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6章

    此刻大殿之中,女子笑问道:“你爹只要周仙子这么一个美人儿,明面上却是出力最大,如此兴师动众,当真不觉得亏了?”

    周仕苦笑道:“我爹什么脾性,你还不清楚?说好听点,是爱美人不爱江山,说难听点,就是见色忘命,如果不是种秋就住在南苑国皇宫旁边,他都能进宫去抢那位樊皇后。”

    女子伸手揉着脸颊,自怨自艾道:“周姝真,樊莞尔,一个当今第一美人,一个在二十年前,颜色甲于天下,你爹的眼光真高,难怪会难入他老人家的法眼,哪怕见面了,一起喝茶,也是客客气气的,目不斜视。”

    周仕苦笑不已。

    女子笑问道:“你爹怎么不对董青青有念想?”

    周仕仰头望向那尊对人间怒目的威严佛像,手指捻动珠子不停,轻声道:“我爹说一份美食,烫嘴不怕,烫得起了水泡都值得,但是注定会烫穿了肚肠的美食,再嘴馋,也莫要去碰了。”

    那个负手而立的老人,听闻此言,扯了扯嘴角,环顾四周,轻声道:“走了,金身已经不在这边。”

    绝色女子和周仕并无异议,也不敢有丝毫质疑,别看女子在口口声声“师爷爷”,十分娇憨亲昵,实则胆战心惊,生怕一个不留神,就要被老人拍碎头颅。周仕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父亲周肥,至多是一张可有可无的护身符,远远不足够成为真正的保命符。

    一举一动都仿佛与天地契合的老人,跨出门槛的时候,脚步略作停滞。

    只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就让女子和周仕气息絮乱,胸口发闷,额头渗出汗水,停步站立不动。

    老人又稍稍加快速度,跨过了门槛,走下台阶。

    两个在江湖上已经赢得极大名头的年轻武学天才,又觉得气血疾速奔走,牵线木偶一般,情不自禁地跟着老人一起快步前行。

    老人抬头看了眼月色,笑道:“这座南苑国京城,比起六十年前那次,有意思多了。”

    身后两人视线交汇,都觉得大有深意。

    夜凉如水。

    陈平安从卧姿变成了坐姿,先是双手合十,跟三尊佛像告罪一声,莫要怪自己的不敬。

    那个姓丁的老者,挺厉害的。

    陈平安突然又侧卧回去,很快就有两道身影如缥缈青烟一闪而至。

    好一对金童玉女,当下这位女子的姿色气度,比起那位脚踩木屐的女子,还要胜出一筹。

    男子约莫三十岁出头,玉树临风,穿着古雅,冠冕风流,一身帝王之家的贵气。

    他用醇正的京师口音笑道:“樊仙子,如你先前所说,这个丁老魔头性情果然古怪,刚才明明发现了咱俩,竟然都不出手。”

    飘然出尘的女子,就像一株生长于山野的幽兰,容貌出众得不讲道理,寻常美人应该第一眼看到此人,都会自惭形秽,寻常男子甚至生不出占有之心,得有自知之明。

    听到男子的言语后,她说道:“这位老教主是不屑对我们出手。”

    男子笑道:“难道我一招都挡不下?不至于吧,我师父好歹是那十人身后追得最紧的一小撮人物,如今我与师父过招,已经有两三分胜算了。”

    女子摇头道:“太子殿下自然天赋极好,可是江湖宗师之间的生死厮杀,与切磋武艺,有着天壤之别,殿下切莫小觑了这座江湖,哪怕是面对一位二流高手,不到最后一刻,也不可以掉以轻心。”

    男人为这位仙子担忧自己,而感到由衷喜悦,只是生在帝王家,早早养成了喜怒不露于色的习惯,便轻轻点头,微笑道:“我记下了。以后与人对敌之前,都会拿出仙子这番言语,好好思量思量,再出手不迟。”

    姓樊的女子莞尔一笑,不置一词。

    男人这点小心思的含蓄轻佻,她已经独自行走江湖六年之久,不会在意,当然更不会动心。

    她突然冷笑道:“出来吧!”

    男子脸色微变,心湖震动,能够隐藏到现在而不被发现,最少也是与他们两人实力相当的人物。

    他与女子一起视线巡视大殿各处。

    片刻之后,樊仙子松了口气,笑道:“让殿下笑话了,行走江湖,小心驶得万年船。”

    男子如释重负,忍俊不禁,微微侧身,学那江湖中人拱手抱拳道:“仙子教诲,小生受教了。”

    女子也笑了起来。

    两人之后在三尊佛像那边摸索探寻,并没有发现隐蔽机关,徒劳无功,只好与之前三人一样,离开白河一条横梁之上,涟漪阵阵荡漾,逐渐露出一抹雪白,原来是那件金醴法袍变大了许多,使得陈平安能够缩在其中,也算是陈平安自己琢磨出来的一门不入流障眼法,对付江湖中人,挺实用,就是不够高手气派,仙家风范。

    陈平安坐在横梁上,刚要摘下养剑葫喝上一口酒,突然想起这是寺庙大殿,收回手,飘然落地,就要离开白河刚来到大殿门槛,就看到远处那个姓樊的漂亮女子,正朝他冷冷看来。

    陈平安停下脚步。

    那女子既不说话,也不出招,就是盯着陈平安。

    陈平安有些郁闷。

    姑娘,你瞅啥瞅,我已经有喜欢的姑娘了。

    她可比你好看!反正我陈平安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陈平安咧咧嘴,其实眼前这位姑娘,确实挺好看的。

    但是姑娘你长得好看,是你的事情,可不是你傻了吧唧使劲瞪我的理由吧?

    陈平安不愿再跟她耗下去,害怕飞檐走壁不太容易脱身,便干脆用了一张方寸符,直接离开了白河那女子微微张嘴,满脸震惊,难道是江湖上哪位隐世不出的前辈宗师吗?

    陈平安离开白河寺没多久,目光被一条彩灯连绵的热闹街道吸引,香味浓郁,便跑去找了家摊子,吃了碗又麻又辣又烫的玩意儿。

    结果陈平安发现自己身边又站着一位目瞪口呆的漂亮姑娘。

    txthtml

    第三百零八章

    杀机四伏

    还是那位姓樊的女子,初看穿着素雅,但若是细看,便会发现衣裳绣有如意水云图案,在天上月辉和市井灯火映照下,若隐若现,富扎眼,贵雍容,不过如此。

    不过此刻她应该是覆了一张面皮,只有先前姿容的五六分神采,不至于让这市井坊间太过轰动。

    她还是使劲盯着陈平安,陈平安放下碗筷,不得不问道:“你找我有事?”

    她突然伸手揉了揉额头,环顾四周,皱紧眉头。

    隔壁桌上有食客与人起了争执,骂街起来,拍桌子瞪眼睛,气势汹汹,指着对方鼻子怒骂什么你家一门老鸨小娼妇,事不过三,你再敢扯这有的没的,老子就要直接在你家开妓院了。

    双方争执,浓郁的南苑国京师强调,说得既难听又杂乱。

    女子一手指肚轻轻揉捏太阳穴,恢复正常神色,以江湖武夫的凝音成线,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憧憬的光彩,询问道:“这位公子,你可是……谪仙人?”

    陈平安哑然失笑,摇头道:“我只是个外乡人,来南苑国游历,不是姑娘说的什么谪仙人。”

    那女子有些遗憾,歉意道:“多有叨扰,公子恕罪。”

    陈平安摆摆手,“没关系。”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提醒道:“最近南苑国京师不太安宁,公子是人中龙凤,很容易被人盯上,希望公子多加小心”

    陈平安拱手抱拳,“谢过樊姑娘。”

    樊莞尔也不是拖泥带水之人,就这样离开这条熙熙攘攘的宵夜闹市,一些个青皮流氓想要借机揩油,只是每次他们出手,她总是刚好躲过,如一尾鱼儿游曳在水草石块之间。陈平安有些疑惑,按照竹楼老人的说法,武人天赋好不好,要看能否从低劣的拳架,养出最高明的拳意,当初他选择陈平安,这是原因之一。

    不过崔姓老人死要面子,不愿承认《撼山拳》其实有着诸多可取之处,陈平安不愿揭穿而已。

    眼前这名素未蒙面却两次找上自己的奇怪女子,按照先前丁姓老者与那鸦儿、簪花郎周仕的聊天,她多半就是那个名动天下的樊莞尔,搁在家乡宝瓶洲,可就是神诰宗女冠贺小凉的地位。

    樊莞尔分明已经有点“近道”的意思,为何一身武道修为,好像给压了一块万斤巨石,迟迟上不去?

    一身气势可以隐藏,可以返璞归真,但是处久了,内在神意骗不了人,每一口呼吸的缓急,举手抬足的韵味,往往都会泄露天机。

    先前头戴一顶银色莲花冠的丁姓老人,看似随随便便一步跨入白河寺大殿,陈平安就立即察觉到天地异象。

    陈平安可是从骊珠洞天走出来的,见过的山顶人物,不算少了,能够让陈平安觉得“挺厉害”的人物,自然不简单。在落魄山竹楼的喂拳之人,曾是一位十境巅峰的武夫,在桂花岛上的喂剑之人,好歹也是一位老金丹。

    陈平安在樊莞尔身影消失后,想了想,也离开这处闹市。

    南苑国京师,分为大大小小的八十一坊,大致格局,与陈平安路过的许多王朝藩国都差不多,这座被誉为天下首善的城池,北贵南贫东武西文,白河寺位于西城,多是中层文官和殷实商贾的府邸宅第,处处可见匠心。

    此时陈平安就走在一座石拱桥上,夜深人静,陈平安轻轻跳到栏杆上,走到青石桥拱顶那边的栏杆,陈平安望着脚下这条小河,潺潺而流,下边立着一尊镇水兽,形状若蛟龙,亦是不罕见。

    宝瓶洲许多繁华城池,栏板柱头或是拱券龙门石上,都有这类用以压胜水中精怪的镇水兽。但是陈平安察觉不到这头古老的镇水兽,有一丝一缕的残余灵气,好像就只是个装饰摆设。

    在陈平安望水发呆的时候,出身镜心亭的仙子樊莞尔,遇上了本该回到南苑国宫城的太子殿下,魏衍。

    此人虽是天潢贵胄,却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年轻高手,他的武道授业恩师,是位从北方塞外流亡到南苑国的老一辈宗师,正如魏衍所说,是那当今天下、距离十大高手最近的一小撮人。太子魏衍的师父,与魔教三门之一的垂花门,有着不共戴天之仇,所以这份身份尊崇的太子殿下,也被湖山派和镜心亭都认为是正道中人,并且有希望成为下一代的江湖领袖人物,镜心亭甚至有意将其扶持为下一任南苑国君主。

    而那个魔教中人的鸦儿,则是暗中扶持魏衍的皇弟魏崇,双方尔虞我诈,相互构陷,在南苑国老皇帝那边争宠,已经打了五六年的擂台。

    樊莞尔与魏衍散布于静谧夜色中,魏衍轻声道:“樊仙子,你要见那个人,其实不用瞒着我的,他能够躲在白河寺大殿,从始至终都没有让我们察觉到,肯定不是寻常的江湖莽夫,万一他是魔教中人,你出了事情,怎么办?”

    樊莞尔不愿让魏衍这位未来南苑皇帝心生芥蒂,微笑道:“殿下,你觉得自己与莞尔,还有魔教那个不知真实姓名的青鸦儿,春潮宫的簪花郎周仕,加上其余六位差不多年纪的年轻高手,总计十人,与天下十大高手遥相呼应,我们十人当中,谁的武道最高?”

    魏衍对此早就心中有数,除了有个好师父,还是一国太子,谍报眼线遍布天下,哪怕没有走过江湖,也早就对江湖密事烂熟于心,魏衍不用思索便娓娓道来,“谁为魁首,不好说,但是前三甲,早有定数,生死之战,一旦狭路相逢,谁生谁死,就看谁更擅长争夺冥冥之中的大势,天时地利人和,谁占据更多,谁就能赢。”

    说到这里,魏衍瞥了眼女子身后,今夜出行,樊莞尔并没有携带兵器,他笑道:“樊仙子精通镜心亭、湖山派以及失传已久的白猿背剑术,三家圣人之学,兼容并蓄,当然可以位列三甲,我师父由衷称赞过仙子,有无剑背在身后,是两个樊莞尔。”

    樊莞尔笑道:“殿下谬赞了。”

    魏衍一手负后,一手手指轻轻敲击腰间玉带,“魔教那个鸦儿,当年她刚刚进入京城,心高气傲,竟敢跑去国师那边,还吃了种国师一拳,能够伤而不死,世人都觉得是她侥幸,但是父皇与我说过,国师曾言,那个小姑娘,武学天资之高,可谓女子中的陆舫。”

    “最后一人,应该就是那个来历不明的冯青白了,这十来年,横空出世,他的身世、师门,所有都查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喜好游历四方,不断挑战各路高手宗师,只知道此人进步神速,看他的对手挑选,就会发现他从一个略懂三脚猫的外行,短短十年间,就成长为当世第一流的高手。”

    说完这些,魏衍转头问道:“樊仙子,其余七人当中,还有隐藏更深的?”

    樊莞尔双手负后,走在一座寂静无人的小桥上,靠近栏杆,一次次拍打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雕刻着上边小石蹲狮的脑袋,摇头道:“就算真有,最少我和镜心亭都不知道。”

    魏衍笑容和煦,不曾想樊仙子还有如此俏皮的时候,一时间他便看着那双水润眼眸,有些痴了。

    男子下等眼光,只看女子脸面,中等眼光看那身段,上等眼光看女子神意。

    更何况樊莞尔三者皆有,还是各自世间第一风流。

    如何能够让眼高于顶的南苑国太子殿下,不心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魏衍对她的心仪,无论是言谈还是视线,既不赤裸放肆,却也从来不刻意隐藏得滴水不漏。

    魏衍停下脚步,又加快步子,与她并肩而行,想要伸手牵住她的纤纤素手,可惜没有那份勇气。

    樊莞尔停下脚步,侧过身,举目远眺,眉眼忧愁,缓缓道:“之所以聊起这个,就是想说一件我始终想不明白的怪事。”

    魏衍好奇道:“说说看。”

    樊莞尔揉了揉眉心,魏衍担忧道:“怎么了,可是那白袍剑客使用了什么阴险手法?”

    她笑着摇头,“殿下,你从你师父那边,听说过‘谪仙人’吗?”

    魏衍笑道:“我那师父是个江湖莽夫,可不提这个,他老人家最不喜欢文人骚客,总说他们是帮没卵的娘们,年少时跟师父学武,只要聊天的时候,我说得稍稍文绉绉一点,就要挨打。所以我就只能从诗篇中,去领略谪仙人的风姿了。”

    既然魏衍这边没有线索,樊莞尔就不愿多说此事,转移话题,她眼神深远,喃喃道:“殿下,你何曾有过一种感觉,当我们经历一事,或是走过一地、见过一人后,总觉得有些熟悉?”

    魏衍点点头,“有啊,怎么没有。”

    这位太子殿下觉得有趣,笑问道:“难道樊仙子也相信佛家转世一说?”

    樊莞尔摇摇头。

    ————

    京城外的牯牛山上,今夜站着七八人之多,其中颜色若稚童的湖山派俞真意,神色凝重,远眺夜幕中的京城轮廓。

    满身酒气的邋遢汉子,连佩剑都当给了酒铺妇人,名为陆舫。

    南苑国国师种秋,是一位不苟言笑的清瘦男子,气质儒雅,很难想象他会是那个天下第一手。

    剩余一人,

    俞真意嗓音也如容貌一般稚嫩清灵,缓缓开口道:“除了丁老魔,春潮宫周肥,游侠冯冯,镜心斋童青青,这既定四人,我们恐怕要多杀一人了。”

    陆舫自嘲道:“不会是我吧?”

    种秋冷冷瞥了眼他。

    陆舫摊开手,无奈道:“开个玩笑也不行啊?”

    除了这四大宗师中三人,山顶还有一些绝对不该出现在此地的人物。

    但是无一例外,要么是榜上有名的十大高手之一,要么是魏衍师父那般的武学宗师。

    今夜的牯牛山,以及接下来的南苑国京城,注定会不谈正邪。

    俞真意死死盯住京城某个地方,轻声道:“陆舫,你跟你朋友,先解决掉那个最大的意外,至于是联手杀人,还是独自杀人,我都不管,但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三天之内,将那人的头颅带过来,他身上的所有物件,老规矩,杀人者得之。”

    陆舫摸了摸后脑勺,叹息一声。

    远处有人阴森而笑,跃跃欲试。

    ————

    陈平安没有返回宅子,就这么孤魂野鬼似的,独自夜游京城,期间潜入一家书香门第的藏书楼,随手翻阅书籍。

    在天亮之前,又悄然离去,在京城国子监又旁听那些夫子授课,直到日头高照的正午时分,才走回状元巷那边,有意避开了跟丁姓老人、簪花郎周仕有关的那栋宅子。

    状元巷有几间逼仄狭小的书肆,除了卖书,也顺带卖一些称不上案头清供的文房四宝,粗糙简陋,好在价格不高,毕竟这边的买主,都是些进京赶考的穷书生。陈平安在一家铺子买了几本文笔散淡的山水游记,近期肯定不会翻看,只是想着让落魄山多些藏书而已。

    等陈平安走回住处的巷弄,刚好那个清秀的小家伙下课归来,两人一起走在巷子里,孩子像是有难言之隐,憋了半天也没好意思说出口。

    陈平安就假装没看到,回了宅院,晚饭是跟孩子一家人在一张饭桌上,按照事先租房子的时候说好的,这户人家为陈平安添双碗筷,每天多收三十文钱,老妪信誓旦旦说,餐餐必有鱼肉,事实上陈平安经常外出,要么早出晚归,错过吃饭的点,要么干脆一段时间没人影儿,老妪高兴得很。

    今天桌上没什么油水,老妪笑着抱歉,说陈公子今儿怎么不早点打声招呼,才好准备食材。

    陈平安笑着说能吃饱就行了。

    老妪便问明儿怎么说,当听到陈平安说明天要外出后,老妪便唉声叹气,埋怨陈公子也太忙碌了些,吃顿家常饭菜都这么难,其实她儿媳妇的厨艺,还是不错的,不敢说多好,肯定下饭。

    一直低头扒饭、连菜都不敢多夹一筷子的的妇人,微微抬头,憨厚笑笑,婆婆夸奖自己,破天荒了。

    陈平安吃过了饭,就搬了条小凳,去那孩子爷爷经常跟人下棋的街角,难得是大条青石铺就的街面,世世代代住在这边的人,在那边看着人来人往,与街坊邻居聊着家长里短,很能解闷,若是见着了有富家子弟骑马疾驰而过,或是某位小有名气的青楼女子姗姗走过,都能让一整条街亮堂起来。

    陈平安坐在棋摊子不远处,那边围了一大堆人,突然发现那个孩子也搬了条凳子,坐在自己身边。

    之前已经摘下那把“剑气”放在屋内,市井纳凉,还背着一把剑,不像话。养剑葫带在了身边,但是让更为听话的飞剑十五留在了院子那边,免得给人偷了去,如今南苑国京城不太平,藏龙卧虎,想必很快就都该起身了。

    察觉到孩子的别扭,陈平安笑问道:“有心事?”

    上了学塾、便知晓一些粗略礼仪的孩子,低下头,“对不起啊,陈公子。”

    陈平安轻声道:“怎么说?”

    孩子坐在矮矮的板凳上,双手紧握拳头,放在膝盖上,不敢看陈平安,“我娘经常趁着陈公子不在家,就去翻陈公子的东西。”

    陈平安愣了一下,本以为是那个言语刻薄的老妪,经常去他房间“串门”,翻翻捡捡,不曾想是那个看着很老实的孩子他娘亲。

    孩子心情愈发沉重,“后来陈公子离开久了,娘亲就偷拿了陈公子放在桌上的书籍给我,我一个忍不住,就翻书偷看了,我知道这样不好。”

    陈平安本想说一个轻描淡写的“没关系”,但是很快就咽回肚子,改口道:“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好。”

    之前逛荡京城,某天在喧闹庙会上,看到一对富贵气派的娘俩,身后暗中跟着一帮目露精光的扈从,五六岁的孩子,瞧见了一位漂亮姐姐在摊子便挑选物件,他便跑过去扯那少女的袖子,孩子自然并无恶意,只是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而已,那少女起先并无理睬,只是孩子出身权贵高门,见这位姐姐竟然不理睬自己,便有些恼火,手上的力气便越来越大,那少女被纠缠得不耐烦,倒也知书达理,并未跟不懂事的孩子计较,便抬头望向不远处站着的孩子母亲,后者便喊了孩子回来,不让他继续胡闹。

    当时这一幕,如果止步于此,陈平安看过也就算了。

    但是那位气质华贵的妇人,说了一句话,让陈平安一直难以释怀,却想不出症结所在。

    必然从钟鸣鼎食之家走出的妇人,教育自己孩子的那句话,“你看姐姐都生气了,别再顽皮了。”

    乍一看,毫无问题。妇人的神态,一直当得起雍容二字,望向自己儿子的目光,慈祥宠爱,对那少女的态度也绝无半点恶劣。

    直到这一刻,陈平安与这个孩子随口闲聊,才想明白了缘由。

    与梳水国宋雨烧老前辈有关的那桩惨烈祸事,相似又有不同。

    妇人如此教子,是错的。

    难道那摊边少女不生气,孩子就可以如此行事了吗?

    相较于宋雨烧前辈的那桩江湖惨事,市井上这种“无伤大雅的小事”,好像说重说不得,真要絮絮叨叨个没完,肯定会给人不近人情的嫌疑。说不定那妇人觉得是在得理不饶人,得寸进尺,真当家族姓氏是好欺辱的?甚至那少女都未必领情。

    陈平安掏出那支竹简,看着左右两端,视线不断往中间移动。

    上边已经刻了许多印痕。

    陈平安两只手的左右食指,抵住如同一把尺子的竹简两端,悬在空中,转头对那个忐忑不安的孩子笑道:“你娘亲如此作为,肯定是错事,你知错不改,还是不太对,但是呢,在知道这个后,还要明白,世间事,分大小,人生在世,除了对错,大是大非之外,终究是要讲人情的,比如你娘亲为何如此做,还不是想要你多读书,以后成为童生,秀才,举人老爷,甚至是考中进士?你娘亲那么能吃苦的人,难道是为了什么光宗耀祖,为了她穿得好吃得好?想来不是的,只是单纯想要你将来过得好,对不对?你娘亲为何如此做错事,你如果明白了,便可以不去多想,她的错,与对你的好,你已心中有数,接下来就该轮到你了,你读了书,学了书上的圣贤道理,便是知礼了,那么若是光阴倒流,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么办呢?”

    孩子一直听得很用心,因为陈平安将道理说得浅,他又是聪慧的孩子,便听懂了,认真思考后,“我应该将娘亲偷来的书本,默默放回陈公子的屋子,然后光明正大地跟你借书,这样对吗?”

    陈平安点头道:“我只敢说,在我这边,已经对了,换做其他人,你可能还得多想一些。”

    小孩子雀跃道:“陈公子,那你不会怪罪我娘了吧?”

    陈平安揉了揉那颗小脑袋,“有些错,是可以弥补偿还的,你就这么做了。”

    小孩子使劲点头,“所以先生告诉我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跟人打生打死都不讲几句话的陈平安,今天竟然跟一个孩子讲了这么多,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不过心境又静了几分,感觉就算现在马上去走桩和练剑,都已经没有问题。

    陈平安收起了那支竹简放回袖子,便干脆再多说了几句。

    “每天必须吃饭,是为了活下去。”

    “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读书讲理,不一定是为了做圣贤,而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一些。当然,不一定真的更好,但是儒家圣人们的经典教诲,世世代代君子贤人们的金玉良言,最少最少,给了我们一种最‘没有错’的可能性,告诉我们原来日子可以这么过,过得让人心安理得。”

    那个孩子迷迷糊糊道:“陈公子,这些我就有些听不懂了。”

    陈平安笑道:“我有许多事情,其实也没想透彻,就像搭建一间屋子,只是有了几根柱子,离着能够避风避雨,还差得很远,所以你不用当真,听不听得懂都没事,以后有问题想不明白,可以多问问学塾先生。”

    孩子笑着起身,拎着小板凳,给陈平安鞠了一躬后,说是要回家抄书写字了,教书先生可严厉了,稍稍偷懒就会挨板子的。

    陈平安笑着挥手道:“去吧。”

    陈平安没有转身,说道:“把手里的石头丢掉。”

    身后响起一个稚嫩嗓音,哦了一声,然后就是石子摔在地上的响动,似乎石子还不小。

    一个枯瘦小女孩拍拍手,大摇大摆走到陈平安身边蹲着,转头问道:“凳子借我坐坐呗?”

    陈平安置若罔闻,摘下养剑葫,开始喝酒。

    小女孩又问道:“你这么有钱,能不能给我一些?你刚才不是说了吗,要每天吃饭,才能不饿死人。”

    陈平安不看她,反问道:“你怎么找到我这里的?”

    两人的对话,牛头不对马嘴。

    小女孩可怜兮兮道:“我知道你不缺钱,给我几两银子,你又不心疼,可是我能买好多干饼和肉包子了,到了冬天,每年京城都会冻死很多老乞丐,他们身上的那点破烂衣服,我想要扒下来,要费好大的劲,你瞧瞧,我现在身上这件,就是这么来的。我要是有了钱,肯定就能熬过去了。”

    陈平安还是不看她,“身上这件,肯定是这么好的,可是上次穿的呢,是那个小姑娘偷偷拿出来,送你的衣裳吧?今天怎么不穿了,就为了见我?”

    小女孩看似天真无邪,完全没听懂陈平安的言下之意,娇憨笑道:“大夏天的,衣服破一些,反而凉快,她送我那件,我一般舍不得穿的,到了冬天再拿出来,穿在身上,特别暖和。”

    陈平安突然站起身,左右各看一眼街道两端的尽头,话语却是对那个蹲着的小女孩说的,“去贴着墙根站着,接下来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出声。”

    小女孩是个心思活络的,时时刻刻在偷偷观察着陈平安,所以早早顺着陈平安的视线瞥了两眼,然后嘟嘟囔囔,抱怨着起身,就要跑去墙边避难,突然听到那人说道:“拿上板凳。”

    她不乐意了,“凭啥帮你拿?你是我失散多年的野爹啊?”

    陈平安直截了当道:“十文钱。”

    “好嘞,爹!”小女孩黝黑脸庞上,立即笑出一朵花来,拎起了小板凳就跑。

    (本章完)

    txthtml

    第三百零九章

    围杀之局

    长条青石铺就的街道两头,有两人相向而行,陈平安和棋摊子刚好位于居中位置。

    陈平安左手边是一位面罩白纱的女子,衣石青色衣,红锦裹身,系以玉带,怀抱一只琵琶,身子妖娆,摇曳生姿。

    右边是一位身高八尺的汉子,赤手空拳,上身裸露,肌肉虬结,却穿了条粉色长裤。

    这一双男女,怎么看都不像是跟鸡鸣犬吠作伴的市井百姓。

    那汉子杀气腾腾,毫不遮掩自己的昂扬战意,盯着那个手拿朱红酒壶的家伙,比起寻常南苑国青壮男人,个子还要略高一些,虽然面容清秀,可也算不得什么少年郎了。

    汉子朗声笑道:“外乡人,我叫马宣,来自塞外,有好事之徒给了一个粉金刚的绰号,昨儿有人花了黄金千两,要买下你的脑袋,还说你武功深不可测,别看长得面嫩,极有可能是俞真意那般的老妖怪,我便喊了姘头一起,今儿你是自尽,好留个全尸,还是给我双拳砸得粉碎?”

    汉子嗓门大,一番言语说得震天响,棋摊子那边,众人哗然,顾不得棋盒板凳,四处逃散。这可是要当街杀人,他们哪敢凑热闹,按照状元巷老一辈人神神道道的说法,南苑国京师历史上,有过几次江湖高人的厮杀,打得天翻地覆,几座大坊直接就给打成了废墟,事后身穿披麻戴孝的门庭,少说也有几百户人家。

    透过轻薄面纱,瞧着那些鸟兽散的街坊百姓,女子嘴角翘起,右手就要挑弦,以音律杀人割人头。

    但是女子蓦然停下了挑弦动作,嫣然一笑,“既然这位公子不喜欢助兴,奴家就不多此一举了。”

    原来那个白袍外乡人盯上了她,感觉像是她只要敢手指触弦,他就会撇下那个粉金刚,先盯上她。

    她是来帮着老相好一起挣千两黄金的,可不是来担任吃力不讨好的厮杀主力,之所以愿意接这笔买卖,就在于她和粉金刚马宣是江湖上少有的绝佳搭档,一人近身厮杀肉搏,一人远远牵扯袭扰,天衣无缝,只要是那十人之外的江湖宗师,两人配合,哪怕打不过,也能逃得掉。

    陈平安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为何要找上自己?先是那个仙子樊莞尔所谓的谪仙人,现在又有人出价黄金千两,于是光天化日之下,蹦出这么两个满身血腥煞气的家伙,如果不是自己阻拦,恐怕那些四处逃窜的百姓就已经死了。

    相较于声势吓人的魁梧大汉马宣,陈平安注意力更多还是在女子身上。

    那支以整块紫檀制成的华美琵琶,落在陈平安眼中,又有玄机,琵琶弦附近,丝丝缕缕的血腥气和浓如墨汁的死气,相互缠绕,向四周散发流溢。

    只是琵琶上没有任何怨灵厉鬼产生,陈平安对此有些奇怪,按照自己行走宝瓶洲和桐叶洲各地的经验,死于琵琶之下的亡魂如此多,怨气凝聚,应该会有灵异古怪产生才对,就像在那飞鹰堡。

    那个枯瘦小女孩坐在墙根的板凳上,碎碎呢喃着“谁都看不到我……看不到我……”。

    至于为何不跟随那些百姓一起逃入远处街巷,她先前不是没有犹豫,但是总觉得待在这边,更安心一些。

    陈平安问道:“我如果出两千两黄金,你们能否告诉我幕后主使?”

    女子低头掩嘴,娇媚而笑,由于怀抱琵琶,做出这个动作后,胸脯便被挤压得厉害了。

    那马宣只是瞥了眼她,便眼神炙热,笑骂道:“骚娘们,几年不见,见着了俊俏男子,还是走不动路!做完这桩买卖,咱们找个地儿打架去,能不能便宜一些?一次就要百两黄金,天底下谁吃得消?”

    陈平安叹了口气道:“没得谈?”

    那汉子大步前行,哈哈大笑道:“拧下的脑袋,我们再来谈,该说不该说的,大爷都告诉你,咋样?”

    抱琵琶的女子缓缓而行,在距离陈平安尚有百步之遥,就停下身形,她轻轻摇晃手腕,蓄势待发。

    马宣猛然一蹬,脚下青石地面砰然碎裂,魁梧身形瞬间就来到陈平安身前不足一丈,粉色长裤紧贴大腿,由于速度太快,发出猎猎声响。

    一丈距离而已,那个像是被吓傻的家伙依然一动不动,马宣嗤笑道:“敢惹老子的姘头发骚,死不足惜!”

    不再保留实力,一拳骤然加速,砸向陈平安头颅。

    陈平安心思急转,不耽误躲避这一拳,身体轻飘飘后仰倒去,双脚扎根大地。

    这边的纯粹武夫,貌似胆子有点大啊。对阵迎敌,还有闲情逸致跟人聊天?就不怕那一口气用完,在新旧交替的间隙之间,被对手抓住破绽?

    一拳落空,马宣心知不妙,立即散气全身,虽然是外家拳的宗师,可小心起见,仍是害怕自身横炼的体魄,未必扛得住,不得已放弃了攻势,全部转为防御,气走周身窍穴之后,肌肤熠熠生辉,像是涂上了一层金漆。

    陈平安一脚向上踹去,踹中马宣腹部,整个人被踹得砰然升天。

    一个拧转翻身,陈平安猛然站直,脚步轻挪,左右各自摇晃了一下,恰好躲过四根凝聚成线的“琴弦”。

    女子以捻、滚、挑三势,右手五指眼花缭乱,琵琶却无声无息,但是身前有一丝丝晶莹亮光骤然出现,转瞬即逝。

    陈平安在街道上飘来荡去,每次都刚好躲过琴弦迸发而出的冷冽丝线,那些如锋刃的丝线,在空中纵横交错,杂乱无章,像是几十张强弓激射而出的连珠箭,笼罩四方。

    马宣使了一个千斤坠轰然落地,双手作锤状,凶悍压下街面。

    显然女子也在时刻关注着马宣的动向,掐准时机,在马宣落下之时,从琵琶那边激荡而出的丝线,就缓了缓,以免耽误了马宣的进攻势头。

    陈平安在原地凭空消失,魁梧大汉愣了一下,拳势已经来不及收回,便重重砸在街道上,长臂如猿的马宣屈膝砸地,以半蹲之姿,拳头触及大地,砸得青石板不断碎裂飞溅。

    陈平安出现在马宣身侧,一手按住马宣肩头,微微加重力道,按得马宣轰然下沉,双膝没入青石条板。

    马宣怒喝一声,想要顶开那只重达千钧的手掌,但是那人只是再一按,就压得他一屁股坐在地上,肌肤上那层意味着一身横炼外功几乎已至江湖巅峰的金色,竟然开始自行消散,体内气息,开始不由自主地絮乱流转,马宣给惊骇得肝胆欲裂,魂飞魄散。

    经过“切磋”。

    陈平安终于发现一个真相,这名走外家拳路数的武夫,体内那口纯粹真气,太散了。

    一身外泄流淌的气势和拳意都是真的,实打实的武道炼气境界,但就像一栋屋子,栋梁的木材不够好,寻常的风和日丽,不会有问题,可一旦遇上真正的大风大雨,就容易撑不起来,垮塌下去。

    一口气,杂且乱,求多而不求精,根本就与“纯粹”不沾边,反而像是一名武夫走了练气士的道路。

    那名怀抱琵琶的女子,干脆就停下了十指动作,面纱后有一声幽怨叹息。

    双方实力悬殊,这次她和马宣算是撞到铁板了。

    眼前这位貌似年轻的白袍公子哥,极有可能是无限临近“天下十人”的隐世大宗师。

    魔教中人?丁老魔之后又一位横空出世的天之骄子?要一统江湖?

    还是老神仙俞真意精心调教出来的嫡传弟子?是为了针对丁老魔重出江湖的杀手锏?

    形势一团乱麻。

    琵琶女子心中也是如此。

    自己和马宣不该掺和进来的。

    墙头上有人轻轻拍掌,“厉害厉害,不愧是被临时放到榜上的家伙,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对付。”

    女子抬头望去,顿时如坠冰窟,墙上蹲着一个笑容僵硬的男子,他这幅尊容万年不变,就像戴了一张蹩脚低劣的面具,戴上去就生根发芽,这辈子再也摘不下了。

    笑脸儿,钱塘。

    那十人之外,此人堪称天底下最难缠的宗师,甚至没有之一,也是性情最古怪的邪魔外道,不太滥杀无辜,但是遇上相同境界的高手,一定会死缠烂打,老一辈十人之列的八臂神灵薛渊,虽说因为上了岁数,拳法巅峰已过,跌出了十人行列,但是瘦死骆驼比马大,魔教三门之一的某位枭雄,就差点死在他八臂神通之下,但是面对笑脸儿,被钱塘足足纠缠了整整一年,差点给逼得失心疯。

    那笑脸儿蹲在墙头上,一手抓起一块泥土,轻轻抛掷,嘿嘿道:“如果还要故意保留实力,你会死翘翘的,不是死在他手上,而是死在我手上。”

    “对吧,马宣?还有那个大胸妇人,对了,你姓甚名甚什么来着?”

    被陈平安数次以手掌压在肩头的马宣,一身雄浑罡气突然炸裂开来,气势比起之前,暴涨了无数。

    那个怀抱琵琶的女子也戴上了一副假指甲,泛着幽光,再无半点炫技的嫌疑,开始重重拨动琵琶弦。

    马宣反手凶悍一拳。

    陈平安伸出一只手掌挡在身前,挡下那一拳,身形借势倒滑出去,双脚像是两颗棋子在镜面上轻轻滑过。

    在马宣和陈平安之间,方才有两道粗如拇指的莹绿色丝线交错而过,两侧墙壁崩裂出两条裂缝。

    若是陈平安撤退稍晚,就需要直面这次偷袭。

    马宣转过身,先抬头瞥了眼墙头上笑脸依旧的家伙,冷哼一声,死死盯着安然无恙的陈平安,吐了口血水在地上,先前被陈平安一脚瞪上天,五脏六腑其实已经受了伤,壮汉对身后的女子提醒道:“骚婆娘,不来点真本事,今天咱俩很难糊弄过关了。”

    女子恶狠狠道:“都怪你,天底下哪有这么难挣的钱!”

    马宣咧嘴道:“老子事先哪里知道这黄金如此烫手,说好了都去对付丁老魔的,本以为这个家伙就是小鱼小虾而已。”

    陈平安的注意力更多还是放在那个墙头笑脸儿。

    他在试探他们,或者说试图看穿这座江湖的深浅。

    他们何尝不是在查看陈平安的真正底细。

    墙头那笑脸儿再次拍手,“有趣有趣,大伙儿想到一块儿去了?”

    就在此时,街巷交叉的路口,缓缓走出一个玉树临风的年轻男子,头簪杏花,手中拎着两颗鲜血淋漓的脑袋。

    簪花郎周仕,他站在拐角处,远远望着陈平安,笑着提起了手中的脑袋,轻轻丢在地上。

    他身后又姗姗走出一位脚踩木屐的绝色女子,她缓缓越过周仕,从泥地踩在青石板后,便有了滴滴答答的响声,十分清脆,她手中也拎着两颗头颅,随手丢在街面上。

    她嫣然而笑道:“这位公子,我家师爷爷说了,只要你交出酒葫芦,那个孩子就能活命。不然,一家五口可就要团团圆圆了,这些日子,公子逛遍了南苑国京城,一看就是个心肠好的人,忍心吗?”

    在巷子深处的那栋宅子里,头戴一顶银色莲花冠的老人,正坐在板凳上晒着太阳,旁边有个孩子,瑟瑟发抖,满脸鼻涕眼泪。

    老人微笑道:“不用害怕,你的天赋很好,我打算破例收你为徒,说不定能够成为下一任魔教教主,哭什么呢?没了几个亲人而已,却有希望拥有一整座江湖,娃儿你读过些书,应该已经能够算清楚这笔账,再哭的话,害我分心,无法困住屋子里的那个小家伙,我可就要连你一起杀了。”

    老人抬头望向远处,“俞真意,种秋,不妨实话告诉你们,周肥我已经答应保下,劝你们还是先杀童青青和冯青白两个,再来对付老夫,再说了,多出一个外乡人,就是多出一份机缘,杀不杀我,已经没那么重要。你们真以为我会对一副罗汉金身动心吗?那你们也太小看我丁婴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杀了街上那人,可就不是十了,一条性命之外,加上那只酒葫芦,和我身后屋内传说中的仙人飞剑,那么最少是十三。”

    老人懒洋洋道:“不如你我双方都顺势改变策略吧,宰了那小子,就可以多出很多选择的机会。”

    大概是已经得到确切回复,老人嗤笑一声。

    街上,陈平安环顾四周,沉声道:“不用再算计我的心境了。”

    笑脸儿和簪花郎双方,都觉得匪夷所思,不知为何要冒出这么一句。

    唯独远处一位抱剑立于树荫中的中年汉子,原本一直在打盹,这会儿睁开眼,不再有半点惫懒神色,冷笑道:“果然如此。”

    txthtml

    第三百一十章

    刺杀

    中年汉子缓缓走出树荫,握住剑柄,剑柄朝下,左右摇晃着,这哪里像是个剑客,倒像是个手持拨浪鼓的顽劣稚童,当他出现在众人视野,马宣,琵琶女,笑脸儿,簪花郎周仕,魔教鸦儿,都变了变脸色。

    汉子不去看这些在江湖上声名赫赫的顶尖高手,只是对着那位应该是同道中人的年轻人笑道:“想多了,你还没有这么大的面子,这里的江湖百年,估计也就只有丁婴一人够格。你……”

    他伸出空闲一手,摇动手指,“还不行。”

    众目睽睽之下,汉子将长剑往地面一戳,掌心抵住剑柄,意态懒散,对两拨人笑呵呵道:“别发呆啊,你们继续,如果实在杀不掉,我再出手不迟。放心,我今日出剑,只针对那小子,保证不会误伤你们。”

    马宣吐了口带血丝的唾沫,肆意笑道:“不曾想还有机会让陆剑仙压阵,这趟南苑国京师没白来,不管结果如何,以后江湖上只要聊起这场大战,总绕不过‘马宣’这个人,可以放手一搏了!”

    马宣微微弯腰弓背,只见从肩头蔓延到手臂,出现一头下山虎的纹身图案,气势惊人。

    不但如此,高高隆起的后背上,还纹有一幅好似门神的画像,一位手持长刀的青袍长髯汉子,作闭眼拄刀状,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冷冽气焰,比起肩头下山虎,更是触目惊心。

    墙头上蹲着的笑脸儿笑容更浓,双指捻着不知从哪里拔来的草根,轻轻咀嚼。

    簪花郎周仕对身边的鸦儿轻声解释道:“显然马宣也有奇遇,得了些零碎机缘。我爹说过这叫请神之术,在三百年前那次甲子之约中,有人就靠这个在塞外大杀四方,追着两千草原精骑,杀了个一干二净。”

    瞧见了琵琶女子的晦暗眼神,一身气势节节攀升的魁梧大汉嘿嘿笑道:“没点新鲜本事,哪敢趟这浑水。你真以为老子在乎那点黄金?”

    女子冷冷道:“我只为黄金而来,这钱,干净。”

    马宣讥讽道:“咋的,该不会真对那个穷书生上心了吧?读书人有几个不要脸皮的,给他晓得了你的过往事迹,还不得悔青肠子,少不得要骂你一句连娼妓都不如?人家可没冤枉你,从头到脚,你身上有哪一处是干净的?赶紧滚,回头你与那穷书生成亲的时候,大爷一定赏你们五百两黄金,就当嫖资了。”

    周仕笑道:“口口声声姘头,原来是真情实意。”

    怀抱琵琶、带有假指的女子,露出一丝犹豫。

    笑脸儿突然说道:“成亲?我来这里之前,与某位姓蒋的读书人聊过一场,相谈甚欢,聊了好些江湖趣闻,其中就有说了些琵琶妃子的江湖往事,书生约莫是读书读傻了,只说世间怎会有如此恬不知耻的放浪-女子,竟是到最后都没想到那位琵琶妃子,就是自己的枕边人。唉,既然是个糊涂蛋,那么想来这桩亲事,还是能成的。”

    女子神色哀恸,随即变得毅然决然。

    陈平安一直在用心看,用心听,没有丝毫焦躁。

    不仅仅在于身处街上,陷入重围,更在于住处的宅子那边,飞剑十五好像再次陷入了被井字符禁锢的境地。

    那位吊儿郎当的拄剑男子,是陈平安见到第三个“近道”武夫,之前两人,分别是头戴银色莲花冠的老人和樊莞尔,不过眼前男人,比起樊莞尔的武道修为,要高出不少,就目前来看,距离姓丁的老人,差距不算太大。

    但是一个马宣都有压箱底的本事,这座江湖显然没想象中那么浅。

    如果养剑葫内是方寸物十五,而不是初一,情况会更好一些,不过事已至此,多想无益。

    名副其实的腹背受敌。

    周仕微笑道:“鸦儿姑娘,有劳了。”

    脚踩木屐的女子无奈道:“师爷爷都发话了,我哪敢偷懒,但是你可要记得救我。”

    这位簪花郎点头道:“辣手摧花,是世上第一等惨事,我周仕绝不会让鸦儿姑娘失望的。”

    那位面容僵硬的笑脸儿丢了草根,也站起身,舒展筋骨后,双手揉了揉脸颊,露出一个不再死板的真诚笑容,“我要亲手掂量一下谪仙人的斤两。”

    陆舫喂了一声,笑着提醒道:“大战在即,你还要想那些有的没的?一个东躲西藏的童青青,一个一往无前的冯青白,加上一个浑浑噩噩的你,其实都没什么,各有各的活法,只不过就数你运气最差就是了。知道你一直在刻意隐藏实力,小心玩火自焚。”

    马宣已经一鼓作气,将气势升到了武学生涯的最高处,就再无拖曳的理由。

    对那位琵琶女子的怨恨和眷念,未必假,借机蓄势,全力一搏,更是真。

    那头下山虎犹如活物,身躯抖动,随之在马宣肩头和胳膊上带起阵阵金光,使得马宣左手握拳之时,指缝间渗出金色光芒。

    一步踏出,瞬间来到陈平安身前,一拳砸出,空中震起风雷声。

    陈平安不退反进,脑袋倾斜,弯下半腰,以肩头贴靠而去,同时右手按住对方膝撞,一靠而去,马宣整个人被当场摔出去七八丈,踉跄数步,每一步都在街面上踩出坑洼,这才止住身形。

    琵琶声响,从马宣身边两侧,两根雪亮丝线画弧而来,直扑陈平安。

    马宣猛然一踩,再次前冲。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