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白首头脑一片空白,哀莫大于心死,少年只知道自己这辈子算是玩完了。崔东山微笑道:“刘先生,种先生,我们随便走走?”
一行人心有灵犀,离开原地,只留下那对不算太过久别重逢、却也曾隔着千山万水两座天下的师徒。
陈平安说道:“师父说过了自己的道理,现在轮到你说了,师父只听你的心里话,只要是心里话,不管对不对,师父都不会生气。”
裴钱还是不说话。
死死攥紧那根行山杖。
这是破天荒的事情。
陈平安有些无奈,只得再说一些,轻声道:“要是以前,这些话,师父不会当着崔东山他们的面说你,只会私底下与你讲一讲。但是你如今是落魄山祖师堂的嫡传弟子了,师父又与你聚少离多,而且你如今长大了不少,还学了拳,与其照顾你的心情,私下与你好好说,万一你却没上心,那么师父宁肯你在这么多人面前,觉得师父害你丢了面子,在心里埋怨师父不近人情,也要死死记住这些道理。世间万物,余着是福,唯独道理一事,余不得。今日能说今日说,昨日遗漏今日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师父与你说这么多烦人烦心的规矩,不是要你以后自己走江湖,束手束脚,半点不快活,而是希望你遇事多想,想明白了,无碍道理,就可以出拳无忌,一次江湖是如此,十次百次更是如此,再有委屈,回山上,找师父。师父不需要弟子为师父打抱不平,师父既然是师父,便理当为弟子护道,裴钱,知道师父心底有个什么愿望吗?那就是陈平安教出来的弟子也好,学生也罢,下山去,无论天下何处,拳法可以不如人,学问可以输他人,术法无需如何高,但是唯独一事,所有天下的任何人,不管是谁,都不用来他们来教你们如何做人。师父在,先生在,一人足矣。”
裴钱早已泣不成声,怀抱那根心爱的、朝夕相处的、经常与它悄悄说自己心里话的行山杖,抬起手臂,左手擦一擦眼泪,右手再抹一抹脸,只是泪水停不下,她便放弃了,仰起头,使劲皱着脸,哽咽道:“师父,我前边之所以那么说,是因为觉得如果是真正的武斗,只要白首用心对待,我是肯定打不过他的,但是弟子真的对他很生气,反正打也打不过他,但是拳必须出,弟子是师父的开山大弟子,就是不许他瞧不起师父和剑客,打不过,也要打!”
“原来是这样啊。”
陈平安挠挠头,“那就是师父错了。师父与你说声对不起。”
陈平安弯下腰,伸出手掌,帮着她擦拭泪水。
裴钱有些难为情,自己咋个鼻涕都有了嘞,赶紧转过头,再转头,便笑逐颜开了,“师父怎么可能错嘛,师父,把‘对不起’三个字收回去啊。”
陈平安捏了捏她的脸颊,“你就皮吧你。”
他方才差点忍不住都要取出养剑葫饮酒,这会儿已经没了喝酒的念头,说道:“知道自己出拳的轻重,或者说是你出拳之前,能够先想此事,这就意味着你出拳之时,始终是人在出拳,不是人随拳走,很好。所以师父错了就是错了,师父愿意诚心与你说对不起。然后师父说的那些话,你也要稍稍用心,能记住多少是多少,有想不明白的,觉得不够对的,就与师父直接说,直接问,师父不像某些人,不会觉得没面子。”
裴钱摇头晃脑,悠哉悠哉,“‘某些人’是不像话,与师父跟我,是太不一样哩。”
陈平安一板栗敲下去。
裴钱翻着白眼,一手持行山杖,一手向前伸出,摇摇晃晃,在陈平安身边逛荡,不知是假装醉酒还是梦游,故作梦呓道:“是谁的师父,有这么厉害的神通哇,一板栗就能打得让人找不着东南西北嘞,这是哪里,是落魄山吗……真羡慕有人能有这样的师父啊,羡慕得让人流口水哩,若是开山大弟子的话,岂不是要做梦都笑开了花……”
陈平安取出养剑葫,喝了口酒,倒是没有再打赏板栗。
可能再过几年,裴钱个儿再高些,不再像个小姑娘,哪怕是师父,也都不太好随便敲她的板栗了吧,一想到这个,还是有些遗憾的。
于是陈平安就又一板栗砸下去,打得裴钱再不敢转圈胡闹,伸手揉了揉脑袋,在师父身边侧着走,笑嘻嘻问道:“师父,书上说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师父你说会不会哪天,我突然就被师父打得开窍了,到时候我又学拳,又练剑,还是那种腾云驾雾的山上神仙,然后又要抄书,还得去骑龙巷照看铺子生意,忙不过来啊。”
陈平安笑道:“修道之人,看似只看资质,多靠老天爷和祖师爷赏饭吃,实则最问心,心不定神不凝求不真,任你学成万千术法,依旧如浮萍。”
裴钱使劲点头,“师父你虽然如今的修士境界,暂时,暂时啊,还不算最高,可是这句话,不是飞升境打底往上走,还真说不出来。”
陈平安笑问道:“你这都知道?你是飞升境啊?”
裴钱说道:“道理又不在个儿高。再说了,如今我可是站在天底下最高的城头上,所以我现在说出来的话,也会高些。”
陈平安喝了口酒,“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陈平安突然笑了起来,“若是从扎根地面算起,这儿可能就是四座天下最高的城头了,可如果不说与大地接壤,那么浩然天下中土神洲的那座白帝城,可能更高些。至于青冥天下的那座白玉京,到底有多高,书上没记载,师父也不曾问人,所以与剑气长城的城头,到底谁更高,不好说,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会亲眼看一看。”
裴钱好奇问道:“是大骊京城那座仿造白玉京的老祖宗?师父去那儿做什么?好远的。听大白鹅说,可不是这儿的剑气长城,乘坐渡船,登了倒悬山,过了大门,就是另外一座天下,然后我们就可以想逛就逛。大白鹅就说他曾经是有机会,靠自己本事去往青冥天下的,只不过我没信他,哪有自家先生还没去、学生就先去的道理嘛,师父,我劝不动大白鹅,回头师父你说说他,以后这爱吹牛的臭毛病,得改改。师父,我能不能知道你为啥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啊?据说白玉京里边,都是些道士啊女冠啊,师父你要是一个人去那边,我又不在身边,肯定贼没劲。”
陈平安笑道:“也不是去游历的。”
裴钱愈发疑惑,“找人啊?”
陈平安点头道:“算是吧。”
裴钱皱眉道:“谁啊,架子这么大,都不晓得主动来落魄山找师父。”
陈平安哑然失笑。
人家还真有摆天大架子的资格。
其中一位,扬言“得问过我的拳头答应不答应。”
向天下出拳,分开云海。
随后一位,笑言“就由本座陪你玩玩。”
十二飞剑落人间。
陈平安犹豫了一下,想起了那些多年以后才知晓些许内幕的少年时分事,只是很快又想起自己如今身在何处,便轻声笑道:“师父如今有两愿,从来没跟人讲过。两个愿望,可能这辈子都做不到,但是会一直想。”
裴钱伸手使劲揉了揉耳朵,压低嗓音道:“师父,我已经在竖耳聆听了!”
陈平安摇头道:“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了,师父即将远游,再来与你说。大话太大,说早了,不妥当。”
裴钱哀叹一声,“那就只能等个三两年了!”
陈平安喃喃道:“两三百年都是做不到的,说不定过了两三千年,真能活这么久,也还是希望渺茫。”
所幸即便希望渺茫。
终究还是有希望的。
陈平安双手笼袖,脚步缓慢却始终坚定,笑眯起眼,仰头望天。
陈平安很快收回视线,前边远处,崔东山一行人正在城头那边眺望南方的广袤山河。
白首站在齐景龙身边,朝陈平安使眼色,好兄弟,靠你了,只要摆平了裴钱,以后让我白首大剑仙喊你陈大爷都成!
陈平安与裴钱转头说道:“剑客与剑修,按照天下风俗,的确就是天壤之别,你不可在白首这些言语上过多计较。”
裴钱这会儿心情可好,根本无所谓那白首讲了啥,她裴钱是那种小心眼的人吗?她那偷偷藏好的小账本,很厚吗?薄得很!这会儿她在师父身边,便一改先前在渡船上的小心翼翼,走路大摇大摆,这就叫“走路嚣张,妖魔心慌”,还需要个锤儿的黄纸符箓贴额头,她抬头笑道:“师父,学拳抄书这些事儿吧,我真不敢说自己有多出息,但是师父的肚量,我学了师父最少一成功力,一成功力!这得是多大的肚量了?装那两盘菜、三碗大米饭,都不在话下!还容不下一个白啥首啥的家伙轻飘飘几句话?师父你小瞧我了!”
唯独一人崔东山坐在城头上,笑呵呵。
能够让裴钱伤心伤肺哭鼻子、又笑嘻嘻欢天喜地的,便只有自己先生了。
关键是裴钱哭哭笑笑过后,她还真会用心去记事情,想道理,是所有的懂与不懂,而不是挑挑拣拣,余着大半。
曹晴朗见到了那个恢复正常的裴钱,也松了口气。
先前先生,无论是言语还是神色,真是先生了。
齐景龙笑道:“不说点什么?”
白首试探性问道:“要是我认个错儿,真就一笔揭过了?”
齐景龙微笑道:“难说。”
白首犹豫不决。
齐景龙轻声说道:“其实此事,不涉及太过绝对的对错是非,你需要认错的,其实不是那些言语,在我看来,谈不上冒犯,当然了,于理是如此,于情却未必,毕竟天底下与人言语,就意味着肯定不是在自言自语。你自己心态不对,走过了一趟落魄山,却没有真正用心,去多看多想。不然你与裴钱相处,双方本不该如此别扭。”
“我还怎么个用心?在那落魄山,一见面,我就给那裴钱一腿打得晕死过去了。”
白首难得在姓刘的这边如此哀怨,瞥了眼不远处的小黑炭,只敢压低嗓音,碎碎念叨:“我那陈兄弟为人如何,你不清楚?就算你姓刘的不清楚,反正整座剑气长城都清楚了,裴钱要是得了陈平安的七八分真传,咋办?你跟陈平安关系又那么好,以后肯定要经常打交道,你去落魄山,他来太徽剑宗,一来二去的,我难道次次躲着裴钱?关键是我与陈平安的交情,在裴钱这边,半点不顶事不说,还会更麻烦,说到底,还是怪陈平安,乌鸦嘴,说什么我这张嘴,容易惹来剑仙的飞剑,现在好了,剑仙的飞剑没来,裴钱算是盯上我了,瞅瞅,你瞅瞅,裴钱在瞪我,她脸上那笑容,是不是跟我陈兄弟如出一辙,一模一样?!姓刘的,我算是看出来了,别看陈平安方才那么教训裴钱,其实心里边最紧着她了,我这会儿都怕下次去铺子喝酒,陈平安让人往酒水里倒泻药,一坛酒半坛泻药,这种事,陈平安肯定做得出来,既能坑我,还能省钱,一举两得啊。”
齐景龙笑道:“看来你还真没少想事情。”
白首心中哀叹不已,有你这么个只会幸灾乐祸不帮忙的师父,到底有啥用哦。
裴钱蹦蹦跳跳到了众人眼前,与那白首说道:“白首,以后咱们只文斗啊。”
面子是啥玩意儿,开玩笑,能当饭吃不?
她遇到师父之前,小小年纪,就行走南苑国京城江湖无数年,那会儿还没学拳,在江湖上有个屁的面子。
白首一听这话,差点激动得学那裴钱大哭一场。
只是裴钱稍稍转身,背对她师父几分,然后抿起嘴唇,微笑,然后一动不动。
白首就像挨了一记五雷轰顶。
陈平安伸手按住裴钱的脑袋,裴钱立即笑哈哈道:“白首你是立志要当大剑仙的人唉,刘先生收了你这么个好徒弟,真是师父大剑仙,弟子小剑仙,师徒两人就是两剑仙,下回我陪师父去你们太徽剑宗做客,我带上几大捆的爆竹庆祝庆祝啊。”
陈平安说道:“好好说话。”
裴钱咳嗽一声,“白首,先前是我错了,别介意啊。我跟你说一声对不起。”
之前师父与自己说了一句对不起,分量多重?天底下就没有一杆秤,称得出那份分量!
拆分出一丁点儿,就当是送给白首了,毛毛雨。
白首头皮发麻,脸色僵硬,“不介意。”
老子是不敢介意啊。
裴钱微笑道:“我学拳晚,也慢,这不就要过好些天,才能跻身小小的五境?所以等过几年,再跟白首……白首师兄请教。”
白首硬着头皮问道:“不是说好了只文斗吗?”
裴钱笑呵呵,“那就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曹晴朗瞧着这一幕,其实还挺开心。
原来不止自己怕裴钱啊。
陈平安以心声涟漪与齐景龙问道:“白首在裴钱这边如此拘谨,会不会修行有事?”
齐景龙笑着回答:“就当是一场必不可少的修心吧,先前在翩然峰上,白首其实一直提不起太多的心气去修行,虽说如今已经变了不少,倒是也想真正学剑了,只是他自己一直有意无意拗着本来心性,大概是故意与我置气吧,如今有你这位开山大弟子督促,我看不是坏事。这不到了剑气长城,先前只是听说裴钱要来,练剑一事,便格外勤快了。”
陈平安说道:“只看白首死活不愿倾力出手,哪怕颜面尽失,憋屈万分,仍然没想过要拿出割鹿山的压箱底手腕,便是个无错了。不然双方先前在落魄山,其实有的打。”
齐景龙微笑道:“我的弟子,会比你的差?”
陈平安说道:“那还是差些。”
齐景龙问道:“那师父又如何?”
陈平安说道:“我今年才几岁?跟一个几乎百岁高龄的剑修较啥劲,真要较劲也成,你如今是玉璞境对吧,我这会儿是五境练气士,按照双方岁数来算,你就当我是十五境修士,不比你当下的十一境练气士,高出四境?不服气?那就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等我到了一百岁,看我有没有跻身十五境,没有的话,就当我胡说八道,在这之前,你少拿境界说事啊。”
齐景龙笑呵呵道:“二掌柜不光是酒水多,道理也多啊。”
陈平安有些愧疚,“过奖过奖。”
陈平安不再跟齐景龙瞎扯,万一这家伙真铁了心与自己说道理,陈平安也要头疼。
陈平安望向崔东山,开口问道:“是先去见我大师兄,还是先去宁府?”
崔东山似乎早有打算,笑道:“先生你们可以先去宁府,先生的大师兄,我一人拜会便是。”
陈平安想了想,也就答应下来。
崔东山突然说道:“大师姐,你借我一张黄纸符箓,为我壮胆。”
裴钱其实这会儿很是如坠云雾,师父哪来的大师兄?
关于此事,陈平安是来不及说,毕竟密信之上,不宜说此事。崔东山则是懒得多说半句,那家伙是姓左名右、还是姓右名左自己都记不清了,若非先生刚才提及,他可不知道那么大的一位大剑仙,如今竟然就在城头上风餐露宿,每天坐那儿显摆自己的一身剑气。
裴钱从袖子里摸出一张黄纸符箓,交给崔东山后,提醒道:“师父的大师兄,岂不是就是我的大师伯?可我没给大师伯准备礼物啊。”
崔东山板着脸说道:“你那天上掉下来的大师伯,人可凶,脑阔上刻了五个大字,人人欠我钱。”
裴钱转头望向陈平安。
陈平安笑道:“别听他瞎扯,你那大师伯,面冷心热,是浩然天下剑术最高,回头你那套疯魔剑法,可以耍给你大师兄瞧瞧。”
裴钱胆战心惊道:“师父你忘了吗,我先前走路就不稳,现在又有些腿儿隐隐作痛哩,梦游磕着了不知道啥个东西啊,耍不出那套微不足道的剑法啊,就不要让大师伯看笑话了,对吧。”
白首又莫名其妙挨了一记五雷轰顶。
梦游磕着了,磕着了东西……
齐景龙忍住笑,带着白首去往城头别处,白首如今要与太徽剑宗子弟一起练剑。
离去之时,白首生平第一次觉得练剑一事,原来是如此的令人倍感惬意。
陈平安祭出符舟,带着裴钱三人一起离开城头,去往北边的城池。
既然先生不在,崔东山就无所顾忌了,在城头上如螃蟹横行,甩起两只大袖子,扑腾扑腾而起,缓缓飘然而落,就这么一直起起落落,去找那位昔年的师弟,如今的师伯,叙叙旧,叙旧叙旧叙你娘的旧咧,老子跟你左右又不熟。他娘的当年求学,若非自己这个大师兄兜里还算有点钱,老秀才不得囊中羞涩万万年?你左右还替老秀才管个狗屁的钱。
只不过老秀才当年有了像模像样的真正学塾,却也不是他的功劳,毕竟宝瓶洲离着中土神洲太远,家族那边起先也不会寄钱太多,真正让老秀才腰杆硬了、喝酒放开肚子了、今儿买书明儿买纸笔、后天就终于给凑齐了文房四宝、各色清供的,还是因为老秀才收了第三个入室弟子的关系,那家伙才同门师兄弟当中,最有钱的一个,也是最会孝敬先生、一个。
“小齐啊,怎么突然想学棋啦?好事哇,找你大师兄去,他那棋术,还是勉强可以教人的,就是学塾里边棋罐棋盘尚无啊,琉璃斋的棋罐棋子,绛州出产的马蹄坊棋墩,虽然离着学塾可近了,但是千万别买,实在太贵了。真的别买,宁肯走多千步路,莫花一颗冤枉钱。”
“好的,先生。”
“小齐啊,先生最近临帖观碑,如有神助,篆书功力大涨,想不想学啊?”
“知道了先生,学生想学。”
“小齐啊,读过二酉翻刻版的《妙华文集》了吧?装帧、纸张这些都是小事,差些就差些,咱们读书人不讲究这些花俏的,都不去说他,可是先贤书籍,学问事大,脱字、讹字严重,便不太妥当啊。一字之差,许多时候,与圣贤宗旨,便要隔着万里之遥,我们读书人,不可不察啊。”
“先生有理,学生明白了。”
当然那个家伙,更是最喜欢告刁状、更是一告一个准的一个。
“先生,左师兄又不讲理了,先生你帮忙看看是谁的对错……”
“啥?这个混账玩意儿,又打你了?小齐,先将鼻血擦一擦,不忙着与先生讲理。走走走,先生先带你找你二师兄算账去。”
“先生,左师兄方才与我解析一书之文义,他说不过我,便……”
“咋个额头起包了?!造反造反!走!小齐,你帮先生拿来鸡毛掸子,戒尺也带上!哦对了,小齐啊,板凳就算了,太沉了些。”
“先生……”
“走!找你左师兄去!”
“先生,这次是崔师兄,下棋耍赖,我不想跟他学下棋了,我觉得悔棋之人,不算棋手。”
“啊?”
“先生悔棋,是为了为学生教棋更多,自然不算的。”
“走,这次咱们连板凳也带上!倒也别真打,吓唬人,气势够了就成。”
……
读书之人,治学之人,尤其是修了道的长寿之人。
陈年旧事,其实会很多。
崔东山不是崔瀺那个老王八蛋。
崔东山会经常去想那些有的没的故事,尤其是故人的故事。
尤其是每次那个人告状坑师兄弟,或是自己被先生坑,当年那个大师兄,往往就在门口或是窗外看热闹。
所以是亲眼所见,是亲耳所闻。
崔东山比谁都清楚一件事。
所有看似无所谓了的过往之事,只要还记得,那就不算真正的过往之事,而是今日之事,将来之事,此生都在心头打转。
不知不觉,崔东山就来到了左右附近。
左右依旧闭目养神,坐在城头上,温养剑意。
对于崔东山的到来,别说什么视而不见,根本看也不看一眼。
崔东山跳下城头,走到离着城头和那个背影约莫二十步外的地方。
白衣少年一个蹦跶,跳起来,双腿飞快乱踹,然后就是一通王八拳,拳拳朝向左右背影。
挪个地儿,继续,全是那些名震江湖的江湖武把式,拳脚霸气。
偶尔腾空之时,还要来个使劲弯腰伸手点脚背,想必姿势是十分的潇洒绝伦了。
最终一个极其漂亮的金鸡独立,双手摊掌,做了个气沉丹田的动作,打完收工,神清气爽。
一百招过后,以小小玉璞境修为,就能够与大剑仙左右不分上下,打了个平手,在剑气长城这边,也算讨了个不大不小的开门红。
左右甚至都懒得转头看那白衣少年一眼,淡然问道:“你是想被我一剑砍死,还是多几剑剁死?”
“大师姐,有人威胁我,太可怕了。”
崔东山啪一声,往自己额头贴上那张符箓,哦了一声,“忘记大师姐不在。”
左右伸手一抓,以剑意凝聚出一把长剑。
他甚至都不愿真正拔剑出鞘。
身后此人,根本不配。
你崔瀺可以无愧宝瓶洲,无愧浩然天下。
但是你没资格问心无愧,说自己无愧先生!
我左右,是先生之学生,才是当年崔瀺之师弟!
但是文圣一脉,从那一天起,我左右才是大师兄。
崔东山扯开嗓子喊道:“对自己的师侄,放尊重点啊!”
左右仗剑起身。
与那倒悬山看门小道童的起身,相较于后者的那种山岳矗立之巍峨气象,左右的站起身,云淡风轻。
剑气太重太多,剑意岂会少了,几近与天地大道相契合罢了。
天地隔绝。
崔东山一歪脖子,“你打死我算了,正事我也不说了,反正你这家伙,从来无所谓自己师弟的生死与大道,来来来,朝这儿砍,使劲些,这颗脑袋不往地上滚出去七八里路,我下辈子投胎跟你姓右。”
左右转过头,“只是砍个半死,也能说话的。”
崔东山换了一个姿势,双手负后,仰头望天,神色悲苦,“噫吁嚱,呜呼哀哉,长咨嗟!”
左右转过身。
崔东山赶紧说道:“我又不是崔老王八蛋个瀺,我是东山啊。”
这一天,有朵好似白云飘荡的少年,被一把精粹剑意凝聚而成的三尺长剑,从北边城头直接撞下城头,坠落在七八里之外的大地之上。
左右重新盘腿而坐,冷笑道:“这是看在我那小师弟的份上。”
左右皱了皱眉头。
那位老大剑仙来到了他身边,笑道:“先前那点异象,察觉到了吧?”
左右点点头。
若非如此,崔瀺,或者说是如今的崔东山,估计不敢单独前来见自己。
陈清都感慨道:“那是你小师弟的心声,你剑术不高,听不见而已。”
左右面无表情道:“前辈这么会说话,那就劳烦前辈多说点?”
陈清都摇头道:“我就不说了,若是由我来说那番话,就是牵连三座天下的事了。”
先前,那个陈平安与弟子一起行走城头之上,他有心声,未曾开口道出,只是不断激荡心胸间。
竟是只靠心声,便牵扯出了一些有意思的小动静。
陈清都只是感慨道:“年轻真好啊。”
那个年纪真不算大的年轻人,方才有过一番自言自语。
“诸位莫急。”
“且容我先跻身武夫十境,再去争取那十一境。”
“那我便要问拳于天外。”
“且容我跻身飞升境。”
“问剑白玉京!”
————
而那个年轻人,这会儿正一脸尴尬站在宁府大门口。
有了两个意外。
一个是宁姚竟然打断了闭关,再次出关,站在门口迎接他们一行人。
再就是。
自己那个开山大弟子,见着了宁姚,二话不说,咚咚咚磕了三个重重的响头。
陈平安无奈道:“裴钱,是不是有点过了。”
裴钱没有起身,只是抬头,喊了一句:“裴钱拜见师娘大人!”
陈平安立即绷着脸,不过分不过分,礼数恰到好处。
最尴尬的其实还不是先前的陈平安。
是曹晴朗啊。
曹晴朗这会儿是作揖好像礼数不够,跪地磕头更于礼不合不像话啊。
宁姚扯住裴钱的耳朵,将她拽起身,不过等裴钱站直后,她还是有些笑意,用手心帮裴钱擦去额头上的灰尘,仔细瞧了瞧小姑娘,宁姚笑道:“以后哪怕不是太漂亮,最少也会是个耐看的姑娘。”
裴钱眼泪哗哗流,抽了抽鼻子,那叫一个诚心诚意,“师娘的眼光咋个这么好嘞,先是选中了师父,现在又这么说,师娘你再这样,我可就要担心师父配不上师娘了。”
宁姚眼角余光瞥向一旁的某人。
陈平安立即点头道:“这种担心,是极有道理的。”
宁姚转移视线,对那儒衫少年笑道:“你就是曹晴朗吧,比你家先生,更像个读书人。”
曹晴朗这才作揖致礼,“拜见师娘。”
宁姚点点头,然后与那种秋抱拳道:“宁姚见过种先生。”
种秋抱拳还礼,笑道:“落魄山供奉种秋,多有叨扰了。”
裴钱突然记起一件事,摘下包裹,小心翼翼掏出那支小楷毛笔,还有那张彩云信笺,踮起脚跟,双手奉送给师娘。
然后再踮起脚跟几分,与宁姚小声说道:“师娘大人,彩云信笺是我挑的,师娘你是不知道,之前我在倒悬山走了老远老远的路,再走下去,我害怕倒悬山都要给我走得掉海里去喽。另外那样是曹晴朗选的。师娘,天地良心,真不是我们不愿意多掏钱啊,实在是身上钱带的不多。不过我这个贵些,三颗雪花钱,他那个便宜,才一颗。”
曹晴朗挠挠头。
陈平安与种秋相视一笑。
宁姚看了眼小楷篆文,一看就是小姑娘早先打算送给自己师父的,宁姚揉了揉裴钱脑袋,然后对那拘谨少年笑道:“曹晴朗,见面礼欠着,以后记得补上。”
曹晴朗挠挠头,再点了点头。
裴钱目瞪口呆。
哦豁!
师娘这眼光,几百个裴钱都拍马不及啊!
难怪师娘能够从四座天下那么多的人里边,一眼相中了自己的师父!
师娘的家,真是好大的一个宅子。
裴钱跟在宁姚身边,走在最前头,裴钱叽叽喳喳个不停。
陈平安与曹晴朗并肩而行,种秋有意无意独自一人走在最后。
陈平安轻声笑道:“接下来得闲功夫,你就帮先生一件小忙,一起刻章。”
曹晴朗点头说好。
陈平安手腕一拧,趁着裴钱暂时顾不上自己,有个师娘就忘了师父,也没啥。陈平安偷偷将一把小刻刀递给曹晴朗,提醒道:“送你了,最好别给裴钱瞧见,不然后果自负。”
曹晴朗笑着说道:“知道了,先生。”
txthtml
第六百零五章
世间人人心独坐
宁府虽然不在太象街、玄笏街,宅邸却是真不小。
陈平安帮着三人挑选了三座宅子,曹晴朗是练气士,所以位置最讲究,灵气不可淡薄,却有必须剑气不可太重,不然曹晴朗身为洞府境瓶颈、即将跻身观海境的修士,恰好是最不愿意置身于剑气长城的外乡练气士。好在陈平安对宁府一清二楚,曹晴朗三人应该住在哪里,又有哪些细微处的考量和大处的讲究,这些事情,宁姚都让陈平安做决定,无需身为宁府主人的宁姚说,也无需暂时还算半个外人的陈平安如何问。
裴钱就像一只小黄雀,打定主意绕在师娘身边盘旋不去。
陈平安起先还担心裴钱会耽误宁姚的闭关,结果宁姚来了一句,修行路上,何时不是闭关。陈平安就没话讲了,宁姚便带着裴钱去看宁府用以珍藏仙家法宝、山上器物的密库,说是要送裴钱一件见面礼,随便裴钱挑选,然后她宁姚再挑选一件,作为先前大门那边收到礼物的回赠。
种秋与陈平安问了些宁府的规矩忌讳,然后他独自去往斩龙崖凉亭那边。
曹晴朗在自己宅子放好包裹行礼,跟着陈平安去往那座小宅子,陈平安走在路上,双手笼袖,笑道:“本来是想要让你和裴钱都住在我那边的,还记得我们三个,最早认识的那会儿吧?但是你现在处于修行的关键关隘,还是修道为重。”
曹晴朗笑着点头,“先生,其实从那会儿起,我就很怕裴钱,只是怕先生瞧不起,便尽量装着不怕裴钱,但是内心深处,又佩服裴钱,总觉得换成我是她的话,一样的处境,在南苑国京城是活不下去的。不过当时裴钱身上很多我不太理解的事情,那会儿,我确实也不太喜欢。可是我哪敢与裴钱说三道四,先生可能不清楚,先生当年出门的时候,裴钱与我说了许多她行走江湖的风光事迹,言下之意,我当然听得出来。”
陈平安笑问道:“我不在你家祖宅的时候,裴钱有没有偷偷打过你?”
曹晴朗使劲点头,倒是没说细节。
陈平安也没有细问多问。
陈平安完全可以想象自己不在曹晴朗陋巷祖宅的时候,他与裴钱的相处光景。
当然到了三人相处的时候,陈平安也会做些当年曹晴朗与裴钱都不会有意去深思的事情,可能是言语,可能是小事。
但是许多事情,真的就只能曹晴朗自己去面对,大到长辈之生死,小到那些戳脊梁骨的琐碎言语,藏在嗑瓜子的间隙里边,藏在小板凳上的随口闲聊,藏在街坊邻居的桌上大一堆饭菜里边。
事实上,孩子曹晴朗就是靠着一个熬字,硬生生熬出了云开月明,夜去昼来。
那会儿的曹晴朗,还真打不过裴钱,连还手都不敢。关键是当时裴钱身上除了混不吝,还藏着一股子好似悍匪的气势,一脚一个蚂蚁窝,一巴掌一只蚊蝇飞虫,曹晴朗不怕不行。尤其是有一次裴钱手持小板凳,直愣愣盯着他、却反常不撂半个字狠话的时候,当时还是瘦弱孩子的曹晴朗,那是真怕,以至于陈平安不在宅子里边的很多时候,曹晴朗都只能被裴钱赶到门口当门神。
一个孤零零的孩子闷闷坐在台阶上,却不敢在自己家待着,那个孩子就只能眼巴巴望向街巷拐角处,等着那位白衣背剑、腰系朱红酒葫芦的陈公子回家,只要他到了巷子,瞧见了那个身影,曹晴朗就总算可以回家了,还不能说什么,更不能告状。
因为裴钱真的很聪明,那种聪明,是同龄人的曹晴朗当时根本无法想象的,她一开始就提醒过曹晴朗,你这个没了爹娘却也还算是个带把的东西,如果敢告状,你告状一次,我就打你一次,我就算被那个死有钱却不给人花的王八蛋赶出去,也会大半夜翻墙来这里,摔烂你家的锅碗瓢盆,你拦得住?那个家伙装好人,帮着你,拦得住一天两天,拦得住一年两年吗?他是什么人,你又是什么人,他真会一直住在这里?再说了,他是什么脾气,我比你这个蠢蛋知道得多,不管我做什么,他都是绝对不会打死我的,所以你识相一点,不然跟我结了仇,我能缠你好几年,以后每逢过年过节的,你家反正都要绝种了,门神春联也买不起了,我就偷你的水桶去装别人的屎尿,涂满你的大门,每天路过你家的时候,都会揣上一大兜的石子,我倒要看看是你花钱缝补窗纸更快,还是我捡石头更快。
当年裴钱最让曹晴朗觉得难熬的地方,还不是这些直白的威胁,不是裴钱以为最难听最吓人的话,而是那些裴钱笑嘻嘻轻飘飘的其它言语。
“你家都穷到米缸比床铺还要干净啦,你这丧门星唯一的用处,可不就是滚门外去当门神,知道两张门神需要多少铜钱吗,卖了你都买不起。你瞧瞧别人家,日子都是越过人越多,钱越多,你家倒好,人死了,钱也没留下几个?要我看啊,你爹当年不是走街串户卖物件的货担郎吗?离着这儿不远的状元巷那边,不是有好多的窑子吗,你爹的钱,可不就是都花在摸那些娘们的小手儿上嘛。”
“瓜子呢,没啦?!信不信我把你装瓜子的罐儿都摔碎?把你那些破书都撕烂?等那个姓陈的回这破烂地儿,你跪在地上使劲哭,他钱多,给你买些瓜子咋了,住客栈还要花钱呢,你是笨,他是坏,你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难怪能凑一堆儿。算我倒了八辈子的霉,才遇见了你们俩。”
“曹晴朗,你该不会真以为那个家伙是喜欢你吧,人家只是可怜你唉,他跟我才是一类人,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吗?就像我在大街上逛荡,瞧见了地上有只从树上鸟窝掉下来的鸟崽子,我可是真心怜它哩,然后我就去找一块石头,一石头下去,一下子就拍死了它,让它少受些罪,有没有道理?所以我是不是好人?你以为我是在你家赖着不走吗?我可是在保护你,说不定哪天你就被他打死了,有我在,他不敢啊,你不得谢我?”
“你干嘛每天愁眉苦脸,你不也才一双爹娘?咋了,又死了一对?唉,算了,反正你对不起你最早死掉的爹娘,对不起给你取的这个名字,换成我是你爹你娘的,什么头七还魂啊,什么清明节中元节啊,只要见着了你,肯定就要再被气死一次,曹晴朗,我看你死了算了吧,你要是早点死,跑得快些,说不定还能跟上你爹娘哩,不过记得死远一点啊,别给那家伙找到,他有钱,但是最小气,连一张破草席都舍不得帮你买的,反正以后这栋宅子就归我了。”
曹晴朗主动与裴钱打过两次架,一次是为爹娘,一次是为了那个某次很久没回来的陈公子,当然曹晴朗怎么可能是裴钱的对手,裴钱见惯了他人打架,也被他人打惯了的,对付一个连下狠手都不敢的曹晴朗,裴钱应付得很没劲,但是她只是心里边没劲,手上劲儿可不小,所以曹晴朗两次下场都不太好。
陈平安带着早已不是陋巷那个瘦弱孩子的曹晴朗,一起走入搁放有两张桌子的左手厢房,陈平安让曹晴朗坐在搁放印章、扇面扇骨的那张桌旁,自己开始收拾那些堪舆图与正副册子。“记账”这种事,学生曹晴朗,弟子裴钱,自然还是后者学得多些。
陈平安不曾与任何人说过。
在他心中,曹晴朗只是人生经历像自己,性情秉性,其实看着有些像,也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事实上却又不是。
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不过这些不耽误陈平安离开藕花福地的时候,最希望带着曹晴朗一起离开,哪怕无法做到,依旧心心念念那个陋巷孩子,由衷希望曹晴朗,将来能够成为一个读书种子,能够身穿儒衫,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成为齐先生那样的读书人。更会后悔自己走得太过匆促,又担心自己会教错,曹晴朗年纪太小,许多之于陈平安是对,到了这个孩子身上便是不对。所以在藕花福地一分为四、陈平安占据其一之前,陈平安就这么一直牵挂着曹晴朗,以至于在桐叶洲大泉王朝边境的客栈里,裴钱问他那个问题,陈平安毫不犹豫便说是,承认自己根本就不想带着裴钱在身边。如果可以,自己只会带着曹晴朗离开家乡,来到他陈平安的家乡。
俗话总说泥菩萨也有火气。
可在陈平安身上,终究不常见,尤其是跟裴钱当时那么大一个孩子真正生气,在陈平安的人生当中,更是仅此一次。
赵树下学拳最像自己,但是在赵树下身上,陈平安更多,是看到了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刘羡阳。初次相逢,赵树下是如何保护的鸾鸾,那么在小镇上,与刘羡阳成为熟人、朋友再到此生最好的朋友那么多年,刘羡阳就是如何保护的陈平安。
真正更像他陈平安的,其实是裴钱偷偷打量世界的那种怯懦眼神,是隋景澄的猜人心赌人心,如今又有了一个剑气长城的少年,也像,不是那个已经在酒铺帮忙的张嘉贞,而是一个名叫蒋去的蓑笠巷贫寒少年。在那边的街巷,每次陈平安当个说书先生,少年言语最少,每次都蹲在最远处,却反而是他心思最多,学拳最用心,故而学拳最多,几次恰到好处的碰面与言语,少年都略显局促,但是眼神坚定,陈平安便独独多教了少年蒋去那一式撼山拳的剑炉立桩。
蒋去每一次蹲在那边,看似聚精会神听着说书先生的山水故事,但是少年的眼神,脸色,以及与身边相熟之人的轻微言语,都充满了一种模糊不清的功利心。
陈平安没有半点反感,就是有些感伤。
没有人知道为何当年魏檗在落魄山竹楼前,说那阿良二三事。
少年陈平安为何会泪流满面,又为何会在心神往之之外,心底深深藏着一份难以言说的羞愧、后悔、无奈,那是魏檗当时不曾获悉的一种情绪。
几乎所有人都觉得那是陈平安的第一次出门远游,是在护送李宝瓶他们去往大隋书院求学,是陈平安尽心尽力为他们护道。结果来看,陈平安好像确实做得不能更好,任何旁人,谁都无法指摘一二。
但是当草鞋少年第一次遇到阿良之后,那其实才是陈平安的人生又一场大考,悄无声息,心中拔河。
陈平安希望自己在那个自称是剑客的斗笠汉子眼中,自己就是那个齐先生托付希望之人,陈平安希望一个意外的出现,自己可以保证无错。故而那一场起始于河畔、离别于红烛镇驿站的游历,陈平安一直在努力猜测阿良的所思所想,去设身处地想象一位横空出世的世外高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去猜测这位佩刀却自称剑客、齐先生的朋友,到底会喜欢怎样的一个晚辈,一个少年,哪怕不喜欢,看不起,但是也绝对不能让对方心生反感。所以当时陈平安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有意为之,思虑极多,小小少年郎走在那青山绿水间,当真有那心情去看山看水?
哪怕陈平安的初衷,是让自己成功护送着宝瓶他们安然去往书院,是那个牵毛驴、佩竹刀的古怪男人,不会对宝瓶他们造成一丝一毫的伤害,可是事后回顾自己的那段人生,陈平安想一次,便会伤感一次,便经常想要喝酒一次。
人生路走过了,就是真的走过去了,不是家乡故乡,归不得也。
偶尔回头看一眼,如何能够不饮酒。
今日之剑气长城小心翼翼之蒋去,与当年山水间思虑重重之陈平安,何其相似。
曹晴朗动作轻柔,看过了一些刻好印文的印章和扇面款识,突然发现自己先生只是坐在隔壁桌子那边,寂然无声,怔怔出神。
曹晴朗也不敢打搅先生的想事情,就掏出了那把有古旧之气、锋刃却依旧的小刻刀,轻轻放在桌上。
他不知道先生为何要将此物赠送给自己,曹晴朗当然不至于觉得刻刀是寻常材质,便不会珍惜,恰恰相反,先生临时起意的这份赠礼,越是“不值钱”,便越值得自己去珍藏珍重。
陈平安站起身,笑道:“想了些以前的事情。”
曹晴朗也已经起身。
陈平安伸手虚按,“以后不用这么繁文缛节,自在些。”
曹晴朗笑着点头,却依旧是等到先生落座桌旁后,这才坐下。
陈平安双手笼袖,身体前倾,看了眼桌上那把小刻刀,笑道:“这把刻刀,是我当年第一次离开家乡出远门,在大隋京城一间铺子买那玉石印章,掌柜附赠的。还记得我先前送给你的那些竹简吧,都是这把小刻刀一个字一个字刻出来的,东西本身不值钱,却是我人生当中,挺有意义的一样物件。”
曹晴朗站起身,后退几步,作揖致礼。
陈平安无奈道:“有些意义,也就只是有些意义了,你不用这么郑重其事,于我有意义的物件多了去,大多不值钱,结果你这么在乎,那我还有一大堆草鞋,你要不要?送你一双,你鞠躬作揖一次,谁亏谁赚?好像双方都只有亏本的份,学生先生都不赚的事情,就都不要做了嘛。”
曹晴朗摇头笑道:“先生,草鞋就算了,我自己也能编织,说不定比师父手艺还要好些。”
陈平安摇头道:“说学问,说修行,我这个半吊子先生,说不定还真不如你,唯独编草鞋这件事,先生游历天下四方,罕逢敌手。”
曹晴朗微微一笑。
陈平安玩笑道:“按照风雷园上任园主李抟景的说法去类推,若是编织草鞋也是一门修大道,那么你也就是个初出茅庐的下五境,不晓得编草鞋的上五境是啥个风光。”
曹晴朗点头道:“先生说是就是吧。”
陈平安无言以对,转而一想,如今自家落魄山缺什么风气,墙头草不缺,飞升境的马屁不缺,全给自己的开山大弟子和朱敛他们拐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以至于连那个半个弟子的郭竹酒,也是裴钱这般无师自通的同道中人,所以就缺曹晴朗这样的风骨啊。
于是陈平安笑得很欣慰。自己终于收了个正常些的好学生。
曹晴朗反而有些不自在,伸手拿起一把扇面题款、扇骨也刻字的竹扇,折扇此物昵称别名颇文雅,其中便有“风凉”一说。
扇面题字自然显著,入眼便知,但是曹晴朗真正喜欢的,却是一边大扇骨的一行蚊蝇小楷,好似一个藏藏掖掖的小孩,不太敢见人,字写得极小极小,兴许稍稍粗心的买扇人,一个不注意,就给当做了一把只有扇面款识却无刻字的竹扇,几月几年,此生此世,便都不知晓了。
曹晴朗合拢折扇,握在手心,凝视着那一行字,抬头笑道:“难怪先生爱喝酒。”
陈平安会心一笑。
竹上刻文。
世事大梦一场,饮酒不怕醉倒,不醉反是梦中人。
陈平安笑道:“若是喜欢,便送你了。”
曹晴朗摇头笑道:“不耽误先生挣钱。”
陈平安随手拿起另外一把扇子,扇动清风,笑呵呵道:“你先生就不是那样的人。”
曹晴朗问道:“先生,那我们一起为素章刻字?”
陈平安立即放下折扇,笑道:“好啊。”
曹晴朗忍着笑,捻着那枚一眼相中的雪白石材印章,手持刻刀,然后有些犹豫,只得轻声问道:“先生,刻字写字,大不相同,我以前也没做过这件事,若是初次上手,刻差了,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一枚印章?”
陈平安心意微动,飞剑十五掠出窍穴,被他握在手中,满脸无所谓道:“印章材质只是剑气长城的寻常物,漫山遍野随便捡的一种石头,谈不上钱不钱的,不过你真介意的话,那就刻字慢些,手慢心快错便小。何况剑气长城这边的剑修,好说话,本就不太讲究字体本身的细微瑕疵,只要印文的那点意思到了,就一定卖得出去。”
陈平安一手持“刻刀”十五,一手握章,打算送曹晴朗和裴钱各一方,思量着印文内容,许久没有刻字。
所以反而是第一次刻章却早有腹稿的曹晴朗,率先“下笔”,写完第一个字后,曹晴朗深呼吸一口气,略作休息,抬头望去,先生还在那边沉思。
曹晴朗低下头,继续低头刻字。
有句话,在与裴钱重返后,憋在曹晴朗心中已久,只是少年不打算与先生说,不然会有告状嫌疑,会是背后说人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