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捻芯没有抬头,随口问道:“隐官大人与火龙真人见过?”
她正在“雕琢”禁锢住那颗被年轻隐官剖开胸膛的心脏,以及一颗悬在旁边为邻的妖族金丹。
她的细微yīn神,在穿针引线。
陈平安嗯了一声。
捻芯抬起头,停下手上动作,“火龙真人,正是杀我师父之人。”
陈平安没有接话,“劳烦前辈继续。浩然天下的过往恩仇,我不感兴趣。”
捻芯视线犹在陈平安身上,她的眼神愈发炙热几分。
陈平安认命,当然不能只许自己与大妖清秋讨债,也要容得捻芯在自己身上算账。
捻芯继续说那些古怪事。
兴许是久居牢狱数百年,难得遇到个大活人,这位缝衣人并不吝啬言语。
那些炼化坟茔古墓、引发yīn兵过境“过客”,境界高者,一旦扯开本命幡子,孤注一掷,能够改天换地,将千里之地直接变成yīn冥之所。
还有那艳尸,媚术犹胜狐魅,半人半鬼,神仙难察觉,最是喜欢淫-乱宫闱。只是艳尸极少现身,但是每次行踪败露之前,注定会在史书上留下许多的事迹。
又有那山上的采花贼,专门捕杀草木花卉精魅,炼化为丹药。十二花炼小丹,若是捕捉到了一百零八头花木精怪,便炼为大丹,手段极为歹毒,功效却又惊人,与那百花福地是生死大敌,相传采花贼这一脉的开山鼻祖,与那百花福地的天下花主曾有一桩隐晦情仇。许多道貌岸然的谱牒仙师,名义上铲除,实则收为供奉,财源广开,日进斗金。
陈平安听到这里,好奇问道:“百花福地的那些神女,当真有远古花卉真灵,夹杂其中?”
因为想起了骸骨滩壁画城的天官神女。
捻芯点头道:“我曾经抓到过一位元婴境的采花贼,拿去百花福地,换来了一件关键法宝。可以确定那四位命主花神,确实岁月悠久,反而是福地花主,属于后来者居上。”
说到这里,捻芯瞥了眼年轻人,“归功于读书人的传世诗篇。”
陈平安微笑道:“吟诗行文,一向是我不擅长之事,看来注定与百花福地无缘了。”
捻芯说了句不合时宜的言语,“你确定能够活着回到浩然天下?”
陈平安说道:“争取。”
捻芯继续说那瘟神,其实谈不上太过纯粹的正邪,天生的可怜人,神憎鬼厌之物,被大道压胜,几乎人人命不由己。要么被正道练气士关押,一辈子与世隔绝,要么从小就被邪道修士豢养起来,作为傀儡帮凶,小则威胁朝廷官府,充当摇钱树,一旦被丢到战场上,杀力极大,后患无穷,瘟疫蔓延,生灵涂炭,百年之内寸草不生,瘴气横生。
还有那鸠仙,顾名思义,擅长鸠占鹊巢,世间任何练气士,都可以被他们拿来当做鹊巢,将芥子念头,种子根植于他人心窍,神不知鬼不觉。犹有一种渡师,擅自往来于阳间yīn冥,最是隐秘。还有那讨债鬼,专门针对那些市井乡野村落的痴傻之人,能够将业障转嫁给敌对之人,还会偷偷收拢家族、寺庙的香火。最后是那卖镜人,游历四方,专门捕捉、炼化凡夫俗子的影子,肆意拘人魂魄,定人命数,削人福缘化为己用。
关于卖镜人,捻芯还说了个不知真假的传闻,浩然天下历史上曾经有位天赋异禀的卖镜人,试图将那荧荧明月,炼化为开妆镜。
一旦做成了,一座天下,无论是凡夫俗子还是修道之人,皆要仰视“镜面”,后果可想而知。
听完了这些稀奇古怪的山上内幕,陈平安轻声感慨道:“得道之人,寿命长久,只要愿意四处走动,缩地山河,总有见不完的奇人怪事。”
双方言谈之间,陈平安也见识到了捻芯的本命物,是她那尊yīn神所持有的十根绣花针,有极其纤细的七彩莹光拖曳在针尾处,刚好分别针对三魂七魄。
捻芯做完了手头事,出窍yīn神返回,起身说道:“我粗略算了一下,六十多头妖族,如果你都能杀了,我可以为你缝补三十二处,你是纯粹武夫,故而手心掌纹,手背,五指,皆要大动。面目窍穴,以一双眼珠为主,心口自然是重头戏,我会以针线贯穿,绞心一番,可能耗时会有点久,背部以脊柱为主,在剥皮之后,我要将整条脊柱扯出寸余高度,这些倒还好说,三魂七魄,才是关键,而且缝补穿衣之后,才是真正吃苦的开始,”
陈平安面无表情。
捻芯点点头,年纪不大,胆子不小。
然后只见那年轻隐官拿起养剑葫,喝了一大口酒。
txthtml
第六百七十四章
好好消受
陈平安与捻芯走到一处牢笼。
一个中年男子盘腿而坐,呼吸几无,枯瘦如柴,皮包骨头,但是拳意昂然,丝丝缕缕凝为实质的拳意,如无数细小蛟龙,盘踞于人身山脉。
货真价实的远游境。
在陈平安来到剑气长城之前的战事当中,这位蛮荒天下的纯粹武夫,拳杀剑修六人,其中地仙剑修一人。
汉子睁开眼睛,问道:“杀我来了?”
陈平安点头。
那汉子瞥了眼陈平安身后的那个女子缝衣人,淡然道:“自取头颅。”
那个人不人鬼不鬼的丑婆娘,他自知不敌,女子手段阴狠,害他遭过不少罪。
陈平安说道:“问拳一场,分出生死。”
男人讥笑道:“一个剑气长城的纯粹武夫,要拿我当磨刀石?我怕一拳下去,你就要抱着那个娘们的腰肢喊疼。哈哈,可惜这娘们模样,实在不算俏。”
陈平安说道:“捻芯前辈,关上牢门。等死了个,再打开。”
捻芯关上大门,出现了一道道剑光栅栏,牢笼之内,是两位武夫。
男人站起身,“倒是爽利。”
陈平安抱拳道:“浩然天下,陈平安。”
男人微愣,抱拳道:“蛮荒天下金溪城,虹饮。”
一位远游境,一位金身境瓶颈,几乎同时出拳。
牢笼之内,拳罡汹涌。
转瞬之间便相互递出十数拳,陈平安多是以拳脚消解对方拳路,守多攻少,最终被虹饮一腿扫中腰部,双脚依旧扎根大地,只是横移出去一丈有余,虹饮一脚蹬地,欺身而近,却被陈平安侧身,一脚抬起,屈膝蹬中虹饮腹部,力道更换,竟是直接一腿将虹饮压在地上。
陈平安没有顺势追击,反而后撤两步,单手负后,一手变拳为掌,放在身前。
拳架微微下沉。
一身拳意却在缓缓抬升。
并无大碍的虹饮一掌拍地,翻转起身,问道:“这是收手了?”
陈平安说道:“我知道你的根脚,你却不知我的底细,所以由着你试探一番,从现在起,再给你出百拳,试我拳轻拳重,在那之后。”
虹饮拧转手腕,脊骨和肋骨在内的全身关节,如鳌鱼翻背,拳罡炸开,神意倾泻。
先前出拳换招,他确实心存试探,此时虹饮笑道:“你这说法,真要有底气的话,得是九境才行。”
男子只听说浩然天下的纯粹武夫,受限于先天体魄的缘故,都是些纸糊货色。
陈平安摇头道:“我尚未远游境。不过在战场上,杀了侯夔门,就是代价不小,以至于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痊愈。但是与你直说,我与人对敌,受伤不受伤,从来无碍。”
虹饮缓缓而行,陈平安只是站在原地,就连视线都没有偏移,任由虹饮走出一条距离不长的弧度路线。
虹饮作为极为强势的远游境,自然听说过那个穿着打扮装束十分花俏的侯夔门,虹饮不曾见过对方,只是有所耳闻,喜好披挂鲜红甲胄,头戴凤翅紫金冠,两根极长翎子,全身上下,皆是重宝。所以虹饮心中对侯夔门颇不以为然,身为纯粹武夫,就该身无外物,唯有双拳而已,比如眼前这个光脚卷袖的年轻人,清清爽爽,很纯粹。
虹饮问道:“浩然天下武夫的捉对厮杀,难不成都像你这样,还得先说明白了再出手?有这古怪讲究?”
陈平安摇头道:“只是让你在死前,出拳痛快些。”
停顿片刻,陈平安还是坦诚相待,“你太久没有出手,拳脚生疏,心中又太过顾忌牢笼外的女子,拳意远远未至巅峰。我随便几拳打死你,有何意义。”
虹饮不再言语。
武夫问拳,道理大小,只看拳头重不重,拳法高不高。
此后百拳之内,虹饮出拳迅猛,气势如鲸吞饮虹,无愧名字。
一记膝撞砸中对方胸膛,青衫年轻人倒滑出去十数步,仅是摆出一个拳架未出拳,一条脊柱如龙脉大震,便卸去了所有劲道。
虹饮一拳同时狠狠锤中对方肩头,趁着对方身形微的间隙,虹饮自身拳意暴涨,贴身一撞,打得年轻青衫客差点撞到了剑光栅栏上。
但是对方的眼神,脸色,以至于拳意,近乎死寂,纹丝不动。
虹饮最后一腿扫中对方脖颈,打得对方身形倒转几圈,最后竟是一掌撑在地上,头朝地脚朝天,身形静止不动。
紧闭双目,其余左手,在身前掐剑诀。
百拳之中的最后数拳,虹饮身形拧转,长臂摔劲,打得年轻人横飞出去,后者气沉下坠,双指点地,几次翻转,皆是如此,不断更换落地位置,刚好躲过了虹饮扑杀而至的数拳,最后年轻人飘然站定,刚好位于虹饮和捻芯之间的那条直线上。
切磋百拳,已经结束,虹饮不是不想着瞬间分出生死,而是武夫直觉,让他不敢再随便近身对方。
虹饮停下脚步,大感意外,捻芯也十分好奇。
捻芯作为金甲洲半个野修出身的练气士,行走四方数百年,又是专门寻觅好“绸缎”的缝衣人,对于浩然天下的纯粹武夫很不陌生,便是九境武夫,也有过一场狭路相逢的急促厮杀。
什么时候一个不过三十来岁的年轻人,就有此宗师气度了?而且捻芯见过的远游境武夫和山巅境大宗师,大多气势凌人,即便神华内敛,拳意得法,返璞归真,可一旦出拳厮杀,亦是山崩地裂的豪杰气概,绝无年轻人这种出拳的……散淡,从容。
此后双方问拳,捻芯发现一些端倪,陈平安的选择更是古怪,好似改变了主意。
虹饮打得十分酣畅淋漓,陈平安依旧是点到为止,只是躲避极少,以格挡为主。
约莫半炷香后,虹饮蓦然收拳,疑惑道:“我已换了两口武夫真气,你始终是以一气对敌?”
陈平安用拇指擦拭掉嘴角血迹,答非所问:“我过两天再来找你切磋。”
虹饮摇摇头,深呼吸一口气,沉声道:“瞧不起金溪城虹饮就算了,武夫技不如人,当不起敌手敬佩,可你陈平安难不成瞧不起武夫?!”
陈平安沉默片刻,点头道:“前辈有理。”
陈平安终于换了口纯粹真气,外在拳架看似松垮,猿猴之形,内里校大龙,以种秋“顶峰”拳架撑起,直接以神人擂鼓式起手。
武夫虹饮,临死之前,神色如那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老规矩,捻芯收尸。
只是这次陈平安却没有旁观,只是坐在了牢笼外边,喝了口酒。
诸多缝衣手段,早已烂熟于心,捻芯反而像是闲来无事,问道:“怎么练出此拳的?”
陈平安背对牢笼,缓缓道:“教我拳法之人,不喜说拳理,只有寥寥几句,其中有一语,一直不敢忘。‘我拳在天,身前无人’。”
捻芯点头道:“那位武夫,好大的气魄。”
在那之后。
陈平安去了下一座囚牢,关押妖族,是一位金丹瓶颈剑修。
一位金丹瓶颈剑修,来自一座剑宗,名为峥嵘宗。
蛮荒天下以剑修作为立身之本的宗门,屈指可数,与浩然天下迥异,不是随便一位上五境剑仙,就能够在蛮荒天下开宗立派的,宗门旗帜,就算立得起,也撑不住。蛮荒天下大妖横行,肆无忌惮,其中对剑修宗门最为反感,拍上一巴掌,跺上几脚,剑仙、剑修毕竟最金贵,所以大妖不杀人,只祸害山水大阵,一来二去,谁经得起这么折腾。
所以蛮荒天下的每座剑修宗门,只要熬得过草创之初的那百年岁月,皆是极其强横的山头势力。
按照避暑行宫的秘档,峥嵘宗曾有剑气长城的剑仙隐匿其中,后来身份败露,惨遭围杀,峥嵘宗以数种阴毒秘法,拘押剑仙魂魄,强行索要练剑之法,最后剑仙还被炼化为一具灵智残存些许、却依旧只能听命于他人的傀儡,曾在攻城战中现身,被晏家首席供奉李退密一剑斩杀,获得解脱。
在这座牢笼,让捻芯打开大门后,陈平安自报名号,只说“问剑”二字,便祭出了笼中雀。
不曾想那位金丹瓶颈剑修,竟然直接跪地不起,言之凿凿,愿立下重誓效忠陈平安,换取活命。
见那年轻人无动于衷,这位剑修更是果决,愿以折损大道根本,剥离那把本命飞剑,赠予陈平安,只求继续在这牢笼当中,苟延残喘。
这位峥嵘宗祖师堂嫡传剑修,战场厮杀,出剑极为捉摸不定,一把本命飞剑“天籁”,兼具两种本命神通,飞剑所过之地,不见飞剑,只有极其细微的蚊蝇之声,蚊蝇振翅声,若是在人之耳畔响起,犹然动静不小,在人之气府窍穴当中剧烈颤鸣,自然便是响若震雷的巨大杀力,而且飞剑的震雷之声,天然蕴含五雷真意,最让人防不胜防的地方,在于敌人察觉飞剑,需听音辨位,但是一旦听闻声响,飞剑就会更加迅速掠入剑修体魄。
剑气一动,人身小天地之内,顿时风雷云雨皆作。
正因为这位妖族剑修的飞剑,实在太过有悖常理,才被剑气长城两位剑仙专门针对,得以拘押到牢狱当中。
陈平安得了那把“天籁”之后,收起了飞剑笼中雀。关于峥嵘宗的练剑秘法,避暑行宫有些记载,只是陈平安又问了一遍,查漏补缺不少。
陈平安与捻芯对视一眼,她立即心领神会,步入牢狱。
同时一尊小巧玲珑的阴神出窍远游,手持十根拖曳光彩各异的“绣花针”。
得知自己必死的剑修大恨,对陈平安咒骂不已。
捻芯比较满意,先前与那虹饮问拳,武夫虹饮死得太过如愿,对年轻隐官怨怼太少,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捻芯的缝衣之法,不止涉及三魂七魄,更能收拢怨气。
陈平安站在大门口,又喝了口酒,抿了一小口,十分节俭。总不能等到真正吃大苦头的时候,反而喝不上酒。
捻芯摆弄着那颗剑修金丹,随口说道:“在其位谋其政,总不能事事顺心。”
陈平安摇头道:“这些事情早就想开了,在剑气长城杀妖,哪里需要理由。是不是隐官,都一样的。不舒心的,只是自己境界太低,如今对上任何一头王座大妖,就是个死。且不说它们,对峙一位元婴境剑修,就极其吃力。对上一位剑仙,更是必死无疑。成为剑仙,实在太难。”
捻芯笑道:“年纪轻轻就是五境剑修,我看不太难。”
陈平安哑然。
缝衣人难得说笑话,实在冷得渗人。
————
先前老聋儿与那泥鳅精要了三钱精血,年轻隐官做起买卖来,不是人。
老聋儿还与那位曳落河晚辈,多要了几斤血肉,反正身边收了个所谓的主人少年郎,看样子也是个会做饭烧菜的,有那一壶好酒,再来一锅年轻隐官所谓的泥鳅炖豆腐,真是神仙日子。
至于憨厚少年的主人头衔,老聋儿会当真?真当自己是吃斋念佛出来的飞升境?
老大剑仙如此作为,不过是给了幽郁一桩机缘,至多就是一张护身符罢了,少年只要自己没本事接住机缘,百年期限一过,生死明了至极。换成是那一身机灵劲儿的杜山阴,老聋儿现在就可以想好如何处置百年后的杜山阴,所以说这就叫傻人有傻福,幽郁这孩子实在太笨,老聋儿反而不好意思动手,因为无甚趣味。
而幽郁对主仆身份,更不当真,便是少年的真正活路所在。
所以说多读书还是好事,如那年轻隐官亲口所说,千万别把一位飞升境不当大妖。
幽郁被老聋儿一把抓住肩头,离开了让他近乎窒息的地牢,绕行几座妖族尸骸和神灵残破金身,视线所及,是一处给少年带来祥和心境的风水宝地,溪水潺潺,溪畔茅屋前,搭建起巨大葡萄架,翠荫葱茏,广覆亩地,行丛绿中,衣袂皆要作碧色。
幽郁每一次呼吸,都觉得心旷神怡,那是一种灵气与剑气仿佛都被洗练过的玄妙感觉,可以让人直接跳过炼气环节,越是如此,拘谨少年便越是不敢大口呼吸。终究是登门拜访的客人,少年不敢造次。
老聋儿笑道:“只管吐纳导引,根本不差你这几口灵气。小鱼游曳江水中,还能喝得江水干涸不成。”
老聋儿停下脚步,“主人还没回来,我们稍等片刻。”
幽郁使劲点头,十分紧张。
因为身边前辈与他说过那位剑仙的身份,刑官。
一个在剑气长城历史上消失许多年的古老官职,与隐官是一个层次。
聋儿老前辈没有细说,只讲那位刑官剑仙,自己愧疚,觉得无面目示人。
另外一个方向,两人沿着溪畔缓缓走来。正是那个不见面貌的剑仙,与少年杜山阴。
杜山阴腰间系挂着几只银色丝线编制而成的小袋子,透露出金光,灿若朝霞。
老聋儿笑道:“难怪。”
在这座天地,大妖与神祇两种尸骸,俱是在不可见的光阴长河中,尸骨不断腐朽、销蚀、剥落,但是那些神灵金身,偶尔会有些意外,例如一堆堆的金沙,更稀罕的,便是一块块金身碎片。那个年轻隐官先前游历,就是运道不佳,一处都未瞧见,反倒是少年杜山阴,跟随剑仙游历一趟,满载而归。
那位剑仙,绝对不会去主动打烂神灵尸骸的主意,每天只是等着天上掉钱,然后弯腰捡钱。
想必此次带着杜山阴远游,也是要看看少年的运道如何。
溪边有女子捣衣青石砧板上,以杵击衣,杜山阴喊了一声,她蓦然抬头,姿容光彩,美艳不可方物。
杜山阴恍然失神,有浣纱小鬟,手挽竹篮,立于捣衣女子一旁,明眸带笑,见少年痴然状,笑愈不可抑。
剑仙刑官与老聋儿点了点头。
老聋儿这才带着幽郁走向那葡萄架。
葡萄架下,高低不一,悬停了一只只精美瓷杯,似乎在等待那葡萄坠入杯中。
五彩十二月花神酒杯,绘有十二位婀娜女子,写有十二篇应景诗。
老聋儿笑道:“在那浩然天下,除了女子花神,其实还有十二位男子花神,都是百花福地的功臣与宠儿啊。多是仙人、文豪,因缘际会之下,有感而发,为某种花卉,写出了名垂青史的惊艳诗篇。阿良泄露过天机,说这些千古名篇的诞生,也不全是妙手偶得,少不了花神姑娘们的推波助澜,一场场花前月下的旖旎夜游,让人艳羡啊。”
少年幽郁,只觉得是在听天书。
在剑气长城那边,老聋儿偶尔去往城头,也是装聋作哑,一言不发,至多与阿良遇到,才会掰扯几句。
事实上,只看鹧鸪天碑文一事,以及老聋儿与陈平安的谈吐,就知道这位飞升境大妖,学问不浅。
身材矮小的白发童子,背着一副莹白如玉的骷髅架子,健步如飞,奔走在溪涧对岸那边。
白骨双足,拖曳在地,噼啪作响。
分明是一副金枝玉叶的仙人遗蜕,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挖出来的。
那云雾遮绕全身的刑官,转头望向那头化外天魔。
白发童子立即停步不前,隔溪对视,笑嘻嘻道:“只是为两位身份尊贵的天之骄子,送份见面礼,道贺道贺。今天先送一份,明儿再补上一份。”
老聋儿呵呵笑。
剑仙也无开口。
白发童子一本正经道:“我以隐官的孙子、老聋儿的爷爷身份发誓!只是去往他们心湖心扉一窥,有任何鬼祟举动,就被天打五雷轰。”
他委屈道:“就看几眼,真的就几眼,太久太久没有见到蛮荒天下和剑气长城的景象了。”
这头化外天魔,转头望向那两位少年,“我姓吴,口天吴,大言也。名喋,喋喋不休的喋,琐碎之言、言难尽也。我这个前辈没架子,你们俩喊我全名就行了。”
老聋儿和刑官,都不会小觑这头化外天魔。
确实是个极其烦人的邻居。
白发童子犹要纠缠,剑光一闪。
白发童子丢了那副白骨就跑,每次凝聚为人形,就被如影随形的剑光击碎,数十次之后,远离茅屋十数里,剑光才不再跟随。
白发童子御风悬停,哀愁不已。
因为一道寸余剑光就悬在不远处。
这就是刑官的飞剑术,只要那位剑仙愿意,剑光能够自行追杀化外天魔数年之久。
白发童子举起双手,“小乖乖,回家去吧,我不烦你们便是,我找隐官大人去。”
他说走就走。
一闪而逝,来到了牢狱台阶上。
剑光并未跟随。
珥青蛇、佩短剑的“稚童”缓缓而行,未能进入那两位少年的心境,大为遗憾。
他观他人记忆,如观书画册子,记忆模糊之画面,便是白描图,人之记忆越浅,画面越模糊,而记忆深刻之人事,便是彩绘,宛如真实天地之真切实物,甚至会纤毫毕现。化外天魔的手段,不止步于此,还有那提笔之法,修士境界越高,化外天魔的神通就越大,甚至可以随便篡改、涂抹他人珍藏于心扉中的画卷,能够让人淡忘一些,或是突然记起一些。
白帝城城主,之所以是魔道中人,被浩然天下的山巅修士大为忌惮,就在于精通此道。
不过那位城主的“无理”手段,还有很多,这头化外天魔亦是神往,很想去中土神洲拜会一下那位城主,切磋道法一番。
只是此处牢笼,脱困不得啊。
找点乐子去。
反正陈清都已经答应了自己,只要不是直接对那年轻人出手,假借他物,加上先前试探,事不过三,还有两次机会。
白发童子选中了两个,那头媚术平平的狐魅,以及一位必死无疑的下五境妖族修士。
隐官大人,终究是个男人,看他装束,也还是个读书人。
人生种种大欲,以情欲最缠绵,男女一般。人人种种执着,以道义最是枷锁,神仙俗子无异。
那狐媚子,来自蛮荒天下的一座狐狸窟,可惜只有七条尾巴,道行浅薄。
白发童子来到关押狐魅的牢笼之中,不等对方察觉到异样,就已经去往她的心湖之中,肆意“翻书”浏览画卷。
片刻之后,他大摇大摆走出狐魅的体魄,只是施展了障眼法,摇摇头,惨不忍睹,实在太过拙劣。难怪那个年轻人不为所动。
狐魅依旧浑然不觉。
白发童子自言自语道:“下次再见着那个陈平安,你就恢复
txthtml
第六百七十五章
承载真名
倒悬山上,先前整座梅花园子的凭空消失,成了一桩被人津津乐道的神仙怪谈,然后某天猿蹂府那边来了一大拨剑修,两位剑仙领衔,一个是交友广泛的孙巨源,以及据说已经跻身仙人境的米祜,来时步行,去时车马符舟连绵,天上地上都很热闹,只是剑修摆出这般阵仗,土生土长的倒悬山人氏,都假装不知,远游的外乡人,也不敢近观。
若是与剑气长城隔着千山万水,哪位剑仙不敢骂?
可一旦与剑修近在咫尺,还能如何,唯有噤声。
唯有一位远游至此的谱牒仙师不信邪,偷偷施展了掌观山河的神通,只见到了猿蹂府内的一幕骇人场景,亭台阁楼被拆了个稀巴烂,这位皑皑洲元婴老修士心知不妙,刚要收起手掌撤去神通,夜幕中一道璀璨剑光便尾随而至,将老修士的手掌当场戳穿,剑光又一闪,从左侧脸颊处刺透,从右侧掠出,剑光一闪而逝,飞剑已经返回猿蹂府。
吃疼不已的老修士便懂了,眼睛不能看,嘴巴不能说。
只是吃了这么大一个哑巴亏,心中难免怨恨那位剑仙的跋扈行径,在那家乡,堂堂元婴,怎么会受辱至此?!
剑修搬空了皑皑洲刘氏的猿蹂府,当夜就返回剑气长城。而剑气长城商贸繁华的海市蜃楼,在这数月内,也日渐萧条,店铺货物不断搬离,陆陆续续迁往倒悬山,若是在倒悬山没有祖传的落脚处,就只能返回浩然天下各洲各自宗门了,毕竟倒悬山寸土寸金,加上如今以剑气长城的城池为界,往南皆是禁地,早已开启山水大阵,被施展了障眼法,故而剑气长城的那座巍峨城头,再不是什么可以游历的形胜之地,使得倒悬山的生意愈发冷清,如今往返于倒悬山和八洲之地的渡船,游客已经极其稀少,载人少载货多,故而许多水上航行的跨洲渡船,吃水极深,例如老龙城桂花岛,原先渡口已经完全没入水中。而许多穿云过雨的跨洲渡船,速度也慢了几分。
战事吃紧,形势险峻,定是蛮荒天下此次攻城,不同寻常,倒悬山对此心知肚明。只是历史上剑气长城如此闭关,不止一两次,倒也不至于太过人心惶惶,曾经有许多剑气长城一闭关封禁,就低价贱卖仙家地契、店铺宅邸的谱牒仙师,事后一个个痛心疾首,悔青了肠子。
倒悬山四大私宅之一的水精宫,坐镇之人,是位玉璞境女子修士,名为云签,是雨龙宗的祖师之一,她的一位嫡传弟子,福缘深厚,相中了那个叫傅恪的落魄野修,后者有那鱼龙变之机缘,破境之快,匪夷所思,在英才辈出的雨龙宗历史上都算佼佼者。
云签思虑更远,除了雨龙宗自家宗门的未来,也在忧心剑气长城的战事,毕竟水精宫不似那春幡斋和梅花园子,不曾炼化,无法携带离去,更不是皑皑洲刘氏那种财神爷,一座价值连城的猿蹂府,只是可有可无。
只是如今剑气长城戒备森严,尤其是如今掌权的隐官一脉,剑修行事缜密且狠辣,所有坏了规矩的修道之人,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皆有去无回,曾有数人先后找到水精宫,都是与雨龙宗有些香火情的得道之人,元婴就有两位,还有位符箓派的玉璞境老神仙,都希望她能够帮忙缓颊一二,与倒悬山天君捎句话,或是与剑气长城某位相熟剑仙求个情,天君早已闭关,云签就去孤峰找那位炼化蛟龙之须打造拂尘仙兵的老真君,不曾想直接吃了闭门羹,再想托人送信给那位往年关系一直不错的剑仙孙巨源,只是那封信泥牛入海,孙巨源仿佛根本就没有收到密信。
云签身在水精宫,只觉得心神不宁,再无法静心修行,便赶赴雨龙宗祖师堂,召集会议,提了个搬迁宗门建议,结果被冷嘲热讽了一番。云签虽然早有准备,也明白此事不易,而且太过天方夜谭,但是看着祖师堂那些话头一转,就去谈论诸多买卖营生的祖师堂众人,云签难免心灰意冷。
在剑修离开猿蹂府之时,一把春幡斋传讯飞剑悄然来到水精宫。
云签打开密信之后,纸上只有两个字。
北迁。
信上既有剑仙孙巨源的画押,云签对此很熟悉。
还有两个古篆印文,隐官。云签听闻已久,却是首次亲眼见到。
隐官篆文在上,剑仙画押在下。
很合规矩。
应该不是伪造。
云签不敢怠慢,再次悄然离开倒悬山,急急返回雨龙宗,这次只找到了宗主师姐。
不曾想师姐随手丢了信纸,冷笑道:“怎的,拆完了猿蹂府还不够,再拆水精宫?年轻隐官,打得一副好算盘。云签,信不信你只要去往春幡斋,如今成了隐官心腹的邵云岩,就要与你谈论水精宫归属一事了?”
云签将信将疑,只是不忘驾驭那张信纸,小心翼翼收入袖中。
宗主见此动作,愈发火大,加重几分语气,“如今雨龙宗这份祖宗家业,来之不易,其中艰辛,你我最是清楚。云签,你我二人,开疆拓土一事上,简直就是毫无建树,现在难道连守成都做不到了?忘了当年你是为何被贬谪去往水精宫?连那些元婴供奉都敢对你指手画脚,还不是你在祖师堂惹了众怒,连那小小芦花岛都吃不下来,如今若是连水精宫都被你丢了,事后你该如何面对雨龙宗历代祖师?知道所有人背后是怎么说你?妇人之仁!一位玉璞境仙师,你自己觉得像话吗?”
宗主不愿太过贬低这个师妹,毕竟水精宫还需要云签亲自坐镇,死脑筋的云签真要一气之下,随便掰扯个出海访仙的由头,或是去那桐叶洲游历散心,她这个宗主也不好拦阻。于是放缓语气,道:“也别忘了,当年我们与扶摇洲山水窟开山老祖的那笔买卖,在剑气长城那边是被记了旧账的。新任隐官手握大权,扶摇洲偌大一座山水窟,如今如何了?祖师堂可还在?云签,你莫不是要害我雨龙宗步后尘?这隐官的手腕,绵里藏针,不容小觑,尤其擅长借势压人。”
云签轻轻点头。
宗主再次加重语气,“云签师妹,我最后只说一言,剑气长城与我雨龙宗有旧怨,那新任隐官与你云签可有半点旧谊,凭什么如此为我雨龙宗谋划退路?真是那光风霁月的以德报怨?!云签,言尽于此,你多多思量!”
云签黯然离开雨龙宗,返回水精宫,其实宗主师姐的话,云签听进去了,山上谱牒仙师的尔虞我诈,确实让人心有余悸,云签在修行路上,就深受其害,此生曾有三大劫,除了一场天灾,其余皆是人祸,而且皆是身边人。只是她犹不死心,去了趟春幡斋,那剑仙邵云岩似乎早有预料,又递给她一封密信,说是隐官大人翻过雨龙宗档案,对于云签仙师的妇人之仁,很是佩服。云签皱眉不已,邵云岩笑道,隐官大人也没奢望云签仙师信了他的建议,只是劳烦看完密信,就地销毁,不然容易节外生枝,于隐官于云签仙师,都不是什么好事。
云签返回水精宫,对着那封内容详实的密信,一夜无眠,信的末尾,是八个字,“宗分南北,柴在青山。”
春幡斋那边,云签离去后,米裕和纳兰彩焕同时现身,米裕笑问道:“邵兄,你觉得云签会携人北迁吗?如果她果真有此气魄和手段,又能够救走多少雨龙宗弟子?”
邵云岩说道:“宗字头仙家,一贯人以群分,云签在那做惯了买卖的雨龙宗,空有境界修为,很不得人心,所以她即便肯挪窝,也带不走多少人。”
米裕说道:“云签带不走的,本就不用带走。”
纳兰彩焕神色不悦,“还好意思说那云签妇人之仁。信不信云签真要北迁,分裂了雨龙宗,以后南边的仙师逃亡得活,融入北宗,反而更要怨恨剑气长城的见死不救,尤其是咱们这位菩萨心肠的隐官大人,只要云签一个不留神,将两封信的内容说漏了嘴,反遭记恨。”
邵云岩点点头,“所以要那云签销毁密信,应该是预料到了这份人心叵测。相信云签再一心修道,这点利害得失,应该还是能够想到的。”
米裕笑道:“云签想不到又如何,我们的隐官大人,会在乎这些吗?”
邵云岩一声叹息,“怕是那信奉天下事不过是一件事的雨龙宗,不止一位祖师堂上位者,起了扶龙之臣的心思,还觉得依旧是桩买卖事。”
纳兰彩焕冷笑道:“没有隐官的那份脑子,也配在大势之下妄言买卖?!”
女子自知失言,姗姗离去,继续算账。
邵云岩和米裕相视一笑。
倒悬山渡口,一艘来自北俱芦洲的跨洲渡船,新来了六十二位剑修,寡言少语,直去大门,赶赴剑气长城而已。
————
那座似行亭的悬空建筑内,陈平安席地而坐,双拳撑在膝盖上,呼吸绵长。
所坐之物,正是从梅花园子捡来的那张竹席,可以帮助修道之人凝神静气之外,又有妙用,能够让陈平安更快炼化那些水运沛然的幽绿水珠,不但如此,兴许是竹席材质的缘故,除了水府收益最大,木宅那边也裨益不小,陈平安所炼之水珠,多余水运灵气,稍作牵引,就可以去往木宅所在气府,一缕绵延水运,以长线之姿,一路流淌而去,滋润脏腑。
山上修行,这类仙家物件,兴许品秩不会太高,但是最不可或缺,点点滴滴,积少成多,三两年光阴,兴许不会功效显著,可一旦潜心修行,久居山中不问寒暑个数十年数百年,就会是两种天地。所以大宗门的谱牒仙师,如那陆台所言,必有一件类似辅助修行的本命物,若是神仙钱足够,本命物之外,也要,求的就是图个大道长远,万丈高楼平地起。
根据不同的时辰,不同的仙家洞府,以及对应不同的修行境界,还要不断更换物件,讲究极多。
那头化外天魔绕着建筑飘来晃去,也未言语,好像那个年轻人,比云遮雾绕的刑官剑仙更加值得探究。
年轻隐官刚刚从一处秘境归来,不然当下绝没这么轻松惬意,先前是被那捻芯抓住脖颈,拖去的那处地方,这具远古神灵尸骸炼化而成的天地,位于心脏地带有一处禁地,老聋儿,化外天魔和缝衣人都无法进入其中,那边存在着一道小门,象征性挂了把锁,只能老聋儿掏出钥匙过个场,再让捻芯将年轻隐官丢入其中。
那是一处金色池塘,其中岩浆沸腾,密室之内,金光刺眼。
陈平安每次被缝衣人丢入金色岩浆之内,至多几个时辰,走出小门后,就能恢复如初,伤势痊愈。
只是咫尺物,养剑葫,都要留在行亭这边。
陈平安问道:“远古神祇,也有气府窍穴,与我们人是差不多的构造?”
白发童子停下身形,“大体上差不多,只是你们人族终究不如神灵那么天地紧密,毕竟是它们一手打造出来的傀儡,所求之物,无非是那香火,你们的人身小天地,自然先天不会太过精巧,只是相较于别类,你们已经算是得天独厚了,不然山精鬼怪,连同蛮荒天下的妖族,为何都要孜孜不倦,非要幻化人形?”
陈平安听到了一个关键语,“紧密?与那道家追求的无垢,有些关系?”
化外天魔身形缓缓旋转,答非所问,笑道:“剑修飞剑,可破万法。市井柴刀,也能砍瓜切菜劈柴。只是到底飞剑到底破了什么,柴刀锋刃到底劈开了什么,你可知晓其中至理?”
陈平安摇摇头。
学生崔东山,可能才清楚其中缘由。
陈平安终于睁开眼睛,问道:“作为交换,我又额外答应了你,可以进我心湖三次,你先后瞧见了什么?”
珥青蛇的白发童子,盘腿而坐,勃然大怒,咬牙切齿,偏不言语。
与此人做了四次买卖,帮忙打造建筑,赠送一副女子剑仙遗蜕,外加两把短剑,亏大发了。
陈平安有些好奇,拿起地上的养剑葫,取出一把短剑,“你若是愿意说,我将短剑还给你。”
养剑葫内,还有那位峥嵘宗剑修的本命飞剑“天籁”,温养之中。
白发童子伸手一抓,将那短剑收入手中,别在腰间,还剩一把,依旧被养在了那个品秩不行的养剑葫内,说道:“第一次做客,见着了个中年道人,要与我切磋道法,爷爷我差点没被他吓死。”
“第二次不去那小破宅子了,结果见着了个面容年轻却暮气沉沉的老头子,脚穿草鞋,腰悬柴刀,行走四方,与我相遇,便要与我说一说佛法,刚说‘请坐’二字,爷爷我就又被吓了一大跳。”
说过了两次游历,白发童子不知为何,沉默下去。
陈平安问道:“最后一次又是如何?”
白发童子反问道:“你就这么喜欢讲道理?”
陈平安疑惑道:“怎么讲?”
白发童子一个蹦跳起身,大骂道:“有个家伙,按照不同的光阴长河流逝速度,大概跟爷爷我讲了相当于几年光阴的道理,还不让我走!爷爷我还真就走不了!”
陈平安微笑道:“原来我这么让人厌烦啊,能够让一头化外天魔都受不了?”
白发童子有意无意瞥了眼撑起那座建筑的四根柱子。
此后陈平安继续修行,化外天魔继续逛荡,两两沉默。
这一天,陈平安脱去上衣,裸露背脊。
捻芯随手撤出那条脊柱,开始剥皮缝衣,再以九叠篆在内的数种古老篆文,在年轻人的脊柱以及两侧肌肤之上,铭刻下一个个“真名”,皆是一头头死在剑仙剑下的大妖,俱是与牢笼如今关押妖族,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远古凶物,关系越近,因果越大,缝衣效果自然越好。当然,年轻人所受之苦,就会越大。
防止年轻隐官由于不堪重负,道心崩溃,血肉消融,最终导致功亏一篑,捻芯只得传授了一门独门秘术给陈平安,能够稍稍分心。
这其实是无奈之举,毕竟陈平安尚未跻身远游境,哪怕经过那座金色岩浆的淬炼,陈平安的武夫体魄,依旧无法承载过多大妖真名,捻芯每次书写三个,已经是极限。
年轻人只剩下一只手可以驾驭,其实缝衣到了后期,当捻芯铭刻第二头大妖真名之后,陈平安就连一丝心念都不敢动了,可即便没有任何念头支撑,依旧手指凌空,反复虚写二字,宁姚,宁姚……
捻芯身在牢狱,对剑气长城之事,从不过问半句,所以不知道这个宁姚是谁。
偶尔休憩期间,捻芯就瞥一眼年轻人的手笔书写,难免好奇,哪个女子,能让他如此喜欢?至于如此喜欢吗?
txthtml
第六百七十六章
终于远游境
牢狱关押的六十一位中五境妖族,所剩无几。
今天捻芯的缝衣,尤为关键,是脊柱处的收官阶段。
老聋儿双手负后,专程赶来观摩缝衣。
身为妖族,看人吃苦,总比看人享福更舒坦些。
白发童子在旁喊孙子。
老聋儿应了一声便当聋子。
陈平安早已枯坐入定,心神沉浸,三魂七魄皆有绣花针钉入,被捻芯死死禁锢起来。为的就是防止陈平安一个吃不住疼,身不由己,坏了环环相扣、不可有半点纰漏的缝衣事。
捻芯对于此次缝衣,为年轻隐官“作嫁衣裳”,可谓用心至极。
道理很简单,如此练手机会,她这辈子都再不会有了。
而且一旦成功,最少两座天下的练气士,尤其是那些道貌岸然的宗门谱牒仙师,都会知道她捻芯,作为过街老鼠一般的缝衣人,到底做成了怎样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
要像那人间每当提及棋术,注定绕不开白帝城,说到道法,就绕不开天师。
所以捻芯比陈平安更渴望成功。
以至于一位身为玉璞境修士的缝衣人,下刀、出针久了,都会经常感到眼睛发涩泛酸,便拿起手边那枚养剑葫,倒出一颗水运浓郁的碧绿珠子,仰起头,将它们滴入眼眸中。
除了与年轻隐官借来的养剑葫,捻芯在两次缝衣之后,就拿出两件压箱底的仙家至宝,分别是那金箓、玉册。
老聋儿低头看着金箓玉册,点头道:“好东西。”
白发童子惋惜道:“可惜了。用完之后就作废,不然我家隐官爷爷,一定会两眼放光。”
两物都是捻芯的道缘所在。
捻芯曾经与陈平安坦言,她的修道机缘,除了缝衣人的诸多秘术神通,再就是来自金箓、玉册,皆是极为正统的仙家重宝,能够与缝衣之法相辅相成,不然她肯定活不到今天。
寻常修道之人,哪怕与捻芯同为玉璞境,根本看不清金箓玉册的内容,就像存在着一座天然的山水阵法。
只不过老聋儿和白发童子,都很不寻常。
玉册是中土神洲一个古老王朝的禅地玉册,册分二十四简,简与简间以金线串联,每一片玉册都被秘术裁齐磨光。
金箓是一部《箓牒真卷》,真卷又名授箓图,全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总计十六个大字,前八字,三洞金文总真仙简,字体皆是云篆,云雾缭绕,缓缓流转,后八字,道法与天长存,是祈福之语,是龙虎山一位大天师亲笔撰写。第二部分是六十一位神仙画像,第三部分才是整部《箓牒真卷》的正文,内容是一位皇后娘娘,希冀着成为道教上仙玄君。传闻王朝覆灭之后,女子潜心修道,最终举霞飞升。
玉册还好,摊放之后,不过一尺。
但是那部真卷,全部摊开,长达丈余。
之所以取出这两件重宝,是捻芯会以缝衣人独门术法,或摘文字,或剥取符箓,或拓云纹,再以诰敕贴黄之法,一一安置在年轻隐官的肌肤、筋骨之上。
所以说捻芯为了此次缝衣,已经到了倾家荡产在所不惜的地步。
至于年轻人会遭受多大的劫难、苦痛,捻芯根本不介意,既然敢来此地,敢做此事,就乖乖受着。
这会儿看着地上的金箓玉册,老聋儿才记起一件小事,先前老聋儿答应了年轻隐官那桩买卖,用以换取三位弟子全须全尾地走出牢狱。
双方谈妥了,老聋儿需要拿出一门适宜妖族修行的道法,以及两件法宝品秩的山上物件,而且必须是法宝当中的珍稀之物,无论是炼化还是使用,门槛要低。
赠送两件法宝是小事,但是那门道法,就有些小麻烦了。
一门传承有序的山上道法,必然禁制极多,就像方寸物和咫尺物,以及某些珍稀符箓,都有开门、关门之法。
又例如那龙虎山天师府的某张祖传符箓,就是历代天师层层加持,天师府子嗣之外,别说是炼化,任你是仙人境修士,一样提都提不起。
仙家的高深术法,以诀成书的,往往契合大道,编撰成书成册之后,天然蕴含神异,一来承载道诀文字之物,材质定然不简单,二来哪怕大修士撤去了种种禁制,境界低的练气士,一样看不成。所以宗字头仙家,往往珍藏道书,更多是口传心授,是谓“亲传”。
老聋儿想了想,那本道书,自己留着也没意思,反正从无开宗立派的念头,干脆撤销所有禁制,送了年轻隐官便是,只是在那之后,陈平安如何传授他人,老聋儿就不管了,给蹲茅厕的人递去厕纸,已经很讲情分,总不能连屁股一并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