰劝他坚守河北,联合其他豪杰,做好充足的准备,骚扰河南,让敌人疲于奔命,便可稳操胜券。”

    “但袁绍觉得自己的计划没问题,不必等待,他要毕其功于一役!”

    “田丰多次劝谏,触怒了袁绍,袁绍以扰乱军心为名关押了田丰。”

    刘邦:“劝谏都听不得,气量也太68狭小了。”

    “田丰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他就是个谋士,却想要替主公做主。”

    “袁绍已经定下了大方向,他能做的就是想尽办法帮袁绍达成目标。”

    袁绍:“天幕说68的正合吾意68!”

    田丰:“主辱臣死,怎能看着主公陷入危机而置身事外。”

    “虽然68袁绍也不会听就是了。”

    袁绍:……

    “这就是古代文68人的风骨,为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袁绍采纳臣下的意68见不是看意68见对错,而是看提意68见的人合不合自己的心意68。”

    “官渡战败后68,田丰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因为他说68对了,若是留着他,岂不是显得袁绍无能。”

    “在逢纪等人的谗言下,田丰就这样被处死了。”

    “逢纪处处针对田丰,第一次进谗言让田丰下狱,第二68次直接杀了他。”

    ……

    扶苏:“同68为袁氏阵营谋士,哪里来68的这么大的仇怨?”

    淳于越和李斯互相对视一眼,又嫌弃的移开目光。

    长公子还68是有些天真,为了利益,便是父子兄弟也能变成生死仇敌。

    群雄逐鹿

    【沮授,

    史书称其:少有大68志,多权略。他曾担任冀州别驾,做过韩馥的骑都尉,

    为韩馥出68谋划策,

    却不68得采纳。袁绍入主68冀州后,沮授帮袁绍夺得青州、并州、幽州,功勋卓著!】

    评论区

    “沮授是能跟荀彧、诸葛亮并称的一流谋士。”

    “但他的名气可比其他68人差太多了。”

    “因为他选的主公不够好。”

    “他68支持迎立天子68,反对袁绍将68长子68与幼子68对立的做法,

    还提出68与田丰相68似的持久战拖垮曹操的战略。但,

    这68些谋略不68仅没有被袁绍采纳,

    还遭到怀疑夺了兵权。”

    沮授:“分立诸子68是取祸之道!”

    袁绍:“统兵在外的人不68宜参与内政,先生逾矩了。”

    沮授:“……”

    【官渡之战后,沮授被俘虏,他68宁死不68降,最后被曹操杀了。】

    评论区

    “所以也没有《三国68》中沮授被袁绍囚禁的情节!”

    曹操也想起了沮授:“孤早得之,天下不68足虑也。”

    袁绍终于看到一个宁死不68降的谋士,他68握着沮授的手,

    眸中含泪,为自68己的怀疑提防而愧疚。

    沮授接受了袁绍的道歉,

    但他68内心已经生出68的裂痕又要如何弥补……

    罗贯中:“河北多名士,

    忠贞推沮君。凝眸知68阵法,

    仰面识天文。至死心如铁,

    临危气似云。曹公钦义烈,特与建孤坟。”

    ……

    【审配,

    身为冀州本地人,

    他68也曾做过冀州牧韩馥的幕僚,始终不68得重用。后跟随袁绍,

    成为袁绍的心腹重臣,与逢纪一起统管袁营的军事,但他68们二人关系并不68融洽。】

    【他68的两个儿子68在官渡战场被曹操活捉,便有人诬告他68独揽权利,又是本地宗族,势力强大68,必会反叛,袁绍便将68审配发配到邺县。】

    评论区

    “逢纪和审配不68和,却愿意68在这68样的时候为审配说话,为审配作保,只因为国68事重于私交。”

    “逢纪和审配就是因为这68件事关系才变好的。”

    袁绍觉得自68己没脸面对帐下的谋臣了,难道真是人老了就昏聩?

    可他68还正68值壮年啊!

    或许天幕说的对,他68就是取得一点点成就便骄傲自68满,得意68忘形了……

    【袁绍帐下有田丰、沮授这68样的耿直之臣。也有审配、郭图、逢纪这68样的投机分子68,他68们虽忠于袁绍,却更忠于自68己的利益,为了利益投靠袁绍的两个儿子68,扶持他68们争夺冀州的权利。】

    【因此,除了按照出68身南北划分,还可以再分为另一种格局。审配、逢纪支持袁绍三子68袁尚,郭图、辛评、许攸支持袁绍长子68袁谭。】

    评论区

    “所以排挤掉田丰沮授后,剩下的人就能直接开战了。”

    “许攸和审配关系不68和,官渡之战前,审配举报许攸贪污受贿,把许攸全家都抓了。”

    “真是明68目张胆啊。”

    “怪不68得许攸会背叛袁绍。”

    “可惜,许攸拥有如此大68的功劳,却情商太低,自68高自68傲,最终被曹操杀了。”

    “他68死的不68冤。”

    许攸:“……”

    “他68自68恃功高,当着所有文武的面叫曹操的小字阿瞒。”

    “曹操攻破邺城后,许攸见人就说:若是没有我,曹操根本进不68来这68个门。”

    “这68情商,也就韩信能与他68一较高下了。”

    韩信:勿cull,谢谢!

    “或许不68是情商问68题,而是贪图名声,自68视甚高。”

    许攸:吾说的不68对吗!曹操也是个气量狭小的。

    那还要去68投靠曹操吗?

    天幕将68许攸的行径列举了出68来,天幕下所有人都理解了曹操的选择。

    “辛评的弟弟辛毗在官渡之战投降了曹操,审配便杀了辛毗全家,这68就让还在冀州的辛评很68难受了。”

    “本来就不68是同党,审配抓到了辛毗的把柄,当然要直接下死手了。”

    “对人不68对事,只要你不68是我的同党,你说的任何话都要反对,做的任何事都是错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