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27章

    裴钱轻声问道:“郭竹酒,啥时候去落魄山找我玩?”

    郭竹酒有些提不起精神,“我说了又不算的喽。爹娘管得多,么得法子。”

    裴钱沉默片刻,笑了笑,“好心的难听话,你再不爱听也别不听,反正你爹娘长辈他们,放开了说,也说不了你几句。说多了,他们自己就会不舍得。”

    郭竹酒想了想,点头道:“好的。”

    沉默片刻,郭竹酒瞥了眼那根搁在桌上的行山杖,趁着大师姐昏迷不睡呼呼大睡,她将行山杖帮着擦拭了一番,吐口水,抹袖子,最后连脸蛋都用上了,十分诚心诚意。

    “大师姐,你的小竹箱借我背一背呗?”

    “为啥?凭啥?”

    “背着好看啊,大师姐你说话咋个不过脑子?多灵光的脑子,咋个不听使唤?”

    裴钱觉得与郭竹酒说话聊天,好心累。

    “大师姐,臭豆腐真的有那么好吃吗?”

    “可香!”

    “是不是吃了臭豆腐,放屁也是香的?”

    “郭竹酒,你烦人不烦人?!”

    然后裴钱就看到那个家伙,坐在门槛那边,嘴巴没停,一直在说哑语,没声音而已。

    哪怕裴钱故意不看她,她也乐在其中,不小心看了她一眼,就更带劲了。

    裴钱无奈道:“你还是重新说话吧,被你烦,总好过我脑阔儿疼。”

    郭竹酒突然说道:“如果哪天我没办法跟大师姐说话了,大师姐也要一想起我就一直会烦啊,烦啊烦啊,就能多记住些。”

    裴钱看着那个脸上笑意的小姑娘,怔怔无语。

    一袭青衫坐在了门槛那边,他伸手示意裴钱躺着便是。

    陈平安坐在郭竹酒身边,笑道:“小小年纪,不许说这些话。师父都不说,哪里轮得到你们。”

    txthtml

    第六百一十二章

    敌已至,剑仙在

    这次郭竹酒回家,不再是一个人走街串巷瞎逛荡,不再是在那玉笏街邻居府邸墙头上当只小野猫,因为身边跟着师父,所以显得格外规矩。

    有个相熟的少年趴在墙头那边,笑问道:“绿端,今儿咋个不过关斩将了,我这两天剑术大成,肯定守关成功,必然让你乖乖绕道而走!”

    郭竹酒抬起头,一脸茫然道:“你谁啊?”

    少年见郭竹酒给他偷偷使眼色,便赶紧消失。

    这也是陈平安第一次去玉笏街郭家拜访,郭稼剑仙亲自出门迎接,陈平安只是将郭竹酒送到了家门口,婉拒了郭稼的邀请,没有进门坐坐,毕竟隐官一脉的洛衫剑仙还盯着自己,宁府无所谓这些,郭稼剑仙和家族还是要在意的,最少也该做个样子表示自己在意。

    郭稼拉着郭竹酒往里边走,随口说道:“在那边跟你的小个儿大师姐,聊了些什么?”

    郭竹酒说道:“爹,你就算严刑拷打,我也不会说一个字的,我郭竹酒是谁,是那大剑仙郭稼的女儿,不该说的,绝对一个字都不多说。”

    郭稼低下头,看着笑意盈盈的女儿,郭稼拍了拍她的小脑袋,“难怪都说女大不中留,心疼死爹了。”

    郭竹酒问道:“可我娘亲就不这样啊,嫁给了爹,不还是处处护着娘家?爹你也是的,每次在娘亲那边受了委屈,不找自己师父去倒苦水,也不去找相熟的剑仙朋友喝酒,偏偏去老丈人家装可怜,娘亲都烦死你了,你还不知道吧,我姥爷私底下都找过我了,让我劝你别再去那边了,说算是姥爷他求你这个女婿,就可怜可怜他吧,不然最后遭灾最多的,是他,都不是你这个女婿。”

    郭稼早已习惯了女儿这类戳心窝的言语,习惯就好,习惯就好啊。所以自己的那位老丈人应该也习惯了,一家人,不用客气。

    郭稼原本满是阴霾的心情,如云开月明了几分,先前左右找过他一次,是好事,讲道理来了,没出剑,自己比那大剑仙岳青幸运多了。当然没出剑,左右还是佩了剑的。郭稼其实内心深处,很感激这位佩剑登门的人间剑术最高者,方才那个年轻人,郭稼也很欣赏。文圣一脉的弟子,好像都擅长讲一些言语之外的道理,并且是说给郭稼、郭家之外的人听的。

    郭稼一直希望女儿绿端能够去倒悬山看一看,学那宁姚,去更远的地方看一看,晚些回来不打紧。

    只是别看女儿打小喜欢热闹,偏偏从来没想过要偷偷溜去倒悬山,郭稼让媳妇暗示过女儿,可是女儿却说了一番道理,让人无言以对。

    郭竹酒说她小时候,费了老大劲儿才爬到自家屋顶上边,瞧见月亮就搁放在剑气长城的城墙上,就想要哪天去摸一摸,结果等她长大了,靠着自己去了城头,才发现根本不是那样的,月亮离着城头老远,够不着。所以她就不乐意走远路了,剑气长城的城头那么高,她卯足了劲蹦跳伸手,都够不着月亮,到了倒悬山那边,只会更够不着,没意思。

    这次左右登门,是希望郭竹酒能够正式成为他小师兄陈平安的弟子,只要郭稼答应下来,题中之义,自然需要郭竹酒跟随同门师兄师姐,一起去往宝瓶洲落魄山祖师堂,拜一拜祖师爷,在那之后,可以待在落魄山,也可以游历别处,若是小姑娘实在想家了,可以晚些返回剑气长城。

    郭稼觉得可以。

    佩剑登门的左右开了这个口,玉璞境剑修郭稼不敢不答应嘛,其余剑仙,也挑不出什么理儿说三道四,挑得出,就找左右说去。

    但是郭竹酒突然说道:“爹,来的路上,师父问我想不想去他家乡那边,跟着小个儿大师姐他们一起去浩然天下,我冒死违抗师命,拒绝了啊,你说我胆儿大不大,是不是很英雄豪杰?!”

    郭稼心中叹息,笑问道:“为何不答应?浩然天下的拜师规矩多,我们这边比不得,不是传道之人点头答应,头都不用磕,只是随便敬个酒就可以的,你还要去祖师堂拜挂像、敬香,好些个繁文缛节,你想要真正成为陈平安的嫡传弟子,就得入乡随俗。”

    郭竹酒摇摇头,“什么时候师父回家乡了,我再一起跟着。我要是走了,爹的花圃谁照料?”

    郭稼使劲绷着脸,苦口婆心劝说道:“下次打那蚊蝇飞虫,收着点剑术,莫要连花草一起劈砍了。”

    郭竹酒惋惜道:“可惜大师姐的行山杖不肯送我,不然莫说是爹的花圃,整座郭府能跑进一只蚊蝇,爹你就拿我是问,砍我狗头。”

    郭稼与女儿分开后,就去看那花圃,女儿拜了师后,成天都往宁府那边跑,就没那么精心照料花圃了,所以花草格外茂盛。郭稼独自一人,站在一座花团锦簇的凉亭内,看着团团圆圆、齐齐整整的花圃风景,却高兴不起来,若是花也好月也圆,事事圆满,人还如何长寿。

    所以郭稼其实宁愿花圃残破人团圆。

    ————

    宁府那边,宁姚依旧在闭关。

    裴钱在与白嬷嬷请教拳法。

    种秋在走桩,以充沛天地间的剑意砥砺拳意。

    曹晴朗在修行。

    崔东山拉着纳兰老哥一起喝酒。

    陈平安离开郭稼和玉笏街后,去了趟越开越大的酒铺,按照老规矩,掌柜不与客人争地盘,只是蹲在路边喝酒,可惜范大澈不厚道,竟然一口气喝完了那颗小暑钱的盈余酒水钱,只得自己跟少年蒋去结账付钱。蒋去壮起胆子,说他前不久与叠嶂姐姐预支了薪水,可以请陈先生喝一壶竹海洞天酒,陈平安没答应,说自己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免得自己在剑气长城的极好名声,有那丁点儿瑕疵,身为读书人,不爱惜羽毛怎么成。

    蒋去继续去照顾客人,心想陈先生你这般不爱惜羽毛的读书人,好像也不成啊。

    陈平安悠哉悠哉喝过了酒,与身边道友蹭了两碗酒,这才起身去了新的两堵墙壁,看过了所有的无事牌名字和内容。

    陈平安便拎着小板凳去了街巷拐角处,使劲挥动着那苍翠欲滴的竹枝,像那市井天桥下的说书先生,吆喝起来。

    冯康乐第一个跑过来,顾不得拿上那只越来越沉的陶罐,孩子在二掌柜耳边窃窃私语,大致说了一下自己的难处,让二掌柜识趣些,别说错了话。陈平安笑着点头,作为报酬,让冯康乐走街串户帮自己招徕听众去,得了许诺,二掌柜保证不会揭穿自己,冯康乐便重重拍了拍二掌柜的肩膀,竖起大拇指,说了句好兄弟讲义气。

    陈平安瞥了眼冯康乐,孩子立即轻轻拍了拍二掌柜的肩膀,然后冯康乐便边跑边扯嗓子喊人,说那书生击鼓鸣冤城隍阁的故事终于要开场了。

    说书先生等到身边围满了人,蹭了一把身旁小姑娘的瓜子,这才开始开讲那山神欺男霸女强娶美娇娘、读书人历经坎坷终究大团圆的山水故事。

    只是讲到那山神跋扈、势力庞大,城隍爷听了书生喊冤之后竟是心生退缩意,一帮孩子们不乐意了,开始鼓噪造反。

    早干嘛去了,光是那城隍阁内的日夜游神、文武判官、铁索将军姓甚名甚、生前有何功德、死后为何能够成为城隍神祇,那匾额楹联到底写了什么,城隍老爷身上那件官服是怎么个威武,就这些有的没的,二掌柜就讲了那么多那么久,结果你这二掌柜最后就来了这么句,被说成是那麾下鬼差如云、兵强马壮的城隍爷,竟然不愿为那可怜读书人伸张正义了?

    陈平安发现手中瓜子嗑完了,就要转头去与小姑娘求些来,不曾想小姑娘转过身,破天荒的,不给瓜子了。

    冯康乐已经顾不得会不会被二掌柜揭老底,说自己当时根本没敢敲门见着人,赏了陈平安一拳,怒道:“不成不成,你要么直接说结局,要么干脆换个痛快些的新故事说!不然以后我再也不来了,你就一个人坐这儿喝西北风去吧。”

    其余孩子们都纷纷点头。

    果然还是那些饮酒的剑仙们眼光好,二掌柜心是真的黑。

    如此窝囊糟心的山水故事,不听也罢。

    只见那二掌柜一手举起竹枝,一手双指并拢,抖了个好似剑花,晃了几下,问道:“上一次提及城隍庙,可有人记得那幅只说了一半的大门楹联?”

    一个少年说道:“是那‘求个良心管我,做个行善人,白昼天地大,行正身安,夜间一张床,魂定梦稳。’”

    陈平安笑着点头。

    少年问道:“先前就问你为何不说另外一半,你只说天机不可泄露,这会儿总不该卖关子了吧?”

    陈平安说道:“再卖个关子,莫要着急,容我继续说那远远未完结的故事。只见那城隍庙内,万籁寂静,城隍爷捻须不敢言,文武判官、日夜游神皆无语,就在此时,乌云蓦然遮了月,人间无钱点灯火,天上月儿也不再明,那书生环顾四周,万念俱灰,只觉得天崩地裂,自己注定救不得那心爱女子了,生不如死,不如一头撞死,再也不愿多看一眼那人间腌臜事。”

    冯康乐这些孩子们都听得揪心死了。

    浩然天下那边到底是怎么个回事嘛。

    如今听故事的人这么多,越来越多了,你二掌柜倒好,只会丢我冯康乐的面子,以后自己还怎么混江湖,是你二掌柜自己说的,江湖其实分那大小,先走好自己家旁边的小江湖,练好了本事,才可以走更大的江湖。

    陈平安一巴掌拍在膝盖上,“千钧一发之际,不曾想就在此时,就在那书生命悬一线的此刻,只见那夜幕重重的城隍庙外,骤然出现一粒光亮,极小极小,那城隍爷蓦然抬头,爽朗大笑,高声道‘吾友来也,此事不难矣’,笑开颜的城隍老爷绕过书案,大步走下台阶,起身相迎去了,与那书生擦肩而过的时候,轻声言语了一句,书生将信将疑,便跟随城隍爷一同走出城隍阁大殿。诸位看官,可知来者到底是谁?莫不是那为恶一方的山神亲临,与那书生兴师问罪?还是另有他人,大驾光临,结果是那柳暗花明又一村?预知此事如何,且听……”

    小姑娘突然匆忙伸出手,给说书先生递过去一把瓜子,“不要下回分解,今儿说,今儿就说,瓜子有的,还有好多。”

    那个说出城隍庙大门楹联一半内容的少年,恼火说道:“别求他,爱说不说,听完了这个故事,反正我以后是再也不来了。”

    只见那说书先生接过了小姑娘手中的瓜子,然后使劲一抹竹枝,“细看之下,转瞬之间,那一粒极小极小的光亮,竟是越来越大,不但如此,很快就出现了更多的光亮,一粒粒,一颗颗,聚拢在一起,攒簇如一轮新明月,这些光线划破夜空的道路之上,遇云海破开云海,如仙人行走之路,要比那五岳更高,而那大地之上,那大野龙蛇修道人、市井坊间老百姓,皆是惊醒出梦寐,出门开窗抬头看,这一看,可了不得!”

    说到这里,说书先生赶紧嗑起了瓜子,“莫催促莫催促,嗑几颗瓜子先。”

    磕过了瓜子,陈平安继续说道:“越是临近城隍庙这边,那书生便越听得雷声大作,好似神人在头顶擂鼓不停休。既担心是那城隍庙老爷与那山神蛇鼠一窝,可心中又泛起了一丝希望,希望天大地大,终究有一个人愿意帮助自己讨还公道,哪怕最后讨不回公道,也算心甘情愿了,人间到底道路不涂潦,他人人心到底慰我心。”

    小板凳四周,人人屏气凝神,竖耳聆听。

    “书生忍不住一个抬手遮眼,委实是那亮光越来越刺眼,以至于只是凡夫俗子的书生根本无法再看半眼,莫说是书生如此,就连那城隍爷与那辅佐官吏也皆是如此,无法正眼直视那份天地之间的大光明,光亮之大,你们猜如何?竟是直接映照得城隍庙在内的方圆百里,如大日悬空的白昼一般,小小山神出行,怎会有此阵仗?!”

    冯康乐试探性问道:“是那过路的剑仙不成?”

    与冯康乐一左一右坐在小板凳旁边的小姑娘使劲点头:“肯定啊,陈先生说过那些剑仙,人人心澄澈,剑放光明。”

    陈平安说道:“不错,正是下山游历山河的剑仙!但绝不仅于此,只见那为首一位白衣飘飘的少年剑仙,率先御剑驾临城隍庙,收了飞剑,飘然站定,巧了,此人竟是姓冯名康乐,是那天下名声鹊起的新剑仙,最喜好行侠仗义,仗剑走江湖,腰间系着个小陶罐,咣当作响,只是不知里边装了何物。然后更巧了,只见这位剑仙身旁漂亮的一位女子剑仙,竟是名为舒馨,每次御剑下山,袖子里边都喜欢装些瓜子,原来是每次在山下遇见了不平事,平了一件不平事,才吃些瓜子,若是有人感激涕零,这位女子剑仙也不索要银钱,只需给些瓜子便成。”

    冯康乐呆若木鸡,回过神,赶紧挺直腰杆,差点迸出泪花来,激动万分道:“这个故事真是太精彩了!”

    名叫舒馨的小姑娘有些难为情,满脸通红,还有些愧疚,今儿瓜子还是带的少了。

    只听那说书先生继续说道:“嗖嗖嗖,不断有那剑仙落地,个个风姿潇洒,男子或者面如冠玉,或者气势惊人,女子或者貌若如花,或者英姿勃勃,所以那心中有数、但是还不够有数的城隍老爷都有些被吓到了,其余辅佐官吏鬼差,更是心神激荡,一个个作揖行礼,不敢抬头多看,他们震惊万分,为何……为何一口气能见到这么多的剑仙?只见那些大名鼎鼎的剑仙当中,除了冯康乐与那舒馨,还有那周水亭,赵雨三,马巷儿……”

    光是姓名就报了一大串,在这期间,说书先生还望向一个不知姓名的孩子,那孩子着急嚷嚷道:“我叫石炭。”

    说书先生便加上了一个名叫石炭的剑仙。

    而那个听到了自己名字的少年赵雨三,咧嘴一笑,只是很快板起脸。

    若是说书先生的下个故事里边,还有剑仙赵雨三,那就听一听,没有的话,还是不听。

    如何知道有无那同名同姓的剑仙赵雨三,陋巷少年赵雨三当然得先听过了下个故事,才知道有没有啊。

    其实在之后,故事依旧曲折,孩子们依旧是挑挑选选,听那自己喜欢听的想要听的。

    不管如何,板凳旁边和远处,终究是一个人没走,听完了那个完完整整的山水故事,那书生有情人终成眷属,所有剑仙都登门祝贺,书生与心仪女子,历经坎坷,千难万难,终于拜堂成亲了,从此美满,故事结束。

    不但如此,往往故事一结束就散去的孩子们和那少年少女,这一次都没立即离开,这是很难得的事情。

    只是这一次,说书先生却反而不说那故事之外的言语了,只是看着他们,笑道:“故事就是故事,书上故事又不只是纸上故事,你们其实自己就有自己的故事,越往后越是这样。以后我就不来这边当说书先生了,希望以后有机会的话,你们来当说书先生,我来听你们说。”

    陈平安拎着小板凳站起身。

    有个孩子怯生生道:“陈先生,你是要回家乡了吗?”

    陈平安摇头笑道:“没有,我会留在这边。不过我不是只讲故事骗人的说书先生,也不是什么卖酒挣钱的账房先生,所以会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忙。”

    陈平安走了,走出去一段路程后,突然笑着转头,“预知后事如何?”

    许多已经起身挪步的孩子们哄然大笑,只有稀稀疏疏的附和声,可是嗓门真不算小,“且听下回分解!”

    陈平安笑了笑,自顾自喃喃道:“余着,暂且余着。”

    ————

    裴钱练拳勤勉,就像当年的落魄山竹楼,就怕哪天师父突然就要赶她走,落魄山是很好,可是只要没有师父在,就不够好。

    今天白嬷嬷教拳不太舍得出气力,估摸着是没吃饱饭吧。

    但是裴钱觉得没关系,因为她觉得自己即将破开四境瓶颈了!这让裴钱欢天喜地,笑得合不拢嘴,与白嬷嬷说了好些话。

    因为裴钱觉得自己总算可以理直气壮在剑气长城多留几天了,不曾想还来不及与师父报喜,师父就带着崔东山走下斩龙台凉亭,来到演武场这边,说可以动身返回家乡了,就是现在。

    裴钱望向大白鹅,大白鹅无奈摇头,没办法,先生主意已定,小师兄拧不过。

    裴钱倒是没有撒泼打滚,不敢也不愿,就默默跟在师父身边,去她宅子那边收拾行李包裹,背好了小书箱,拿了行山杖。

    大冬天的,日头这么大做什么,下一场大雨多好,便可以晚些离开宁府了,在大门口那边躲会儿雨也好啊。

    曹晴朗也是手持行山杖,斜挎包裹,与种老夫子一起出现在宅子门口。

    陈平安带着他们一起离开宁府,一路徒步,走到了师刀房年迈女冠与老剑仙坐镇的那道大门。

    只不过崔东山半路去了别处,说是在倒悬山的鹳雀客栈那边汇合。

    陈平安停下脚步,“我就不送你们了,路上小心。”

    裴钱低着头。

    曹晴朗送了先生那一方印章,陈平安笑着收下。

    裴钱抬起头,轻声说道:“师父,我在师娘那边桌上留下些东西的,记得与出关的师娘说一声啊。”

    陈平安点头道:“不会忘记的,回了落魄山那边,跟暖树和米粒说起这剑气长城,不许光顾着自己耍威风,与她们胡说八道,要有什么说什么。”

    裴钱红着眼睛,点头道:“都听师父的。”

    很奇怪,以前都是自己留在原地,送别师父去远游,只有这一次,是师父留在原地,送她离开。

    反而更加伤心。

    那么以后自己还要不要独自离开落魄山,去闯荡江湖了?把师父一个人留在落魄山,好可怜的。

    陈平安回头望去,一个小姑娘飞奔而来。

    裴钱总算开心了些,心想若是这个小师妹竟敢不主动来见自己,就要损失大了。

    郭竹酒一个蓦然双脚站定,然后一个蹦跳,飘落在裴钱身边,笑容灿烂道:“小个儿大师姐,要与师父离开了,哭,快给我哭起来!哭完之后,就放心些,有我在师父身边照顾师父嘛。”

    裴钱就算想要哭鼻子也哭不出来了,摘了其实空荡荡的小书箱,递给郭竹酒,说道:“说好了啊,是大师姐借你的,不是送你的。下次见面,你可不能还给我一只破破烂烂的小竹箱,半点折损都不可以有啊,你要是不答应,我就借都不借你了。”

    郭竹酒一把接过小竹箱,直接就背在身上,使劲点头,“大师姐你只管放一千个一万个心,小书箱背在我身上,更好看些,小竹箱要是会说话,这会儿肯定笑得开花了,会说话都说不出话来,光顾着乐了。”

    裴钱伸出手,“书箱还我。”

    郭竹酒不搭话,反而问道:“大师姐行山杖也借给我呗,小书箱加上行山杖,绝配啊,我肯定每天背着小书箱,手持行山杖,咄咄咄戳着大街小巷的青石板和黄泥地,都给我走遍了才罢休。”

    裴钱满脸委屈,借了小竹箱还要得寸进尺,哪有这么当小师妹的,所以立即转头望向师父。

    陈平安笑道:“可以下次见着了郭竹酒,还了你小书箱,再借给她行山杖。”

    裴钱朝郭竹酒一挑眉头。

    郭竹酒点头道:“也行吧。”

    然后郭竹酒拉着裴钱走在一旁,两个小姑娘窃窃私语起来,郭竹酒送了裴钱一只小木匣,说是小师妹给大师姐拜山头的赠礼。裴钱不敢乱收东西,又转头望向师父,师父笑着点头。

    陈平安与种秋说道:“种先生,回了浩然天下,不用着急返回宝瓶洲,可以带着他们一起南婆娑洲游历一番,我有个朋友,叫刘羡阳,如今在醇儒陈氏那边求学。不过崔东山应该不会与你们随行,他在家乡那边还有很多事情,所以到了倒悬山,与他多借些神仙钱,游学路上多美好,可是只看山水也不成。”

    种秋笑道:“已经与他借过一次钱,再借一次也没什么。”

    陈平安说道:“此次游历,在剑气长城,我没有太多考虑种先生的武学修行,对不住了。”

    种秋摇头道:“这种客气到了混账的言语,以后在我这边少说。”

    陈平安就不再多说客气话。

    种秋最后说道:“再好的道理,也有不对的时候,不是道理本身有问题,而是人有太多难处和意外,明明是一样米养百样人,到最后又有几个人喜欢那碗饭,几个人真正想过那碗饭到底是怎么个滋味。”

    陈平安点头道:“我多想想。”

    种秋欲言又止,还想说些劝慰言语宽心话,只是看着这个青衫年轻人,觉得好像没必要,便不说了。

    裴钱轻轻喊了一声师父,便说不出话来。

    郭竹酒背着小竹箱,开始掰手指头,应该是在心中数数,看看大师姐何时会哭鼻子。

    裴钱眼角余光瞧见了郭竹酒的动作,便顾不得伤感了,这个小姑娘真烦人。

    曹晴朗与先生作揖告别。

    陈平安轻轻挥手,然后双手笼袖。

    送别他们之后,陈平安将郭竹酒送到了城池大门那边,然后自己驾驭符舟,去了趟城头。

    城头上,左右问道:“都离开了?”

    陈平安点点头。

    左右皱眉道:“有话直说。”

    陈平安有些怀念裴钱曹晴朗都在的时候,大师兄对自己就会客气些啊。

    陈平安轻声道:“我若是希望大师兄答应先生离开剑气长城,其实就不该拒绝老大剑仙,应该答应在落魄山祖师堂那边,点燃本命灯。这样一来,大师兄最少就不用因为我留在这边,多出一份顾虑。”

    左右说道:“话说一半?谁教你的,我们先生?!老大剑仙已经与我说了全部,我出剑之快慢,你连剑修不是,打破脑袋都想不出,谁给你的胆子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你是怎么与郁狷夫说的那句话,难不成道理只是说给他人听?心中道理,千难万难而得,是那店铺酒水和印章折扇,随随便便,就能自己不留,全部卖了挣钱?这样的狗屁道理,我看一个不学才是好的。”

    陈平安一时间无言以对。

    大师兄在自己这边往往言语不多,今天说了这么多,看样子确实被自己气得不轻。

    没关系。

    陈平安早有应对之策,“先生就算再忙,如今有了裴钱曹晴朗他们在落魄山,怎么都会常去看看的,大师兄如何教剑,我相信大师兄的师侄们,都会一五一十与我们先生说的,先生听了,一定会高兴。”

    这次轮到左右无言以对。

    陈平安转移话题,问道:“蛮荒天下那边,是不是也有很多没忘记剑气长城这边的人?”

    左右点头道:“自然。但依旧无大用。”

    陈平安又问道:“儒家和佛家两位圣人坐镇城头两端,加上道家圣人坐镇天幕,都是为了尽可能维持剑气长城不被蛮荒天下的气运浸染、蚕食转化?”

    左右说道:“对于三教圣人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多轻松的事情。那位佛子出身的儒家圣人,当年与先生辩论落败,去了亚圣一脉,学问精深,所以你别觉得亚圣一脉如何不堪。我们读书人,最怕自身利益受损,便挠心挠肺,怨怼全部。也别觉得礼圣一脉有了个君子王宰,便去认为世间所有礼圣一脉的儒家门生,人人君子贤人。”

    陈平安摇头道:“不会如此一叶障目便不见山岳。”

    桐叶洲的君子钟魁,便是出身亚圣一脉。

    左右问道:“那崔东山,临行之前,说了些什么?”

    陈平安摇头道:“只是琐碎事。”

    左右沉默许久,缓缓说道:“当年除了先生,没有人见过少年时候的崔瀺。我们几个见到了他,已经是个跟你如今差不多岁数的年轻人了。”

    陈平安突然说道:“我还是一直相信,这个世道会越来越好。”

    左右笑道:“当如此。”

    陈平安转头说道:“大师兄,你若是能够平时多笑一笑,比那风雪庙魏晋其实英俊多了。”

    左右反问道:“不笑不也是?”

    陈平安微笑道:“我觉得是,只是不知魏晋如何觉得。”

    左右嗯了一声,“回头我问问看。”

    陈平安补充道:“还需看魏晋回答问题,诚心不诚心。”

    左右点头道:“有理。”

    师兄弟二人,就这么一起眺望远方。

    相熟之人,各去远方。

    就像今天,陈平安是如此。

    又像前不久,齐景龙就带着白首,与太徽剑宗的一些年轻剑修,已经一起离开了剑气长城。

    山下世人皆如此,山上神仙无例外。

    ————

    剑气长城又是一年偷偷走,又是一年春暖花再开。

    这一次宁姚闭关悠悠好似忘寒暑,其实这才是最常见的修道。

    范大澈依然没有破境,只是龙门境的底子越来越好,与宁府和晏家算是彻底混熟了。

    晏啄如今有了家族首席供奉的倾囊相授,剑术精进较多。

    陈三秋依旧是那个喝过了酒、总觉得墙壁要来扶人的浪荡公子哥。

    董画符还是无论走哪儿,就买东西不用花钱。

    叠嶂酒铺的生意还是很好,墙上的无事牌越挂越多。

    据说齐狩闭关去了,此次出关一举成为元婴剑修的希望极大。

    庞元济常去叠嶂酒铺那边买酒,因为铺子推出了一种新酒,极烈,烧刀子酒,就是价格贵了些,一壶酒酿,得三颗雪花钱,所以一颗雪花钱的竹海洞天酒非但没有销量少了,反而卖得更多。不过庞元济不缺钱,而且剑仙朋友高魁也好这一口,所以庞元济总觉得自己一人撑起了酒铺烧刀子酒的一半生意,可惜那大掌柜叠嶂姑娘得了二掌柜真传,愈发抠门,一次性买再多的酒也不乐意便宜一颗雪花钱,还要反过来埋怨庞元济买这么多,其他剑仙怎么办,她愿意卖酒,就是庞元济欠她人情了。

    庞元济忧愁得不行,他喝什么酒水都好说,可是如今高魁嗜酒如命,偏偏没钱了,如今高魁温养本命飞剑,到了一处紧要关口,一下子就从好似腰缠万贯的富家翁,变成了揭不开锅的穷光蛋,这在剑气长城是最常见的事情,有钱的时候,兜里那是真有大把的闲钱,没钱,就是一颗铜板儿都不会剩下,还要东凑西凑与人借钱赊账。

    不过庞元济如今最感兴趣的是那臭豆腐,何时开张贩卖。

    铺子这边的帮忙长工,不知为何,不再是那两个灵犀巷和蓑笠巷少年了,而是换了三个人,一位少年一个少女,还有个黑乎乎的小孩子,都是大掌柜叠嶂的街坊邻居,不过手脚伶俐的反而是那个年龄最小的,酒鬼赌棍们都喜欢没事就逗弄这个小家伙,因为孩子别看年纪小,脾气恁大,管你是不是剑仙,敢赊账,没门,敢多拿酱菜多要阳春面,便要挨他的白眼,酱菜还是会给端上桌或是送去路边,只是孩子没个好脸色。

    从去年冬到今年开春,二掌柜都深居简出,几乎没有露面,只有郭竹酒串门勤快,才能偶尔能见着自己师父,见了面,就询问大师姐怎么还不回来,身上那只小竹箱如今都跟她处出感情了,下一次见了大师姐,书箱肯定要开口说话,说它喜新厌旧不回家喽。

    宁府那边,纳兰夜行有些忐忑,主动询问白炼霜那个老婆姨,姑爷这么个练剑法子,是不是太急于求成了些,真没问题?他纳兰夜行都不忍心出剑了。

    白嬷嬷也着急,只是小姐在闭关,找谁说去?所以让纳兰夜行去城头那边找一找姑爷的大师兄。

    纳兰夜行一想到也对,去了那边,结果姑爷的那位大师兄更狠,说你纳兰前辈若是觉得小师弟找你练剑,耽误了你重返仙人境,就让小师弟来城头这边练剑便是。

    纳兰夜行黑着脸离开城头,白嬷嬷在门口那边守着,一听是那左右是这番气人言语,差点没忍住就要去城头,给纳兰夜行劝了半天才拦下。

    劝完之后,纳兰夜行心里边偷着乐,被左右称呼了一声“纳兰前辈”,得劲,喝酒去,明儿姑爷再找自己练剑,就别怪纳兰爷爷心狠手辣了,喝多了酒,出手没个轻重,管不住飞剑力道的。

    下了几场大大小小的春雨过后,天地间就有了那暑气升腾。

    这一天,陈平安独自坐在凉亭里边,双手笼袖,背靠着亭柱,纳着凉打盹儿。

    城头上,左右睁眼起身,伸手按住剑柄,眯眼远望。

    城头以南,黄沙万里,遮天蔽日,汹涌而至。

    砂砾滚滚,竟是高过了剑气长城,如潮水拍岸,直奔剑气长城。

    剑气长城左右两端的蒲团僧人与儒衫圣人,各自同时伸出手掌,轻轻按住那些白雾。

    一位手捧雪白麈尾的道家圣人,盘腿而坐于极高处,当老道人举目望去,视线所及,脚下云海自开一层层。

    有个孩童模样的羊角丫儿小姑娘,原本一直在打哈欠,趴在城头上,对着一壶没揭开泥封的酒壶发呆,这会儿开心得打了几个滚儿,蹦跳起身,眼神熠熠光彩,稚声稚气嚷嚷道:“玉璞境以下,全部离开城头!北边境界够的,来凑个数!”

    陈清都缓缓走出茅屋,双手负后,来到左右那边,轻轻跃上墙头,笑问道:“剑气留着吃饭啊?”

    左右默不作声,佩剑却未出剑,只是不再辛苦收敛剑气,向前而行。

    剑气长城以外,黄沙如撞一堵墙,瞬间化作齑粉,咫尺难近城头。

    不但如此,那堵无形的剑气城墙不断往南而去,滚滚黄沙随之倒退数十里。

    最终天地恢复清明,视野开阔,一览无余。

    北方城池那边,掠起一道道璀璨剑光,纷纷收剑停在南边城头上。

    最终剑气长城的城头之上。

    剑仙如云。

    陈清都,左右。

    董三更,隐官大人,陈熙,齐廷济,纳兰烧苇,老聋儿,陆芝。

    岳青,宁连云,吴承霈,周澄,米祜,米裕,孙巨源,高魁,陶文,晏家供奉仙人剑修李退密……

    北俱芦洲韩槐子,宝瓶洲魏晋,南婆娑洲元青蜀,浮萍剑湖郦采,邵元王朝苦夏……

    陈清都望向远方,笑呵呵道:“如今有了那个老不死撑腰,胆气就足了不少啊,好些个新鲜面孔嘛。嗯,来得还不少,老鼠洞里边有个座位的,差不多全了。”

    txthtml

    第六百一十三章

    十四王座,我龙抬头

    大剑仙岳青身穿一件衣坊制式法袍,腰间悬有一把佩剑“雄镇五嶽”,只是相较于这件轻易不出鞘的半仙兵,岳青其实更喜欢剑坊铸造的那把制式长剑,所以此刻双手所拄之剑,正是剑坊炼制。剑气长城这边许多剑仙和地仙剑修,依旧喜欢使用身穿衣坊法袍、剑坊铸剑的风气,岳青功莫大焉。

    女子剑仙周澄,依旧在那荡秋千,很久很以前,那个说要来看一眼故乡的年轻人,最后为了她,死在了所谓的故乡人的手上。周澄并无佩剑,四周那些师门代代传承的金色丝线剑意,游曳不定,便是她的一把把无鞘佩剑。

    年轻且俊美容貌的玉璞境剑仙吴承霈,眼眶通红,脸庞扭曲,好好好,今天的大妖格外多,熟面孔多,生面孔也多。

    南婆娑洲剑仙元青蜀与本土剑仙高魁并肩而立,高魁神色凝重,以心声为元青蜀讲述一些传说中大妖的根脚来历,此次蛮荒天下东躲西藏无数年的大妖倾巢出动,齐聚南边战场,是万年未有的情况,尤其是那南边大地上,位于最前方的十四头大妖,更是《白泽图》《搜山图》这些初版老黄历上最前边的存在,后来浩然天下流传的众多刊印版本,都不会记载它们了。便是高魁都坦诚自己从未亲眼见识过活的,这一次倒好,蛮荒天下一次性凑齐,省事。

    元青蜀摘下一枚养剑葫饮酒,高魁每说过一头大妖的古老渊源,元青蜀便抿一口酒,以大妖名讳佐酒,滋味极佳。

    太徽剑宗宗主韩槐子在闭目养神,手心抵住佩剑剑柄,时不时轻轻敲击一次,身边站着同样来自北俱芦洲的浮萍剑湖宗主郦采。

    郦采两眼放光,好家伙,个个瞧着都很能打啊。

    有那两位不似剑仙更像渔翁与樵夫的外乡游历客,一对皑皑洲山上挚友,同道中人,剑仙张稍和李定,原本有些心情沉重,两人对视一眼,会心一笑,皆有了死志。

    赵个簃坐在原地,回望一眼,北边城头上本该坐着那个程荃,只是被大妖重创跌了境,成了元婴走一走的可怜虫,前边由于不是上五境剑修,只得骂骂咧咧走了,赵个簃收回视线,爽朗大笑,自己与那程荃,从小就一直争这争那,争境界高、飞剑好坏、杀力大小,还要争那心仪女子的喜欢,一直是那程荃赢得多,这会儿如何了?如今自己不但境界更高,只说这争先赴死,你程荃小小元婴,连机会都没有了,你程荃就乖乖在屁股后头吃灰吧。

    到了下边,我先去见她,气死你程荃。

    纳兰夜行有些恼火,这帮蛮荒天下的畜生,就不能稍等片刻再来找死?等他重返仙人境,到时候畜生们死在他纳兰夜行的飞剑之下,不就能够死得痛快些?

    只不过纳兰夜行也有些纳闷,对方架势瞧着有些古怪,以往天上浩浩荡荡如蝗群、地上密密麻麻如鼠蚁的大军,竟然尚未齐聚,难不成蛮荒天下就要靠这些光杆子大妖,就想要攻上城头?姑爷的酒水又没卖到蛮荒天下去,怎的这些大妖的脑子就已经坏掉了。

    韩槐子微微一笑,神色洒脱,意气风发。

    此战过后,我太徽剑宗无愧矣。

    隐官大人摩拳擦掌,时不时伸手擦了擦嘴角,喃喃道:“一看就是要捉对厮杀的架势啊,这一场打过了,只要不死,不光是可以喝酒,肯定还能喝个饱。”

    有剑仙蹲在墙头边缘,伸手摩挲着棱角,神色漠然,有那涉及生生死死依旧浅浅淡淡的缅怀之意。

    有剑仙打开一壶酒,心中念念有词,缓缓倒完了酒水,便随手将酒壶丢出城头之外。

    老聋儿面无表情,只是想着什么时候可以走下城头,回小窝儿待着去,城头这边的风实在是大了点。

    米祜神情凝重,这一次,可以说是来者不善至极了。

    仙人境李退密苦笑不已,得嘞,这一次,不再是那晏小胖子养肥了可以吃肉,看对方架势,自己也是那盘中餐嘛。

    只见那城头以南的广袤大地上,一线依次排开,总计有十四个座位,只是高低不同,座位大小更是悬殊,就像天下一座最古怪的祖师堂。

    这与浩然天下的祖师堂座椅设置,不太一样。

    除了那十四头显得十分陌生的大妖,其余所谓的大妖,近百年来的剑气长城熟面孔,当下也就显得不那么大妖了,原本每一次战场上最瞩目、吸引飞剑最多的这些显赫存在,如今一个个乖乖站在了那条线之后。

    这就是蛮荒天下的规矩,简单,粗暴,直接,比剑气长城这边还要直截了当,至于那座最喜欢虚头巴脑的浩然天下,更是没法比。

    陈清都双手负后,轻声笑道:“剑术够高,再来看眼前这幅画卷,便是美不胜收的壮阔意境,总觉得随便出剑,都可以落在实处,左右,你觉得如何?”

    左右伸手握住长剑,“我出剑从来不想这么多。”

    陈清都看了眼更远处的南方,不愧是这座天下的主人,不主动现身,稍稍离得远,还真发现不了。

    陈清都便收回了视线,望向那些出场阵仗很咋咋呼呼的家伙们,其中有些是打过交道的,当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运气好,逃得快,皮糙肉厚什么的,没被自己砍死。不过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至于还有没有“很久以后”的故事,不好说了。

    曾经推演结果,是聚拢半座蛮荒天下的战力,便吃得下一座剑气长城,其实不是什么吓唬人的言语。

    事实就是如此。

    只不过这帮大小老幼的畜生们,喜欢窝里斗,加上那个老不死的家伙一直死又不死,出现也不出现,没了领头的主心骨,尤其是没有一个能够真正牵制住他陈清都的,终究还是散沙了些,许多次胜券在握的攻城战,不过是打得稍稍惨烈了,伤筋动骨了,就会有大妖擅自率军撤退,领着部族妖物回去休养生息,或是被大剑仙们深入敌军腹地,斩杀了某头大妖,其余大妖便开始忙着侵吞那头毙命大妖的势力,根本顾不得攻打得手之后也是鸡肋的剑气长城了。

    故而历史上只有一次,也算是最为险峻的那一次,是那座蛮荒天下的英灵殿,陈清都所谓的那个老鼠窝,将近半数的王座之上,出现了各自的主人,各自立誓约定,划分好利益,然后就有了那一场大战,大概那一场,才算是真正的惨烈,如果陈清都没记错,当时整座城头之上,就只剩下他一人了,北边城池那边,也差点被攻破阵法,彻底断了剑气长城的未来。

    那一次,死了很多的年轻剑修眼中的老人,也死了很多年轻剑仙眼中的孩子。

    陈清都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对于三方,是该有个结果了。”

    当了万年的刑徒遗民,对自己也该有个交待。

    南边远处。

    有一座破碎倒悬、无数巨大碎石被铁链穿透牵连的山岳,如那倒悬山是差不多的光景,山尖朝地,山根朝天,那座倒悬山岳的高台,平如镜面,日光照耀下,光彩夺目,就像一枚天底下最大的金精铜钱,有大妖身穿一袭金色长袍,看不清容貌。

    大妖伸手一捞,抓取一大把虚实不定的金色铜钱,只是很快铜钱便如人掬水,从指缝间流淌回地面,终究是不够真,需要浩然天下那么多山水神祇来补全才行,到时候自己的这座金精王座,才算名副其实,按照约定,自己此次出山,浩然天下一洲之地的山水神祇金身碎片,就全是自己的了,可惜不够,远远不够,自己若想要成为天上大日一般的存在,大道无拘千万年,真正成为不朽的存在,要吃下更多,最好是那几尊传说中的天庭神祇真身转世,也一并吃下,才能真正饱腹!

    有一大片高悬在天相互毗邻的琼楼玉宇,有一头化作人形的大妖坐在栏杆上,好似独自守着偌大一份家业的守财奴,笑眯眯眺望剑气长城,听说过了那座城头,更北边些,有一座由仙家碧玉打造而成的停云馆,还有那清风明月夜便有松涛阵阵的万壑居,似乎都可以为自己的宅子增色几分,只不过这些都是打牙祭,将那南婆娑洲“天下牌坊集大成者”的醇儒陈氏所在,一并占据了,才算满意,再将那小小宝瓶洲却有大天地的某处古老飞升台,收入囊中,更是不错。

    一具飘浮在空中的巨大神灵尸骸,有大妖坐在尸骸头颅之上,身边有一根长枪贯穿整颗神灵头颅,枪身隐匿,唯有枪尖与枪尾现世,枪尖处隐约有雷鸣声,震得整副尸骸都在摇晃。大妖轻轻拍了拍剑尖,听说浩然天下的修道之人,擅长那五雷正法,尤其是那个中土神洲的龙虎山天师府,可以会一会。

    有一座累累白骨打造而成的枯骨王座,数十万副尸骨,既有妖族,也有剑修,有一头无血肉的白骨大妖,浑身莹白如玉,脚下踩着一颗远古大剑仙的头颅,被手持酒杯豪饮的大妖以脚尖来回捻动,大妖不再自顾自喝酒,换了一个坐姿,倾斜手中酒杯,鲜红酒酿倾泻浇灌在那颗头颅之上,片刻之后,头颅缓缓升空,随着酒水出杯越多,那颗头颅一点一点生出血肉、筋骨,最终变成一位身高一丈的老者,容貌与人无异,白骨大妖抖了抖袖子,掠出一道虹光,被那动作略显僵硬的老者伸手握住,眼神空洞的迟钝老人,握住那抹虹光的刹那之间,便如剑仙持剑,气势巍峨。

    有一根高达千丈的古老圆柱,篆刻着早已失传的符文,有一条猩红长蛇环旋盘踞,四周有一颗颗淡然无光的蛟龙骊珠,流转不定。长蛇吐信,死死盯住那堵墙头,打烂了这堵横亘万年的烂篱笆,再拍碎了那座倒悬山,它的目的只有一个,正是那人间最后一条勉强可算真龙的小家伙,从此之后,补全大道,两座天下的行云布雨,水法天道,就都得是它说了算。

    一件破败不堪的长袍,缓缓浮现,长袍内空无一物,它随风飘荡,猎猎作响。

    当这一袭莫名其妙的无主长袍出现后,剑气长城附近的天地间,有远古剑意如遇到故友而雀跃,也有更多剑意如在呜咽,亦有无数剑意气势汹汹,愈发暴躁,如在怒斥那一袭灰色长袍。

    一位头戴帝王冠冕、墨色龙袍的绝美女子,人首蛟身,高坐于山峰大小的龙椅之上,极长的蛟龙身躯拖曳在地,每一次尾尖轻轻拍打大地,便是一阵方圆百里的剧烈震颤,尘土飞扬。相较于体型庞大的她,身边有那成百上千渺小如尘埃的婀娜女子,好似壁画上的飞天,彩带飘飘,怀抱琵琶。

    有一位御剑悬停的矮小老者,双臂长如猿猴,肩扛一根长棍,双手随意搭在棍上,他眉发皆白,却身穿黑衣,长剑缓缓打转,偶尔一吸气,就将邻居那边的一两位琵琶女子吸入嘴中,细细嚼咽。老者其中一只手上,带了一串念珠,只是念珠却颇为粗糙,只是大大小小、棱角分明的石子。

    老者附近那位坐龙椅、戴冠冕的女子也不以为意,还挥了挥袖中,主动将十数位“婢女”拍向老者,任其吞食果腹。

    一位身穿雪白道袍道人,悬空而坐,面容模糊,身高三百丈,却不是法相,便是真身。道人背后悬停有一轮皎洁弯月,好似从天上摘取到了人间。

    有那三头六臂的巨人,坐在一张由一部部金色书籍铺放而成的巨大蒲团上,哪怕是这般席地而坐,依旧要比那“邻居”道人更高,胸膛上有一道触目惊心的剑痕,深如沟壑,巨人并未刻意遮掩,这等奇耻大辱,何时找回场子,何时随手抹平。

    极高处,有一位衣衫整洁的大髯汉子,腰间佩刀,背后负剑。身边站着一个背负剑架的年轻人,衣衫褴褛,剑架插剑极多,被瘦弱年轻人背在身后,如孔雀开屏。

    上一次群雄齐聚的英灵殿秘密议事,他明明得了诏令,依旧并未到场,露个面都不乐意,但是当时也无人胆敢多说什么。

    更高处,是一位正襟危坐的儒衫男子,面带笑意,双手叠放在腹部,掌心托有一团拳头大小的亮光,倏忽雪白,骤然漆黑,蓦然五彩焕然。

    一位极其俊美的年轻人,位置不高也不低,不但幻化人形,身材也只与常人等高,只是细看之下,他那张脸皮,竟是拼凑而成,腰间系挂着一只岁月悠久的养剑葫,里边装着的,都是剑仙残余魂魄,与众多意气磨损的本命飞剑,他与身边这些座位高高低低的大妖差不多,已经不现世太久太久,养剑葫内的玩意儿,都是一代一代的徒子徒孙们供奉而来。

    一个身披金甲的魁梧壮汉,双脚站在大地之上,双拳紧握,不断有浓稠如油水的金光,从甲胄缝隙当中流淌而出。这副仙兵品秩却趋于支离破碎的金甲,可不是什么主动披挂在身的宝物,而是一座宛如小天地的牢笼。

    万年之前,人族登顶,妖族被驱逐到疆域广袤但是物产与灵气皆贫瘠的蛮夷之地,然后剑修被流徙到如今的剑气长城一带,开始筑城据守,这就是如今所谓的蛮荒天下,昔年人间一分为四后的其中之一。蛮荒天下刚刚正式成为“一座天下”之初,天地初成,好似新生儿,大道尚是雏形,并未稳固。剑气长城这边有三位刑徒剑修,以陈清都为首,问剑于托月山,在那之后,妖祖便消失无踪,群龙无首,这才形成了蛮荒天下与剑气长城的对峙格局,而那口被称为英灵殿的古井,既是后来大妖的议事之地,也历来是拘押之所,其实托月山才是最早类似世俗王朝的皇城宫殿,只是托月山一战过后,陈清都独自一人返回剑气长城,托月山当时破碎不堪,只好再造一座“陪都”英灵殿用来议事。只是万年历史上,十四个王座,从未聚齐过,至多六七位,已经算是蛮荒天下少有的大事需要商量,少则两三头大妖便也能在那边决断立誓。

    在经过那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一番惊天动地的厮杀过后,山泽大野龙蛇,崛起无数,蜂拥而起,各自割据一方,这位金甲汉子,更是其中最拔尖的佼佼者,蛮荒大地,在那场大战后,失去了唯一一位能够服众者的踪迹,他便要争那天下共主的身份,只是按照规矩,登顶托月山落败,受了责罚,被负责看守托月山的几头大妖,合力将他拘押在英灵殿的那口古井底部。

    不曾想他机关算计,勾连外界,好不容易得以挣脱束缚,刚好有一位骑牛小道士游历蛮荒天下,到了古井这边,站在井口上,伸出一根手指,将这头好不容易挣脱束缚爬出井底的大妖,给轻轻按回了井底。一根手指,不但将他重新按下井底牢狱,更有金光泻下,牢牢困住了这头辈分极高的大妖,亏得大妖性命自古悠久,远远不是那些远古神灵饲养的人族可以媲美,一旦选择蛰伏长眠,光阴长河的流逝,更是对它们影响极小,这才终于熬到了那位老者的重新出现,准许他以戴罪之身将功补过。

    南边那条静止不动的横线上。

    倒悬的山岳,金袍的大妖。

    琼楼玉宇中独坐栏杆的大妖,好似浩然天下书上记载的远古仙人。

    神灵尸骸头颅上的男人,身边那根贯穿尸骸头颅的长枪,蕴藉着蛮荒天下最为精纯的雷法神意。

    枯骨王座之上,它将一位远古大剑仙打造成了重返巅峰境界的傀儡。

    围绕圆柱的那条猩红长蛇,就像是蛮荒天下统率所有水神的主人。

    雪白道袍的道士,将那蛮荒天下三轮月之一的半数精魄,炼化成了本命物。

    三头六臂的巨人,曾经率先登上剑气长城,挨了陈清都一剑未死。此去浩然天下,有那祖师堂的地盘,无论大小,皆碎之。

    帝王冠冕的龙袍女子,志在成为浩然天下九大洲的山下共主,人间香火的有序流转,神灵的再次重生,都在她的掌握之中。作为代价交换,她将自己拥有的那条曳落河赠予了另外一头同辈分的大妖,从此不再做那一座天下之内的同道之争,在这之前,双方谁都不相信谁,并且谁都想要吃掉对方,如今大不相同,变成了各有更大的所求。

    那一袭破碎长袍的主人,曾是跟随陈清都一同离开剑气长城,问剑托月山的同辈剑修之一,曾是那位老大剑仙的至交好友。

    身边站着唯一弟子的大髯汉子,曾经与阿良打过架,也曾一起喝过酒,也曾闲来无事,便帮着那个老瞎子搬动大山。

    那儒衫男子,要去往浩然天下,人间彻底破碎之后,重整山河,再以他一人学问,教化苍生,有教无类。

    被金甲拘束无数年的大妖,不但要去浩然天下,还要率军去往青冥天下,去那白玉京。

    御剑老者要将浩然天下的所有五岳名山,炼化成自家物,他还要亲手打烂那九座雄镇楼,然后亲口问一问那白泽到底是怎么想的。

    腰系养剑葫的俊美男子,觉得自己的野心已经算是最小了,不过是要收拢浩然天下所有的美人面皮,山上的修道女子,哪怕没了面皮,又不是不能活,丢了面皮就不愿活的,无需他出手,自有万千种死法在等着她们。

    这十四头大妖,就是如今蛮荒天下的最巅峰。

    大部分是从无尽长眠当中被唤醒过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