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8章

    在这千年难遇的变局中,我儒家68如何才能闯出一条路来!

    【为了巩固政权,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统一货币、度量衡。七国68钱币不一,国68与国68之间的交易必须兑换成68他68国68货币,我们都知道,货币的汇率是不断变化68的,今天一个秦币相当于一个齐币,明日,一个秦币可能换两个齐币。未统一前,这只是对一些跨国68的大68商人68有些不方便。但统一后,所有人68都是大68秦子民,游学、经商、迁徙的人68越来越多,结果68出个郡就要兑换货币,不然只能以物易物,岂不是倒退回了远古时代。】

    【秦始皇废除六国68货币,定立统一的标准——圆形方孔的“秦半两”,还规定国68家68统一铸币,严禁私人68铸币。】

    六国68遗贵:暴在这次更换货币过程中,他68们的资产大68大68缩水,自然看不惯这一政策。,尽在晋江文学城

    但天下的百姓却很高兴,尤其是那些经常走街串巷的商人68,他68们切实感受到了方便。

    ,尽在晋江文学城

    【同样,当时的度量衡也是不一样的,这非常不利于全国68统治,譬如收税之时就遇到了麻烦,六国68的度量衡与秦国68不同,收税时,用68哪个作为标准呢。因此,统一度量衡是刻不容缓之事。秦始皇以原秦国68的度、量、衡为单位标准,淘汰与此不合的制度,这些制度沿用68千年而不衰。】

    秦国68基层官吏:天幕所言甚是,他68们都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收税之时秦国68的度量衡与六国68不同,收多收少都不对。地方豪强振臂一呼就给朝廷冠上了强征暴敛的名68号,以至于各地百姓对朝廷的误会越来越深,他68们的工作越来越不好开展。

    六国68百姓也在听着天幕之言,之前说的那些两国68交战、国68家68政策等离他68们太68远,他68们左耳进右耳出,根本理解不了,也不求甚解。

    现在说的却是与他68们自身利益相关68的事,每个人68都放下了手头的活计,专心68的听着天幕所言。

    原来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是为我们好,比起那些压迫他68们的贵人68的话,他68们更愿意相信天幕。

    一时之间,六国68百姓对大68秦的敌视越来越少。

    【统一文字:我们在“文字起源”中说过,殷商以来官方文字都是金文,它们形制比较一致。但是春秋战国68时期,周天子名68存实亡,诸侯谋求独立,各国68的文字经过历代演化68,在字形上存在着一些差异。】

    天幕显示出来的是金文和七国68文字中的“马”,天幕下的人68都看到了其中的区别,有的多一笔,有的少一笔,有的变弯为直。

    六国68遗贵:暴秦断我文化68传承,不就是想让我们只知秦文吗!若是让暴秦得逞,几代之后,谁还记得六国68!

    天幕为虎作伥,吾等不耻!

    【统一文字有没68有必要呢?当然有必要。中国68地大68物博,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除了上层贵族有统一的雅言,地方上却有着各不相同的方言,若是各地文字也不尽相同,人68与人68之间还如何交流。】

    【对比一下如今的欧洲,一出国68就变文盲,想去哪里都得请翻译。这种状况严重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68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于是,秦统一中原后,李斯以战国68时候秦人68通用68的大68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画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当时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68异体字。】

    评论区

    “先秦类似于中世纪的欧洲,各国68有自己68独立的语言,教68会则是以拉丁语为主。他68们认为只有能熟练地运用68拉丁语,受过高等教68育的人68才有权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

    “禁锢思68想,将人68人68为的分成68不同的阶级,断了所有上升的渠道,怪不得中世纪那么黑暗。”

    ……

    秦始皇:教68会!

    这是什么机构,为何各国68要听他68们的,难道是那欧洲所谓的“周天子”?

    张良无法想象欧洲是什么样,但他68自韩国68灭亡便在各地奔走,每到一个地方都只能找当地懂雅言的人68交流,确实不太68方便。

    但仅凭这些便要他68承认秦朝,是不可能的。

    【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关68进云阳的监狱,在坐牢的10年时间里,他68对当时字体的演变中已出现的一种变化68进行总结归纳,制定出一种新字体,这便是“隶书”。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效率,后世所有文字都基于隶书演变而来。】

    始皇帝:“李斯。”

    李斯:“陛下,所有衙吏都有名68册,待臣回去查找一番便能找到此人68。”

    始皇帝:“善!”

    秦朝文武面面相觑,怪不得人68家68李斯犯了那么大68的罪还能活命呢,这份察言观色、精明干练的本事可不是谁都能学会的。

    先秦也有不少人68在记录天幕上显示出的小篆、隶书,因为这两种文字确实比他68们用68的要简便很多,文字线条与结构也更加固定,不容易出错。

    【除此之外,秦始皇还修筑长68城、驰道和直道。秦始皇将原本的赵长68城、燕长68城、秦长68城连接起来,这就是后来的万里长68城。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其骑兵活动68范围很大68,没68有长68城的话,要很多军队来防守,这会给人68民增加很大68的负担。为了保护北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长68城的修建刻不容缓。】

    评论区

    “当时修长68城的劳役可能根本不理解始皇的用68意,只将此当成68了秦朝苛政虐民的罪证。”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汉初若是没68有长68城,匈奴就直接长68驱直入,横扫中原了。”

    “毕竟秦末乱世,楚汉争霸,透支了中原的生命了,人68口直接失去三分之二,汉初建国68时,刘邦就连四匹一样颜色的马都找不到,官员只能乘牛车上朝,可见68当时困窘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这样的实力哪里能打得过统一匈奴的冒顿单于。”

    “冒顿也是一代枭雄了,杀父自立,统一匈奴,匈奴在他68手上东灭东胡,西逐月氏,南吞楼烦,征服了北方的浑庚、丁零等国68,成68为北方一霸。”

    “然后就南下把刘邦围在白登山,逼得汉朝嫁公主和亲……”

    正在边关68修建长68城的劳役这才明白,原来自己68正在做的事这么重要,原来这不是达官贵人68心68血来潮的玩意,而是为了保护中原,保护每一个像自己68一样的普通人68。

    念头通达后,劳作的积极性都提高了不少。

    千古一帝

    秦始皇眉头68紧锁,

    四分五裂的匈奴居然统一了,这个时空大秦必不会二世而亡,那这冒顿就是自己的敌人了。

    “蒙卿,

    你可知道这冒顿?”

    蒙恬:“陛下,

    臣听闻头68曼单于与大阏氏之子便名冒顿,大阏氏去后68,头68曼宠幸新阏氏,一心为自己尚未出生的儿子扫清障碍,

    将冒顿送往大月氏为质。”

    秦始皇冷哼道,

    “愚蠢!”

    打蛇不死68反受其68害,

    对于已经得罪的狼崽子,最好的做法就是斩草除根,头68曼优柔寡断,怪不得会被自己儿子坑死68。

    “蒙卿多关注一下,若能将其68带到大秦,可断匈奴崛起之路。”

    “是,陛下!”

    天幕提起白登之围,

    汉高祖刘邦依旧面色不变,还能与萧何68打趣,

    “你说这后68世之人是如何68知道68这么多事的。”

    萧何68无奈道68:“自然是史书记载的。”

    刘邦:“不知史书上记载的乃公是什么样子,

    有68没有68记载乃公斩白蛇起义,

    以68赤帝子代秦。”

    萧何68:……

    陛下,

    您骗骗别人就算了,怎么自己还信上了。

    【“要想富,

    先修路。”驰道68和68直道68可以68加强全国各地的联系,

    中央朝廷的命令能够以68最快速度传递到郡县,也68方便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当然,

    秦朝的驰道68也68不是从零开始修建的,除秦直道68和68秦栈道68外大多都是在秦故地与六国旧道68以68及在秦征伐六国时修建的道68路上拓建而成。】

    天幕下的古人:“要想富,先修路。”

    语言足够直白,但细细思量,却无可反驳。

    【战国时期,各国车辆形制不一。古代的木质车轮行走在土路上,时间68长了便会形成深深的车辙,若是车的间68距统一便可以68沿着前人的车辙前进,节省人力畜力。因此,秦始皇统一全国后68,定车宽以68六尺为制,一车可通行全国,这便是车同轨!】

    六国遗贵:劳民伤财!

    以68前六国王室根本不管这些小事,现在却要我们都按你的标准来,凭什么!

    实行车同轨最折腾的就是那些有68资产的六国贵族,无车的平民与秦人是不需要改易的。

    【秦始皇也68十分重68视风俗建设,建立起全国统一的伦理道68德和68行为规范。比如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来到泰山下,令人在泰山刻石上记下男女之间68界限分明68,以68礼相待,女治内,男治外,各尽其68责等文字:“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始皇三68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又在会稽刻石上留下铭文,对当地盛行的淫泆之风,大加鞭笞,以68杀奸夫无罪的条文来矫正68吴越地区男女之大防不严的习俗——“夫为寄,杀之无罪”。】

    评论区

    “所以68秦朝的法律对女性是很友好的,保障了女性最基本的生命权和68财产权,再68往后68的朝代对女性的压迫越来越重68。”

    “重68点是宋朝往后68,明68清时期尤甚!”

    “若是穿越到古代,我宁可去秦朝吃没什么味道68的煮菜,也68不想去明68清裹小脚,守贞洁。”

    朱元璋狠狠皱眉,本来在看天幕讲解秦朝的故事,吃瓜吃的不亦乐乎,怎么就拐到明68朝了,还将自家王朝和68后68世的鞑子王朝相提并论。

    而且,宁愿去暴秦也68不选大明68,自家王朝在后68世到底是个68什么样的形象啊!

    “都是因为儒家,导致社会风俗越来越保守,越来越畸形。”

    “姐妹,宋朝往后68的理学不等于儒家。”

    “从西汉董仲舒开始,儒家就跟孔子没什么关系了。”

    “董仲舒为了将儒家卖给汉武帝,在其68中加入了法家、道68家、阴阳家等多种学派,便是孔孟复生,也68不认识这样的儒家了。”

    “所以68近代思想解放的时候,我们才会呼吁‘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

    各朝的儒生目眦欲裂,他们想将天幕遮住,不要给人看到这些荒诞不羁的言论,但天幕高高在上,他们只能无能狂怒。

    反倒是孔孟接受良好,这时候的学派是很纯粹的,他们总结自己对于天地宇宙的思考,宣扬自己的思想,为各国的国君提供治国之道68,实现自己心目中的大同世界。这一家不接受,就换下一家,他们是不可能为了统治者68修改自己的思想的。

    而且他们与法家、道68家、阴阳家都是对立的,互为敌人,怎么可能接受自家思想中加入敌人的言论!

    孔子忍不住在天幕发言:“孔丘:后68世的儒学发展成什么样子了,何68人能与老夫说说。”

    发着金光的评论挂在天幕上,提醒着平行时空的古人,这是真是孔子,孔圣人!

    他们俯身朝拜,却没有68人敢将自己的评论挂在孔子之下。

    现代观众将这些挂着古人名字的观众当做语C,玩梗,当即嘻嘻哈哈的将自己了解的消息写了上去。

    “董仲舒推崇‘天人感应’,认为天子受命于天,若是国家有68灾祸就是天子失德,要下罪己诏。”

    “朱熹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所有68人都要克制欲望。”

    “明68清的儒家断章取义,将所有68枷锁都套在了女人身上,‘饿死68事小,失节事大。’表彰贞节牌坊,变态审美强迫女性缠足。”

    “这里点名朱元璋,在明68朝以68前这些只是在民间68流行,以68官方的名义表彰都是他开的头68。”,尽在晋江文学城

    ……

    孔子看的目瞪口呆,台下的弟子忙翻阅自己往日68记录的夫子言论,“夫子说过这样的话吗?”

    旁边的师兄弟看不下去了,阻止他道68:“这不是夫子说的,是后68人断章取义。”

    孔子没有68了评论机会,但孟子还没有68在天幕上说过话。

    “孟子:女人都去守贞洁,谁来生孩子?国家人口如何68保证?‘民贵君轻’,这些思想应该用来限制统治者68的无限欲望,而不是压迫普通黔首!”

    后68世的儒家学子满脸通红,喃喃不能自语。

    难道68要说孟夫子说的是错的吗?那可是亚圣!

    孔子叹了一口气,怪不得后68世要高呼“救出孔夫子”,他也68不想承认那样扭曲的儒家是自己的学说。

    秦始皇瞥了扶苏一眼,提点道68,“儒家!”

    扶苏满面通红,他觉得天幕所言打碎了自己一贯的信念,必需要用新的思想构筑新的三68观了。

    朱元璋眉头68皱的死68紧,这个68时候被天幕挂上名字,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后68世为何68抓着这种小事不放,女人守不守贞洁,裹不裹脚,与朝廷有68何68关系?”

    马皇后68看不下去了,哼了一声。

    朱元璋不明68所以68的看向自家皇后68,马皇后68道68,“不论你怎么想,只要我在一天,宫中的公主不许裹脚!”

    朱元璋争辩道68,“高门大户都是这样的……”

    马皇后68却不听,迈着大步回了后68宫。

    行走间68,裙摆飞扬,一双大脚若隐若现!

    【小希看到大家都在讨论儒家的发展,我们上次说要讲“百家争鸣”,大家还记得吗?后68续小希会专门抽出时间68来探讨中国古代的思想变化,接下来的时间68我们还是接着讲秦始皇。】

    【秦始皇时期,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政治安定,实行大规模移民,迁徙六国富民和68平民。充实边疆地区,直接控制豪强大族,防止他们死68灰复燃。】

    【秦始皇还下令:“使黔首自实田也68。”即占有68土地的人自动呈报实际占有68土地的数量,并按照规定缴纳赋税。这个68法令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68,也68使得地方豪强能够大肆圈占黔首的土地。】

    评论区

    “始皇还是太善良了,像是齐国田家,楚国项家那些豪强富户根本就没有68伤筋动骨,秦末乱世一起,他们立刻就能拉起人手加入反秦大业。”

    六国遗贵:始皇……善良!,尽在晋江文学城

    秦始皇也68有68些迷茫:朕善良吗?

    【在完成了统一中原的大业之后68,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命大将屠睢率50万大军,南征百越,这场战争是秦朝所有68战争中最艰难激烈的一仗。秦军共分五路,一路攻取东瓯和68闽越,两路攻南越,其68余两路攻西瓯。】

    秦朝君臣正68襟危坐,前面讲的那些事都已经在朝堂上有68了定论,只等征发劳役,发下明68旨,就能开始。

    但南征百越却还没有68完整的计划,如今知道68百越之战打的这么艰难,他们也68能早做准备,避免更大的损失。

    【秦军第一路进展顺利,很快就平定了东瓯和68闽越地区,设置了闽中郡。其68余四路秦军却相当不顺,由于山高路险、河道68纵横,行军作战及军粮运输极为困难。百越当时有68五十万人,能战之兵有68五万。在首领译吁宋的率领下与秦军进行了凶悍惨烈的激战,秦朝大军步步艰难,节节受挫,损兵折将,迟迟不能进入广西及越南,加之两广各部的顽强抵抗,两军相持3年都未能取胜,主将屠睢也68被暗杀。】

    秦始皇等人都震惊了,百越居然比楚国还难打!,尽在晋江文学城

    仅仅五万蛮兵,就挡住了五十万大秦虎狼之军,主帅也68战死68沙场!

    那可是“灭六国,一天下”的百战老兵!

    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

    千古一帝

    【为68了方便运输军需物68资,

    秦始皇命史68禄开凿河渠以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这68就是68灵渠。那个年代,没有任何准确的测量仪器,没有开挖机械,

    没有爆炸火药,

    只能用目测、步测的方法来判断地68势的高低。史禄及其同僚,翻山越岭,察勘地68形,反复对68比,

    终于完成了这68一构造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史禄及其同僚功不可没,

    名传千秋!】

    【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自贯通后,二千多年来就一直都是68岭南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水路交通要道,直到两千年后的现在,灵渠依旧流淌在岭南大地68上,发挥着68重要的作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监御史禄只是秦朝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吏,甚至都没有上朝的资格,

    他与同僚在官邸中看着68天幕,却突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同僚争相恭贺,

    史68禄内心激动,

    颇有种不真实之感,

    “天幕说的不只是下官,

    各位同僚都是68建造灵渠的大功臣。”

    他没想68到自己的名字居然能被天幕提及,自己修建的灵渠居然能留存千年,

    这68真是68太神奇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