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章

    我一行人抵达北辽京都外的驿站,领行的将军说两日后才能送我入宫。

    驿站的炉火虽旺,我仍觉得身上冷,只能缩在厚实的衣物里,听闻有人推门进来,连忙坐直,又见是窈娘,再缩了回去。

    窈娘见我如此畏寒,递过一个汤婆子给我,不禁有些发笑:「公主的脸本就比寻常人小,如今又裹着这么厚的衣服,衬得公主脸比巴掌还小。」

    却又心疼道:「这三月奔波,公主消瘦了许多。」

    我搂着汤婆子,想起昨日听其他女官讲事,有些忧心忡忡:「明日接风宴,不知道北辽要给我们怎样的下马威呢。」

    「而且听闻北辽的皇帝,身高九尺,臂长过膝,一把两百余斤的大刀砍人如切瓜,不知道他会不会突然拔刀砍我的脑袋。」

    屋里只有我和窈娘,我说话难免随意些,窈娘只笑着摇头,说传言难免夸张些,而且哪有一来就砍了和亲公主的道理,又安慰我放宽心,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只要听从女官们的话就好。

    ……

    两日后,宫中设宴,款待南梁的使者和公主。

    北辽的皇帝名为轩辕烨,年近三十,登基不过十年,屡次攻打南梁,昨岁大胜一场,更是志得意满,趾高气扬。

    我悄悄抬眸打量他一眼,上首的男人身量虽高,却不似传言夸张,又见他双臂虽长,倒也不至于过膝,我悄悄松了口气,却被他发现了窥探:「明和公主,看朕作甚?」

    我起身行礼,昨日女官已经教好了说辞,作为战败国送来和亲的公主,我自然要先放低姿态,以示交好之意,因而垂眸道:「陛下龙章凤姿,丰神俊朗,妾初见倾心,一时怔住,陛下勿怪。」

    话音方落,满堂哄笑。

    北辽与南梁苦战数十年,如今不仅镇守边关的谢王爷吃了败仗被押回京,谢王爷唯一的女儿也被送来北辽供皇帝取乐,世间还有比这更痛快的事情不成。

    我垂眸站在那里,并不分辨。

    从前母亲怜我身子骨弱,从不将这些政事讲与我听,哪知我一朝被选作和亲公主,路上三月,女官们虽严苛,也将两国政局细细讲与我听。

    南梁的皇帝作得一手好诗,饶是我在府中也有耳闻。

    可诗书笔墨终归是闲情逸致,陛下的诗写得再好,也抵御不住北辽的铁骑。

    如今北辽议和,要南梁岁贡白银百万,国库吃紧,不得已又送了位和亲公主来。

    堂中哄笑声、恭维声渐息,我眼见身旁护送我一路的将军脖间青筋暴起,桌下手握成拳,却又不得不强牵笑容,说南梁希望与北辽结秦晋之好,特将明和公主送来。

    等众人安静下来,上首的轩辕烨才开口,说他与我父亲谢知晖数次神交已久,虽立场不同,但对他极为敬佩,众人摸不准他意思,一时间没敢开口,直到轩辕烨说要封我为妃,封号为晖。

    朝中众人这才再次哄堂大笑,我身旁的将军闻言掀桌而起,却又被堂中侍卫以刀架颈,死死按住,他怒目圆睁,怒斥轩辕烨欺人太甚。

    众人接着拿我父亲取笑,满堂污言秽语,不堪入耳。

    我强忍着泪意,三分演,七分真,抬手拔下头上金簪,抵在喉间,已然见血,恨道:「陛下既是打算这般折辱我父,又何苦让了四十万岁贡换我和亲?」

    「我虽一介女流,却也不能看着父亲受辱,如今唯有以死明志,方能对得起父亲赐予的这身血肉。」

    话落,金簪已没入喉间皮肉,血液奔涌出来,已打湿身前衣襟。

    他闻言挥挥手,自有侍卫夺下我手中金簪,他的眼中仍是带着几分玩味:「倒也有几分骨气。」

    「便封为明妃,赐居明华宫。」

    封号一事既了,自有人带我下去包扎伤口,换掉染血的衣衫。

    只是等我换了衣服出来,一路护送而来的南梁将军正在殿门口等我。

    见我出来,他俯身行礼,说我身为谢王爷的独女,应记得谢王爷和南梁前线将士为保家卫国付出的血泪乃至性命,更应守好南梁的风骨气节,莫叫北辽认为我南梁人软弱谄媚。

    「殿下,只去岁一战,我南梁死伤将士三万余人,麟城失守,三千将士死战,无一人生还。」

    他是从在战场上活下来的将领,忆起昔日战事惨烈,眼中泛泪,目光炽热恳切,我愣了一下,还是缓缓点头。

    只是不知是否是失血过多,我总觉得身上冷得厉害。

    他闻言再拜,却因着规矩,不能久留,我眼睁睁地看着他走远,却没能问出口。

    过几日他便要带着一路护送我的将士回去了。

    不知我一人留在北辽,该如何守好南梁的风骨气节。

    4

    既是定下了封号和居所,当日我便被宫人领着进了明华宫。

    明华宫内虽无名贵摆件,但也设施齐全,似乎也没有特意苛待我这位和亲公主。

    宫人见我四下打量,主动搭话,说这些都是轩辕烨的皇后所布置,我若有别的需要,或是受了委屈,自可去凤仪宫寻皇后做主。

    我入宫前,女官就已仔细为我讲了轩辕烨的后宫嫔妃,轩辕烨登基十年,后宫美人不下百人,膝下子嗣却只有皇后所出的二皇子轩辕宇一人。

    皇后是轩辕烨的发妻,贤良淑德,性情和善,对后宫嫔妃颇为关照,深受轩辕烨的敬重。

    贵妃则是轩辕烨的表妹,生得明艳动人,性格爽快泼辣,入宫十年,盛宠不衰,其封号为「越」,可见一斑。

    只是贵妃的父亲为北辽大将,在昨岁对南梁一战中身受重伤,如今在家将养,未必能熬过这个冬日。

    为首的赵氏女官提醒我,尽可能不要与贵妃起冲突。

    我来北辽,本就是为救父亲,自然打定主意在北辽后宫越低调越好。

    因而听闻宫人提及皇后用心布置,也只说了句代我谢过皇后,借口脖间伤口未愈,闭门谢客。

    ……

    我在明华宫里养伤三月,轩辕烨似乎已经忘了我这个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